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后来由细作探听才知瑞田大败之后,黑巾军损兵折将连死带伤,被抓失踪的超过七八万,这还是明面上的,因低温下雨感染风寒病倒的兵卒超过三分之一,无力再战。

    值得一提的是妙天山这把大火确实让都郡多数地区降了一场大雪,因为地面热空气的干扰,大雪最终没能降在永兴河沿岸。

    但整个都郡半数地区都降下了千年不见的大雪,都城陔陵更是白雪皑皑,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压塌了咸王宫不少建筑。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兴奋异常,待到当天夜里,室外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毫无准备的百姓冻死冻伤数以千计




第188章 援兵
    陔陵的雪已经停了,气温开始回升,局部地区的积雪厚达一尺,彻底融化还需些时间。

    太子府里烧着火炉,树柴噼噼啪啪的散发着松木的香味,西寰披着裘皮烤着炉火,娇媚的容颜温香可人,愈发勾的心魂荡漾。

    喝了口红茶暖着身子,西寰口气凶利说道:

    “老天真是瞎了眼,竟与黑巾叛贼沆瀣一气为祸人间,这些刁民着实该杀。”

    这时顾晨说道:

    “殿下,赵逊此前已有示警,怎奈咸王等人听不进去,险些酿成惨祸。好在老天帮忙,这场雪没下在永兴河畔,真要下在永兴河畔,冻死的可就不止一两千流民,可是几十万咸军的人命。”

    “这么说,这黑巾军的道行也不过如此,下雪都下错地方。”西寰不以为然道。

    “话虽如此,但此战大胜来的着实不易。据可靠消息,黑巾军五十万人马皆乃善战之军,战力远在咸军之上,若非黑巾军失算,都穿了浸水的棉衣冻得瑟瑟发抖,断不会被赵逊趁机攻过河去,还占了瑞田寨。

    倘若当年赵逊有足够兵力,没有鼎炀侯画蛇添足,江东之战也许会更加艰难。”

    “此言不无道理。”西寰道,抱起地上的黑猫楼进怀里,玉手轻轻抚了两下,继续接着说道:“你说咸王会将公孙岳罢黜相位吗”

    “属下以为,断无此可能。赵逊与广信公关系密切,若非无人愿意率军出征,也轮不到赵逊挂帅。属下以为,咸王断不会罢公孙岳相位,而立赵逊。”

    “不过……倘若咸王拉拢赵逊,又如何”

    “拉拢赵逊殿下以为,咸王已经不再信任公孙岳等人,有另立内朝打算”

    “并非没有此种可能。莫要忘了,赵逊此时可是大权在握,又打了胜仗,咸王倘若不拉龙赵逊,难不成能让鼎炀侯、姜严接替赵逊挂帅征讨黑巾叛贼”

    “可……”顾晨突然压低声音,左右看去确定无人,神秘的凑近说道:“可咸王来历不明,广信公暗中应该已经告知赵逊,赵逊难不成还能大逆不违背祖制法度不成。”

    “哼!”西寰冷冷一哼,不屑说道:“祖制法度,我晋国便是祖制法度,本太子妃还能是假的吗!父王说是真的便是真的,谁敢说个不字,要了他的脑袋。”

    “呃……那殿下下一步打算如何”

    “这些黑巾军都是天杀的,真要丢了陔陵,晋国的颜面往哪儿搁。赵逊此人忠勇有余,却无异心,只要他听命咸王,制衡黑巾拖到秋后,晋国有粮给粮。

    不过粮也不能白给,秋后北军主力将从歧国撤回,我会让父王让镇北军主力在雷城登陆,先在咸西北郡扎下根,以便将来全盘接收咸西、丘南两郡,同时也能给黑巾军背后插一刀。”

    雷城是咸西郡北海边的港口小城,向东便是北海郡蒲城,向西是长孙国,占了雷城,晋军在北海便有个更近的出海口和中转站,而无需从本土携带大量补给,海上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数日后,赵逊奉召返回陔陵面君陈述,据信赵逊与咸王在百灵园两人独自谈了整整一天,内容不详,赵逊于第二天拿了咸王批复的嘉奖诏书返回永兴河大营督战。

    百里燕因攻破瑞田寨位居首功,赐铜钱千贯,精米五十石,布匹绫罗若干匹。姜乾授大夫爵位,赐司政使一职,准许离都不述。胡陌得铜钱百贯,布匹绫罗若干,其余有功诸将依战功多少各有赏赐、升迁不等。

    当然,这等现货赏赐实在寒酸了一些,但以眼下咸国的国力,能拿出这些已是相当不错,总比没有的强。

    战俘的处置最终是便宜了西寰,西寰通过晋使钱坤向晋王提出以咸国以外战俘,换取五十万石粮草的建议。咸王欣然接受,将咸国战俘之外的俘兵,悉数交给晋国处置。

    这件事上晋国是百赚不亏,咸军眼下人手不济,根本无暇顾及战俘,被黑巾军洗脑的战俘短时内难以驯服,稍有不慎有可能引火。将战俘拉去远离咸国的晋国,由晋队负责战俘的看押和屯垦。五十万石粮草,只需要一季,就能从田里全部赚回来。

    攻占瑞田不久,利用黑巾军喘息之际,咸军全面加固瑞田工事,并在瑞田至乌坪方圆十里之内修建土堡八至十座,以拱卫乌坪渡口。

    黑巾军于七月十五恢复攻势,对瑞田发动猛攻,对瑞田塞外围正在构筑的土堡展开破坏,被咸军击退,于次日发动攻城,并在永兴河多处隘口强渡,试图正面突破永兴河防线。此战持续至七月廿八,双方各有胜负,但均未占到便宜。

    七月下旬,咸军水师两万余人由望亲江赶到永兴河,受河道与西岸床弩、投石机限制,大型战船难以展开,此次增援水师多为小型斗冲战舰。

    进入八月,都郡受七月降雪和低温天气影响,都郡蝗虫尽灭,连带丘南、咸西、北海三郡接壤地带蝗虫受到抑制。

    黑巾军因祸得福,得以改变战略意图,接连夺取了卫津、夏渠、添城,都郡永兴河以西城池尽数落入黑巾军之手,将都郡通往咸西郡道路彻底截断,并蠢蠢欲动有北



第189章 换防
    虽有晋国十万大军,但魏涵缩在咸军身后,意图再也清楚不过,无非是想让咸军充当炮灰在前开路当肉垫,晋军好躲在身后刷经验打升级,全然没有一点友军的姿态,尽管此时仅仅是名义上的友军。

    晋军镇北军有三十万之众,十五万在雷城窝着不动,在永兴河畔的是十万几乎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军,还有三万驻扎歧国,剩下两万在江东东郡,可谓精锐尽出。

    新编的这十万战卒八成以上是新兵,急需锻炼。魏涵此番入境作战,历练新兵是首要任务,送人头是咸军的职责。

    百里燕的伤还没痊愈,但伤口已经好的差不多,多亏他自己是外科医生,伤口缝合之后,肌肉组织愈合的很快,但是让长刃枪在大腿上钻了个眼,大半个月也是好不利索的。

    撑着拐杖,一瘸一拐走在广信军的防区,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已经习以为常。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潮湿的空气夹杂着令人厌恶的微颗粒物粘在身上,总有一种让人恶心的感觉,恨不能让人钻进水里好好洗个干净。

    瑞田寨的西北躺着大片黑巾军的尸首,零星还能看见出塞清理尸体的战卒,地面上是石块砸出的坑洼,坑洼里还积着血水。更远处是一大片乱坟岗,掩埋着黑巾军战死者的尸体,死了多少已经记不清了。

    但咸军阵亡将士埋在瑞田寨的西南,共计埋了九千七百多人,其中有两百四十三人是百里燕先锋营的人。

    先锋营满员一千零二人,历经四月鏖战,活着的还剩七百五十九,伤残退出战斗的一百六十七,还剩下五百九十二人能够投入战斗。

    广信军瑞田寨驻军一万,现在只剩五千出头,其他各军伤亡基本过半,整个永兴河防线,瑞田寨伤亡占了三分之一,骑兵的损失最大。

    黑巾军利用瑞田寨外围土堡尚未完工的情况,频繁以骑兵日夜突击,而投石机难以发挥面杀作用,城墙上强攻硬弩又够不着,咸军只能以骑兵对冲,步军列阵,与之搏杀。

    而间隙间黑巾军又以配重杠杆投石机轰击破坏,派遣步卒攻城袭扰,一直难以消停。直到十月晋军大举增援,黑巾军担心进攻有失,反被咸军所趁,开始收缩兵力整饬军队,攻势逐渐有所收敛。

    “魏先峰,你在这儿呢。”一个清亮声音随风传来,年轻的披甲男子从身后追上前来又说:“魏先峰腿伤好些了吗”

    “还行吧,你找我何事啊。”

    “魏先峰上次让属下寻找的那个发霉饼子,给魏先峰找来了。”

    眼前的男子是百里燕先锋营的普通战卒苏洪,今年二十三岁,老家是广信的农民,随军南下应征的勇卒,组建先锋营时候分配到百里燕麾下。因为马骑得好,出手凶狠,脑子比其他人活络,被百里燕调进了锁子甲两百人队充当主力。

    苏洪拿到的饼子已经发了一层白色霉菌,饼子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豆类作物磨成粉做成的粗粮薄饼,比伙营做的光饼还要薄。

    这种豆子耐干旱,对环境要求不高,但是收成低,因此当地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喜欢漫山遍野的撒豆种,广种薄收,每季能收多少算多少,一年下来也能有不少的额外口粮收入。

    上月腿部扎了一枪,伤营包扎时意外发现有个本地强征的郎中,用这种发有白色霉菌的饼覆盖在患处,充当消炎止血的药物。

    要说是一种偏方倒也有些道理,百里燕觉得更应该是一种含有抗生素的有益菌,就像青霉素、红霉素一样,如果日后能够提纯这种有益菌,也许可以加以利用。

    “魏先峰,这饼子都发霉了,我看那老儿都是当膏药贴在创口当神药使呢,魏先峰是留着自己用吧。”

    苏洪半开玩笑的说着,百里燕接过霉饼,看了仔细,淡淡说道:

    “这可当真是神药,有朝一日,不知多少人的小命,就靠这张饼子上的白霉保命。去,在弄些这种豆饼,越多越好。”

    打发走苏洪,百里燕仔细观察着饼上白色簇状菌落,一层厚厚的菌丝如同蛛网一般遍布整张豆饼,就是这样的一张面饼,百里燕亲眼看到一个腹部都给捅了一个大洞的兵士,愣是闯过了鬼门关。

    这白色的霉菌里除了抗菌消炎的抗生素外,也许还有某种止血成份。有必要将这种菌群保存下来,以便将来技术条件成熟后开发利用。

    苏洪离开不久,胡陌找了过来,手里还揣着一份信:

    “魏先峰,伤势如何。”

    “好多了,胡将军手中的信是给末将的吗。”

    “是萧儿姑娘的来信。”

    胡陌顺手将信递过来,封面上的字迹正是萧儿的。

    时下通信不易,尤其是还没有邮驿,普通人收发信件很不方便,广信基础条件好于其他郡县,军卒时常还能收到广信后勤捎带来的家书,不过这年头识字的不多,捎带书信还需要花钱雇人写。

    “魏先峰看过信后速去帐中,少主有事与我等商议。”

    “是用兵之事”

    百里燕随口问道,胡陌神秘说道:

    “不是,是换防。”

    “换防广信军换防”

    “是北海郡客军换防,三日前北海郡客军镇守的冠汤渠被贼兵攻破,险些失守。赵帅一怒之下杀了一个封君,就差没把鼎炀侯长子张张佑押回陔陵问罪。”

    闻讯冠汤渠险被攻破,百里燕颇为诧异。

    冠汤渠之所以称之“



第190章 试探
    收起信札,来到姜乾帐中,远远传来姜乾的笑声,像是得了什么喜讯。见是百里燕入帐,姜乾立时收敛起神色,转身又坐回案前:

    “魏先峰,腿伤好些了吗。”

    百里燕行了一礼道:

    “谢少主存眷,末将的伤好多了。”

    “那便好,魏先峰可是我军一员猛将啊。”

    姜乾自顾自的说着,眼神却始终没有正视过百里燕。

    攻破瑞田以来,广信军大小十余战,姜乾身先士卒两次击退登城叛军,于是有了“广信之虎”的勇名,在百里燕面前渐渐也有了底气。

    行事再也不像半年之前,当面还有些谦让,如今的姜乾腰杆硬了,很多事情既不找他问话,也不提前通气,都是决定之后再行通知。

    当然,姜乾是少主,这本无可厚非,纵然有微词也不能搁在脸上。

    百里燕上前两步来到进前,便发现桌上堆着三件苍青色的锁子甲,但不可能是他给姜乾的锁子甲,就制作工艺而言,还不及荒村的水准,甚至连材质也仅仅是普通的铁料,无法与钢媲美,一定是姜闵令人加以仿制后运往前线的。

    姜乾此时瞥了眼百里燕神色,心里得意正紧,他道:

    “魏先峰,这铁布衫如何。”

    百里燕拿起一件掂了掂份量,足有三十斤,质地还不如荒村的锁子甲精细,而且带有下摆,增强了小腿以上的防御,就覆盖面积而言,膝盖、大腿都罩在了锁子甲内,大大提高了防御力。

    绝对是广信公府的仿制品,但就质地而言,铁料仅是普通的精铁,防御力是远不及钢的。不过就眼下而言,对普通的铁剑和青铜剑有极好的防御力,倒也够用了。

    “不想公府工匠技艺如此精湛,数月便已仿制出锁子甲,末将佩服。”

    百里燕恭维说道,姜乾倒是毫不掩饰心中的得意,翘着嘴角说道:

    “此甲可将腹下悉数罩在其内,可比魏先峰的半身铁布衫强得多,若是早有此甲,魏先峰腿上兴许便不会被伤。此番从广信共计运来了一千两百余件,瑞田寨广信军分得六百件,本公子现再调拨一百件予魏先峰,另再补充四百新卒,魏先峰意下如何。”

    “多谢少主,末将感激不尽。”

    一千两百件的数量让百里燕有些意外,萧儿的信中曾提到,荒村从五月间至今也就生产了近六百件钢制锁子甲,广信公府即便得到了样品,组织生产到定型也得一个月。

    三个月能生产一千两百件,很可能还不是全部产量,广信公府应该还有储备,照此算来,广信军一个月的就能生产五六百件,至少需要一千六至一千九百人的熟练工才能完成,一年生产六七千件问题不大,即便如此,装备所有战卒也不现实,成本会非常高。

    广信生产的锁子甲毛重就重达三十斤,取消了荒村半身锁子甲的皮革结构,是全身披甲,份量太重,只有力士能够长期穿戴,时间一长容易的肩周病,影响战力,远不如半身锁子甲的合理。

    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之下,三十斤的重甲会变成负担,严重影响战卒的自保和逃命。

    姜乾自觉得意,却哪里知道荒村锁子甲的合理性是兼顾了实用和取舍的最终产品,披甲率虽不如广信生产的锁子甲,但自由度、防御力更高。

    人的要害脏器都集中于上半身,下半身即便致残,活命才是战场的生存法则,存心想要你命,就是包成铁块也没用。一味的增加份量,令战卒丧失了机动和自由度,反而更加危险。

    当然,不可否认广信军的锁子甲防御面积确实很大,就眼下而言有其合理性。

    但大量普及之后,不排除敌人会改变战术,使用铜棍、锤子等钝器,届时三十斤的份量,加上兵器,想要再配一面盾牌,将会十分吃力。
1...7677787980...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