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是,永兴侯所言极是,此事确实卑鄙无义,失信于天下,失信于天子,乃欺君罔上大逆不道,本侯定将此事向天子阐明缘由,问罪长孙与晋国二王,以正视听。但还请咸军能暂缓撤离梁国,保我天子脚下一方安宁。”
“好说好说,我王亦是天子封臣,天子有难,我王断然不会坐视不理。不过呢,这会盟之事,安泰侯准备如何打算,总不能让长孙、晋国一直赖在我咸国的地头上吃喝拉撒,不时还要为非作歹吧。”
“长孙、晋国不义之举不得人心,天子定有公断,请咸王放心。”
“如此便好,我王也相信梁天子定会秉公处置,还我咸国公道。”
平心而论,梁国既没有军力,也无政治实力干预和介入诸侯争霸,充其量是各国用以遮掩自己野心的遮羞布,用的时候偶尔还需要拿出来应应景罢了。
梁天子自然也知道,所以长期以诚道派为谋,利用其政治宗主的地位,对各诸侯施以权衡之术。
长孙、晋国自不会畏惧梁天子威严,但政治遗产带来的政治惯性和边际效应,仍是困扰中原政局走向的重要政治主导力量,这让百里燕想起春秋战国时期楚子问鼎典故。
楚子问周鼎之轻重,周王使节王孙满言:“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比之当下形势,中原各国诸侯无一国实力足以同时全面抗衡两大强国,一旦拖入持久战,必被其他诸侯群起攻之。
要想统一中原,非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势,缺其一都不足以一统如此巨大的版图。
解决了会盟与远征军两件事,谈话渐入佳境,而与此同时,西寰坐车孤零零的进入晋军大营,晋王仍在为上午的吃瘪而恼火:
“大王,西寰殿下到了。”范涛小心道。
“她来做什么!”
“臣猜想,定是咸王要借此机会罢黜公主殿下,殿下是来向大王求援。”
“他敢罢黜西寰,寡人就荡平咸国。”
“话虽如此,然当下情势极为被动,大王应先稳住陔陵局势,以免波及西寰殿下,如此日后才能徐图之。”
“那范相你说,寡人该如何。”
“大王,西寰殿下此来定是劝大王退兵,以换取地位稳固,大王若不退兵,咸王定废黜西寰殿下。若是大王退兵,咸王一意孤行,大王可再伐之,届时名正言顺,如此乃各退一步。”
沉默片刻,晋王怒火远未消,转眼想到西寰这枚棋子随时要被咸王吃掉,又不得不妥协:
“去,带西寰来见寡人。”
“诺!”
西寰车驾此时尚在中军之外与姒清、姒昌二人说话,痛诉咸王、百里燕如何羞辱于她,这时范涛疾步来到驾前略施了一礼:
“范涛见过西寰殿下。”
“我王兄呢!”西寰急问。
“大王令臣引殿下帐中相见,殿下请。”
范涛引西寰来到王帐,此时晋王收敛了怒色,强挤出几分悦色:
“王妹,是寡人让你受辱啦。”
西寰并不买姒钧的账,遂是严词责问:
“都是你的好计,知不知道,咸王今日差点废了我,你知不知道!”
“寡人不也没料到百里燕提前知悉了秘密,这才功亏一篑。谁能想到,他数月前布置下天罗地网,还将永兴城许给了砡工派,袭击了长孙水军,之前长孙使节还质问寡人背信弃义,比之王妹
第696章 隔山打牛
翌日,咸王宣布停朝,太子监国,长史高勋辅政,太子看似近了一步,实则大权仍在长史手中,此时的长史已经等同于相国。
百里燕上午入宫请奏,未得咸王召见,只得将凑本转给高勋代为呈报。他心里很清楚,咸王在为昨日未能赞同其罢黜西寰而恼火。
百里燕只得连忙去轩亭侯府,搬请岳母兰渊公主前去透气,以免再节外生枝。
毕竟,他如今已非是当年的先锋将军,他的一举一动,关乎王室,关乎国体,咸王有生杀予夺大权,万一嫉恨上了自己,杀他是轻而易举。
当天未得咸王召见,又等了一日,仍不得咸王召见,永兴事急,百里燕只好赶去永兴处里砡工派之事。
抵达永兴城先是去见了宗伯泰询问口风,程济源、包宁二人正为中计一事大为恼火,很显然百里燕骗了他们,御客也骗了他们。
“宗伯先生,砡工派此局可有解乎”
“侯爷放心,永兴事变,砡工派既无损失,亦无交争之利,其多半是心中过意不去罢了,待过几日,定能平复怨气。且有苏军师的面子从中作保,在下料定砡工派不会再有反复。”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呀。本侯在砡工派身上下了不少本钱,要是就此放跑了,还真比痛失二十万大军的损失还大。”
“在下深知侯爷良苦用心,这才出此下策铤而走险,若是不能将砡工派诓入其中,怕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哦,先生此话怎讲”
“侯爷你想,此番长孙军所阻,是被咸军所阻,还是被御客所阻”
“应该都不是,是被砡工派所阻。”
“正是。此番是御客以砡工派之名与侯爷联手做下圈套,故而长孙记恨咸国同时,也记恨砡工派。待数月后咸军打下了四郡,新式钢炮公之于众。长孙国势必更加迁怒与砡工派,必疑其是窃取长孙铸炮之法,即便毫无证据,其依然可籍此向砡工派发难勒索讹诈,或是施以惩罚,届时主公出手相助,砡工派岂能不感激涕淋。”
“原来如此,先生此言不错,长孙国素以无赖着称,其还真能做得出来此事。届时我等施以援手,砡工派必感恩戴德。”
百里燕肯定道,略作思考转而说到咸王:
“对了先生,本侯日渐发觉咸王性情大变,其行为举止似乎与数年前大相径庭,总觉有异,不知先生可为本侯详解”
“哦,咸王有何变化”
“要说本侯财势日盛功高震主,咸王防我倒也说得过去。然本侯也深知帝王之道,决不可恃功凌主,因此自出仕以来,无不是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从无半点违逆之心,但咸王防我却是甚于防晋人,先生可知为何”
“这个……深宫之事,属下倒也不知详细,若要知其中缘由,非得演算其中奥妙。请侯爷稍等,待我演算一番,便可至其中端倪。”
话音落下,宗伯泰起身起前去简陋书阁,取来一块略显泛黄的方形白布。
此布百里燕此前多次见宗伯泰演算时用过,布上绘有类似与八卦、周易、甲子、洛河图等有规则文字与符号,名曰《玄演图》,全图所有文字与符号按八边形、六边形均布于图。
说是八卦周易甲子倒也不像,但说是神似或是异曲同工,此图神秘之处远在现代意义的周易八卦之上。
此图运作极为精巧,百里燕观察多次,感觉更像是某种抽象数学模型,从宗伯泰只言片语中分析,似乎还有抽象微积分甚至时空理论的影子,即便外界获得此图,也无法得知《玄演图》的奥秘,而运作此图的规则就是传说中的《玄演算轮》。
将玄演图摊于案上,传统印象中应该拿出几枚铜钱掷于图上,然后看铜钱的正反面和落位朝向,籍此解读演算结果,实则大错特错。百里燕还为此曾经喧之于口,引得宗伯泰嘲笑。
不同于影视剧和人口相传中的演算占卜玄术,掷几枚铜钱观察天相星位,亦或是拿出罗经定立方位。
但很显然,拿出越多的铜钱,每次扔出正反面的概率都是不同的,十枚铜钱绝不可能扔一百次,每次都保持与第一次相同的面向,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落在同样的位置,真正的推演卜算,更像是某种抽象而神秘的代入法则,怎么运作的难以知晓。
只见宗伯泰循着玄演图目不转睛,时不时掐算手指,且是双手都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的五指正巧构成简易八卦与六十甲子,一双手十根指头可做算盘掐算,十分巧妙。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宗伯泰一言未发,额头隐有汗水,绝非说是他练了什么神功,神游九天去问仙人,应该是复杂的演算过程耗费大量脑力。
见其将手按在图上,百里燕心知定是有了结果,便是问道:
“宗伯先生,可是有结果”
“嗯,此乃大变之象啊。”
“哦,怎个说法。”
“在下推得谶语一句,可窥端倪。谶曰,高悬无争,吏(隶)从戈矛,晦中覆海,玉口含珠,曰,天地变。”
“嘶…这个…好生令人捉摸不透啊,先生,此句谶语作何解”
宗伯泰摇了摇头,眉头紧蹙:
“不知,事端未发,难知其意。但这天地变已是极为清楚,于王相关,天地将变。”
“那是变好还是变坏”百里燕追问。
“这吏(隶)从戈矛隐隐暗指有权臣披坚执锐之意,像似不祥之兆,然晦中覆海,玉口含珠,又像似将前者推翻,而至天地大变,又似是吉兆,故而此算是吉兆。”
“吉兆吉兆为何会有权臣披坚执锐,莫不是本侯”
“不像。此算乃是为侯爷所演算,侯爷应在此算之外,故而算中之人不应是侯爷,但侯爷受此算牵动,也不可不防。”
“
第697章 起兵
此时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刘卞不知咸国内情,当然说不出所以然来。
“大王,如今晋王已是脸面丧尽,永兴城又有御客据守,臣以为,永兴城还是就此作罢吧。而且安泰侯那边传来口讯,极为不满,已经将消息禀报天子,一旦传扬出去,恐怕不需两月将天下皆知。”
“那晋王还会出兵吗!”
“晋相范涛让人传话,晋王允诺,会如约出兵。”
“他姒钧非但无利可图,此番还折了脸面,他能替寡人出兵寡人不信,其定是另有图谋。”
“大王,其此番非但是颜面尽失,为天下人所耻,若再拒不履行盟约出兵,无疑还得开罪大王,其损失将更大。如此一来,晋国可就是背信弃义的孤家寡人。故而臣以为,晋国断然不会毁约。
不过此番晋国无利可图,因此定然不会全力为大王出兵讨贼,臣猜想,晋王多半是想将兵马压在我军后方,令我军前去与黑巾贼兵搏杀,如此他们既履行了盟约,同时又保存了实力。”
“可恶!寡人就知晋人毫无信义可言。”
“大王,眼下已不是迁怒晋国时候,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会盟,哪怕是名义上的会盟,也要好过以会盟之名,图永兴之实的污名。一旦永兴城之事传开,梁天子降罪,恐有损大王威信,故而应该即刻派出使臣前往各国催请各王会盟,尽快联兵,共讨黑巾才是上策。
此外咸国断不会盟,其必然要与志国暗中合谋,共图孙国土地,我军若不能抢在咸国收复失地之前挥师南下,攻占孙国土地,咸国至少要占去一两郡之地。”
“那就即刻向各国派出使节催促会盟,同时令水军驶往沌口,移驾云节,准备与晋王会盟。”
“臣遵命。”
数日后,晋、宋、长孙三国于云节会盟,五月初,六志水军国姗姗来迟,停泊永兴港口靠岸半月之久,永兴事变就此平息,调入陔陵的五万戍兵陆续返回前线。
中兴、泰来、隆盛三地外籍军补入咸西郡,同时抽调新附民青壮十五万,辎工营十万人,民夫二十万,驮马驴子十余万匹,四轮辎重车辆五千余辆向西集结。
至五月中旬,咸军连续发动三次五万人以上规模作战,尽数收复咸西郡剩余失地,西线由此转入防御,不在继续西进。主力二十五万人马由赵逊亲自率领,南下收复丘南南郡。
与此同时,永兴事变影响迅速扩散,咸国威信大增,给志国喂下了定心丸,志王得报咸军出兵,遂令公良义率军西出,同时公良义分出一部人马五万人,由公良松、公良修统帅北上,从南翼佯攻,吸引丘南南郡叛军力量,以策应赵逊南下。
五月下旬,御客转回公孙岳密函,请求咸军放缓进兵,以留有周旋腾挪时间,继续游说雄论道。
百里燕再三考虑,鉴于中旬三次作战黑巾军抵抗顽强,为避免更大牺牲,遂同意请求,并说服咸王放缓丘南郡用兵,同时密信急送公良修军中说明原委。
六月上旬,赵逊、公良两军放缓进兵,转而加紧转运后勤粮草,而此时晋王、长孙国主仍在为如何出兵而喋喋不休互相扯皮。
五月末六月上旬间,长孙会盟国书陆续送达各国,此时咸、志两军陆续发兵,志国率先攻入孙国昌尹郡,切断下关、上关、甘府、万川、彭源五郡北上通道,徐国见攻取六郡无望,继续会盟已无实际意义,遂放弃会盟,出兵北上,试图在收复失地后,攻取思水江以南焦郡、江汇两郡,籍此向西攻取孙国土地。
六月下旬,咸军在赵逊率领下,收复丘南郡郡府宫都及安国城,黑巾军殊死抵抗,毙敌三万余人,降俘八万余人,至此,黑巾叛军在咸国境内主力当然无存,南下西出彭源郡,仅剩川阳关唯一阻碍。
七月初,公孙岳回信作保,雄论道秘密遣使抵达陔陵磋商议和,而非投降。
百里燕未准,并怀疑公孙岳已被雄论道设计扣押,遂赶赴前线面见赵逊,催促加快用兵,同时咸王派出诺一言,再次出使志国催促进兵。
七月中旬,叶信所部三万骑兵与两万骑马步军穿插抵达川阳关以东,公良松、公良修出兵攻入彭源郡东南,急行军四天三百七十余里,抵达川阳关以西,两军东西夹击,攻城五日迫使守军投降。
随后修整四日,等待赵逊前军抵达,于七月下旬,叶信先锋越过川阳关攻入彭源郡。公良松、公良修率部挥师西南,与公良义会师。
鉴于黑巾军抵抗顽强,百里燕抽调永兴城益草堂郎中医官两百余人,合编大军伤营,组建后勤医疗营开赴前线,调运水吸血、乐仙果、止血药粉等强力止血镇痛草药输往前线。
乐仙果、水吸血都是当年鏖战丘比贡所获药物。
水吸血类属水藻水草,喜温,植株带回咸国后北方温热待气候极为适应生长。取样剁碎之后,可存入消毒瓦缸之内封口,可存数月,发酵后效果胜于未发酵型,故而发酵型保
第698章 僵持
九月底,徐军正值与龙渊天王鏖战,而卫国六月初收到长孙盟书同时,永兴事变的消息此时不胫而走,老奸巨猾的卫王未急于回复长孙,先是遣使去了梁国面见天子询问会盟。
梁天子此刻已是收到姬康密函,得知永兴事变经过原委,遂发申斥令质问晋王、长孙国主,并诏告天下。檄文发至卫国已是六月中下旬,此时徐国出兵消息同时传到卫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