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何事。”咸王看向百里燕,目光满含期望。



    “臣恳请大王将新铸铜钱更多的投向造舰、要塞、仓储、修路筑堤与永兴增产。”



    “准!此事爱卿可与赵逊、卢皋商议,尽快将详细条陈呈给寡人。”



    “诺。”百里燕领命,接着又说:“另外,金雪狄使臣穆尼不久将入我国进内,志国公良修随行。臣以为公良修随行既是想分些好处,同时短斤缺两之事在志国已经蔓延,志国损失也不在少数,此来定是有此目的。



    臣建议由臣前往丘南郡迎接金雪狄使臣与公良修,一来彰显我礼仪之邦,二则展示国威,不令金雪狄人小觑。”



    &n




第832章 扩充军备
    见到赵逊之际,其正与卢皋等大司马属官座谈辎重储备。



    642年大封大赏不久,赵逊兵权被咸王收回,同时调回了陔陵主持军务,其子赵焕保留军职,入朝出任大司马司参使,太尉算是被完全架空。



    近些年赵逊年纪见长,两鬓已是斑白,身体大不如前,恶性疾病倒也没有,都是关节炎症、骨质退化,心肺功能等老年病,百里燕给他开了两贴药,经常用些火山泥泡澡,效果也就一般。



    毕竟早年的物质条件匮乏,当下人的平均寿命都不长,六十岁奔上的就是长寿了。



    将咸王决意详细转达诸将,对发展军备,武官都不会反对,而百里燕又主持大司农、治粟内史和军械装备生产,行政管理总览大权,税金司受到直接辖治,文武两派都无明确反对意见,在君主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推动任何的重大决意都没有阻力。



    但唯独在建造海防炮台和兴建军舰两事上,陆军武官明显趋于保守。



    而当前司马府与太尉府仍以陆军武官为主,水军武官几乎从来不入朝堂,致使大陆军思想左右军备建设,而忽视海防。



    “永兴侯啊,最近数年间陆续下水战船近十艘万石船,商船数十艘,一艘两万石船即将完工,若不计五千石船,仅如此规模万石大船,中原也绝无仅有。



    眼下继续增建三十艘万石战船,十艘两万石战船,且都要配用火炮,是否太铺张浪费了。”赵逊心平气和说道,对兴建海军仍抱有疑虑。



    “赵帅,海防之要不逊于步军,而且只有大船才能远渡重洋保卫咸国海上贸易航道。从北海前往西海,沿途倘若站站都要停靠,所需缴纳的补给,进港过境税费每年数以万计,十分不便,这是其一。



    其二,扼控海路既能护航我国贸易,同时也能封锁他国在北海、西海,甚至东海贸易,战时威力极大,也需大型战船才能长久漂泊海上。



    其三,一艘新式万石船最少四年,慢一点需要五年建成,其坚固与威力远在五千石旧船之上,但建造周期长。远不是一两年所能建成,两万石船更需要七年以上才能建成,越早组建强大的海军舰队,越早称霸北海洋面,竟而遏制海路,消除长孙水军在北海对我国之威胁。”



    “唉……本帅老啦,如今国力今非昔比,你等后生的眼界也看的远了,既然要造,就造吧。但步军的用炮也不能耽搁,本帅听说卫、志等国自造火炮数以百计,你要当心啊。”



    “学生明白,请赵帅放心。大量战船需制备火炮数百门,与步军用炮同时铸造,不仅步军可优先用炮,造价要也低的多。”



    海军的投资建设周期往往要比步军长得多,五千石船建造周期不过一年半,眼下万石的风帆舰的技术刚刚起步,工匠数量不足,总体一艘的耗时近五年,商船四年。



    从盛元641年下先后下水两艘至今,陆续又造七艘,合计九艘。一条试验型两万石船今年明年年中下水,两艘在建完成一半,两艘今年龙骨刚刚就位,一艘的工期超过七年。



    由于木质战舰受到木材强度和建造工艺的影响,传统木质船发展到千石是个极限,不考虑成本、效率和可重复性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扩建,但成本将难以接受,制造一艘两艘尚可,大批使用传统技术建造万石以上大船无法实现。



    以长孙国为例,其在631年仿造“天船”,在五千石船基础上建造万石船,十五年间,至今也就只造了四艘,每艘平均工期十二年,成本是咸国万石船的六倍,可谓是纯粹的面子工程。



    永兴造船厂边造边改工艺,最初两艘船耗时近六年,此后大量采用锻造钢制构建连接船体核心结构,机械和工业化生产的成熟发展,也缩短了工期和成本。



    一艘万石以上大船只需四至五年,但两万石战船初步的核算工时需要七年,后期工艺可能更为成熟,造船工匠更多,建造周期都会减少,但眼下根本拉不下来。



    再奔上的三万石大船,耗资巨大,龙骨的定型处理和大型橡木加工工艺未解决,即便现在开工首艘,下水也要十二至十三年,极不划算。几经考虑,百里燕决定更多的发展两万石战舰。



    一万石战舰每艘上下两层火炮,至多配属五十五门火炮,火力偏弱,遭遇三万石级的天船,面对动则一百多门重型火炮根本毫无招架之力,发展两万石船是必然趋势。



    两万石船火炮配置九十至九十五门,三层甲板炮,就火力而言不逊与三万大船,一万石的差距更体现在其载员和自持力。



    三万石自持长达六月,载人一千人上下,两万石船员额七百至七百五十人,海上自持力不会超过四月。



    作为侵略殖民船,三万石船装在登陆兵员最多,两万石船载员少一些,两者火力相当情况下,不考虑战术和意外因素,理论上谁的人多,谁能获得更大的战场主动权。



    而一万石战舰火力配置较弱,船员搭乘完全腰斩,船舷低,不利于接舷战和火力输出,不适合参与主力舰队的决战。



    当然,由于铂系铜镍铁基合金的优异性能,火炮的射程相当之远,然而前膛炮时代的海战交战距离少于一里。【注1】



    海上的风浪和木质战舰中心的不稳,将令本就毫无精度可言的滑膛前膛炮失去多数准头,在摇摆不定的海面上相互射击弹丸的效果奇差。<



第833章 壮心不已
    “此火器威力竟如此厉害,精准远在在弓箭之上啊,若是万器齐发,转瞬万众灰飞烟灭。”



    卢皋吃惊道,赵逊点头肯定:



    “不错,即便志军朝天弩也不及。永兴侯,此器可否多造”



    “造是能造,但眼下尚不成熟,造价高昂。”



    “那要多少”赵逊追问。



    “三十五根寸银,或四十至四十二贯新币。这还是成本,倘若内部采购,还需要留足一些利润用于增添设备,如此算起来,还得再加两成费用。”



    一番成本核算,卢皋吃了一惊:



    “如此昂贵!”



    “是的。眼下正在积极改进,倘若今年能大幅提曾永兴城机械数量,明年下半年或许能先试造一批。待其他工造术娴熟,价格至少降低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因此在下并不建议立即制造。等一年或是两年再造,不仅价格低,且产量更大。”



    “可如今各国皆已配置战卒用火器,准头虽差了些,但威力也不可小觑,就此搁着精良火器不造,会否遭致祸患呐。”



    赵逊担忧道,百里燕接话说:



    “各国战卒用火器参差不齐,且较为低劣,准头差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装填慢发射慢,发火率不高,威胁不是太大。而我咸国现在有新式火炮为依仗,可在八里地外甚至十里地外对敌施以弹幕覆盖,不等其攻到我军阵前可将其摧垮,几乎很难对我军形成有效威胁。



    退一步说,各诸侯国每年能造战卒用合格火器不过区区数千具,成本高昂,不足以全面使用,因此不会出现十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普遍配发火器情况,因而威胁不是很大。”



    各诸侯仍然热衷于“铸造”管型火器,而受制于当下冶炼、采矿、铸造、磨具、热处理、理念认知等技术瓶颈,铜铸火器合格率其实也不高,加之份量大,耗费煤炭和金属更多,制造一件肩扛式单兵火器的成本并不便宜。



    因此各国如今重点发展插枪式短管火器,既将短铜铸管插在枪头用于发射弹丸、铁子,类似于早期的火药梨花枪和明朝的三眼铳,独眼铳。



    就数量而言,长短火器的产量少的两千多件,多的诸如志国、晋国、卫国国力较强体系完备的,年产五六千件不等,这还是三年前砡工派兜售千斤高炉的结果。



    三年过去,各国装备的各式五花八门火器,总量不会超过六万件,加上过去的存量,总数在万件上下,均摊至各大国,保有量也不过一两万件,没有行之有效的操训和配置,充其量是乌合之众,不足以改变战场态势和战争形态。



    看过步枪射击,百里燕引二人去往城内各处车间视察,蒸汽推动的机械令他二人惊叹不已。



    “赵帅,如今永兴城六成以上机械都以此种烧煤煮水冒出热气的蒸汽机为外力,驱动这些机器工作,从而削金削铁十分便利。”



    “嗯,年年都来,年年都大不一样啊。四年前来时,还有数以千计的牲畜,如今放眼看去无不是热气机,只用烧煤驱动如此惊人器械,真是难以想象。看来不负本帅当年留你在身边,想来若是将你放走,这些恐怕要流落到岐国了吧。”



    “唉……”



    百里燕一息长叹,卢皋不解追问:



    “永兴侯就不曾想过,为母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吗”



    “非是没有想过,只是歧国没有地利之便,更没有国力,周边卫国独霸西海,晋国驻兵都城,要开创永兴城局面甚难,况且岐王焉能容下我活命,怕是不等我施展才华,早被晋人合谋害死。



    故而当年若是回了歧国,怕是早就一命呜呼。倒是咸国有地利之便,可周旋于列国之间获得喘息之机,进而求变图强。后又遭逢黑巾叛乱,这才有在下发迹的机会,否则此生多半是行医终了一世。”



    赵逊捻着白须边走边听,突然说道:



    “有一事本帅思考若久,始终不解何故,今日到此正好问你。”



    “赵帅请说。”百里燕坦诚道。



    “想当年你置身晋国为质子,本是王彦飞之过,晋王后来削其一级,贬他去了晋国南地,按说也算是向歧国有了交代。而你燕公子既有如此才学,缘何晋国不曾识破你满腹才华,反与你结仇。倘若晋王将西寰嫁予你为妻,如今的晋国怕是早称霸中原。



    此事本帅想了多年始终不解,你可否告诉本帅,究竟为何”



    赵逊重提旧事,顿时平添几分伤感。稍作酝酿,百里燕说道:



    “其实……自在下九岁那年,公叔阔便以西寰设计毙杀于我,后来为活命,不得不装疯卖傻。幸遇家师塞骞与伍算大师路过平汤城收我为徒,这才逃过一劫。之后我便专心研习医道与世间百工匠术聊以。至于晋国看走眼,这恐怕只有天知道。



    之后赵帅也知道,江东之战时,在下脱身之后,晋人为谋取西海岐国之地,以我死讯护送棺椁为名驻兵歧国,并寄希望于日后吞并歧国,进而从东西两翼对进,横扫天下。



    因此当年西寰应该是嫁于我兄长百里律,若是如此,现在的歧国多半已是晋国所有。再赶上黑巾叛乱,晋国未受波及,晋军此时应该打垮了卫国占得大量土地,形成东西夹击之局面。”



    &nbs



第834章 各种怪毛病
    十二年未见,穆尼业已迟暮,金雪狄人头发终生发白,但年老时略有泛黄,皮肤褶皱如同山梁一般起起伏伏,十分之看老。相见之际,众人下马相拜,各行本族礼仪。



    “多年不见,穆尼军团长。”



    “用你们的话说,别来无恙永兴侯。”



    “呵哈哈……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啊。”



    百里燕极是坦诚,此时公良修上前略施一礼:



    “永兴侯近来可好。”



    “托公良兄的福,一切都好。”



    话音刚落,穆尼上前两步,来到飞羽跟前伸手去抚,边抚边说:



    “这马就是你们说的千里跃吧。”



    “怎么,穆尼军团长在千岳山看到了。”



    百里燕问道,随手将飞羽牵到穆尼跟前。穆尼仔细辨看,接着又说:



    “路过掣驰城时,曾看到御客有人骑着这种马,来往驰骋传递消息,比我们的千里马还要快,所以我就打听了消息,得知确有此种好马。当年我率军北进时,曾有传言,有人看到一种跑得飞快的野马,体格惊人,但始终没见踪迹,不想被你捉走了。”



    “看来是你们运气不好啊,每二三十年北伐一次,次次路过那里,次次没碰上,本侯路过一次就给全逮住了,只能说你们的运气太差。”



    百里燕软中带硬毫不示弱,穆尼神色略显沮丧,随即将马交还,目光落在菲戈斯脸上:



    “他是谁”



    “哦,他是菲戈斯,当年本侯笃晖战败南下突围,在柑橘湖抓到了通译,后来便一直带着,如今是古达帕的女婿。”



    “他是古达帕的女婿!”穆尼略感吃惊,忙又问:“古达帕还活着吗!”



    菲戈斯接话说道:



    “岳父大人过的挺好,全族过的都挺好。”



    听到此处,穆尼神情复杂,几多失落几多羡慕。见其变化巨大,百里燕试探问道:



    “和谈后,你在南面过的不好吧。”



    “嗯,陛下大发雷霆,监禁了许多人。特米尔四年前病死在监狱里,许多战败的将领侥幸活下来,直到太子登基掌权之后,才得以释放。”



    婆嵩、松迪亚两省在百里燕扫荡勒索之下,人口和经济损失相当之惨重,教会的损失尤大。



    634年和谈后,教会迁怒于笃晖一战扫荡不利的军团长尼勒森,逼迫月神王布伦铎将其解除职务闲置,后陆续解除了特米尔、穆尼等人职务,判处终生监禁,特米尔因心脏病郁郁而终死于监狱。



    由于战争的失败和百里燕的掠夺,加重了战败后的国内反战情绪和对宗教权威的质疑,同时关外两省的惨重损失和战争开支拖垮了财政,又进一步激化了教廷内部矛盾,十二间年陆续发生四起教会内部的阴谋夺权。



    三年前老布伦铎驾崩,小布伦铎莱德继位,为巩固权利,获取更多支持,其利用教会赋予的新王登基特赦权,赦免了穆尼等人旧部,以及教会中支持老布伦铎和中间派的健在元老,在军队和教会元老支持下,发动了第四次教会政变,重新夺回了权利。


1...338339340341342...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