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等我吃完了再走。”
“起来吧你,赶紧跟我走。磨蹭晚了要你脑袋,走!”
百里燕抱着饭碗硬被丁肃拉走,约莫走了一盏茶时间,来到赵逊军帐。丁肃先是入内请示:
“赵将军,人已经带到,正在帐外等候。”
“让其进帐说话。”
“诺!”
丁肃退出大帐,随后引入百里燕。
此时咸军大都督赵逊正与诸将商议劫粮之事,百里燕端着饭碗边吃边往里走。赵逊此时抬头望去,第一眼便是吃了一惊:乖乖呀,此青壮生的虎背熊腰,面目清秀正气凛然,好生的壮硕。
赵逊不禁立身而起,上前问道:
“不知壮士尊姓大名,为何之前未见过。”
“在下魏贤,歧国人,年十六,今日刚被你等抓来充军,故而将军不曾见过在下。”百里燕操着一口歧国口音,自报名姓魏贤。
“原来是歧国人,那你为何到我咸国境内。”
“此事说来话长,在下本随父亲在咸国,只因燃起战祸,晋国先抓歧国、志国、咸国等外国之人充当人夫苦役,无奈之下只得出来逃命。这不,原本打算投奔咸国好友,不曾想半路被你等抓来。”
“方才听闻壮士所言,今年方才十六,为何又生的如此壮硕,莫非你是大户人家子弟。”
“算是吧,但如今家破人亡,与平头小民无异。若非念在这碗饭上,在下断然不会冒着杀头风险替丁大人效力。”
话音落下,丁肃怼着百里燕踹了一脚,随后急忙辩解:
“赵将军,下官觉得此子识得些字,又能数算,本打算是让其充任佐史一职。闪舞www如今我军正值用人,故而令其阵前效力。”
丁肃诡辩道,赵逊低头浅笑,捻了捻下颚长须说:
“看来壮士却非普通家世。你既识字,本将军本该擢升你,留在本将帐下听用,只是当下正值用人之时,你若能立下功名,待战事平息,本将军可考虑将你除役,壮士以为如何。”
“将军此话当真!”
百里燕脱口而出,赵逊点头肯定:
“军令如山!你本非咸国人,抓你充军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赵逊许诺战争结束后放人,百里燕心想要能活到战后,说不定能在咸国从操旧业,到时有人际关系,总比流浪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强的多。想到这里,他心动了。
“不知赵将军有何效劳之处。”
“你且过来看图。”
赵逊指着桌案之上地形草图,百里燕上前一步,就见赵逊指着“马蹄岭”。
赵逊欲图假冒运粮辎重队,率部经过马蹄岭。但马蹄岭前些日已进入晋军骑兵控制范围之内,以保护马蹄岭以北粮道,百里燕此去就是引出这股骑兵,而后引入马蹄岭以南一里地的小树林,届时由右都督钟衡,率一千军士伏击骑兵队,而后夺取晋国骑兵的马匹和行头,随后诈以晋国骑兵之名,前往马蹄岭之北,再袭击晋国运粮队,劫走粮草。
也就是说,丁肃之所以让自己“功成名就”,感情有去无回九死一生的“美差”啊。
这是拿我做钓饵,去引诱晋国骑兵,整个辎重运输队,除了几匹快马,其他人都是徒步,这要是骑兵冲过来,还不给杀得人仰马翻。
正值百里燕思索之际,赵逊又说道:
“壮士率辎重车辆与晋军交战,不得一战而败,需得奋力死战,而后再败,南逃小树林与钟衡将军汇合。闪舞www”
“在下明白。倘若败的太快,亦或者不战而逃,晋军必然生疑,怀疑赵将军诱其入圈套。”
“正是如此,故而为达突然性,你与钟衡将军连夜赶赴马蹄岭伺机而动。”
“诺!”
百里燕此时回头狠狠瞪了眼军需令丁肃,这货全然当没发生过,左顾右盼不当回事,现在想来果然是”古人诚不欺我“
此番劫粮是凶多吉少,而且韩合本就善于劫粮劫道,赵逊反过来去劫韩合的粮,万一被打个反埋伏,岂不是自己去送人头。
眼下赵逊决意如此而为,也只有硬着头皮干一条路,或者自己半路上溜号可溜了,自己口粮怎么办!不还得有个饭碗。
赵逊传令不久,百里燕被调往右都督钟衡麾下,随后趁着天黑连夜启程。随军不过一千八百多人,钟衡率领一千步卒埋伏于马蹄岭以南一里地的小树林,百里燕则率领八百人的假辎重队择机经过马蹄岭。
这八百人中绝大多数是民夫、苦役,只有不到百人归属辎重营的老弱病残兵士,遭遇晋军骑兵百人巡逻队,根本招架不住。
骑在马上边走边想,百里燕觉得赵逊的主意不太靠谱,于是策马上前与右都督钟衡说道:
“钟衡将军,有一事在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讲。”钟衡就一个字,头也不回继续骑马赶路。
“在下以为,夜间设伏为好。若是白日设伏,晋军万一走脱一人一骑,晋军大军必到,届时这平原之上,我等跑得再快,也难以逃脱。”
“那你可知,若是夜间伏击,众人如何找准方向,将晋军引入我军设伏之地,我军倘若败走,又如何在夜间收拢人马。”
钟衡目中生疑,仔细打量百里燕。心里早想到百里燕有趁乱开溜的打算,只是迫于自己人多,找不到机会。
百里燕当然知道钟衡
第44章 百里初击(2)(今起每日一更,如有催更,请留言,视情况而定)
一切安排妥当,百里燕率众人悄然隐蔽,待等晋军骑兵巡逻队经过。www根据以往经验,晋军骑兵巡逻队每哨都是三十人,两刻钟一班岗,负责大营最外围的境界。
如果是粮道,骑兵每哨一百至一百五十人,眼下晋军已经身处咸国腹地,弄不好每哨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倘若如此,此战很是凶险。
焦急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一个时辰过去,马蹄岭以西哨探飞驰而来:
“启禀大人,晋军,晋军骑兵。看火把,少说不下百人,距此已经不到两里地!”
士卒气喘吁吁飞快说道,吓得已是灵魂出窍。百里燕迅速思考后说:
“也就是说,有一百五十人!”
“想是如此。”
“好!听我号令,众人备战,准备出发!”
“诺!”
一声令下,百里燕抄起长枪跨上战马,率领辎重马车缓缓开拔,边走边停,边停边走,有意在马蹄岭以北坡下与晋军遭遇。
而与此同时,晋军巡哨骑兵发现咸军踪迹飞奔而至,为首百夫长视野中隐隐发现火光,正迎面相向而来,随即令道身后众军:
“前方有异,各队听令,前队与我左翼包抄,中队与我绕过前方山丘后侧迂回,后队随我前去。”
“诺!”
众军异口同声,大队一分为三,前后左右包抄不明队伍。与此同时,百里燕一早发现了晋军,遂即下令道:
“众军听令,按计行事。”
“诺!”
众人异口同声,随后在马蹄破正下方停下脚步,等着晋军而来。
双方距离迅速缩短,晋军骑兵前后左三个方向团团围住,为首百夫长一见是咸军辎重队,而且老弱病残几乎没有防备,心中不禁大喜,于是催马上前喝道:
“来将何人!”
百里燕持枪催马上前,距离晋军百夫长三十米开外自报家门:
“咸军粮秣官魏贤,不知将军可否让个道啊。”
“呵哈哈……”将军百夫长径自发笑说:“劝尔等速速投降,否则,少时片刻便令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哼哼,好大的口气,想要劫粮,需过在下这关,可愿上前一战否!”
百里燕横枪一指,晋军百夫长大言不惭道:
“只怕尔等只是白送性命,呀,杀!”
话音刚落,晋军百夫长单枪匹马催马杀来。
晋军骑兵的彪悍,中原地区是出名的,尤其是打服了宋国之后,获得大量战马,晋军骑兵一发不可收拾。
骑兵百夫长的资历相当于步卒仕长的五百人队,享受仕长待遇。所以能升任百夫长的骑兵武官,基本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
此刻晋军百夫长杀奔而来,百里燕勒着马缰目中执锐,纹丝不动立于原地,目光死死钳住对方动作。
眼看百夫长马枪刺来近在咫尺,百里燕一个后仰,对方马枪刺空,不等百夫长收枪再刺,百里燕跃然而起反手一刺。
噗!
双方战马交错之际,百夫长背后一凉,胸口一震,不等反映之际,百里燕枪挑百夫长掀起半空中,一声撕心裂肺的惊惧声,响彻长空:
“啊啊……”
少时片刻,百里燕挥手横枪,百夫长应声落地,口中痛苦声不绝于耳,鲜血喷口而出,想说什么,确什么也说不出来。
此时晋军大怔,就见百里燕一人一枪一匹马,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就这么一枪,把自己的百夫长挑死了,乖乖,这是遇到杀神了吧。
但不等晋军回过神之际,百里燕一声喝令:
“给我杀!”
霎时杀声四起,八百多人操起家伙一拥而上,这时候有操着军械的,有拿扁担木棍的,甚至还有操菜刀的,其中多数是赤手空拳的民夫和苦役。
百里燕之所以要枪挑百夫长,就是给晋军以震慑,给咸军壮胆。否则一百五十名骑兵,对付八百多近乎没有武装的民夫,结果是可想而知。
于是这么一杀,晋军心惊大怔,加上夜色掩护,人又多,喊声极是震耳,一击之下晋军群龙无首,反被杀了措手不及。闪舞www百里燕亲自出马,再杀数人于马上,眼见形势一片大好。但估摸着持续不了多久,想到这里,百里燕果断喝令:
“撤,速速撤离!”
一声令下,众人撤退,争相涌向马蹄岭。晋军尾随追杀,却是不料前方有山坡,。待到百里燕骑马上坡,晋军还在半坡,此时百里燕见到辎重队百夫长,飞速说道:
“准备阻击,且战且退勿要恋战。”
“得令!”
一番吩咐,百里燕组织兵士在马蹄岭南坡上站稳阵脚,自己率领民夫撤往后坡,此时已有少股晋军绕过马蹄破,欲图合围。百里燕冲下山坡杀出血路打开缺口,令民夫先行撤往小树林。
与此同时,负责阻击晋军辎重队百夫长很快撤下,晋军登坡骑兵与断后咸军交战,断后咸军不敌,又败下阵来。随后一路散兵游勇,在百里燕组织下时战时逃,始终保持与晋军接触。
估计晋军被百里燕杀了个措手不及,百夫长一上来也被杀了,加之晋军损失不小,心里憋着火,百里燕原计划晋军夺取辎重后,怎么也该留下几十号人看住辎重,亦或者作为援兵待命。
没想到刚刚逃出马蹄破不过两百多米,晋军骑兵上百号人一拥而上,追着前面“骑马”的就喊:
“杀前方骑马者,为百夫长报仇。给我杀!”晋军喊得震耳发聩。
百里燕骑马就跑在前面,怎奈何马力不济,距离被缩短到不足五十米。不过这样也好,骑兵都冲着自己过来,其他人的生还概率也就高,而且距离前方不到百米就是小树林。
“驾!”
百里燕催马狂奔,此时钟衡率领千人隐蔽小树林,见前方上百骑兵而来,钟衡果断下令:
“绊马索准备!”
“得令!”
拉起绊马索,钟衡一众人等蓄势待发。
&
第45章 百里初击(3)
既然已经打草惊蛇,晋军极可能出来搜索咸军,不如跳出包围圈,直接劫粮。闪舞www
钟衡一番细思深以为然,随即下令丢弃辎重车辆,换上晋军甲衣,率兵直奔马蹄岭以北,劫杀运粮队,待到抵达之际,百里燕离队而去。当然,不是路跑,而是前去诈谎。
他精通晋国口音,而且是晋国都城口音,同时熟悉晋军条令和习惯,不容易引起晋军援兵怀疑,如果是其他人诈谎,很有可能被识破。
以晋军决策和反应速度,后卫营得知巡逻队被伏击后,第一时间能想到辎重补给遭遇袭扰,但既然是后卫营,人数并不多,要调动军队驰援,必须请示更远的中军大营。
这一来去又是时间,加上之前二十里路,等到得到命令出击接应辎重粮草,咸军已经得手,再等到出动主力追杀,也为时已晚。
这一来一去,百里燕、钟衡已是耗去两刻多钟,如此掐算起来,晋军增援骑兵应该就在前方。
一路飞驰不久,果然看到前方一股骑兵而至,看火把,少说一千多人。
可话说咸军偷袭,晋军怎么就出动一千多骑兵,至少也得三五千才对吧。话虽然这么说,但问题是咸军望亲江以东主力几乎被全歼,已经不存在大编制整建制的正规军,为提防志军参战,韩合开战不久,便调骑兵主力迂回至南方待命。
而此刻即便是赵逊,他手下也才有六七千人,多半都不是正规军。
更要命的还在于晋军占领大片咸国城池,得分兵把手,占领区稀释了晋军兵力,尤其是机动力较强的骑兵,所以战线越长,能够集中连续使用推进战线的兵力相对越少。
先头一千骑兵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骑兵身后的增援步兵,骑兵仅仅是袭扰和拖延时间。
而一千骑兵正面野战冲击,对付三两千,甚至四五千散兵游勇,几乎不成问题。这也是为何赵逊一定要在小树林以一千人设伏的原因,就因为人少打不过。www
同时百里燕断定,晋军是骑兵在前开路,步兵在后,步兵一时半会儿根本追不上骑兵速度。加之这年头并无步兵、骑兵协同作战概念,骑兵与步兵之间存在有间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