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说吧,你主人派你前来何事。”
那男子掏出怀中密函递上前来:
“这是主人密信,请百里副帅过目。”
百里燕警惕接过密函,向后退到护兵身旁,接着火光细看。
信封上没有任何字迹,确认封口完好,遂是拆看。打开内容可见手笔为公孙岳亲笔,内容令人暗吃一惊:
“难怪两腿不便,真没想到,原来是他。”
通读全信,百里燕顿感困惑,遂是问来人:
“你家主人可全权做主吗”
“主人已经掌控全军,自是全权做主。”
“那为何直到此时才遣人联络本帅。”
“主人有主人难处,西线情势复杂,具体缘由在下也很难说清。”
“既是西线情况复杂,又为何还要抽二十万人马东进,如此岂不自相矛盾。”
“百里副帅有所不知,龙渊天王去年被徐国击溃之后元气大伤,南线已经无力巩固,因而西线正全力与卫国、梁国媾和,届时对雄论道极为不利。”
“哦……我明白了,愚论派将雄论道兵马都调往了外线,而内线都掌握在愚论派手中,故而一旦西线媾和,雄论道将沦为替死鬼。所以急着要找后路。”
“正是,否则千岁也不能让马正率兵去救照城。”
“怎么,马正是千岁故意派去的”
“据消息是如此,千岁与公良军媾和已有数月,一旦达成条件,马正的五万人马将是最大障碍,故而顺水推舟送给了神通。马正抵达神通大营之后,势必要狮子大开口,多半不会配合神通,因而神通必败。”
“如此说,公良军在南线是假开战,前线厮杀的都是顽固派系!”
“是的,志王非但要吞孙国,还想将徐国滋源郡的银矿一柄拿下,因而龙渊退往滋源之后将不再后撤。”
“真是好大的胃口。趁徐国元气大伤,他志国占人家金银矿,真是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呀。我怎就忽略了这点呢……”
千算万算少算漏算了雄论道与志国媾和。既然愚论派能在西线与卫国媾和,雄论道同样也能在东线找靠山。
比之咸国,志国幅员辽阔,根基深厚,吞下十个郡县的消化难度,与咸国吞下三个郡县的消化难度大致相当。
“你家主人与千岁、龙渊之事,愚论派没有察觉吗”
“百里副帅有所不知,去年八月间,都城发生了兵变,执掌军政大权的大祭司戴平死了。”
“政变!”百里燕吃惊,他并未从御客那里得到任何有关政变的消息,随即忙问:“然后呢”
“愚论派掌控了钱粮和西线、北线、东线九天王,南线作战的龙渊、千岁、黑风渐陷入孤立,钱粮接济困难。”
“那是何原因发生的政变,君父为何没有阻止”
“自从当年咸国吃了败仗,君父的大权早就旁落,此番的政变,是戴平背着两派私自与梁国媾和所致。”
“也就是说,戴平欲与梁国媾和,以获取诸侯国封号,而两派皆不赞成。”
“大概是如此,因为一旦封国,两派便只能惟命是从寄人篱下,而无法推行各自方略主张,因而对两派都不利。
第751章 勾引
太勤仓距离公孙岳前军最近六天能到,而萱蒂仓需要八到九天,如果碰上大暴雨和山洪泥石流,十天也不一定到。公孙岳若有异心,连续强行军,能抢在志国水军前抵达太勤仓,如果真投诚,应该去萱蒂仓接受咸军的控制。
二十万人马容不得半点闪失,稍有不慎发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军中顺道看望了少年小琦和女娃宁宁,小莲子照料下,女娃已是睁眼,身子还很弱,躺在奶奶怀里四处张望着。
周空径自寻来,见百里燕便问:
“那几个人呢”
“走了。”
“走了倒底所为何事”
“还请周将军见谅,此事事关重大,暂无可奉告,日后自会知晓。”
周空眼神满是狐疑,来回打量百里燕,似有所悟,遂又说道:
“这么说,那定是好事了”
百里燕就觉头皮一麻,他实在想不出自己刚才语气措辞神态有什么破绽,周空怎么就猜到会是好事,还是说只是她的试探。
“是好是坏到时自见分晓,周将军不必再问。今日时辰不早,本帅先告辞了。”
待百里燕离去,周空仍不死心,叫来小莲子问话:
“百里燕刚才可说了什么”
“都是孩子的事,好像没听说其他什么事,不过刚进来时,脸色似乎不好看,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脸色不好看嘶…难道是我想多了”思索片刻,周空又道:“明日得空去找蒋杰,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问出什么。”
“蒋杰是百里燕从小养大的亲信,嘴严的很,什么事都不说。问他不是白问了嘛。”
“你怎这么笨呢,谁让你明着问了,百里燕不高兴,你就问他高兴的事,慢慢再问细处懂吗!”
“哦……那我明天试试看。”
第二日,天色刚亮,小莲子来到百里燕营中,走了一圈左右不见蒋杰,找人便问:
“你们蒋都尉呢”
兵士略作思考指着东面说:
“好像是去了马厩喂马了。”
“哦,多谢这位弟兄。”
转身前往马厩,果然见蒋杰正在喂马:
“蒋都尉一早就喂马呢。”
蒋杰闻声回头,见是小莲子,喜色跃上眉梢:
“小莲妹妹这么早有何事吗”
“噢,这马真漂亮……”
蒋杰回头看了眼飞羽,接话说道:
“侯爷的马自然非同一般,这可是头马呢,南征时,路上擒获的宝马。”
“是嘛,你骑的那匹健宝马也挺好看的,周将军今后是不是也能骑上这等好马。”
“这个呀,应该会的吧。咸军左右都督、大都督、大将军都配此马,周将军日后应该也能配此马,小莲妹妹若也想要,我给侯爷说一声,兴许也能骑上一匹。”
“真的呀。”
小莲子心花怒放,全然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这时蒋杰抚飞羽的前额说道:
“不过此马颇耗费粮草,金贵的很,养在中原若无足够的草场,便只能多喂粮食。”
“是嘛,之前就听说咸国国小,却养三万骑兵,都是粮食喂的吧。”
“也不全是,只有战马才会多喂粮食少吃草,其他的马吃的都是草料。而健宝马吃粮更多,因此眼下侯爷不敢在咸国多养此马,都放在了南境,南境有牧场,几乎不用吃粮,吃草就行。”
“这倒是个办法,听说此马可日行飞驰五百里不累,要是用来运兵,一定是天下无敌了吧。”
“可不是嘛。此马吃饱喝足一日,飞驰五百里而不累,慢慢走一天,能走一千多里,足可让步军跑断了两条腿也追不上。若是能养十万匹,一口气运十万人,纵横天下决无敌手。”
蒋杰夸夸其谈无所不言,颇有些得意忘了形。小莲子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对了蒋都尉,此前传闻副帅无所不能样样精通,这是真的吗”
“怎么说呢……”蒋杰捻着小短须,思索片刻又说:“不说无所不能吧,但肯定你没见识过。”
“比如说呢”小莲子问。
“比如说…比如说副帅此前可是咸国有名的郎中,恶疾之症需将人剖开,然后在用线给缝上,几天后又活蹦乱跳的,你没见过吧。”
“见过见过。”
“见过哪儿见过的”蒋杰不惑问。
“你们伤营我就见过,给人用黑线把肚子缝上了,半个月后那人又活了过来。这不算,还有啊”
“有一样你肯定没见过。”
“什么呀”
“你信不信铁能飘在水面上。”
“铁飘在水面上”小莲子一脸不信。
“真的,我就见过。侯爷给砡工派的大师们授业时候,让人做了两艘铁船,一大一小,大的能放下几十斤东西,小的只有巴掌大,都能浮在水面上。
不光是铁,银子金子做成那样儿都能浮在水面上,厉害着呢。侯爷还说,二三十年后,就会有铁船,到时候河面上就是咸国的天下。”
“骗人,我可不信。铁哪能做成船,还不沉了。我不信我不信,这个不算,你在说一个。”
“这都不算稀奇,那还能有什么呢。”
蒋杰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小莲子见机说道:
“比如说副帅有何过人之处,有没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个呀,有,还真有。”
小莲子眼前一亮,追问道:
“什么事,快说快说。”
“你信不信三尺后的冰面突然化开”
“不信,不听这个,就说说最近,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最近”蒋杰脑子一转,恍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一开始问马,现在南辕北辙说最近的事,他终于明白小莲子是在套他话。想到这里,蒋杰不动声色:
“莲子妹妹,追随周将军有些年头了吧。”
“恩啊,快九年了吧。”
&n
第752章 夺粮
黄彻船队于第二日巳时前后抵达江泉,黄彻要将剩余水军家眷撤往杏城,百里燕未准:
“副帅,眼看叛军二十多万人马将至,城中还有两万多家小未撤,再不撤,可就来不及啦。”
“黄将军勿忧,本帅已打听清楚,此来叛军粮草只够日,我军只要截取了太勤、叶丰、萱蒂三大粮仓,叛军必败无疑。”
“可三大仓好歹有一千多万石的粮草,我的船哪里来得及运走。”
“志军水军及货船已在路上,最快两日后抵达太勤,搬走太勤大仓全部粮草绰绰有余。我军只要守住碧清河,令叛军无法过河,等待粮草转运,即可困死二十万叛军。江泉、汀山之围自解。”
“这个注意够馊的啊,得让我仔细想想。”
黄彻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他是个成功的赌徒,十分精明,多数情况下能与不能权衡之下算的非常清楚。
思索了片刻,黄彻道:
“我琢磨着,即便再怎么顺利,叶丰大仓的粮草也搬不尽。届时万一雷霆从北面杀过来,情况可就不了呀。”
“能搬多少是多少,搬不走的都烧掉。”
“烧掉!”黄彻大吃一惊:“那要多少粮食。”
“一切以战事为先,烧掉的粮食,将由咸国运来,足够填补烧毁的粮草。届时叛军真若打到城下,用志国的船就是撤走全城百姓都够了,但眼下需尽快截断碧清河,不能令西进叛军过河。”
“那成,今日就出发”
“对,今日就出发。”
话音落下,百里燕与顾中道:
“顾将军,你从船上将苏洪、白合武备营与你麾下六千人撤入江泉城修整戒备,将城中兵马替换上船,船上其余人马随我继续西进。”
“诺!”
不得不说黄彻就是思水江下游的一条浑江龙,所有事情都掐算的不离十。
志军西征调运的运力有三百万石,短时内迅速可以调集的运力达十万石,一月之内再调数十万石运力,搬走太勤仓只需二十天左右。
距离雷霆赶到德康至少还得有十天半个月,为节省时间,萱蒂转移的第一批粮草将在江泉上岸,志国的船队大批而至,萱蒂仓的第二粮食远比第一批装走的多得多,途径叶封仓还可带走一批。
这批粮食将直接运往昌尹郡,待到船队再次返回德康,再伙同黄彻将叶丰仓多数存粮搬走,烧毁剩余,最后停靠江泉,将的粮草和人口装走。
全程粗看简单有条不紊,但寻常人要想到这一层却是不容易。
黄彻不似咸军新一辈武官,不少经由讲武堂受过专业后勤学的培养,黄彻是个彻头彻尾的老粗,能想到这一层,几十年的阅历不是靠吃白饭长出来的。
战争真正的奥秘不在于前线的厮杀,而在于后勤的周转,十场战争少说半数败于后勤,三场败于官场,两成败于将帅、战卒等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