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反反复复的阴谋夺权,削弱了边疆控制和经济恢复,关外两省流窜不灭的遗留中原民反抗军,游走在地形险要的原始森林,经常袭扰城镇,始终无法剿灭。



    内外交困之下,最先在关外两省爆发“疼痛热”疫情,之后出现“亚速利”风寒,既一种未知的流行性病毒感冒。



    “疼痛热”是一种金雪狄人独有传染病,南征期间百里燕有所耳闻,前世也不曾见过,曾猜测是独有人种基因缺陷导致的传染病。



    此种病极为奇怪,发病时没有任何征兆,而后逐渐感到浑身酸麻,继而发麻,之后开始疼痛,也没有任何的体温征兆,与风湿病、重度椎管狭窄症状相近,直到某天突然发高热,高热可达四十一乃至四十二度,持续两至三小时,而后暴毙猝死。



    此病为恶性传染疾病,通常整存整村的人口死亡,十分之恐怖,且对金雪狄人有极强传染性,罕发于中原人。



    “亚速利”风寒最早爆发于亚速利城,感染快,死亡率高,是金雪狄人第二大瘟疫。



    为治愈预防此两种病,金雪狄人从中原学会草药医术,同时获取了种子,在关外种植,数百年来调制出方药数种,用于治疗两种恶性瘟疫,但草药无法自给自足。



    南方中温带和高寒带气候并不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植物,无法像中原北地的气候,大规模种植中原草药。



    同时受到气候和可适性的影响,温带、亚热带、热带草药植物,到了寒带、中温带,即便是夏季,其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温带、热带、亚热带,因此有效成分大打折扣,再遭逢大规模爆发,草药不足是必然结果。



    从穆尼手中接过两份清单,第一份一眼就知道都是中原草本植物,有薄荷、藿香、黄芪、甘草、旱莲草、车前草、芝麻花等治疗伤风感冒的特效草药,多数寒带地区不适宜种植,即便引进,也需要极长的适应期,因此只能种植在关外两省靠南的水网平原日照充足地区。



    &nb




第835章 百里贼
    一行人等边走边聊,百里燕半开玩笑又问:



    “穆尼阁下此来除了做生意,不是还想再顺手牵羊拿走些情报吧。”



    “我倒是想啊,你们给我机会吗。”



    “呵呵……还是不要打仗的好啊,你们的新陛下还打算北伐吗”



    “国内一团糟,现在的陛下不会这么干,但日后新王登基很难说,而且教会至今仍非常愤怒你们的所作所为,所以教会最近十多年间一直在全力研究震天火,到时候可不会轻易饶过你们。”



    “那还是铜的震天火”



    百里燕随口问了一句,穆尼突然很是愤怒:



    “中原人的铁质震天火也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铜的震天火好用。”



    “哦……那我就放心了……”



    “我知道,咸国造出了很好的铁炮,但也不过如此。”



    “呵呵……算是吧,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强。”



    百里燕话音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倒是公良修听出了端倪,却未做声,继续随二人骑马北上。



    黄昏之际,距宫都城尚有一百多里,一行人就地宿营,百里燕安排菲戈斯与穆尼一起,随后去找公良修问话。



    “你就不怕那白毛把你给卖了。”公良修警惕问道。



    “不会的,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平日里都由御客秘密监视,翻不起什么大浪。倒是公良兄,此来除了为穆尼的金银,应该还有他事吧。”



    “你我多年交情,我也不瞒你,穆尼此来采购商货,我王希望能分得好处,其知我与穆尼曾有几面之缘,这才遣我随行。此外最近发现有金银短斤缺两之事,据雄论道所言,是卫国愚论派所为,其意在摧垮你咸国国力,进而为东侵开道。”



    “雄论道当真如此说”百里燕反问。



    “雄论道所知机密甚多,绝不会错。”



    但凡是只要有利可图,再脏的活都有人接。



    黑巾败亡后,雄论道、愚论派等一干“逆贼”名义上被卫国剿灭,实则改名换姓重出江湖。如今的雄论道更名“法極派”,愚论派易帜“世王家”,但本质仍是两派一脉相承的精神思想。



    十五年黑巾之乱并未彻底剪除叛乱危害,其余孽不断分化扩散至各诸侯国,继续冲击既有地缘政治。



    得公良修准信,百里燕全盘道出“留足舍缺”计划。



    “此计当真缺德呀,要是做成了,还不坑出卫王一地的老血!”



    “呵呵,这就叫他不仁,我不义。只要晋、咸、志、宋四国联手削金,最后拉上长孙,中原六成商货都走经由五国,卫国能为之奈何。”



    “那梁国怎办。卫国倘若以兵戈胁迫梁国,天子不松口,长孙面对咫尺之危恐怕不会倒向我们。”



    “那就拖。如今咸国煤、铁、铜皆能自足,其余多来自晋国、志、宋三国,与卫国交易多是民需之物与奢侈品,你志国与晋国输往西海的贸易本就不多,八成以上的贸易仍来自于我咸国,对卫国需求并不大。而棉花、大豆、药材、木料、香料、马匹、皮毛、皮革、矿产,志、晋、宋、咸四国皆能自足,没有卫国供应照样能活。



    再者,卫国在北海始终没有出海口,其无法切断北海通往梁、燕、歧、赵、陈五国航路,相反真若翻脸,卫国此前囤积的数百万斤铁器在断绝咸国供应之后,只能坐吃山空,拖得越久,对其越不利。



    我想他卫国总不会发疯敢于同时招惹咸、志、晋三国。”



    “嗯……”公良修点头认同,而后又说:“不过我还是担心晋王,前几年我屡去晋国,与相国范涛多有接洽,此人颇为尖钻,但凡是喜极端,我担心此事上晋王会另有算计。”



    “嗨……公良兄你算是说对了。那范涛与其恩师公叔阔一个德行,都爱走极端,本侯当年也是给公叔阔逼得走投无路。要说没有其他算计,我也不信,难道志王就没无自己的算计肯定都有。只不过这晋国不与卫国接壤,故而其未必与你我同心。”



    公良修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晋国地处东海,与卫国陆路、水陆都不接壤,黑巾叛乱未受波及,卫国东侵有志国、咸国挡着,晋国依然高枕无忧,其心态必然与志国、咸国截然不同。



    势必要趁着三国联手受益的同时,想方设法削弱咸国、志国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留足舍缺之事外朝早已公议,志王派驻陔陵的使臣多半是将消息传给志王,眼下志国情况应好于咸国,志王多半还在坐看热闹,想着能否从我咸国身上捞走好处,不过此种局面不会太久。



    公良兄最好尽快将详细消息告知志王,劝其共同进退,也好日后在志王面前表个寸功。”



    “你呀你,依然如此奸诈。”



    “彼此彼此,这戏法谁都会变,巧妙各有不同罢了,志王那点心思,本侯还是知道的。”



    “也罢,我今晚就给父亲与二叔去信,就此事上奏大王。”应承下此事,公良修话锋一转说:“早前与穆尼同行,我听你口风,咸国是否造出了厉害火炮”



    “怎么,你志国不也炼出了上好铜炮了吗。”



    “你修得瞒我,我知永兴城近些年变化甚大,又是建瑞田,又是迁麟城,是不是又造出了上好火炮,是也不是。”



    “我若说不是,公良兄肯定不信。”



    “那就是咯!”公良修逼问道。



    “是不是,本侯说了公良兄也不信,到时请兄观炮如何。”



    “哦,你能让我看炮”



    公良修质疑道,百里燕点头肯定:



    “我若空口说,你肯定不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公良兄亲眼见



第836章 晋国鬼胎(1)
    穆尼突然问及此事,百里燕知道他肯定是将冰绒花当成了支票,拿到中原换取巨额货物。



    想透这一层,百里燕继续说道:



    “阁下此来一定带了冰绒花前来兜售吧。”



    “你们都能种了,我还能怎样。”穆尼负手昂头是生气,脸上褶皱深深浅浅起起伏伏,可见何等气愤。



    “不就是生意吗,买卖不成仁义在,更何况我咸国并未向外出售冰绒花,中原各国仍是一株难求,你大可去其他诸侯国兜售冰绒花。”



    “你们能种,还不趁机讹诈我们。”



    “诶,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嘛。既然是做生意,就得有做生意的诚意。我倒是有一办法,可保阁下这批冰绒花卖出好价钱。”



    “你能帮我”穆尼质疑道,高度怀疑百里燕的诚意和险恶用心。



    “当然,不能白白帮你。我问你,你们这些年采收的冰绒花一年能有多少”



    “你问这事干什么”



    “当然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做生意。说吧,你们一年采收的冰绒花有多少。”



    “冰绒花只在冬天开花,其他时候埋在地下很难看见,而冬天花为白色,只有种子是黑色,被雪埋在山上和山谷里很难发现,所以好的时候,冬天能有六七百多株,差的时候只有一百来颗。”



    “看来也不多呀。”



    “你问这事干什么”



    “当然是做生意啊。既然是通商,阁下总不能只做一次生意吧”



    “往后是往后的事,由陛下决定,我无权做任何答复。”



    “好好好,那就先说这次。眼下呢,我咸国冰绒花每年收获极为有限,暂不向外出售。而阁下呢,这次向中原各国兜售仍大有利润可图。但往后,各国必然以价贵为由要求贵国降价,并以我咸国出产冰绒花为要挟,压你们降价。



    到时贵国每年所获冰绒花有限,而价格却一路下跌,阁下难道想看到这种局面”



    “那你要做什么”穆尼问。



    “这样,此番阁下多半还能卖出高价,但下一次恐怕就不可能了。故而阁下此番回去,建议贵国陛下暂停冰绒花开采,但凡发现冰绒花先保护起来,而后等其结果变黑成熟,之后采集送给本侯。



    我呢,就在咸国将种苗育出,而后种出来。待其长成,贵邦每年往来交易之前,我将采收的冰绒花交由贵邦,贵邦替本侯在中原销售。



    同时我咸国也将冰绒花明码标价,如此中原诸侯便只能以我咸国价格压贵邦,至多与我同价,但贵邦的冰绒花多数来自我咸国,如此即便压价,但数量一多,其中的赚头还是很大的。”



    “你这无耻败类,连你们自己人都坑!”穆尼破口大骂,翻眼侧目视之。



    百里燕不以为然,狞笑着说道:



    “呵呵……生意场上无朋友,反正你们不也知道中原就是这样,四分五裂尔虞我诈,赚点钱财又何妨,而且你们又不吃亏。”



    “你就不怕被中原人斥为败类。”



    “嗨……通商是御客准许,国书为证,生意买卖你情我愿,有种可以不买呀。”



    “哼哼,你厉害。说吧,之后如何分账”



    “本侯建议五五分账,但还需得我王准许,我想阁下不会反对吧。”



    “这还差不多。”穆尼同意道,态度很是勉强。



    “之后呢,贵邦拿了金银想买些什么贵邦自己决定,我国不做干涉。不过本侯建议贵邦多找卫国交易些土货,尤其是这一次应该多买些卫国土货。”



    穆尼生疑,立即想到百里燕准没安好心。



    “你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卫国如今是我中原第一大国,而我咸国国小民弱,又与卫国接壤,所以不想招惹麻烦。穆尼阁下若能与卫国达成一些交易,也能为我咸国免去不少麻烦。”



    “你不是厉害吗,世上还有你怕事。”



    “阁下此言差矣,这卫国还有比本侯更厉害的,倘若当年是卫国人去了婆嵩、松迪亚,今天恐怕一个人也剩不下,本侯可不想招惹这种麻烦。”



    金雪狄人虽有中原贼潜伏,但对各国详细情况了解并不多,对这次短斤缺两知道的就更少。穆尼当年曾与卫国沈毕、志国公良文、晋国王彦飞三人在南境屡次交手,与卫国交手最多。



    卫国首批援军都是奴隶和杂兵,收拾起来倒也方便,后来卫国主力赶到,再次交锋就吃力的多,所以穆尼对卫国实力记忆深刻。当然,还比不上百里燕的惨痛。



    而今卫国是中原第一大诸侯国这不假,咸国与之接壤也不假,穆尼要顺利完成交易,筹够到足数的草药和货品,咸国很重要,他不敢耍花样,至少在生意没吃亏的情况下耍花样,对百里燕的“忠告”多少要顾及后果。



    之所以给卫国拉生意,倒非是百里燕吃了好人屎。



    且不说卫国现在有劲没处使,真是眼红了,能来抢也是干的出来的。其次穆尼此来携带的都是金银币,不可能是中原制式的寸金银,关系到含量、重量转换,如此又与留足舍缺紧密相关。



    穆尼以咸国为主要贸易点,意味着金银币和中原寸金银或金银铤的兑换,将以咸国为标准置换,如此直接影响新标准的制定。必然也导致与卫国的交易必须以咸国标准为基准,否则由此产生的价值转换损失,穆尼自尊心很强,多半不会接受。



    这就意味着卫国或接受咸国标准,或不接受。



    若接受标准,不久将面临新制式金银货币的入侵,不接受,意味着卫国自己放弃了交易,日后咸国贵金属货币标准一统中原,卫国损失更大。无论其是否接受,只会更惨。



    相反咸国做出了姿态,让利给了卫国,卫国再起恶意,那就怪不得百里燕抱以老拳相迎。



    与穆尼说定细节,大




第837章 晋国鬼胎(2)
1...339340341342343...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