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去抗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盟弈
临行前千雪还是不理秀家,不过本家平时为千雪训练的女家将已经赶到,秀家又为千雪准备了一身装备,倒好不是十分担心千雪的安危了。
就这样,宇喜多千雪带着一众女侍随小西行长的部队向着平壤进发,在5月27日,部队到达临津江,此时忍者回报,前方有大股朝鲜军队集结,一身盔甲着面具的小西行长拿着把扇子很是镇静,
“传令让足轻队去接战,记得,接战后便向后撤退,命令太刀队和铁炮队按兵不动,等足轻队引朝鲜兵来此后,再对其歼灭。”小西安排道。
呆在小西身边的千雪看着小西如此从容的安排着军务,说
第二十一章 海上风云
行宫内顿时一片哀号,此时又有侍卫来报“殿下,刚刚来报,开城失守。”李昖这感觉天地一阵眩晕,待清醒时已被宫人将其扶到榻上,走,必须走,
这义州也已经充满了危险,只有逃往辽东,只有逃往大明,才能保住性命,李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其他了,只要能活命。
可是用什么理由去说服那些大臣呢,储君,对,就是储君,二子光海君李珲他不是素来被称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颇得人心吗,那就让他做世子,驻守朝鲜吧,这时候的李昖已经无心再想着他的第四子信城君李珝了。
第二日,当李昖将欲渡鸭绿江逃往辽东的想法说出来后,果然只得都承旨李恒福一人支持,绝大多数官员如领议政柳成龙、左议政崔兴元、右议政尹斗寿等皆反对李昖的提议。这是李昖悲愤地说道:“国事败坏,寡人宁愿死在天朝上国也不愿成为倭人的刀下亡魂。”
柳成龙等人仍旧不许,“殿下,你走了,这李氏的宗庙社稷怎么办请殿下三思啊。”?
“寡人已经决定,立光海君为世子,朝廷将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寡人过江入明,一部分则在世子的领带下守护我朝鲜的宗庙社稷。”李昖说道。?
这下轮到众臣蒙了,谁也没有想到李昖能想出这招,真是要命不要脸啊。突然发现,几十年的党争下来,论脸皮和冠冕堂皇谁也比不了朝鲜王,这下众臣终于无话可说,于是
经过商议,于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一部分人随李昖渡江,其他人则在光海君的领带下奉宗庙社稷的神主驻守朝鲜。
靖轩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处草屋,四处都是林子,仍觉阵阵眩晕,马上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是否被翻动,声音惊动了一个孩子,在听到声响后,一个孩童探出个小脑袋怔怔的向着靖轩,尔后说道:“醒了。母亲,这个人醒了。”
不一会儿,一个妇人来到了靖轩身边,摸了摸靖轩的额头,看着靖轩惊疑的眼神,很是慈祥的说道:“不要害怕,没事了。”
“这是哪里,你们是谁…”
“你是我哥哥在路上救回来的。”孩子抢先答道。
后来靖轩知道这孩子的哥哥是一个猎人,名叫崔顺实,是当地的猎户,几天的接触靖轩发现他们一家都很善良淳朴,能在乱世之中遇到他们,算是难得的幸运了,靖轩在猎户一家的照顾下身体恢复的很快,兵荒马乱之际一家人也不让靖轩过早离开,日子虽过得清贫,食物也是靖轩眼中的粗茶淡饭,靖轩却觉得无限珍惜和香美,这里成了靖轩的避风港,给了靖轩安全感和温暖,不过为防万一,不比世事的小靖轩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他们问起自己的身份时,她看见自己身穿的服饰便说自己是宫中的侍女,未能跟上王上的仪架,不过即便如此,在猎户一家看来也是足够高贵,从崔顺实那里靖轩得知朝鲜王在碧蹄驿未做停留,短暂停歇之后便继续北上了,如今是何时局也无从知晓。他们邀请靖轩先呆在家中,等时局安稳再离开,无奈之下,靖轩也只能先在这里寄宿。
与日本在陆上的风光伟绩不同,海上的软肋在此时突显开来,就在秀家攻陷汉城后的第三天,在全罗南道丽水港的海面上,一艘艘战船正在编队驶出,此次朝鲜水军调集了大型板屋船14艘、小型挟船15艘、鲍作船46艘共计75艘战船,旗舰上,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正在对着平静的海面发呆,陆上的失利让这位在后世被所有朝鲜人捧上天的将军忧心重重,出生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的他本是名门望族之后,但在他出生时却是家道中落,直到三十一岁,他才武科及第,之后十多年郁郁不得志,直到遇到柳成龙,四十七岁的他才被破格擢升为全罗左道水师节度使,却是将将一年,就遇上日本的大举入侵,如今国家上下一片恐慌,连战连败已经使一些不明事实的百姓相信日本人长了三头六臂,现在朝鲜全国上下急需要一场胜利来打破日军不败的神话,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之前一直籍籍无名的李舜臣身上,这一次他聚集了其所有能战的战船,也希望用一场胜利打击日军嚣张的气焰。
当听到朝鲜水军出港的消息后,日本方面则派出悍将藤堂高虎,让其率领50艘船迎战。1591年对于李舜臣是改变命运的一年,而对于藤堂高虎来说,却是颇为伤心的一年,作为俸禄两万石的诸侯,他的奋斗史很为不易,这年正月,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丰臣秀长因病身亡,为报恩德,他决定以家老的身份辅佐秀长的养子,此次出征朝鲜,他担任水军
第二十二章 闲山岛海战
无论是大阪的天守阁还是汉城的景仁宫,此时都是灯火通明,不堪一击的朝鲜已经使秀吉看到了进攻明国的希望,本来按照陆上的战绩,他已经在研究对明攻略了,但刚刚送来的情报却是狠狠的给他泼了冷水。
日本水军的代表人物岛津义弘在给丰臣秀吉的报告中详细说明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就说这双方的主力战船,朝鲜水军拥有被后世大吹特吹的龟船,但由于数量稀少其主力战船还是依靠数量众多的板屋船,这种船体积庞大,可搭载各类火器,可乘载近百人,在战斗时仅需数十人的水手便能灵活操作,而日本水军常以安宅船为主力战舰,搭配关船、小早等较小型的快船作为护卫,构成水军船队,因为火炮方面的劣势,远程只能依靠铁炮,而在水战中,日军引以为傲的铁炮在海上哑了火,日军强于近战,水军最大的安宅船与朝鲜水军的普通板屋船相比都几无优势,与朝鲜军交战往往都是被集火了几轮后才可以反击,而且反击的方式很有限,日军仍然局限于铁炮的射击和接弦战,何况这还不算李舜臣的龟船,而战国长时间的轻海重陆的情况下,想改变这种劣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岛津义弘提出了改进战船的计划,但都被丰臣秀吉搁置了,因为他,等不及了。
伴随着时间的增长,秀吉越来越觉得死亡在一步步临近,陆军的胜利让他看到了有生之年踏上北京土地的希望,像中国的秦始皇在死前耗尽帝国民力北击匈奴修长城、南过秦岭征蛮越一样,秀吉也渴望在有生之年做出日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或许这就是伟人的执念吧。海上的失利让秀吉和整个日本军队都觉得自己空有一身力气而使不出,不为别的,只为该死的后勤全在海上,朝鲜的农业基础被破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生产,只能靠本土运粮食去,大日本的勇士在前方披荆斩棘,饿肚子的事情却越来越多,这是秀吉不能接受的,只要在短时间内与朝鲜水军决战然后将其消灭,就扫清了进攻明国最后的障碍,秀吉相信,即使有无数个困难,但他和他的士兵们都能够战胜。
秀吉的眼神尖锐,手中蒲扇一指,命令道:“令水军立刻集结,与朝鲜水军决战。”
同样与秀吉为水上失利之事困扰的宇喜多秀家,想法却是与秀吉完全不同,与陆战相比,水战可以算的上的当时的“高科技”战争了,在陆上可以弥补装备的不足的方式很多,而在水上,李舜臣在暗,日本军在明,经常陷入被动,秀家倒觉得索性认了这水上的不足,然后想办法将朝鲜水军引至岸上,只要上了岸,就攻守易势,又成了日本军的天下。而且秀家注意到了这个李舜臣非常狡猾,几次日军的失利,他或是利用对地势的了解或是抓住日军狂妄的特点,总是能在其最优势的时候发动攻击,秀家在给秀吉的报告中,着重提到要想办法处理这个让日本人头疼的家伙。
可还没等秀吉接到秀家的意见,秀吉的命令就已传到驻扎在釜山日本水军那里,为了与朝鲜水师进行决战,经过商议,决定水军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兵分三路,胁坂安治、九鬼嘉隆、加藤嘉明各率领一路,向朝鲜水师发动进攻。熟悉日本战国史的或者喜欢玩战国类游戏的人都知道,胁坂安治和加藤嘉明是“贱岳七本枪之一”,其他五位则是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平野长泰,自是声名远扬,而九鬼嘉隆更是被称为海贼大名,可以说日本是竭尽所能的派出了最豪华的阵容来迎接朝鲜了。
朝鲜这方,自十七岁的光海君李珲临危受命权摄国事后,担任抚君司代替宣祖赴前线抚军,表现出色,不得不说要比他那个老爸要强得多得多,最起码还算是存留了象征性的领导班子,这些举动得到许多义军领袖和百姓的支持。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大大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也使得朝鲜国内的抗日体系得以有个模糊的指挥系统,在李舜臣取得玉浦胜利后,李珲也是命令各道水军全力配合李舜臣,得到信任和激励之后,李舜臣则将其全罗道的舰队和赶来的庆尚道的部分船队组成联合舰队,准备与日军迎战。7月6日,李舜臣主动进兵出唐浦附近水域,在7月7日清晨,当船队到达唐浦时李舜臣得到情报,在见乃梁附近出现日本船队踪迹,他决定向见乃梁方向驶去并于第二天的清晨到达目的地,在这里果然见到了胁坂安治率领的日本船队,
思前想后,李舜臣说道:“先让一队的板屋船去诱敌,务必要将倭寇引至闲山岛附近海面,其余各队随我前往闲山进入伏击区域。”
一队的5艘板屋船得到命令后率先向日军
第二十三章 前往宁夏
闲山岛海战的战果被朝鲜人无限放大,绝大多数朝鲜人包括官方认为此战使日军彻底失去制海权,但实际上,日本水师只是丧失了部分制海权。
但客观的说,经此一役,日军运送军粮等补给变得更加艰难,严重迟滞了陆军接下来的进攻计划,迫使敌陆军在占领平壤后却步不前,让朝鲜军民大大喘了一口粗气,也给明军入朝创造了一定的时间上的缓冲,甚至可以说,给沈惟敬和日本的谈判也增加了筹码。
当消息传到大阪天守阁时,秀吉并没有发火,终究是长叹一声,此时他也早收到秀家的来信,事实已经证明有些事确实是急不得,豪赌不可能每次都如人所愿的,秀家赌对了,日军上了岸,而秀吉这次却赌错了,水军败了,败得很彻底。
如同抗战中日军从开始的三个月灭亡中国后来发现实现不了又变成步步蚕食一样,经过深思熟虑,秀吉也终于决定,改变计划,令日本军于朝鲜南端建筑倭城以作防备和储粮之用,水军既然难堪大用,那就水陆配合,改为防御作战,同意秀家的方案,不与朝鲜水军正面交战,而是吸引朝鲜水军登陆后再与之接战。
改变战术的日军在随后面对朝鲜水军时的确收获奇效,真实的李舜臣也并未像朝鲜人所吹嘘的战无不胜,这一次他就昏了头脑,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了朝鲜王让其进攻日军补给线的命令,转而企图进攻釜山,连战连捷的他试图一举攻占日本水军大本营,但被日军击败,攻占釜山的计划失败直接致使朝鲜水师将领郑运阵亡。到了11月,在长门浦海战中,李舜臣再次进攻日军基地,又被日军击败,其陆上进攻部队遭到很大损失。在后续海战中,李舜臣先后在熊浦、唐项浦和永登浦的攻击均被日军击退。也为日后李舜臣被清算埋下了伏笔。
接二连三的失利,也让李舜臣如同受伤的小猫不得不收缩回港口舔舐伤口恢复原气,此时的他清醒了很多,朝鲜军的短处是只要涉及到登陆作战,就难以取得胜利,他也在思索下一步要怎么办…
在李舜臣于水上取得一系列胜利之时,日本的陆军也没闲着而是进攻了当时在名义上还臣属于明朝的兀良哈建州女真部。其主将加藤清正也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进攻中国本土的将军…
自与秀家和小西于汉城分别后,加藤清正便率领日本第二军团攻略咸镜道,在7月初,部队以少胜多战胜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韩克诚率领的大军,也获得了意外之喜,那就是在追击过程中将朝鲜的两位王子临海君与顺和君逮了个正着,看着吓的呆目的两个小鲜肉,他并未加害反而奉为上宾,以礼相待。还说出来那段在日本至今传颂的名言:“我日本国乃是仁义之邦,富有仁爱之心,从来不妄杀投降者......”
这话就与后来的那句“中日友好,共创大东亚共荣圈”一般虚伪,取得胜利后,加藤清正便兵锋直入中国东北。
七月中,加藤清正率军越过豆满江(图门江),进攻兀良哈建州女真部。此时的建州女真统领努尔哈赤并不在当地,而是正带兵与海西女真各部作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大后方被日本军侵入。
首次大战,加藤清正斩敌九百人,攻破其都城。就在日本军洋洋得意之时,令他们没有想到,女真部落又返回来了。虽然海西女真跟建州女真常年不合,但这一次,海西女真却帮了建州女真一把,他们迅速集结,不论老幼凡是能骑马的骑上战马,凡是能射箭的都拿起弓箭,直奔加藤清正营盘,并将其包围,并反复进行攻击。
加藤清正的日本军无法抵御,只能放弃一切向朝鲜方向突围,返回咸镜道内地。虽然最终一无所获,但无论如何,加藤清正也是唯一对明作战期间踏上明国土地的大名了。
就在朝鲜山河动摇之际,大明的天下也开始动荡不安。
如今京营不复从前,早已无战斗力,180万的明军也只是存在在兵部官文上,卫所制度和唐朝中后期的府兵制一样已经崩溃,各地缺额普遍,军户更是年年逃跑。自戚继光起,雇佣兵在战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雇佣兵才真正的存在了些战斗力,这些雇佣兵随主将出生入死也得到了几倍于卫所兵的收入,但在朝廷看来这是私兵是家将,不能不用又不能重用,所以李如松这些将领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小心。与此同时,李如枫发现这个李如松虽然脾气暴躁,但亲近士兵,体恤下属,是典型的军中东北硬汉,而且师从徐渭,练兵有方。
这边的李如枫无兵无权无钱,心中越发焦急。这一日,如枫收到各部进入战备状态,各军户立刻归队的命令。便知道,战事要来了。
果不其然,下午,李承信便带回了要去宁夏作战的指示。
作为历史爱好者,如枫了解到这宁夏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起兵反叛的人叫做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在嘉靖时降明,后来积功升为都指挥。万历初年又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人,**宁夏,多蓄之命。万历十七年,以副总兵之职致仕,子哱承恩袭职。本也是富贵之家,后来不知这哱拜是仗没打够,还是脑子少筋,在万历十九年,蒙古火落赤等部兵犯宁夏,洮河告急,自己请命率所部三千人前往增援,援军来到金城的时候,见各路镇兵都是自己以前的部属,这下这哱拜好不威风,后来战斗结束在归途中又取路塞外,戎
第二十四章 初战宁夏
经过长途跋涉的李如松并未去休息,先是找来军需官对宁夏城有一个进一步足够的了解,看到宁夏城防图之后,如松在远处望着高大坚固、城门紧闭的宁夏城眉头皱起,半晌,李如松的声音响起:
“传令所有将领立刻来中军大帐议事。”
“得令。”众将听令。
大帐内,如松详细听着如今战况的汇报
“宁夏城城池高大,哱拜见朝廷大军来援之后,便放弃一切外围,据此坚城,即便已引黄河水冲刷一次,但依旧无法破城,如今其等待套部蒙古援军,我军目前毫无进展。”
“哼,书生误国,且战且和,贻误战机。”听完战报后,如松道:
“真不知道这魏大人前几个月都做了什么,看来还是得我李某人教他如何打仗,传令,单独成营。休息两日,后天攻城。”
众将领命。
能看的出的是如松似乎在这场平叛战争中要跟总督魏学曾划清开来。
而这边,眼见李如松高傲的姿态,总督魏学曾不禁怒从心起。
说道:“哼,他李某人倒是好生放肆,不把我这个总督放在眼里。”
下面的部将也在言论,一名部将上前说道:
“既如此,总督即命李总兵明日攻城,看他如何破这宁夏城。”
“好。传令各部,明日攻城,同时通知李如松,让他助战。”
“得令。”座下部下纷纷起身答道。
与此同时的宁夏城府衙内灯火通明,坐在上首的哱拜听说李如松部到达城下,也很是忧虑,李如松他是听说过的,与他老子李成梁相比也毫不弱之的一代将星,
哱拜的义子哱云说道:“宁夏城已被围两月有余,奈何我城池坚固,明军又指挥不一,攻城不甚用心,魏学曾这个人好对付,可如今来了个李如松,他可不是好糊弄的。何况,我军如今的粮草已经不济,不知道套部蒙军的援军何时可到,若城下之围不解,我军不日便有断粮之危。”
“哎,怕他做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宁夏城坚兵利,过些时日,明军攻城不下,便会散去的。叫弟兄们勒紧腰带,仗打赢了,有都是金银铢宝,父亲,儿愿守如松扎营之南门。至于套部外援,我想已尽出贺兰山,不日便可抵达。”哱拜的儿子哱承恩也是一员勇将,不甘示弱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