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至此,纵横中原十六年的黑巾叛乱覆灭,但远未结束。



    叛军天都方霆陷落后,卫国的手段也堪称野蛮,数以万计的女子被充入妓营,大量珍宝财富掠夺一空,君父万涅作为傀儡,难免替罪羊的命运,最终被车裂而死,其六十五个子女,被杀的被杀,被侮的被侮,下场甚惨。



    其余大天师、祭司等人,但凡非是愚论派者,多数难逃厄运,据信天都陷落十日之内,死者达八万之众,卫国还在城外堆“京观”以立威。



    所谓“京观”,是用敌人的首级堆在地上码成的小山,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但与其说是彰显赫赫战功,不如是说是野蛮和嗜血。卫国这头恶狼,终于冲破了西海的束缚,强势入主中原。



    至当年十月底,孙国仅剩一陪都所在的一郡,孙国名存实亡,沦为梁国保护国。



    卫国实际占有八个完郡,一个半郡,咸国占有七个完郡,三个半郡,并与卫国接壤。志国占有十二个完郡,两个半郡县。孙国保留一郡,梁国得一郡,三十二郡花落四家,



    最大跌眼镜的非长孙莫属,其战前跳的最凶,号称挺进中原割据十郡的长孙一郡未得,徐国也一郡未得。



    盛元641年年底局势初定,卫国不出所料的开始向东陈兵,而意外的确是将主力调往北线长孙边界和南线徐国边界,而没选择与志国、咸国正面对垒。



    原因也很简单,咸王与五月间召见卫国使者,以出让秋郡、原山、德康,以及半个名田郡换取与卫国的和平。



    而后两国展开了密集谈判互派密使,最终达成以两年为期,协议签署的两年后,咸国割让三个半郡,以思水江为界,并约定德康郡糯香、北阙两地归属志国,卫国无异议。



    至于志国,此一战志国得十二个完郡两个半郡,收益最大,咸国与卫国妥协消息传出不久,面对卫国气势汹汹,志王于七月间与卫、徐两国交涉,两郡让予卫国,三郡让予徐国,并换取徐国放弃滋源郡。



    &




第807章 尘埃落定(2)
    卫国本土面积巨大,保守估计,其有人统治区的行政面积没有六百万平方公里,五百万总得有,人口逼近五千万,所得孙国人口近一千三百万,奴隶制社会坐拥六千多万的人口,新增的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将是巨大的社会隐患,尽快的分化稀释外来人口十分迫切。



    其次卫国内部的贵族矛盾迫使卫王必须向外转移矛盾焦点,让国内贵族向外发展,从而收拢国内的土地,让内斗变成外部掠夺。



    其三,卫王的三个弟弟业已成气候,削弱但不能弄垮,而稀释人口是削弱实力的重要手段。



    单纯以卫王名义迁徙人口,必然引起其他三兄弟的抵制,若是以好处许诺,尤其是来自外部的利益,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动难民向外流动,以缓解卫国消化既得利益的成本压力。



    诸多因素叠加一起,促使卫国同意放人。



    然而百里燕却不愁人多和难民的问题,甘府、德康、上关、彭源等地于盛元640年八月前基本结束战事,当年入秋初步转入农业生产,卫国直到盛元641年年底才与咸国达成协议。



    这意味着德康、原山、秋郡、名田四郡的交割要到643年年底,咸国有三年多的缓冲时间理清头绪,用于腾挪国力准备善后。



    更重要的是641年八月,永兴城研制出“条播机耧车”【注1】,此种播上装种壶,下置犁铧,用牲力牵引,牲畜在前拉,人在后推车,牲畜拉动耧车行径同时,种壶自动下种,可根据牛、马、驴不同牲畜畜力大小配置独脚、两脚、三脚犁铧耧车条播机,使用便利效率极高。



    一人一牛一日可轻松耕种七十亩地,一人一马可种五十余亩,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两至三户家庭人力一个季度累死累活所能耕种的全部土地。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早在中国汉朝以前,就已出现过耧车,直到清末耧车仍是主要自动播种的农业工具。



    但楼车也有弊端,只能旱作不能水作,且需要畜力,不能人力牵引,尤其是育秧的水田不能用耧车插秧。



    因此亚热带、寒带只能用于秋冬季节种植旱作植物,如麦子、豆类、油菜、棉花籽等。



    此外耕作效率的提升,并未解决收割的问题,收割仍受到人力和天气的制约,但耧车的出现仍然缓解了吃饭问题。



    遂于当年入秋前,以生铁为犁铧,木料做车身,赶制耧车三千余件,优先发往彭源、万川、上关、甘府德康等地,盛元642年再制四万于件发往各地,并用于屯田。



    至盛元643年春,咸国粮荒基本解除,并于同期安置东逃难民一百八十余万人,到当年秋,难民达到高峰,一月涌入边境达四十万人众,秋郡、名田两地人满为患,国库与钱坊增拨新币两百万,寸银三十万,用于安置难民。



    而耧车出现不久,由于结构简单仿制容易,于盛元644年前后各国诸侯陆续出现仿制品,中原农业由此进入空前繁荣时代。



    641、642两年中原格局初定,局势在平稳中悄然翻开新的一页。



    盛元641年七月初九,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王硕在悔恨中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五岁。



    王硕死前念念不忘百里燕少年时,最后再看一眼当年的未婚女婿,但永远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王彦飞于次年一月死于脑溢血,也算是寿终正寝,得了个好死。



    故人已去新人降临,周空于641年五月嫁入永兴侯府,直到642年九月诞下一女百里婉,至此,百里燕得第十女。



    因为此事,永兴益草堂开设生物课程之后,许多年内百里燕绝口不提基因论,很显然,连生十胎女儿,已经不能用科学来解释其合理性。



    643年年终,国力企稳回升,各地粮食仓储恢复正常增长,但钱坊陷入巨亏,亏空达五百余万新币,但索性存款持续向好,当初招降纳叛实际支出了六十八万寸银,半数以上存入了钱坊。



    永兴、卤侯、轩亭、国库的四方注资保证了现金的合理来源,使得国库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债务由国库转移到了钱坊,而钱坊以存款人的资金对外投资和筹款,依仗国家的信誉担保了亏空。



    而同期咸军从最高峰八十五万人,陆续裁汰、遣返、安置五十万人,改戍军为镇军,镇军常备三十五万人,陔陵禁军维持不变,独立于镇军之外,各郡县郡兵改辅兵。



    除都城陔陵,各地主城与县城辅兵置两千至一两百不等,同时设立预备军,辎工营由临时工转为正式编制,员额二十万人。



    新军制明确各地辅兵平时受朝廷与地方双重节制,辅兵军需粮草由地方自筹供养改为中央直辖,杜绝贵族豪强勾结官府养兵聚贼官匪一家,欺压地方的弊端。



    镇军不在置征讨、镇守大将军职衔,统称大将军,大都督维持不变,左右都督改为督军,左右都尉、左右都统,统一合并都尉、都统,自下仕长、百夫长、仕长、伍长均不变,统兵数额也不变,最大保留原有建制,只在任职与俸禄做调整。



    同时试点推行职业军人与中长期义务兵制度,职业军人所拿军饷有别于义务兵基本军饷,籍此保留军中骨干,鼓励种子老卒服役。



    预备军以县为单位,但凡年满十八岁,四十岁以下男丁者,无残疾和视力、听力缺损,皆为预备军。



    预备军每年定期组织两次军事集训,每次不得少于二十天,并鼓励提倡尚武精神。



    从事非农业者,如工商业者、手工业者、生员、工匠等,官府报备后可免除军事训练,以利经济发展,战时不入首批征召之列。



    同时战时凡有一技之长和学历者,不列入征召对象,以便保存社会知识精英和技术阶层。



    为保障军事训练的有效开展,武备营由四千人扩充至一万两千人,一方面安置各军裁撤的武官、老卒,一方面扩充后的武备营定期派人前往各地视察军事训练,以维护武备的有效性。



    同时开设少年营,招收十三至十八岁间青少年,每年定期招生,报名数额不限,但最终只选拔两百人入学,从此形成制度化机制,逐步实现武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对于那些落选者,但凡单项或多项突出者,可保送入学堂深造。



    &



第808章 野蛮发育
    就当下而言,早期化学技术门槛低,甚至不需要多少知识,只要配方就能仿制。



    而基础化学存在的动力意义早期来自于军事目的和生活经济,化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军事工业的推动,而后才到民用领域,诸如早期一些列重要化学发明,无不是来自于炸药。



    物理课程以自然科学和基础机械运动物理为主,再高的讲了没用,百里燕也记不得那些高的顶级物理。



    并于644年便于教学与研究,在年初制成直流电、交流电机励磁原理模型与电机样机,为日后推动电机革命提供了技术理论储备。



    由于某些化学试验具有一定危险性,开课前半年以授课为主,并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之后试管、烧杯等基本试验器皿陆续就位,最开始只做一些简单实验,用以制取三酸两碱,再以三酸两碱制取其他化学试剂。



    此后授课内容的加深,验难度陆续增加,相继制取到纯镍、铬、镉、钨、锰、铁、铜、锌、铅、锶、铂、钙、钠、氢气、氧气、氯气等数十种元素,由此让砡工派、御客第一次认识到微观下的另一个世界。



    至于制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既有的植物草药提取,如乐仙果提取分离到了两种麻醉物质。



    二是真菌、霉菌分泌物提取,如早年发现的白色霉菌,利用丰富培养法和温差灭菌法,使用牛肉汤做培养液,通过逐代繁殖以提纯目标菌株,最后通过菌株的分泌物制取有效成分。



    而这个过程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时间不断重复过程使之纯化,因此早在盛元636年,百里燕指导下,益草堂初步分化出菌种用于研究,并陆续着手培养提纯菌株。



    经过逐步纯化的菌株种群,使用注射器注射入蜡质容器内密封保存,避免暴露于空气中感染杂菌,放置于0至5度的冷藏室内,可保证菌种半年至一年的活性。



    此后每半年抽出菌种置换灭菌营养液形成制度,并保持其活性,菌种可就此长期保存,并不断繁殖扩大,直到满足工业生产的量级。



    第三种是化学制取药品。



    此外由于推动乌坪黑土地的开发,大量柳树、杨树遭到砍伐,为制取阿司匹林提供了额外的资源。



    柳树、杨树皮皆可入药,而起作用的是水杨酸。柳树、杨树皮还有猕猴桃树含有大量水杨酸,通过净水浸泡熬煮后提取到红褐色液体,再乙酰钝化处理后,可获得乙酰水杨酸,既阿司匹林。



    尽管现代阿司匹林已经实现化学法制取,但当下柳树、杨树的制取仍然是较为便利的和低成本的手段。



    阿司匹林好适用于感冒、发热、牙痛、关节痛、风湿痛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脑血栓的形成,甚至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总而言之,此药老年人没病吃两粒,没啥坏处。



    制取到阿司匹林后,百里燕重新冠以了“万事药”对外销售,而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万事药一直是创收的重要来源。此外也从煤炭内提取合成磺胺,磺胺的出现解决了很大的早期消炎问题。



    增开三门学科的同时,永兴城经过十数年发展,基础工业产业完成原始积累,相关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同时城内空间日渐狭小,考虑到污染和新开化工设施,百里燕决定在永兴河上游瑞田,就地扩建瑞田塞,筹建新城。



    将食品、纺织、制药、医疗卫生用品、榨油、酿酒、制酱、陶瓷、初级木工、皮革等无污染轻纺食品产业迁徙至瑞田,永兴城保留冶金炼焦、机械加工、兵器生产、光学玻璃、核心教育、设计制造研发、医学研究、量具制造等核心技术产业。



    同时加大对乌坪以东黑土地森林的开发,满足瑞田所需基本原材料的需求。



    即将开设的化工坊选址定于麟城,麟城主城治所距广信以东一百五十里,背靠大海有个小港。



    有鉴于化工的污染,而麟城更适合工业排污,同时麟城是百里燕荒村最早发迹之处,硝酸钾和高岭土都在麟城发现,有利于就地供应硝石、芒硝制造硝酸和两碱,以及其他工业产品。



    麟城如今由广信控制,人口从当初的三四万人增加至如今的十二万人,但经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成为北海郡一处财政黑洞,朝廷正好籍此机会,接管麟城。



    当然,要广信轻易交出麟城显然是不可能的。



    永兴城于636年开建,641年年初和年底陆续完工两艘万石级大船,期间经过工艺调整,半途又开建两艘较为成熟,形制更为科学的风帆战舰,于643年再陆续建成两艘风帆万石战舰,同时在建工艺简化版万石商船十艘,工期也大幅缩短。



    644年万石船声名鹊起,陆续接到各地订单数十艘,受制于永兴河通往北海郡沿下游河道宽度和吃水,万石船以上通行困难,将部分造船业迁往海港势在必行。



    为此百里燕将永兴部分造船、酿酒、制酱、椰油、香料种植、茶叶、木料加工、纺纱纺织、初级皮革加工、养殖等经济产业分配至广信,并允许北海郡各地种桑养蚕纺丝扩大丝织品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需求,同时在万石船基础上积极研发两万石级风帆战舰,为组建海军做准备。



    瑞田、麟城的建设与永兴产业外迁同时进行,原本要让刘盾和赵矩父子主持,然刘盾于642年寿终正寝,赵矩又年事已高,其子赵乐、赵升远在甘府、德康两地出任郡守,遂只得由刘灶、刘川父子与



第809章 通缩通胀
    不过石油毕竟是重污染资源,原始野蛮开采大量浪费石油的同时,污染了当地的土地和水源,令其周围数万亩土地化为污染重灾区,恶性疾病,尤其是肝癌和畸形的发病率奇高。



    志国接管之后,一面继续开发,一面迁徙囚徒采集石油对外销售换取利润。



    当然,眼下除咸国外,各诸侯国仅仅将石油视为可以燃烧的油料,或是拿来做墨,鲜有其他开发利用。



    总体布局完成不久,鉴于现实需求和蒸汽机的飞速发展,百里燕于永兴城抽调骨干,开建大型冲压锻造工坊,同时攻关制罐、冲压、拉伸等冲压变形、整形工艺,以满足制造各种罐体和冲压件需求,遂于当年制出首批搪瓷铁皮茶缸、饭盒等。



    值得一提的是注射器针头生产工艺的解决,为批量生产玻璃注射器生产提供了可能,然考虑到重复使用和材质锈蚀等问题,百里燕着手推动酸解镍矿、钴矿,通过低化学价置换镍和钴获取镍、钴金属,用以生产少量的含镍钴不锈钢,同时也可满足改善炮钢的材质。



    产业外迁后,永兴城空间腾空,西城铁厂陆续挖掘大型沉淀池,工业废水三次沉淀后,再投中和剂再沉淀,方能排入永兴河,以免造成水源污染,影响下游灌溉。



    尽管尚没大规模使用砷、镉等重金属,但矿石中不可避免的携带有微量有害重金属,无法避免其通过工业冶炼产生的废水废渣料进入水源形成污染,沉淀和烧结可以有效过滤重金属,使之变为固体堆积起来,留待日后变废为宝。


1...328329330331332...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