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有是有,不过有风险。”



    “爱卿快说,是何办法”



    “增加铜钱供应。”



    众人闻讯无不发懵,刚才缩减发钱,转眼增加货币供应,众人顿时有些晕头转向。咸王遂问:



    “爱卿刚才献策缩减铸钱,缘何现在又要增加铸钱。”



    “大王明见,增加铸钱,并非用用于国库直接支出,而是用于建设采买,在各地大兴土木,鼓励生产,并通过关市以官价比率向商贾购买货物用以建设,如此可通过官府的交易,迫使商人将货物向官府流动,进而减少市面货物的存量,用时官府带头之下将价格钉死,各地投机牟利的空间被大幅压缩。



    同时由于朝廷的开支巨大,而商人大量供应货品,金银比铜价虽然低,但其获利的总额比市场大,风险比市场小,所用人力物力畜力也更少,获利十分可观。因此朝廷若大兴土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损失,并最终避免巨额损失。



    但弊端是,大量铸钱必然减少金银,同时催生更多的豪商巨富,贵族也将从中获取巨额的好处。此外倘若留足舍缺之法两年内未能在中原地区施行,咸国大量铸钱,将因新币的贬值而暴跌,后果不亚于倾家荡产。因而此法非迫不得已,不可轻易开头。”



    “那如若成了”高勋问。



    “如若成了,咸国新币将占领中原,超铸的铜钱进一步流向各地成为上币,并驱逐各诸侯国本国铜钱,同时进一步刺激咸国货品扩张生产,加速对外销售,金银更快流向咸国。此举若成,不计铜钱,保守估计每年至少能再增十多万金银的收入吧。



    但这是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将伤及自己,还请大王与诸位慎之。”



    增加基建投资能推动生产拉动消费与消耗生产,对于生产力较低的农耕时代,增加基建投资能加速消耗商人和权贵控制的大量物资。



    当官府以官方汇率钉死了贵金属与铜钱比价,同时在市场柔性改变汇率,商人为了获取稳定的投资汇报,不会冒险将货物投入汇率经常变通的市场,而会寻找价格更为稳定的市场赚取利润。



    而朝廷的建设投资具有量大周期长,回报稳定的特点,因此当下最发财的行当莫过于和权贵搭上关系。



    而今中原仍处于初级市场早期阶段,商品刚性需求空间和生产力扩张投资潜力巨大,咸国通过增发货币,扩大生产,将商品和货币同时输往国外,实施经济和商品的倾销,进而将经济问题,通过商品输往国外巨大的市场。



    就国土面积而言,咸国控制的土地不到中原实际有人统治区的二十分之一,坐拥如此巨大国外市场,输出通胀的影响甚少,相反咸国控制了几乎所有重要工业民用产品的生产,输出商品而收入现金是必然结果。



    机器一天不停,就一天对外输出商品收入金钱,这个过程永远无法改变,直到咸国灭亡的那天摁下停止的开关。



    大规模基建提振国内经济,驱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同时,通过大规模投资扩张永兴城工业基础,达到平时无法达到的投资目的,也是尽快扩张永兴工业的捷径。



    但凡是皆有利弊,增发货币如果不能完成外部市场的扩张,结果就是闷在国内,加速贬值甚至崩盘,届时咸国新币暴跌,各国势必联兵而来兴师问罪,一场大战无法避免。



    咸王负手在后蹙眉凝思,来回踱着小步,突然问道:



    “爱卿有几成把握”



    “五成五,不到六成。”



    “那若是败了,会是何结果”咸王追问。



    “轻则全国经济如江河决堤,重则一场恶战不可避免。不过若是后者,以我咸国国力,只要先发制人




第830章 乱局起于浮萍
    而与此同时,方伯、方旦父子二人早回到府中得西寰消息,方伯遂又马不停蹄赶往太子府中。



    季锦昇将详细倒出百里燕所言,方伯仔细一想觉得大有利可图:



    “这是好事啊外甥女,赶紧差人回国告诉你那大哥,这事只能早,不能晚,完了铁定要吃亏。”



    “照舅舅这么说,此事确实有利可图。”



    “嗨呀,当然有利可图。满朝文武各个都是人精,今天出奇的一致赞同,还能吃亏犯傻吗。”



    “那我问舅舅,舅舅可看得出来,此番短斤缺两之事会是哪个诸侯所为。”



    “这个啊,外甥女怀疑这是列国所为”



    方伯傻问道,季锦昇接话说:



    “一两根也就算了,如今市面上金银十之五六短斤缺两,放眼中原数以千万金银皆如此,绝非一人或一小撮人所能为之,定是有诸侯从中作恶,意在从咸国谋取暴利。”



    “要是这么说,倒是像啊,我怎没想到呢。”方伯眼珠打转,来回原地踱着小步,思考若久问道西寰:“外甥女,我记得志国当年也从南境分得一笔不费金银吧。”



    “嗯,是有此事。舅舅可是想到了什么”



    “外甥女你想啊,志国手中有大量金银,肯定是要细水长流的用,总不能自己坑自己吧。再说咸国,咸国如今明摆着吃了大亏,显然也不能是苦肉计,咱们大王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中原以东三国,不,四国,宋国更没有可能,四国不会是始作俑者。



    然后燕、赵、陈、歧四国国小民寡,也断无此种国力,徐国如今是半残,没了滋源郡的金银矿,其无法大量使用金银进行大额货品交易,更谈不上短短三四年内令中原十之五六金银都短斤缺两。



    如此一来,那就只剩下长孙、梁国、卫国还有西海蛮夷。我想西海蛮夷坐拥金山银山,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也没必要祸害中原,也祸害不了。那就只有长孙、梁国、卫国三家。”说到此处,方伯看向季锦昇问:“季将军,长孙有无可能怀恨在心报复咸国”



    “其有此心,但似乎并未从长孙确切有关消息,相反据最近传来消息,短斤缺两在长孙国恶化的更快,咸国短斤缺两正是从长孙国传入所致,我想长孙国应该不会是始作俑者。”



    “这么说是卫国!”



    方伯肯定道,西寰、季锦昇、顾晨三人大感诧异,顾晨忙说:



    “尹秧君,咸国白白给了卫国三个半郡,卫国再如何的不要脸,恩将仇报的也太快了吧!”



    “嘿,你这个老蠢货。”



    方伯啐道,顾晨吞了口唾沫白眼连翻,却也只好捏着鼻子不吭声,这时方伯接着说道:



    “那卫国是狼呀,你给狼肉吃,狼能放过你身上这副肉吗。”



    “咸国也不是好惹的。”西寰道,接着又说:“百里燕用兵颇为厉害,卫国就不怕百里燕兴兵讨战。”



    “我的傻外甥女哟,这卫国就是乡下的土豹子,仗着手里有打狗棒,进了城,瞧见大户人家的房子和女人漂亮,他就敢动手撸,他管你是二大爷还是老表舅。



    这卫国人你舅舅可清楚得很,连自己人都卖,还有何事干不出来。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几年咸国输往卫国的货物总价以千万贯计,从卫国流入咸国的金银总价没有两百万,一百七八十万得有,如此巨额金银从卫国流入咸国,卫国焉能甘心。



    不动手,那是憋着劲儿,等着把咸国整垮了,再动手更方便。我看,这卫国就快吃人了。”



    “可卫国这才东进五六年,占了十多个郡,五六年能缓的过来吗。”



    西寰质疑道,季锦昇接话说:



    “有一事殿下恐怕不知道,这卫国东进之后得归附叛军相助,在许多地方效法咸国,将叛军编为了辎工营大量屯田,并且还仿制了耧车,产量大幅增加。加之卫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合养些牛羊,大量购买咸国铁器、农具与其他商品,这几年倒也治理的不错。



    倘若咸国今、明、后三年连续巨额亏损,保守估算每年损失三四十万金银算是少的,加上铜钱的损失,得有七八百万,三年就够将咸国讨个半空,而后再出兵,咸国怕是要完。”



    “有如此严重季将军不是危言耸听吧。”



    西寰半信半疑,季锦昇郑重说道:



    “绝非属下危言耸听,而确有可能,而且此战怕是难免。”



    “为何难免一战”



    西寰问,方伯接话说:



    “一旦咸国推行留足舍缺,货品价格涨价,届时谁手里留存足额金银多,谁得利。而卫国将金银偷偷摸摸黑掉一钱两钱,其手中金银多数短斤缺两,如此一来岂不要花更多的钱从市面购买商货。



    此前占得便宜非但得吐出来,已经输入中原的恶劣形势,将经由商货输回卫国,到时候倒霉的就是卫国,卫国焉能不找咸国算账。”



    “尹秧君所言不错。”季锦昇肯定道:“无论咸国如何,卫国最终要出兵发难。不过以属下之见,咸国有思水江为屏障,而本土距离思水江遥远,即便如今有了独角马,转运粮草极为便利,但路途仍然过于遥远,战线太长不利于久战,因此卫国多半不会主动进攻咸国,而是将咸军主力诱出加以歼灭。



第831章 内幕交易
    两天后,小贩张自林带着全家老小与陈吉村有一技之长者按约来见百里燕,并献上两尊更大的陶瓷声鼓。



    百里燕遂将其一干人等安排去往永兴城中安置,并着令设计署、技术署会同张自林等人合力研究,拿出成熟工艺,鉴于陶瓷声鼓难度大成品率低,故放宽报废率,以免给研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三月二十,魏琦将化学煮染后的金银带回侯府,百里燕马不停蹄赶去宫中报喜,咸王见之大奇



    “爱卿,金银何故如此发黑”



    “启禀大王,是使用了一些手段染上去的。”



    “染上去的!若是被水洗去了呢”



    “大王,水洗是洗不掉的。大王若不信,不妨以猪毛刷置于水中刷洗可知。”



    “嗯。蒋浩,去拿水与刷子。”



    “诺!”



    少时蒋浩取来铜盆、刷子,咸王亲手去刷金银染黑部位,刷了许久丝毫不见任何剥落,水依然清澈见底。



    “怪哉,此黑墨竟纹丝不动。爱卿,你是如何做到的”



    “回大王,金银暴露于野,本不会向铜铁锡铅出现锈蚀,而金银致密,寻常的墨水是染不上的。故而臣在金银中添加了极少的白铜,使之与金银结合,均匀分布于其中,而后以手段将白铜变黑,并附着于上。一般的市面流通磨损极小很难将之磨掉,经年之后黑色倘若渐淡,则可回收国库重铸再染色。



    若是心怀不轨之人用酸腐蚀,提取金银,黑色即刻消失,如此可辨别是否短斤缺两。”



    “呵哈哈……”咸王闻讯大悦:“真是好办法,如此一来,即便想讹诈寡人,也是不成了。”



    “是的。”



    “不过方才爱卿说,在金银中加了白铜,成色岂不大不如前”



    “回大王,眼下市面上所流通之寸银寸金,成色大都只有八成至八成五,九成成色金银不足十之一二,只有朝廷礼器金铤银铤的成色高于九成,甚至九成五,因此金铤银铤其实比寸金银略贵。”



    “那是何缘由造成此等情况”



    “因冶炼匠术不足,金银中含有杂质所致。再有,各国所行标准不一,谁若增加成色,谁先吃亏。故而如今寸银的成色大都在八成五上下,偶尔还有八成的。



    鉴于此,臣将金银样品重新冶炼之后,去掉部分杂质,令成色保持九成五,而后填入不到一成的紫铜,使之成色降为九成略高。如此非但可以增加硬度令金银更为耐磨,同时成色也要比现有金银更好。”



    黄金的提纯比白银的提纯更难,白银通过高温和长时间冶炼,轻易可以提炼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纯度,而黄金却不能。



    常规的高温冶炼法至多达到百分之九十,更多只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继续提高纯度,只能依赖于单纯延长冶炼时间和温度,进行更为充分的熔炼,让杂质上浮,而后过滤表层的杂质,但也至多百分之九十三四的纯度。



    要想得到三个九,四个九的黄金,不考虑实验室化学还原法制取,工业化冶炼纯金银通常以添加剧毒氰化物实现纯贵金属的提取。



    当下想要提取足金,同时平衡火耗和成本,技术上十分困难,且并热力成本不划算。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也能获得纯度三个9的黄金,而且自古以来一直再用,那就是用水银提取。



    由于水银与黄金相遇形成水银包裹金元素的物理现象,因此古代经常使用水银冲入碾碎的金矿砂中,以获取获取水银与黄金的结合物,而后上熔炉加热,水银遇到高温蒸发,剩下的就是三个9的黄金。



    这一现象俗称“金汞齐”。



    但水银在古代受制于开采与获取,水银的价值与黄金相当,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水银也变相作为一种货币可以交易,因此“金汞齐”法的成本很高,而且汞有剧毒。



    鉴于此,在金银中添加紫铜或白铜,满足化学发黑的同时,金银也将更加漂亮,硬度更好。常见的18k、22k金,无不是添加了紫铜提曾硬度而便于加工,所以18k、22k金其实严格意义而言,是含铜金基合金。



    新铸的金银三分之二染色,三分之一本色,即便用三分之一本色处酸腐蚀置换金银,一圈减少而出现的台阶将会十分明显。



    咸王对染色发赞口不绝,十分之满意。



    “好啊……爱卿,此法何时可全国推行”



    “回大王,金银备置皆由税承司、税金司和内府三方共同监制,而眼下所需重铸金银数额巨大,需时间备置所需设备与物料,还要培养人力,最快也要一至两月后才能大规模染黑。在此之前可先行回收足金足银,放出缺额金银,两事并举可事倍功半。



    此外臣已命人加速生产钱票所需的纸张、油墨与母板,也需要时间筹备,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有爱卿此言,寡人就放心了。另外,寡人再三考虑,也单独与诺一言、高勋、鼎炀侯、卢皋爱卿多有商议,拿捏来拿捏去,寡人以为铸钱比不铸钱好,永兴侯可愿替寡人再冒一次风险”



    “如若大王决意铸钱,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臣恳请大王一事。”


1...337338339340341...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