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但仔细一想,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干脆直接造枪造炮,配黑火药岂不更方便。
况且,以炉闷烧此种土制工艺制出的电石,比电闷法成本更高,品质难以保证,也无法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产量不可能很大,百里燕此时宁可更愿意相信电石的出现仅仅是个偶然,也许这才是黑巾军最终撬开陔陵城大门的终极杀器。
电石最大的特点是遇水燃烧,并产生乙炔和一氧化碳气体助燃。陔陵城又是咸国排号第一的坚城,强攻显然不行,劝降也不现实,那唯一也是最快的办法是攻破城门直接入城。
届时只要把电石往城门口一堆,放一把大火,守城咸军还不得拼了命用水浇,这水往下一灌,只能是适得其反火越烧越大。
到时候城门不攻自破,黑巾军五十万轻易便可攻破城门,甚至电石用水根本扑不灭的反自然现象,还能引起咸军恐慌,加速陔陵城防的奔溃。
想到这里,百里燕脊背寒意阵阵,黑巾军此前攻城拔寨无往不利,定是用了电石泼水之法,才能在一天或者几天之内破开城门。
而孝城是个例外,孝城的城门洞内有深达三丈的地坑,地坑有个滚道,滚道能将尸体送入城内地下挖掘的地下洞穴。地坑平时被巨大的铜板原木覆盖,坑内用巨木支撑,可通行无阻。战时撤走铜板,即便破了城门,地坑也能阻挡黑巾军入城,否则许嵩也不能坚持十几天。
沉默片刻拿捏了分寸,百里燕说道:
“少主,此电石性烈,遇水便燃,无法以水扑灭,只能覆土掩埋使之于空气隔绝。”
百里燕详细道出电石物理特性,姜乾仍旧半信半疑:
“若是与木柴煤石一般,黑巾军要它作甚。”
“少主,攻城之战以破门为上,其次攻墙,其下破墙。破门又分撞、冲、毁、烧等战法,其中冲撞伤亡极大,效果难以持久,但破坏最大。而烧门见效慢,伤亡最小,却容易被敌军用水扑灭。
然这电石不同,只要堆于城门之下,泼一盆水,随之便能猛烈燃烧。此时守城兵卒若是以水灭火,岂不适得其反。”
“嘶……难道不是妖术”
姜乾反问道,百里燕不知说什么好,天下间哪里有什么妖术。
“末将敢问少主,倘若少主不知此石遇水能烧,少主战场乍遇此种险境,是否以为是黑巾军妖术所为。”
姜乾迟疑片刻,没点头,也许是不好意思点头,故意岔开了话题说道:
“魏先峰果然见识不凡,不知魏先峰可为我军制备此电石否。”
“不能。”百里燕果断拒绝,哪怕知道制造工艺,也不能去干。
电石一旦大量普及,对眼下的守城方而言是无解的存在,谁都只要把电石往城门口一堆,让后浇盆水等着城门烧穿,除非是铁打的城门,怎么烧也烧不穿。
想到这里,百里燕开始担心起黑巾军的生产能力,每月到底能生产多少电石。
以眼下的技术条件,炉闷法并不能大量生产电石,且品质难以保证,黑巾军想要大量生产,必须有足够的煤,足够的人力资源,必须让炉温控制在两千度以上才能制取电石。
要是十斤煤炭只能制取一斤的电石,那还有什么意义。
因此黑巾军的电石不可能太多,只能用于局部攻城战斗,否则此时就该不直取陔陵,而是已经拿下更多的郡
第186章 发端
经赵逊亲自审讯,此番抓获的黑巾军万夫长系孙国镇东军哗变将领温舫,此前已经官至右都督,孙国镇东军哗变的神秘面纱,也因温舫的被俘彻底揭开。
据温舫交代,镇东军哗变之前两年,就已经有人秘密联络他们,自诩是苍天派遣的圣使,要求温舫顺天意起兵诛除天下无道暴君,并将一粒碎银锞丢进盛有清水的碗中发誓说,倘若是苍天之意,这粒碎银锞定会被上天收去。
温舫作为本来不以为然,只当是宵小之徒犯上作乱,假借天意造反罢了,正当要将来人拿下之际,碗里的碎银锞突然没了,温舫等人顿吃一惊,当真是以为来人使出了仙术,令苍天收回了碎银锞。
当然,仅以此种所谓的仙术神技并不能能让温舫心甘情愿的就范。
来人为进一步笼络温舫,一口气拿出了十根“真金”,并告诉温舫,拿着这些真金可去指定地点消费,尤其是妓院、乐坊这等风雅之所,并美其名曰苍天给予归顺者的眷顾,只要温舫接受他们的控制,可以得到世间一切荣华。
除温舫一人外,当时镇东军大都督以下将官十之七八被黑巾军派遣的圣使以各种名义的仙术、神术所蒙蔽,而后再以女色、金银等物腐蚀控制人心,进而进一步落入黑巾军的魔掌。
而此番起事的各地哗变军队,一多半是是早前就有了暗桩,其余或多或少受到了仙术、神术的蛊惑,在胁迫之下叛投了黑巾军。至于老百姓,那就更容易了,只要有人带头造反,老百姓活不下去,就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
此番驻扎瑞田的黑巾军多达八万五千人,其中五万人是孙国人,一万五千人来自咸国,剩下的来自中原各地五湖四海,成份构成几乎是最底层的穷苦大众,作战最凶悍的并非各国哗变军团,而是奴隶。
但凡是对权贵勋戚的迫害残杀,无一例外是奴隶军手挡其中。
究其深层原因,奴隶的拥有者无非就是世上的权力阶层,奴隶主对奴隶的妻女同样还是奴隶,奴隶主有合法的剥削,更进一步加重了奴隶的反抗意志,奴隶造反首先杀的就是奴隶主。
黑巾军之所以迅速壮大,兵员最大的来源便是奴隶,内应也多来自奴隶。奴隶不上户籍,此前各国有多少奴隶都不计入户籍。
根据温舫所述,仅黑巾军已经打下的城池解放的奴隶、贱籍、囚犯就达到百万之多,孙国万川、彭源两郡便得奴隶、贱籍、囚犯二三十万众,南下志国之所以退回孙国,很重要原因是解放了近三十万奴隶,又得两百多万人口,来不及整合人马,只能裹挟老百姓北撤。
志国西北奴隶绝大多数是历年与志国交战后被俘的咸国、孙国战俘。黑巾军解放之后,十之编入了黑巾大军四处征战。
此前估计黑巾军总兵力应在八十万上下,人口五六百万,现在来看,形势实则要比预料的更为严峻。
孙国是大国,土地面积与晋国相当,但人口有四千多万,常备戍兵有五十万,鼎盛时期常备军力一度膨胀至八十万。
彭源郡失守后,孙国损兵十万,万川郡失守,再损兵五万。上关郡一战,孙国调集大军二十万,被黑巾军正面击溃,黑巾军反而又得孙国降兵近十万,此消彼长之间,黑巾军仅在孙国便得正规军近二十五万。
后又南下志国,北上长孙,陆陆续续哗变近十万大军,攻入咸国后川阳关哗变,坛城哗变,黑巾军再得咸军、郡兵、义军近七万,也就是说,仅正规军就有四十万。
此外还有百万奴隶得军二十万,造反的老百姓,以及各国投奔的所谓义军总计过五十万,仅仅不到半年之内,黑巾军的总兵力便膨胀到了一百一十万,下辖人口近九百万,创下自亥朝开国以来,中原两千四百年历史前所未有之空前浩大军团。
对温舫的审问一直持续至下半年,此前众多不得而知的内幕由此得以还原。
黑巾军起事最早要追述到两年前,甚至更早,他们的后勤供应据温舫自己说,除了被服、草药之外,粮草、军械供应源源不绝,后方的黑巾军甚至已经开始装备黑巾军自己打造的铠甲军械。
此番攻打陔陵的目的,意在占据都郡平原,控制北海广大平原这块中原最大的粮仓,谋求形成背靠北海,西邻残孙,南面志国,东和晋国的局面,长孙国这个鸡肋此时根本不在黑巾军眼里。
当问及黑巾军统帅圣焱天王底细,温舫作为万夫长,竟也没见过圣焱天王的如山面目。
黑巾军内部的军政架构极为简单,万夫长听命于天王,万夫长之间再选主将,天王平日都戴着面具示人,因此没有几个人真正见过圣焱天王。
除圣焱天王之外,黑巾军还有十一天王和三十六天师,以及大祭司,平日都戴着面具,此番降雪是圣焱天王于二十日前军机会上传达给各军万夫长,做好御寒准备,一旦永兴河冻住,各军各营全线度过永兴河,全歼咸军。
温舫起先也不相信,他对黑巾军的仙术多半也是将信将疑,这么热的天哪里可能下雪,更何况咸国地处北海,历史上就没下过,相信的人根本不多,尤其是咸国人,更不相信七月份下雪。
直到五日前,随军天师在中军大营设坛作法,以苍天之名信誓旦旦立下誓言,要在五天后降下神雪诅咒咸军,昨日确实也是老天帮忙,下起了鹅毛大雪,黑巾军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异常,都以为是天意所致此战必胜。
谁曾料到大雪下了一个时辰,突然暴雨如注
第187章 妖术的秘密
帐中此时只剩姜氏父子和百里燕三人,赵逊负手而立,紧蹙着眉头来回踱着步子,气氛立时沉寂许多。姜闵看着案上那碗水,心中疑窦丛生:
“魏贤,碗中白水究竟有何玄机,为何银石落入其中竟能凭空不见”
姜闵问道,姜乾直愣愣的瞪着,想是觉得百里燕此时总不能说不知道了吧,否则定是要怀疑他在电石一事上说了谎。
百里燕倒也不打算隐瞒,他淡淡一笑说道:
“不瞒主公,碗中之水乃硝石所炼酸水,名曰硝酸,银石遇硝酸便化入其中,并非凭空变走。”
“那遇金子呢”姜乾又问。
“遇金则不化,故而黑巾军只能以此雕虫小计欺骗不知者,令其掉入彀中。”
当温舫提到将银子放入水中能凭空不见,百里燕转眼想到多半是是硝酸与银发生化学反应。
现代工业化规模生产制备浓硝酸,一般都用氨水备制,时下虽然不具备氨水反应条件,同样可以通过干蒸法得到大量硝酸。
只需将硝放入密闭的锅中,而后隔火干蒸,硝受热后产生含有硝的气体,将气体导入水中,然后可得到稀释后的硝酸溶液。
银离子属性不活泼,极难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用活性更高的硝酸根粒子将银离子置换,或者更厉害的王水,由此可得到硝酸银。
而金元素惰性强于银元素,因此硝酸、硫酸、盐酸都无法在常态下以酸根置换金元素,只有将硫酸加热至高温,可强行于金元素发生原子置换反应。或者使用王水,但王水腐蚀速度依然很慢,达不到短时内消化大颗粒金银的目的。
这些道理无需说与姜氏父子,说了也是对牛弹琴。此时赵逊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姜公、魏先峰,你们不觉此事蹊跷”
“蹊跷”姜闵不解,忙问道:“赵帅请说,孤愿闻其详。”
“按温舫所言,黑巾军起事前两年找他暗中联络,当时便有了假真金。而假真金的需制成制式寸金,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少说要一年半载。
如此算来,黑巾军起事定是在三年之前。而要谋划如此浩大逆天之举,能是一两人,三五年所能办到之事”
“赵帅意思是说,黑巾军密谋起事当在四五年前”
“正是,四五年前正值中原大旱,咸西、丘南两郡民变,奉阳君造反,这时间是否过于巧合了。”
“赵帅是怀疑,当年咸西之乱早有黑巾军的影子。嘶……”
姜闵大吃惊,百里燕对五年前咸西、丘南两郡叛乱有所了解,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十二年前公孙岳的新政《农桑令》上。
五年前的大旱,中原普遍受到影响,但发生大规模民变的,只有咸国一家。要说黑巾军当年就参与这场民变,似乎说不通。
咸国的民变,最终引发了晋国伐咸,黑巾军倘若当时发难,中原大旱的灾情同样能点燃民愤,而且咸国不得不两线作战,最终亡国也是有可能的。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黑巾军密谋起兵准备不足,不足以掀翻中原的既有政治利益格局,打破各方势力的平衡,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主动权。
直到去年的蝗灾,有愈演愈烈持续蔓延几年的势头,恰恰引发了比五年前旱灾更为声势浩大的民怨,这是最终促使黑巾军起事的爆发点。
“姜公,此事今日只有你我四人知晓,来日回朝,切不可与他人提及。”
“莫非赵帅以为,朝中有人暗中勾结黑金叛贼不成”
姜闵猜测道,此时赵逊目光凝重看了眼他,又扫了两眼姜乾和百里燕,点了点头意味深长道的说道:
“当年奉阳君之事,你我四人皆清楚。奉阳君造反的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情,你我四人又知道多少呢。”
赵逊言语间暗有深意,隐隐怀疑当年奉阳君的造反,绝不是晋国在背后撺掇,借机发兵那么简单。
倘若晋国知道咸王姜亥是个野种,断然是要不能默认姜亥杀了姜赫。而如此紧要的消息,晋王决策攻打江东之时,为何会不知道。
是晋国内有人作梗,还是咸国有人能呼风唤雨买通晋、咸两国的内奸,做下如此惊天之局,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中原腹地有一股未知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黑巾军仅仅是他们为实现野心的爪牙。
离开大帐,走在回广信军营的路上,姜乾与姜闵说道:
“父亲,赵帅是否多虑了,朝中怎会有人暗通黑巾妖孽。”
姜闵阴着脸,突然停下脚步,沉吟说道:
“黑巾军能在短时之内席卷中原,幕后若无人操弄,实难成气候。
当初黑巾军乍起,罗先生曾与为父说起,这黑巾军背后定有权财亨通者相助。
起初为父也不甚相信,如今看来,黑巾军背后定是已经与朝中某些败类暗通款曲,想来可恶啊。”
这件事罗松亭私下曾与百里燕谈及,当时还只是推测,没有实证,如今仅温舫招供的情报来看,黑巾军背后定是有大量权利和资金的支持。
否则一百一十万大军的后勤、给养供应,怎能维持四五月,即便是现代化后勤保障,一百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件轻易解决的事,需要长期的储备和缜密策划,绝不是三五个草莽歃血为盟就能解决的过家家。
当天下午,赵逊下令各军各营前往辎重营领取水燃煤一斤,以增强各营将士对电石了解,避免发生恐慌打击咸军士气,同时严令今后再有妖言惑众者,杖责军棍二十示众。
假黄金一事最终以赵逊自己掏金子,说明利害关系,各将中饱私囊的假黄金赎回而圆满解决,为此白白损失了一百二十根寸金,要没有百里燕当初的的一箱黄金打底,赵逊一道明令强行回收假黄金,背后保不准有人要戳他脊梁骨。
攻占瑞田寨后第三天,赵逊再增步军、强弓手各一万进驻瑞田。
广信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姜乾率领驻守瑞田,姜闵继续率领剩余人马与钟衡驻扎乌坪南岸,瑞田的咸军此时增至六万,骑兵占半数以上,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黑巾军向天借雪不成之后沉寂了多日,此前预计的报复并未如期而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