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小道长没有想到无尘会这样,吓得手一抖,这一掌下去,这位无尘只怕会重伤,他心中不忍,身子一偏,整个人直接倒在了地上。
无尘一惊,赶快去扶他:“你为什么不出掌!”
小道长从地上站起来,笑着说:“虽说是比武,但我也不能要了你的命。”
太乙庙的渔隐山人气得捶胸顿足:“这个元吉子,这是干什么啊,明明可以赢的。”
希夷先生却突然睁开眼睛:“我还以为太乙庙要断送在山人手中呢,没想到还出了一个好苗子,山人可以放心了,太乙庙后继有人了。”
“什么”渔隐山人一愣。
第一百六十章 求救
此事,有些棘手。
按理,华岳宫的事情与九室岩没有关系,只是人已经求到希夷先生这里,不可避免要过问一番:“我记得华岳宫弟子众多,有上百人,就算王宗仁带了人到梁国,也不可能带很多,华岳宫不至于如此惨吧。”
“一千人,普王带了一千人。”
一千人进了梁国,梁帝不可能没有消息,只怕这华岳宫的确是惹到了梁帝,梁帝这是坐山观虎斗。
虽然,对于华岳宫的遭遇希夷先生深表同情,但还是拒绝了白云子:“我九室岩势单力薄,实在管不了这桩事,我还是劝华岳宫把那株千叶白莲献梁帝,寻求庇护。”
一听说希夷先生管不了,白云子顿时眼眶泛红:“先生,如今这个世道,我真的不知道能寻谁帮忙了,梁帝一向十分看重您,不管如何,还是希望您能去一趟华山。”
梁帝的确很看重希夷先生,但那是先帝,如今的新帝倒不见得,希夷先生有自知之明,站起身:“白云子请回吧,此事我的确无能为力。”
“先生,求求你了!”白云子身子一滑,直接跪在了地上。
......
虽然隔着门,无尘还是听到了里面的谈话,她与高从诩在院子门口说话。
“我看天色不早了,大兄还是先回襄城吧。”
高从诩刚来襄城,公务繁忙,见此处的确没有其他事,就点了点头,笑着说:“小五,你今日真厉害,之前听司空将军说是你斩了袁象先的人头,我还以为有些夸大其辞,今日看来,果真是有真本事呢。”
被高从诩夸奖,无尘面上也十分高兴:“自然,我跟着先生可是很用功的呢。”
“行,那我就放心了,往后我与尚将军就待在襄城了,待公务理顺之后尚将军肯定会来找你的,你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我送信。”高从诩再三嘱咐。
“恩,我知道了,待空闲时,我肯定去襄城看你。”
“好。”
兄妹两又说了一会话,高从诩就领兵离开了,襄州被倪可福折腾得乱七八糟,他要好好收拾烂摊子。
屋里的希夷先生被白云子纠缠得实在有些不耐烦:“如今道家修行,都是自成一派,我九室岩对谁都没有这个责任。”
被希夷先生拒绝,白云子伤心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那我就只能听先生的,回去就让真人把千叶白莲献出去,这样才能逃过一劫。”
希夷先生点了点头:“这就对了。”
白云子却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玉佩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真人让我把这块玉佩还给先生,愿先生一生顺遂。”
看这那块玉佩,玉质并不好,做工也不精湛,但就是因为这块玉一下子就把希夷先生拉到了几十年前。
当时九室岩还不曾收徒,希夷先生四处问道,也曾去过华山,在那里遇到华阳真人,两人一见如故,连着一两年都坐而论道,竟然越辩越明。
闲时就逛一逛华山的美景,饮酒赏雪,彼时,东阳真人还不是华岳宫的主事,两人俱是意气风发。
那时在山道上看见有老人在卖玉佩,希夷先生和东阳真人一人买了一块,然后送给彼此,美玉赠君子。
虽然后来希夷先生离开华山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但看见这块玉时,往日的那些时光瞬间涌入心头。
还是不能见死不救啊。
希夷先生没有拿那块玉,轻叹一般地说:“先把玉收起来,待你养两日伤,我们就出发吧。”
白云子大喜:“先生,您真愿意救华岳宫”
希夷先生点了点头,直接出了屋子,找到屋外的无尘:“今日,你随我上山
第一百六十一章 筹谋
希夷先生同意前往华岳宫,白云子即使身负重伤,也不愿意多停留,着急地就要上路。
不知为何,无尘心里烦躁不安,见白云子两日都不愿意多呆,便直接摔了面前的碗:“你这个不死不活的样子,难不成在路上还要先生伺候你。”
白云子没有想到这么个小姑娘,脾气却如炮仗一样,看着地上四分五裂的碗,他也不敢再说要离开的事情了。
希夷先生呆在山上,无尘爬了两趟山,就来陶潜这里吃午饭,没想到这白云子说现在就想走,无尘自然不愿意,说了几句就直接摔了碗。
绿萝重新拿了一个碗进来,安抚无尘:“好了,有话好好说。这位道人也是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连我这个小女子都懂。”
白云子性子一向很冷,见说不过两个女子就直接坐了下来,只是心中焦急,还是记挂华岳宫。
见白云子安分下来,无尘面上缓和了一些,端了碗坐下来继续用饭。
瑟瑟忙替她夹菜:“我看你今日又快了一些。”
“恩,是的。”无尘一边吃饭一边点头。
这时陶潜端了一碗骨头汤进来:“今日去集市里去买肉,一个小胖子知道我是九室岩的,就送了我好几根骨头,来,看看,这骨头汤怎么样”
一人舀了一碗骨头汤,果然浓郁生香,好喝。
无尘默默地喝了三碗,由衷地赞叹:“真的很好喝。只是,上次那个小胖子要送我一个猪头,为什么送你就送骨头啊。”
无尘有些愤愤不平。
“你知道小胖子是谁”陶潜一脸诧异。
“当然,上次就是因为那个小胖子的兔子,我把东樵子打了一顿啊。”
陶潜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上次他们错过的好戏。
可是,不管无尘他们有多么的不舍,两日的光阴还是如流水一般,想挡也挡不住。
希夷先生和白云子坐在马上,看着屋前站着的众人,脸上带笑:“好了,如果有事,也不要客气,直接去找大公子就行了。”
这时,陶潜从屋里匆匆忙忙拿出一个篓子:“先生,里面有几壶酒,这篓子里放了一件棉衣,酒壶破不了。”
陶潜一边说,一边把篓子绑在马身上。
“好了,你年长,照顾好他们。”希夷先生叮嘱。
陶潜点头:“恩,先生放心,我一定把她们养得白白胖胖等你回来。”
“好!”
希夷先生一扬鞭,身下的马儿就直接飞了出去,白云子紧随其后。
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下一路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
荆南城里春光正好,各府的春日宴接二连三,李氏连着去了几日的春日宴,脸上的表情却一日比一日阴沉。
郑玥替她倒了一杯茶:“夫人也不必把目光拘在荆南城,大公子现在去了襄城,说不定缘分在襄城呢。”
李氏知道怪不了别人,自己的儿子伤了腿,有那在乎名声、心疼女儿的人家也不会嫁入高府,落一个贪图富贵的名声反而不美。
李氏也不愿意往那小门小户去瞧,害怕委屈了自己的儿子,所以高从诩的亲事就变得更加艰难。
虽然是春日宴,好多夫人都把府里的姑娘拘在屋里,根本就没有带出来,能出来的都是些妇人,不用说,李氏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就不愿意再去春日宴了。
郑玥也不好多劝,没有呆多久就离开了。
李氏心里不舒服,连晚膳都没有用,高季昌忙了一日回来听说李氏没用膳就来后院瞧一瞧。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敬茶
公元914年冬日里,荆南城渤海王府里张灯结彩,车马流水,宾客盈门。
府里的两位公子大婚,可谓是双喜临门。
后院里搭了戏台,武戏文戏不停歇。无尘只呆了片刻就起身要去李氏屋里,离开之前跟绿萝说:“你看着些瑟瑟,要饿了冷了就去暖房里吃东西去。”
绿萝笑着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一路上丫鬟仆妇们风风火火,满面笑意,无尘也不禁露出一个笑容,只是那笑容若有似无地蒙上了一层阴影。
先生已经离开八个月了,但是丝毫没有消息传回来,她也派人去华岳宫询问,却没有丁点线索,先生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她心中焦急,只希望现在就去华岳宫问个清楚。
一阵热气涌来,无尘才回过神,原来已经到了李氏的屋子,丫鬟见她来了,就掀起了门帘子。
无尘冲那丫鬟笑了笑,就直接跨过门槛:“娘亲!”
李氏的屋里坐满了妇人,众人正在谈笑,见无尘过来了,不禁都把目光投在了她身上。
“这就是五小姐啊。”
“听说三月三的比武大会,五小姐拔得了头筹。”
“果然龙章凤姿。”
......
称赞的话络绎不绝,无尘在李氏身边坐了一会也觉得有些无趣:“大兄和二哥呢”
“估计都在你父亲的书房呢。”
无尘站起身冲各位妇人行礼:“大家稍坐,无尘先行告退。”
“好,好,好,五小姐去忙。”各位妇人应道。
今日府里锣鼓喧天,只震得无尘脑壳疼,她总觉得自己心神不宁,不管去哪里都不自在。
虽然是冬日,今天却出了太阳,阳光暖暖的,是难得的良辰吉日。
一路往高季昌的书房而去,沿路的仆从都笑着与她打招呼。
“五小姐。”
“五小姐好。”
无尘一路带笑,等到书房门口时,脸都笑僵了。
书房门口有高季昌的亲兵守着,但见是无尘来了,并没有阻拦,她就直接往里走,刚准备推开门。
放在门上的手却停住了。
无尘的脸对着书房的门,她几乎能看清门上的纹路,横横竖竖,异常清晰,屋里的谈话声如风一样吹入了她的耳朵。
“先生的事情要不要告诉小五”这是高从诲的声音。
“要不还是先等一等。”这是高从诩的声音呢。
紧接着是拍桌子的声音:“他们实在太过分了,三方围杀,这是欺我荆南无人了吗”这是高季昌的声音。
众人沉默。蜀国、梁国、华岳宫在华山围剿希夷先生,最后先生尸骨无存,不存于世,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九州大地。
而荆南,确实不能与他们相抗衡,就算明知道希夷先生是被他们所害,也无能为力。
门外的无尘只感觉这暖阳照在身上犹如刀剑刺在身上一般,她浑身颤抖,恍若置身冰潭,上下牙齿打颤。
不可能,骗人,肯定是骗人。
先生已经得道,就算是被他们围攻,也不可能死,不可能死。
“五小姐,你怎么了”守门的亲兵见无尘浑身发抖,脸色惨白,不禁喊出了声。
听到这个声音,门突然被拉开了,高季昌、高从诩、高从诲三人见无尘立在门口,她缩着身子,缓缓地抬头:“你们,你们说的不是真的。”
谈话被听到了,高季昌狠狠地指了指两个亲兵,还来不及发火,就见无尘直愣愣地往后倒去。
“小五!”
三人惊呼。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无尘做了好长的一个梦,梦里,那条通往天界的路很长,很长,她一直走,一直往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选择
公元923年十月初九,后唐大将李嗣源抵达开封,挥军攻城。
偌大的皇城一片混乱,梁帝朱友贞自知亡国难免,玉玺已丢,他招来控鹤都将皇甫麟:“梁晋乃世仇,你杀了我,切莫让我落入李存瑁手中。”
皇甫麟自是不肯,伏地大哭:“卑职愿意护送陛下前往洛阳,到时重新集结兵力,还能一战啊,陛下。”
朱友贞也是恸哭不已,这时一个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在大殿中响起,朱友贞抬头看去。
只见一位年轻的公子,缓缓地从阳光中走进大殿之中,那公子穿一身天青色的长袍,嘴角竟然微微带着笑意。
那笑让朱友贞遍体生寒,如今宫人四处逃散,就是自己身边的近侍也已经没了踪迹,这空空荡荡的大殿中,只余自己和皇甫麟,这位年轻的公子,来得太诡异了。
“请问,你是”朱友贞小心地问道,他心里还残存一丝希望,只希望这位公子是来救驾的。
那位公子立在朱友贞三步之遥的地方,停住了脚步,一双眼睛从上到下打量了朱友贞一番,才缓缓说:“我是希夷先生的徒弟,今日是来讨债的。”
希夷先生的名号,已经将近十年不曾听闻了,可是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公子,朱友贞还是一步一步后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