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当年鏖战北海,雷霆曾以“吃粮”计,引晋军出动,端其老巢辎重,将晋军驱赶到广信吃粮,险至广信、鼎炀两地粮草枯竭。如今风水轮流转,也轮到雷霆尝尝报应的滋味。



    百里燕并不担心印天王的二十万人,只怕印天王狗急跳墙返回合泷郡。



    眼下已是五月底,七月间夏收夏种之交,印天王前军最快五至六天内赶到太勤仓,晚于志军一到两日。志军只需坚守太勤仓五六日,印天王前军将粮草告罄无粮草可用,届时自然只能退兵。



    假若夺取粮仓无望,上策是火速分散兵力前往德康、合泷两地各处城池分散补给,只要拖过六月至七月中旬夏粮收上来,叛军至少能撑到秋天。



    有三个月时间,足够叛军二三十万人疯狂反扑,咸军无力守住江泉和汀山,被狼狈赶过江去是大概率事件,这是显然百里燕所不希望见到的选项。



    三军生死系于将帅,黑巾军将帅都不是等闲之辈,百里燕只担心他能料到的,印天王也会想到。



    散帐后,百里燕骑马出城,前往附近田间视察种植的稻米。



    今年夏收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原各地暴雨成灾,不仅仅是孙国,卫国、志国、晋国等上游诸侯国境内都在泛洪,咸国、长孙作为北海的下游,江河的出海口,今年夏粮受灾严重。



    只有都郡因辎工营兴修水利,清理河道,而幸免于难,其余咸西和江东两郡受灾最为严重,着实有些始料未及。



    由于近些年忙着打仗,江东郡江防大堤年久失修,根本顾及不上,国库也拨不出钱粮,其实也没人力去修。



    咸西郡收复不久,忙于安置饥民流民,更没有时间收拾河道,多种原因导致两郡受灾最重。北海、东原地处出海口,情况不算太糟。



    德康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网发达,是产粮大郡,由于地势要高一些,上游的暴雨眼下尚未波及到德康,但很难说雨会一直下到七八月,那时夏收的谷子无法晾晒,都得烂在地里,而此时顶风冒雨的转运粮草,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如果咸国灾情无法缓解,德康和昌尹两地田间的米粮将至关重要。



    德康郡所种稻米悉数为籼米,放眼望去长势喜人,亩产能有咸国三石还多。



    但籼米长在土壤肥沃的土地上,按老方法种地,能出三石籼米算是高产,但折合粳米的能量,其实只有两石多,如果按新式的插秧法普及积肥,亩产四五石籼米都不是问题。



    见到外军路过,本地民态度谨慎,避之不及。蒋杰要去抓人来问,被百里燕制止:



    “算了,他们都是农民,被圣勋司蛊惑洗脑十数年,已经麻木了,短时内无法令其诚心归附,让他们去吧。”



    “侯爷,咱们打照城、旭平可没少吃本地民的亏,此番敌众我寡,若不提防,肯定得栽跟头。”蒋杰道。



    “并非他们之过,归根到底,是邪教害人不浅。走吧,去前面看看。”



    驱马继续向西赶路,来到一处山头,大片的农田尽收眼底,细雨朦胧中不见丝毫生气,蒋杰看着奇怪,遂是说道:



    “侯爷,我怎觉此地怪呀。”



    “哦,怎么个怪了”百里燕问。



    “侯爷您看,这天下的田亩都是方的或是不规则,而此地的田亩却是圆的,四圆成方,而圆与圆之间高低错落,相互又有水道,自高往低处流,而后一直向东入思水江,如此布局可谓精巧绝伦。”



    “不错,这里确实有些怪异。方内有四圆,每一圆高出一节,圆与圆与方相切之处所生间隙又有水坝,水坝与水道间可见有人垂钓,籍此判断,水坝之内养有鱼虾,布置此法者不简单呐。”



    眼前大片稻田非传统的方形田块,是极少见的圆形田块。



    圆形田块北高南低,利用田块的高低落差,将位于上方田块的水,缓缓引入下方田块,而四个圆形田块相切的中央,正好是一块空地。



    空地挖凿水坝,将上游泄水存贮,并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液位高出坝顶,则下泻至下方田块,如果下方水田水位过低,则掘开各处水坝放水,如此极好的完善了蓄水储水机制,与梯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因地制宜的水利农作工程。



     




第749章 战争的苦难
    顺着少年所指,来到一处已是残破的茅屋,茅屋的顶棚已是掀掉了一半,屋中黢黑一片,只一个老妇人坐在两张长条凳支起的木板上,勉强浮在水面上,怀中抱着一个十岁的女娃。



    女娃面色苍白,已经奄奄一息,两人都瘦的皮包骨头面黄肌瘦,见百里燕怀抱着少年,老妇人无力的喊道:



    “小琦,谁让你让生人进村的呀,这兵荒马乱的,要是招来了乱兵怎么办呀。”老妇人喘着粗气,就好像随时需要抢救的哮喘病人,说句话,还要喘口气。



    这时少年说道:



    “奶奶,有吃的,有吃的。”



    少年挥舞着手中的面饼,挣脱跳下了百里燕怀中,冲进屋里,在老妇人面前晃动着面饼袋子,老妇人很是激动:



    “是外面的恩人给的”



    “是的奶奶,可香了呢。快叫妹妹起来吃饼子,小琦有好多好多的饼。”



    少年使劲推着老妇人怀中的女娃,却如何也叫不醒自己的妹妹:



    “宁宁,宁宁,看哥哥给你带了好吃的,快醒醒啦……”



    女娃没有出声,就像睡熟了一样,老妇人一脸的沮丧和失落,摸着小琦的头,目光看向屋外百里燕等人:



    “多谢军爷的活命粮,老妇给你们磕头了。”



    老妇人放下女娃要下水叩拜,百里燕上前将她扶起:



    “老人家请起,这女娃娃是病了吗。”



    此时老妇人一息哀叹,又坐回湿漉的木板上,抱起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女娃说:



    “死啦……已经死啦……”



    百里燕心头一阵酸楚,胸口起伏剧烈。纵然见惯了苦难,复见此情此景,心中的仍是痛苦。



    当下思想守旧,重男轻女严重,农耕时代男丁更是壮劳力,体力和产力是女人的数倍,男丁有优先的社会习俗贯穿古今。



    困难时期,为供男丁存活,女孩往往是最先牺牲的对象,老妇怀中的女娃,显然是活活饿死的。



    虽然已是面色苍白,但尸体尚软,百里燕下意识伸手搭过女娃的小手,尚有热度,但体温偏低。再探女娃的鼻息,气若游丝微乎其微,难以令人察觉。



    他忙与蒋杰吩咐:



    “蒋杰,快去令人熬热水,放一块糖!”



    “哦……”



    没有丝毫犹豫,蒋杰去取酒精炉熬糖水。百里燕这时又道:



    “老人家,女娃还有得救。”



    “真的,我家宁宁还活着!”老妇人激动。



    “命还吊着,再晚一两日,怕就是没命了。”



    饥饿引起的营养不良、低血糖症和长期的无盐进食,是引发人体丧失机能直至枯竭死亡的主要原因,单纯间歇的饥饿,并不会直接引发死亡,只有持续饥饿才会引起机能的丧失。



    持续的饥饿最终因低血糖而陷入持续的无力和昏迷,趋于濒死,形成假死状态,如果没有引起潜在的并发症,假死往往可持续几天,生命力顽强者可达十数日。



    在医学并不发达的时期,假死濒死而误诊致死者十之。可以想见,若非百里燕碰上,女娃将草草下葬就此结束生命。



    少年懵懂无知,尚不知生死边缘的女娃半步踏在了鬼门关上苦苦挣扎。



    少时蒋杰煮了一碗糖水,兑上凉水端到进屋中,百里燕试了口水温,不觉很烫,便是用手小心扳开女娃紧闭的牙关,给她缓缓灌下。



    “去,用些面饼熬些糊,放点盐。”



    “诺!”



    蒋杰忙是去办,百里燕将女娃抱在怀中,边观察边与老妇人道:



    “老人家放心,孩子会没事的。”



    “军爷真是大好人呐……”



    老妇人喜极而泣忙是道感谢,百里燕从少年的粮袋中拿出一块面饼递上前去,老妇人抓在手中看了好久,又把少年抱在了怀里,塞回了粮袋不舍吃用。



    百里燕令人又拿了一袋面饼递给老妇,与她说道:



    “老人家,赈灾的粮食很快发到各地,就放心吃吧,今后不会再俄肚子了。”



    “唉……”老妇一息长叹,接过饼袋吃了两口,又仓惶惊恐的说道:“你们都是大好人,可老妇家中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可以给军爷。”



    “老人家,我们什么都不要,是来为你们赶跑叛军,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的。”



    “唉……这话老妇也听了许多,可日子都没好起来,反而越来越苦,越来越不如从前啦。这位军爷,你们是哪国来的呀”



    “咸国,我们是从咸国来的。”



    “哎呦,那可远啦,咸国到这里得有几百里地吧。”



    “老人家,从咸国到此有两三千里,当地的叛军已经被赶走,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叛军也好,外军也好,苦的都是我们穷苦人。孩子他爹和他爷爷都死了,家里还要纳粮,日子过的苦啊……”



    黑巾军高峰时期人口达五千余万,早期的战略储备和占领区的经济掠夺,养活一百二十万的作战人员尚可勉强维持。



    当外围的经济掠夺完全丧失,叛军的经济压力由外部转向内部,负担加重到本土老百姓头上,五千多万的人口,要维持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几百万民,夫显然是不可能的。



    除非能有金雪狄人的独角马动物资源,用于后勤转运,能腾挪走数百万民夫,用于军屯,供应一两百万大军确实没有问题。



    片刻过去,蒋杰熬了一锅面糊,香气很快招来同村的老弱围观,慑于咸军的武力威慑,村民们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给女娃喂下面糊,在糖分的作用下,女娃的气息渐渐有微弱变化,面糊和盐下肚之后,面色转圜许多,眼睛仍是睁不开。屋外的村民越聚越多,足有两百多人,一眼看去都是老弱病残。&l



第750章 印天王
    回到江泉天色已黑,正值城中赊粥,油香四溢。



    咸军肉食充沛,却也不可能供应数百万人,但得益于咸国大量种植的油菜和进口的大豆榨油,粥中掺入的菜油,极大缓解人体对脂肪营养的需求,维持基本的生理机能。



    周空此时焦急等在中军,见百里燕回营,手中抱着女娃,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来道:



    “俩娃娃和那老婆子哪儿来的”



    “平殿村的,村里壮丁或抓或死,只有三百多老弱病残,本帅正巧路过,都接回了城里。这女娃当时濒死在即,巧被本帅发现救活了一口气,如今还病恹恹的,本帅打算将男娃和女娃暂且交给你们女军照料,周将军意下如何。”



    周空本想拒绝,却见女娃和少年还有老妇人面黄肌瘦骨瘦嶙峋,难忍恻隐之心。



    “……好吧,小莲子,把三人带回我营中好生安置。”



    “诺。”



    待小莲子将三人带走,周空忙道:



    “一个时辰前来了数人,问其作何也不说,只说要见你。”



    “找本帅!知道是何来历吗”



    “看不出来,但肯定不是公良军的人。”



    “他们人呢”



    “暂在治所看着。”



    “带我前去。”



    少时来到治所,十数人百姓打扮,肋下配剑,都牵着马匹站在街上十分警惕,进入治所,还有四五人同样装束等在前堂,看不出谁人是头领,也不知什么来路。



    见来人,百里燕上前去问:



    “何人找本帅!”



    五人中一四十出头中年男子起身抬手抱拳:



    “阁下便是咸军副帅百里燕”



    “正是本帅,不知壮士前来所为何事。”



    “阁下可知大司马姜严如何而死。”



    闻讯百里燕大吃一惊:



    “嘶……你们是……”



    那男子接话说道:



    “正是,我等奉命前来面见阁下,事关机密,不知能否借一步说话。”



    “随我来!”



    百里燕引男子等人离开治所前往城南,周空不知众人所云,拦住蒋杰问:



    “刚才那人说了什么暗话,百里燕是不是知道什么。”



    蒋杰摇了摇头:



    “末将也不清楚,还请周将军稍等,兴许过会儿便能知晓。”



    蒋杰转身离去,周空蹙眉暗道:



    “有鬼,百里燕定是有鬼。”



    少时,百里燕与来人登上南门城头,将两侧三十步内兵士疏散,百里燕说开问道:


1...303304305306307...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