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楚莫非话里话外透着可惜之意,显然是有将陨石寻获的打算。



    当年汤钊、宋杰等人路经广信正是去长孙运送一颗巨大的铁磁陨石去往砡工派,黑巾军攻破砡工派总堂后,陨石未能及时转移后被黑巾军所获运往了天都,之后就下落不明。



    但多半是被卫国当成镇国之宝,给黑进了自己腰包。就此砡工派耿耿于怀,一直还想着找回或是再发现一颗天外陨石。



    不断翻越观察记录,百里燕目光不时细看两眼,记录中一个连续出现的顿时引起他的注意:



    “楚大师,为何每日都有‘日见蓝月光’记载,这是何意”



    “哦,是这样,大概半年前黄昏,为便于夜间观察月亮,撤换墨墨镜时,偶然发现太阳右侧隐有蓝色微光,极是微弱,墨镜内无法看清,只能以裸镜观察。”



    “嘶……还有这等事情!”百里燕大奇,忙又问:“每日都能看见”



    “是每日都能看见,但只有黄昏与晨昏,太阳较弱时才能以裸镜看见,寻常时候无法看清。”



    “那位置可否有过改变”



    “似乎没有,每日都在那个位置。不过……距离毕竟太远,偌大的球体在极远处,有任何偏差,也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



    “将最早记录拿来给我细看。”



    “诺!”



    百里燕只担心狼没送走,又来恶虎。中原文明尚未强大,北半球虎视眈眈,这个当口再凭空跳出个地外明文造访,多个半不会是什么好事。愣是他上辈子是孙悟空,也没如来佛的手掌会变戏法。



    能够以肉眼发现太阳附近有光斑,并保持数月,要么是某种强大飞行装置在太阳附近抽取太阳表面能量物质,要么是天体现象。若是前者,都能在太阳表面获取能量,要灭掉一个小小的青铜文明,下场会比大象拍死一个蚂蚁更简单。



    少时楚莫非取来全部记录,从去年九月起,至今七个月内,除了最初几天和阴雨天气外,之后每日晨昏和黄昏前后半个时辰,在裸镜下能以肉眼发现太阳右侧偏上有隐有蓝色光斑,色度均匀,没有特别强也没有特别弱,七个月来持续不变。



    与楚莫非说话之际,公良修随意翻看着记录,除了疑惑还是疑惑。他随口说到:



    “不会是眼睛看花了吧,太阳怎会发出了languang呢。”



    “应该不会。”楚莫非肯定道,接着又说:“过去之前六个多月时间,除了阴雨天气,天天可见。”



    百里燕思索若久又问楚莫非:



    “那蓝色微光数月间确实一点未有变化”



    “应该未有任何变化,为此在下还在目镜上用墨做了小点,对照观察了两月,始终未见其有任何变化。今日天气晴好,黄昏将至,侯爷不妨亲眼一观。”



    “嗯,我正有此意。准备一下,我马上去看。”



    “诺!”



    百里燕略松口气,他转眼想到,也许是一颗被太阳挡住,处于太阳背后深空轨道远处的另一颗星,与目前自己所在的星球保持相一致的公转速率,或者略有差异,两颗行星同时处在同一个黄道面,但不同夹角空间位置的另一个天体,太阳光的折射下发出的蓝色微弱浅光。



    但要在同一个太阳系内,同时存在两颗保持大致相同公转速率,而始终匀速运动的两个天体,这种概率太小了。



    此时古达帕、穆尼二人说话频繁,随行的祭司窃窃私语,负责监视的御客有些紧张,显然登山并不在之前的行程计划中。



    又等了三刻来钟,日光夕暮,楚莫非清退左右闲杂人等,换下墨镜,将望远镜向南调整了若干度对正方位。



    鉴于望远镜尺寸长口径大,百里燕定制了一套齿轮导轨和座椅,x向左右可调四十七度,最高仰角四十度,最低仰角六度




第840章 夜话妙天山
    即便是在夏天,妙天山山顶夜间最低温度也在零下两度,偶尔有零下三四度甚至降雪,为此百里燕在山上储备了棉服被褥和煤炭,备有草药火锅和抗风湿的补药酒品,还定期供应活禽,两台一百倍望远镜入夜后加盖棉套,屋内点碳盆加热,防止冻坏。

    总的来说山上的食宿条件较好,然对于如此巨额投入而没有收益的项目,不仅公良修无法理解,咸王、赵逊、卢皋等不理解者大有人在。

    科学作为一门周期性积累的学科,只有预先投入才有后期的产出,天文学早期是没有任何的收益,但后期无论是飞行学、空气动力学还是航天活动,无不是从天文学中逐步分离的流派。

    从早期天文活动到后期的航天活动,中间相隔四百余年,如何能说当年的投入毫无收益,只不过这个回报的周期太过漫长,不为当时人所知。

    索性天文设备是短期投入长期使用的省钱机器,前期花费巨大后期的投入要少得多。

    此时日落西山天色昏黑,穆尼仍对天文馆内稀奇古怪的设备半信半疑,高度怀疑的真实动机。

    “穆尼阁下,月亮已经露脸,不妨去东面看看如何”

    “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那要看是什么。”

    “你们心中就没有神吗”

    “这个怎么说呢,我们中原人管神叫做天,或是老天爷、天道,具体不像你们对神有详细的样貌。我们中原人更崇尚万物有灵,但凡是世间一切物皆有灵性。

    而你们所谓的神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你们所希望拥有超凡力量,并使用力量达到一切目的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不存在于世间,因为不存在或是不可能存在,故而才会崇拜,仅此而已。

    当然,我知道阁下想说什么,对于神学,在下当年与阁下说的够多的了,本侯不想与你门争辩。现在想必各位都饿了,本侯已命人备下薄宴,诸位用过后可去东面天文台观月,这就劳烦古达帕大人了。”

    “不客气,永兴侯。”

    宗教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多数情况下与民族生存的环境、文明起点密切相关,不能单纯轻易的否定一个有着历史延续宗教的合理性。

    当年数度与穆尼交战,正应为其月神教的固执,几次三番被百里燕所激怒,就此问题轮长短没有任何意义。与其说穆尼是在问中原人有无对神的信仰,不如说穆尼更认为没有神教信仰的民族是低贱的野蛮人。

    离开西侧天文台,楚莫非在云台阁摆下薄宴供众人用餐。

    云台阁高有三层,一层是双层砖石结构,中间填入石灰保温,二楼、三楼为木质结构。平日作为留宿和办公场所,祭天之前做一些整理,供咸王和太子等人落脚。

    穆尼与古达帕、菲戈斯祭司等人围坐一桌说的都是俚语,语速也很快,听的不是很清楚,百里燕与公良修径自单独于偏厅设下一桌,边用边聊:

    “永兴侯,你真打算南下开通货栈”

    “为什么不呢。金雪狄人有金银,有中原需要的物产,而中原也有他们需要的丝绸、茶叶、精良瓷器和棉花、麻丝以及其他货物,通商对南北都有好处。”

    “可你想过没有,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刺探中原消息,如何能防住他们。有朝一日撕毁协议北犯中原,你可就是千古罪人。”

    “呵呵……”百里燕冷笑道:“再有十年,我二十万大军即可横扫他们两百万之众,你信不信”

    公良修闻讯略有犹豫后摇头说道:

    “我不信。他们也在研制火炮,即便你咸国火炮威力更大,然金雪狄人幅员辽阔马匹众多,国力归于一统,其对付我中原各国只需各个击破,仅凭你咸国如何能取胜。”

    “今日已非往昔,公良兄何必如此悲观。”

    “非是我悲观,眼下卫国势大,而中原各国以邻为壑勾心斗角,不等金雪狄人卷土重来,中原一场血战怕是在所难免,我是担心日后十数年间再起大战,空耗各国实力。”

    “这话公良兄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中原迟迟无法归于一统,才是我中原无法匹敌金雪狄人之要害。公良兄可知我为何打算在金雪狄人关外设立货栈”

    “难道不为获取好处”

    “是,但也不完全是。当年你我返程路上,公良兄可看到婆嵩省东北沿途废弃之城塞”

    “看到了,此事与货栈有何关系。”

    “关系大着呢。当年若非本侯意外走脱南下,金雪狄人此时早将以百万人口从关内移往婆嵩省之外新设行省,一旦被其办成,金雪狄人关外再多一省,其距离我南境节平将缩短一千多里路。

    而今被我重创,加之此番瘟疫,其短时内多半是不会再往关外迁徙人口,但你焉能保证你我二人日后驾鹤西去,金雪狄人不会在关外新设第三省,步步向我南境扩张土地。”

    “嗯,此言在理,可你设立货栈也不能阻止他们相关外扩张。”

    “是不能,但我们中原可以。”

    公良修闻讯大吃一惊:

    “你不是说胡话吧,万里迢迢如何能在金雪狄人眼皮底下割走几千里土地。况且,一片蛮荒之地要之何用,又如何增援又如何节制。”

    “眼下是没有办法,但三十年后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三十年后,呵呵……”公良修满是讽刺的笑着,接着又说:“三十年后你我恐都不在,后人之事,你又何必操心呢。”

    “后人自有后人福,但我辈不能总将后患留给子孙。金雪狄北扰至今近千年,久拖不决后患无穷啊……”

    金雪狄人不断向北迁徙人口,欲图占据千岳山以南至婆嵩江省之间的四五千里无主之地,面积之大足有上千万平方公里。长期坐视金雪狄人吞并南方土地,无异于养虎为患。

    借机在婆嵩省外设立货栈,有利于观察监视金雪狄人活动,当然,对等的金雪狄人



第841章 进城
    见百里燕、穆尼二人语速飞快不知所云,诺一言忙问百里燕:

    “永兴侯,穆尼阁下所言何事”

    “穆尼阁下初来中原,不熟我中原风俗,急于进宫面见我王。我与他说今日时辰不早,安排明日觐见。”

    “哦,确是如此。还请穆尼阁下暂在馆驿歇息一晚,我王明日召见各位进宫。”

    诺一言的礼数还是相当到位的,但到了穆尼眼中就成了婆婆妈妈,纵然心里极为不爽,他仍不敢怠慢,心里的不爽遂未反应在脸上。于是随口说道:

    “好吧,就明日见你们的王,但本使不希望再出差错。”

    “请阁下放心,明日能定见到我王。”

    诺一言允诺道,随即引使团入城。穆尼翻身上马与古达帕边走边问:

    “中原人都是这样婆婆妈妈的吗。”

    “差不多吧。不过在他们眼里,是对贵客的尊重,我当初进城时也是这样。不过我是上午进城,中午就见到了咸王。你来的确实是晚了些,中午刚过,或许还会立刻安排觐见他们的王,但今天都快黄昏了,按他们的规矩和安排,大型使团要隔天才能觐见。”

    说话之际已入南门,迎面而来的喧嚣颇让穆尼吃惊:

    “有这么多人!”

    “都是看热闹的,不过陔陵的人口确实比十二年前多了许多。”

    古达帕详尽说道,穆尼又问:

    “他们的都城还没有婆嵩城宏伟,为什么能装这么多人。”

    “因为都是木质建筑,相同的占地,木质建筑能住的人更多。而且他们的市政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市政通常以市政大厅和中央广场为核心,从城中心向四周发展。

    但他们是从城北、城东向其他方向发展,所以他们的市政需要提前规划好道路和市场,而我们是边扩张边规划,所以发展到后来,我们的市政看起来井然有序,但建筑道路和市场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他们能更好的利用城内的土地。”

    “这种木头建筑挨得这么密集,战时一把火还不把全城给烧了。”

    “话是不错,我来之前的几年,城里发生过一次大型火灾,烧毁了五分之一的建筑,但他们用了五年就恢复了原貌。如果是我们,二三十年也无法恢复。

    石质建筑虽然牢固,但毁坏后搬出重建也很麻烦,就实用而言,木质建筑确实更适合中原人。”

    “那是些是什么,为什么把石头摞的这么高。”穆尼手指近处的一座风塔问道。

    “哦……那是中原人造的风塔。”

    “做什么用”

    “北方夏季酷热,但是常年有热风,风塔可以将高出的热风引到地面,风塔里有冷水池或是冰块,热风通过水池和冰块的降温,送到地面后十分凉爽。我的家里就建了两座,十分坚固。战时还能用于了望敌情。”

    “那为什么那一座不一样。”穆尼指着远处的钟楼,古达帕定睛细看,神色立时有些兴奋:

    “哦,那是一种可以知道时间的机器,百里燕叫它钟楼,有了这个东西,全城都能知道每天的时间。”

    “胡说,世上怎会有看到时间的巫术。”

    穆尼高度质疑,古达帕扬着眉毛得意说道

    “事实就是这样,那钟楼确实可以知道时间。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中原人能在夏天造冰。”

    “这怎么可能!”

    “别不信,我家中挖了许多冰窖,还能制作冻奶卖给当地人,现在不仅能造冰,你自己也看到了,他们连水晶也能造,价格还很是便宜。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你总得呆上几个月,到时候自己看就是了。”

    三年前筹建天文台的同时,为解决时间问题,永兴城设计署、技术署着手研究攻关钟表技术。一年后在陔陵城中心树了一座钟楼,中原大地从此一改看天知卯的日子。

    但钟楼准头差了些,十天能差半个多小时,为此需要每两天与水钟、日晷校准一次。近期将有一次改进,改进后的齿轮组理论误差将缩短至五十天一个小时。

    大型钟楼仅能解决生活使用,天文计时需要更为精密的机械计时装置,

    传统的水钟只能精确到刻钟,使用机械放大原理改进后,也仅精确到分钟。日晷白天能用晚上就是抓瞎,精度更差。为此设计、技术两署正在攻关精度更高适合携带的钟表。

1...341342343344345...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