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古代开书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柳擎对傅振羽满意得不能再满意,朗声笑过后,对仓子坚道:“子坚,今后多和丫头学学怎么说话吧。”

    “就是。”被夸赞的傅振羽笑着附和过后,提醒柳擎,“柳老,未来几年,请称呼小子林不全。”

    “这么难听的名字,谁取的师妹,打个商量,换个名字如何依着大师兄取名仓子某,怎样你要是不喜欢大师兄,那照着我的名字取也是可以的。”钱文举吐槽着林不全这个名字。

    师妹哪有不喜欢我她还说曾经想让我做夫婿呢!可惜,当着外人面,仓子坚不好明言此事,他不悦地斥责钱文举:“勿要胡言,师母姓林。”

    “按三师弟的名字取,换个字也可以啊,林不凡什么的




第五十章 织云姑娘
    接连六天,南湖书院无人问津。第七日上,林太太带着李婷母女姗姗来迟。林太太没有解释自己来迟的原因,先问傅振羽:“你爹那里有信过来么”

    怕傅振羽担忧,林太太将语速放得很慢。但她上来就问傅山长,已将急切展露无遗。

    不管是客气还是真心,林太太一直都是这样暖暖的。待傅振羽带笑意地把情况细细说了后,她立即合手念佛:“佛祖保佑!能养好就行!银子若是不凑手,家里头多了没有,百八十两还是有的,你也不用见外,直接去我那里取。”

    取不取一回事,傅振羽这会儿满口应下。投桃报李,她想着傅山长他们一时半刻回不来,便把李婷母女安排原本留给傅振商的那院子。

    李婷上次来傅家,傅家不过三进院落。这次来之前,林太太反复强调傅家今非昔比,她一直不明白。直到进了南湖书院大门,顺着林荫大道,步入幽径,穿过一个个独立的院落,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份不同。从前她做工的齐家,也是一样的深宅大院,绿树成荫。

    此刻,跟着傅振羽进入小院,映入眼帘的是盛开着五颜六色的月季。虽有些杂乱,但已叫六岁的方芳眼中有了欢喜,小姑娘轻轻拽了拽母亲的衣袖,昂首,怯弱地问:“娘,这里比奶奶的院子还好看呢,我们真的可以住”

    李婷立即红了眼,林太太也背过身去,傅振羽蹲下身子,笑道:“对啊,你可以住。你也看到了,这里的花虽然很漂亮,但有点乱,花丛里还有草,你要帮忙除草才行。”

    方芳不怎么相信地问傅振羽:“只除草就可以住这里姐姐,你别看我小,就骗我哦,我娘在呢!”

    言语间,满满对母亲的信任。

    傅振羽歪头一笑,否认:“不。”

    方芳小小年纪,轻吁一口气,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还豪迈道:“还要我和娘做什么,姐姐尽管说!”

    傅振羽指着墙那头的竹子,道:“我爹娘出门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只要小芳和你娘陪我,就能住在这个院子里,可以吗”

    “姐姐一个人害怕是么”方芳立即懂了,并欢快地表示:“可以!我娘胆子很大,有她在,姐姐什么都不用怕!”

    见表姐妹两个聊的火热,林太太笑着对妹妹道:“你手巧,跟着小羽趁机攒点银子傍身吧。”

    “嗯。”

    林俭成亲在即,安顿好李婷母女,林太太坐了驴车家去不提。

    院子住了人,也不能没有个名字,傅振羽懒得取什么讲究的,直接用了青石院和竹院的首字,将院名定为青竹,便让仓子坚找人做个牌匾。听闻青竹这个院名,仓子坚细长的眸子,亮得惊人。

    傅振羽跟仓子坚的思维不在一个层次,说完牌匾便开始说明日的计划:“明日就是初一了,我想进城,一来看看食为天准备的怎么样了。二则,我已经和小姨母说了开成衣铺子的事。成衣铺子将来是要她管的,少不得带她四处看看,再让她见见童掌柜,取取开店的经。其他书院这七日的报名情况,就有劳大师兄去打探了。”

    这都是正事,仓子坚没有不应的。次日清晨,钱文举留家里看方芳,仓子坚做车夫、载着傅振羽和李婷进城。坐在崭新的公房,傅振羽对童掌柜道:“这是我小姨母,成衣铺子将来她来管,你抽空指点她一下。小姨,这位就是我和你说的童掌柜。”

    李婷起身,笑盈盈地对童掌柜道:“童大哥,许久不见。”

    竟是熟人童掌柜仔细打量了李婷片刻,方试探地问了声:“你是织云”

    “是我。”

    “真的是你。有你在,成衣铺子不需要我了。”

    傅振羽惊讶地看了李婷一眼,实打实地感慨,自己运气真不错啊!当年便是因为那



第五十一章 似曾相识
    童掌柜局促地解释:“东家说我的字难看,可我这手就是练不好横平竖直撇捺,我就寻思找个账房。回来路上,路过镇江遇大风,临船破旧进了水,我救了那一船人。里头小顾这孩子字写得不错,他答应给我做一年账房,算作救命之恩。”

    “哦那孩子是个穷书生”

    傅振羽如是猜测着,童掌柜犹豫片刻,咽回小顾和傅振羽同龄的话,答了个“是”。

    这就对了。

    只有穷,才会用实际行动去报恩。但身为书生,肯放弃一年的时光来报恩,可见其品性不错。这样的人,拿来做账房,多浪费啊!傅振羽鄙视地看着童掌柜,道:“怎么这么小气呢!不就顺手救个人,要人家报什么恩啊!走,带我去看看,我要看看他的字到底好不好。”

    童掌柜直觉有问题,但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又有仓子坚在,他只得带着二人去账房。

    账房还是原来的位置,只不过,童掌柜搬了出去。此刻,案几上,晨光下,头戴飘飘巾的书生正在奋笔疾书。听见动静,少年抬头,看向门口,把那张雌雄莫辨的脸,完完全全展露出来。仓子坚觉得这少年和童掌柜同款长相,只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他的外表,打算去看他的字。

    这时,他的耳畔却传来傅振羽无意识地呢喃。

    “真像。”

    像像谁,什么像仓子坚带着这样的疑惑,重新打量起少年。鹅蛋脸,柳眉如画,水眸似波,粉唇含笑。整个五官虽然不错,但也没有多么完美,至少,不及童掌柜。

    到底像谁呢

    仓子坚思索片刻,终于想起来少年像谁了。少年的五官谁都不像,但气质温润如玉,眉宇间一片清朗,暖暖的。但若仔细观察,这孩子的水眸里,藏着常人难以察觉的疏离,冷得惊人。

    这样表里不一的人,仓子坚和傅振羽刚好就认识一个。

    今科探花郎,袁自舟。

    仓子坚不悦地看向傅振羽,傅振羽却沉溺在过往,无法自拔。三年前,她遇见的袁自舟,和她记忆中的那个人,只有三分长相,两分气质相像。

    就冲这一点,她义无反顾地信任了袁自舟。

    此刻,眼前的这个少年,年纪虽然略小一些,但五官与那人有五成相似,乃至更多。最要命的是,少年的气质和她记忆中那个找她下象棋的人,一模一样。而她记忆中的那人,出身象棋世家,父亲叔叔都是国手级别。是以,出身贫寒的袁自舟才没办法和他很像。

    同理,和他像的人,必然不会是普通人家。这个少年可能是书生,但不会是穷书生。哎,自己的收徒计划只怕要搁浅了。

    叹息着,傅振羽走向少年。

    仓子坚紧随其后。

    仓子坚对傅振羽不同,擅长观察的袁自舟察觉到了,同他们两个接触很多的童掌柜,也不是傻子。一见二人这模样,他当然要去保护无辜的弱者。

    一路小跑,童掌柜抢在傅振羽之前,靠近顾咏言,温声介绍:“他就是小顾,我找来的账房。小顾,这就是我们东家。东家的父亲是南湖书院山长,那位仓先生,便是东家的大师兄。”

    傅振羽冲少年点点头,柔声问他:“童掌柜说你的字好看,我能瞧瞧么”

    过分了啊!

    仓子坚和童掌柜同时都不满地看向傅振羽,一个心想,你怎么能对外人这么温柔呢一个委屈,同样是给你干活的,跟我说话的时候,你怎么就凶巴巴的呢

    顾咏言将三人的神态看在眼里,却分辨不出来其中的缘故。但有一条,东家最大,是以,他温顺地看着傅振羽,道:“写的没有那么好,是童掌柜谬赞了。”

    说着,他让开了身子,捧起书案上的账本,递给傅振羽,仓子坚凑了上去。

    字迹工整,却不是



第五十二章 书院来人
    见傅振羽说的郑重其事,顾咏言轻轻一笑。很单纯地笑,觉得紧张的傅振羽好笑,觉得这样的傅振羽,很有意思。他笑着应下,还道:“我应了就是。东家不必紧张,我不需要任何人为我付出生命,只需要有人在某些时候挺身而出。”

    就这么应了傅振羽觉得不大真实,愣愣地看着仓子坚,呢喃地喊了声:“大师兄……”

    关键时刻还得看自己啊!有了这个认知,原本还在吃醋的仓子坚,嘴角扬起,提醒顾咏言:“你既应了,为何还叫东家”

    顾咏言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还不在状态的傅振羽,忽然觉得自己认个小师父,也是蛮好玩的事。主意既定,那就做到底又何妨

    少年后退后一步,撩衫过膝,跪向傅振羽,口内道:“顾咏言,拜见师父。”

    傅振羽连忙上前将人扶起,依旧恍恍惚惚,满脸不可置信地问:“不是,你就这么拜师了”

    这样不够

    恍惚一瞬,顾咏言醒悟过来,因道:“六礼容我后补。”

    傅振羽连忙摆手,道:“我不是这意思。我的意思是,刚才考你的是大师兄,他的本事你知道了。我有几把刷子,你还不知道呢,就这么拜师了,不怕我教不了你”

    顾咏言再笑,笑容自信,他说:“便是自学,我也能考上秀才。从前不考,是因为有人阻拦而已。从今而后,师父,送我入考场的重任,便交给你了。”

    说到这,傅振羽发现她才是那个需要考虑是否收徒的人。感性回归理性,傅振羽重新镇定下来,捋了捋这期间的事。

    顾咏言出身不错,所以才能得良好的教育。但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参加科举。顾非国姓,这小子不是皇族族中人。排除皇族,这小子又是一身书卷气,柳眉间尽是舒朗,定不是他大师兄这种出身……最大的可能,顾家的人不让他考。

    至于原因,不明。

    但有一点,顾咏言拜她为师,主要是因为他需要师父。在圣朝,凡正经拜的师,师父拥有不亚于父母的话语权。也就是说,顾咏言要的是一个为他说话、撑腰,为他去挡住那些妨碍他科举的人。

    这个角色,傅振羽觉得自己还是能胜任的。

    深吸一口气,傅振羽爽快道:“好。今日我手你为徒,他日必定护你周全,助你得偿所愿。”

    顾咏言还是像之前一样,微微一笑,道:“别这么严肃,没那么要紧的。不见得是师父你,恰好这会儿,恰好这地儿,遇见师父你,那边是我们的缘分。”

    “嗯,对,是缘分。”傅振羽点头如捣蒜。

    仓子坚不大开心了。

    若不是他猜到顾咏言的身份,若不是顾咏言弟子的确非常好,若不是适当操作一下,顾咏言真的可以参加科举,他怎会让这小子和师妹有这样的“缘分”

    和他一样,童掌柜也不大开心。

    他费力从河里捞出来的人,好不容易找到的账房,就这么没了,所有人都不把他当回事啊!不甘心的童掌柜,叫了声:“东家。”

    “何事”

    “东家要走了我的账房——”

    “原是这个。”傅振羽明知他会提这个,偏还做出一副我没意识的模样,对童掌柜道,“我刚才想了下,你那字旁个都认不出。便是有人包藏祸心偷了账本也看不懂,这是天然的自我防盗意识,很好。从今而后,我再也不说你的字不好了。你的字,刚刚好。”

    童掌柜:……

    东家,不带这么玩的,怎又欺负人了

    望着你来我往的二人,顾咏言浅浅笑着。怪道童掌柜这人这么有意思,原来是跟了个有趣的主人。有这么个无赖的师父,实在是——太好了。

    毕竟,如他自己、如他父母亲人都是太过要面子之人,因而搞不定没脸没皮的……某人。想到某人,顾咏言笑得更加得意。



第五十三章 有个漏洞
    妇人是第一个来书院询问的,钱文举最迫切的想法是:提什么束脩啊,你家孩子只要报名,我倒贴银子都行!然而,他家师妹已经严厉声明,南湖书院从今而后,不存在免费教学的情况。他才犯了口舌之过,这会儿再管不住自己的嘴,师妹一定会饿他几顿的。

    看着好吃的不能吃的感觉,太糟糕了。

    强忍留人的冲动,钱文举他仔细准备了下语言,小心翼翼地问:“你们家在哪”

    妇人显然没想到被问这么一个问题,愣了一瞬,她实话实说:“咱是上蔡县姚楼人。”

    作为外乡人,钱文举不知道姚楼,上蔡还是知道的。因此,他真心实意地建议妇人:“此去上蔡,步行单程少不得要一整日。上蔡也有书院,你送孩子去那里读书,束脩多少另说,孩子能常回家,学舍的银钱还有口粮这两项,便能节省不少,你怎不送孩子去那里”

    妇人特坦然道:“我家男人没了,家里难了点。上蔡的书院束脩贵,我听人说咱汝宁书院多的是,我就趁这会儿得空,四处瞧瞧。若是这里便宜些,我去汝阳城里做零工便是。额,还是说,你们不收外县的孩子不成”

    “不,不,绝对没有这条。”钱文举听了这话,已决定帮这妇人了。想了想,他问妇人:“你家孩子呢”

    妇人道:“家里头有猪,他留在家喂猪。”

    钱文举便问:“他几岁了上过几年私塾书院是不收连字都不认识的孩子的。”

    妇人一听这话有戏,忙道:“我儿子十二了,念过三年私塾,他爹去了这几年,他一直在家里背那些学过的东西。砍柴的时候背,喂猪的时候背,可认真了。每次背的时候,孩子都是笑眯眯的。家里穷成这样,要不是孩子真喜欢,我也不能到处他找书院不是”

    钱文举顺着妇人的话,想到破旧的房舍前,少年一边做着家务,一边愉悦背书的画面,有感而发:“是!这样的好孩子,就该继续读书。我行二,书院的事我不能做主。今日天色已晚,你也是回不去的。这样,你再多等片刻,等做主的人回来,我定给你个说法。”

    妇人欢快道:“成,我等。”

    钱文举邀她入内坐着,与她说起了家常:“嫂子这会儿到的书院,合着姚楼到这里只用大半日”

    妇人朗声道:“哪能呢要走五六个时辰。我昨晚就到了,今日晌午先把城里的书院问了下。结果,人家根本不说多少束脩,直接说不招人了。有个好心人给我指路,说是城外二里处有个南湖书院兴许会要人,我就赶过来了。”
1...111213141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