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中校你看!

    随着见习军官手指的方向看去,汪达尔立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无需望远镜,便看的清清楚楚,西方的海面上,一条艨艟巨舰,正鼓轮疾进,全速驶来!

    汪达尔急步登上舰桥,一名信号官递过望远镜,胳膊还没有伸直,汪达尔便一把抢了过来,调整旋钮,凝神细看。

    桅杆之顶,巨大的红浪血睛蓝鲨旗迎风飘扬;舰艏之端,隐约可见,一尊巨大的波塞冬雕像,以四十五度的倾角,面海向天。

    再也错不了——

    正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之旗舰——冠军号!

    而冠军号的身后,还有明显的烟迹,且不止一道。

    汪达尔的脑子里轰的一声:怎么回事?不是说,中国主力舰队还呆在威海卫的基地里吗?!

    这个冠军号,还有它后头的,都是从地底下呃,都是从海底下冒出来的吗?!

    没有时间给他仔细思考冠军号们的出处了——

    目测敌我舰只间距,已接近炮火的有效射程了!

    而凯旋号——

    炮膛内没有炮弹,炮位上,只有少量备弹,绝大多数的弹药,都还在弹药舱里呢!

    其余战备,包括各种管损准备,更加无从谈起。

    他娘的!

    舰队其他舰只的战备情况,亦大同小异——根本没有人想过,今天就要开战啊!

    汪达尔大吼,敌舰来袭!准备战斗!

    微微一顿,再次大吼,除了炮手和信号兵,其余的人,都去帮忙搬运弹药!——所有的人!

    在炮位周边加垒沙袋,拆卸非必要的横桁索具,在甲板上撒防滑用的沙土这一类防御和管损措施,是根本来不及做了,目下最紧要的,是要保证战斗中各炮位有足够的弹药,不然的话,就那一丁点儿可怜的备弹,三五轮射击就打完了,之后咋办?擎等着做人家的靶子吗?

    凄厉的号声吹响了——这是给本舰的战斗警报;同时,敌舰来袭!准备战斗!的旗号也升了起来——这是给舰队其他军舰看的。

    凯旋号后头的舰只——也即第二分舰队的舰只,当然是看的见这个旗号的;可是,前头的第一分舰队,已经驶入了苏窦山东侧海域,同第二分舰队已经拉开了很长的一段距离,能不能看得见,就谁也说不好了。

    何况,航行在第一分舰队最后的,是吨位最小的炮舰——第二分舰队也是如此——而炮舰虽有三根桅杆,可是,只有前桅杆设桅盘,上头的瞭望手,主要负责前左右三个方向的观察,对于后方的观察,因为有中桅杆后桅杆的障目,是最容易产生漏洞的。

    不过,第一分舰队收得到警报也好,收不到警报也好,目下,暂时顾不得了!目下,只好自己先顾自己了!

    在炮长的吼叫声中,炮手们手忙脚乱的装填弹药;与此同时,在炮术长的指挥下,负责测距的士官,以六分仪测算敌我舰船间距,以为火炮射击之凭藉。

    这个时代,用六分仪测量敌我舰船间距,拢共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若明确了敌方来舰身份——譬如,目下,已知敌首舰为冠军号;同时,又预先掌握了该舰桅杆的实际高度,并将之登记于情报手册,那么,只要测定了该舰桅杆的相对高度,然后对照专门的测高表,即可求出距离数。

    第二种,测距员登上桅盘,用六分仪测定海平及敌船所在海面之角度,然后对照专门的测距表,经过推算,即可求得距离数。

    第三种,舰艏舰艉,各派一名测距员,测量敌舰所在的点,然后根据已得二角一边可求其余二边,取中数为相距数的原理,求得距离数。

    第一种方法,最为便捷,亦最为精确,可是,凯旋号没法儿用——虽然晓得来舰是冠军号,但是,却不晓得其桅杆的实际高度。

    事实上,在中国海军诸舰中,冠军号是公开露面最多的军舰之一——冠军号射声号二舰,是中国海军最早接收的新式军舰,彼时,威海卫基地也好,旅顺基地也好,都未建成,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冠军号射声号是以天津大沽口为母港的,那个时候,若法国人有心,测定二舰桅杆的高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威海卫基地和旅顺基地建成后,冠军号亦不止一次,南下上海香港,若法国人有心,冠军号泊在吴淞口和维多利亚湾的时候,也是测定其桅杆高度的良机。

    还有,冠军号有一只姊妹舰——勇士号,姊妹俩生的一模一样——哎,你就算没有机会测量妹妹的身高,但你可以去测量姊姊的身高呀!

    对于英国人来说,勇士号只是条礼仪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天下无敌,根本不认为这条举世唯二的巨舰有任何投入实战的机会,因此,勇士号办的,都是些替女王陛下出警入跸的差使——彰显国威而已。

    也因此,勇士号一直泊在伦敦码头,从未进入过海军基地,法国人有无数的机会,可以精确测量她的身高。

    若法国人有心的话——

    算了,不说了,法国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心。

    第一种测距的法子没法儿用,第三种测距的法子又太麻烦,缓不济急,因此,凯旋号选择了第二种测法办法——即派出负责测距的士官,携带六分仪,爬上桅盘,测算出敌我间距之后,以手旗向下方的炮位通报。

    根据测距员的通报,炮手们对照表尺上的刻度,确定火炮的俯仰角。

    因为敌舰在不断接近中,敌我舰船间距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的通报,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来一次;而炮手们,接到新的通报后,也得再一次的调整火炮的俯仰角。

    很快,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敌舰的速度,太快了!

    应该已经超过十三节了吧?——根据情报,这几乎已达到了冠军号的最高设计航速了!

    因为冠军号的速度太快,因此,敌我间距的变化,也就太快了些,不一会儿,桅盘上就扔下来一个新的数据,炮手们愈加之手忙脚乱,终于有人骂出声了,操!这样搞法,叫我们咋瞄准呀?

    可是,对于一只军舰来说,最高设计航速这样东西,一般只会出现在逃命的时候——即便这种时候,也不能长时间维持最高设计航速的——目下,冠军号是在进攻啊,开的这样快,想做什么呢?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距离变化——对于凯旋号来说,测距不断发生变化,难以瞄准,可是,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呀!——测距不断发生变化,冠军号也是难以瞄准凯旋号的呀!

    当然了,距离愈近,炮击的效果愈好。

    不过是——彼此都好。

    不管了!反正,不晓得你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场仗,俺们是措手不及,则愈迟交火,留给俺们的准备的时间,就愈多些——你们驶近了再开炮,对俺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儿!

    冠军号愈逼愈近了,舰艏的波塞冬雕像,肉眼已清晰可见;如山般的身躯,使凯旋号上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压

    就在这时,凯旋号航海长突然失声喊道:

    不对!敌舰不是准备炮击——他们是在准备撞击!




第一二七章 大海战之十七:雷霆一击
    撞击?

    汪达尔一怔:怎么可能?

    两年前的利萨海战,奥地利舰队旗舰费迪南德号撞沉了意大利舰队旗舰意大利号,为奥地利是役胜利之关键,之后,古老的冲角撞击战术一夜复活,成为各国海军最热话题之一,许多新下水的战舰,都安装了冲角,有些半新不旧的,也返厂安装冲角,中国人赶这个时髦,并不稀奇,可是

    不用望远镜,也看的清清楚楚,这个冠军号,并没有安装冲角啊!

    汪达尔本来认为,己方虽然仓促接敌,但至少,阵位还是不错的目下正吹着东南风,北京—东京舰队由东南向西北行使,中国主力舰队由西向东行使,则己方不但侧舷对敌,还占了上风向,正处在t字阵位的那一横上,如果转舵躲避,可就等于自动放弃有利阵位了。

    转向的,应该是中国人才对啊!

    接近我舰队后,他们应该左转右转也成左转与我舰队同向并行,右转同我舰队逆向并行嗯,应该左转,右转逆风,风向不利总之,得同我舰队并行,彼此形成平行线,如此,才谈得上侧舷接敌啊!

    汪达尔还在紧张的思索着,航海长急了,大声说道,中校!再不转舵,就来不及了!您看,若敌舰和‘凯旋号’都不改变航向航速的话,将刚刚好撞在一起!不必精确计算,目测就能够看出来了!

    微微一顿,敌舰比‘凯旋号’大的太多!无论如何,咱们是撞它不过的!

    当然撞不过,莫说冠军号比凯旋号大的太多,就是彼此吨位相当,也撞不过人家是以舰艏撞你的舰舯啊!

    可是,若敌舰如我原先所想的那样左转了呢?

    那样的话,凯旋号右转躲避,非但自己放弃了有利阵位,还会将整个第二分舰队都带跑偏了后舰跟前舰舰队跟旗舰,是最基本的规矩,唯其如此,才能够在航行和战斗中保持队形凯旋号右转,后头的舰只,都会跟着右转。

    如是,就太被动了!

    怎么办?

    炮术长也急了:中校,敌舰已经很接近了要不然,咱们先开火吧!

    汪达尔没搭理他,自顾自急速转着念头,突然间,他醒悟过来了:

    中国人不可能左转!右转也不可能!

    中国舰队若转向,平行于北京—东京舰队,则其便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苏窦山黄龙山之间了左转,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苏窦山之间;右转,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黄龙山之间

    可是,北京—东京舰队的航线,已经很贴近苏窦山黄龙山了,中国舰队若硬插进来,就太过于接近岛礁了那不是擎等着搁浅吗?

    尤其是冠军号这样的巨舰!

    所以,中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他们要做的,还真就是

    撞击!

    凯旋号是一只三等巡洋舰同窝尔达号一个级别的排水量一千三百吨;而冠军号九千二百吨!

    七倍于凯旋号啊!

    汪达尔一念及此,不由心胆俱裂,大吼:开炮!右满舵!

    开炮,并不求击伤击毁冠军号,只求能够多少阻滞它的逼近能阻滞一分钟是一分钟为凯旋号右转躲避争取时间。

    可是,这其实是两道自相矛盾的命令炮击需要一定的稳定度,而急速转弯之时,全舰人仰马翻,叫炮手们如何从容瞄准开炮?

    还有,并不是舰长一声令下,炮弹就能出膛的,舰长只是发布攻击命令,具体的开火命令,是由炮术长来发布的而且,也不是炮术长本人直接对炮位发布炮位遍布战舰前后左右,须由传令兵将相关命令,传达给各炮位。

    反正,炮弹出膛之时,凯旋号已在急速右转之中,舰艏的一门一百六十毫米炮左舷的两门一百四十毫米炮,三枚炮弹,统统不晓得飞到哪儿去了本来,距离如此之近,根本就不需要桅盘上的测距员报数,经验丰富的炮手,仅凭目测,就有可能击中目标的。

    能够立即执行的,是右满舵的命令舰桥与舵舱相连,一听到舰长高喊右满舵,舵手便疯狂的转动起八柄水压舵轮来;同时,相关命令也通过车钟传到了甲板下的机舱内添煤!加压!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本来,凯旋号由东南向西北行使,冠军号由西向东行使,双方的航线,还是有一个夹角的,如果凯旋号左转,迎面而上,在相撞的时候,双方是有舰艏对舰艏的可能的

    如是,凯旋号的下场,可能会好很多;并且,也有可能给冠军号造成一定的损伤。

    可是,要求一只一千三百吨的舰船,主动迎撞一只九千二百顿的舰船?

    哎,这个要求,未免太高了些呀。

    右满舵,是不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不说,不过,一定是一个最本能的选择。

    凯旋号的速度,本就不快,转弯的时候,不论如何加压,速度只有更慢,结果,在转到半途舰艏堪堪指向正北之时,被冠军号追上了。

    冠军号的舰艏,结结实实的撞上了凯旋号的舰舯。

    轰然巨响中,凯旋号的舰身,向左即向冠军号的方向倾转过来,舰桥上甲板上的人员物体纷纷滑向左舷;粗大的桅杆,像竹签一般,从基部断裂开来。

    对于凯旋号来说,撞击来自左侧;与此同时,它正在向右转弯,可是,倾转却不是向右,而是向左,这是因为,最先接触凯旋号的,是冠军号的舰鼻舰鼻在水线之下,是整只战舰的最前端,超过了舰艏的雕塑。

    也就是说,双方水线以下部位首先发生碰撞。

    打个比方,这相当于一个站立的人,被一脚踹在了小腿的迎面骨上,则他最大的可能,不是后仰,而是前倒。

    或者说,凯旋号被冠军号铲翻了。

    这一铲,可不是摔一跤那么简单啊!

    一撞之下,凯旋号左侧船身,深深的向内凹陷进去;不过,首先发生破裂的,却不是左侧船身,而是右侧船身撞击力由左侧船舯向全船传递,在巨大的应力的作用下,凯旋号整个右侧船身包括因为向左倾转经已露出水面的水线以下部分从船舯的位置破裂开来了。

    几乎在同时,凯旋号左侧船身水线以下向内凹陷的部位也破裂开来,海水立即汹涌而入,在船体内肆行,充满了一切能够充满的空间舱室过道梯井,并从各个舱口以及右侧船身破裂处冲了出来。

    浪涛汹涌,激起大片水雾,远远看去,犹如几只巨型海兽,翻翻滚滚,纠缠在一起。

    凯旋号下沉的过程中,不断传出各种瘆人的怪响不是人员的叫喊声,那是根本听不见的而是龙骨的断裂锅炉的爆炸以及海水将整片甲板撕碎的声音。

    不过,这个过程,也就持续了几十秒的时间一分钟不到,一千三百吨的凯旋号,就完全沉入水面之下,连桅杆都看不见了。

    海面上,兀自白浪翻涌,但是,只漂浮着一些散碎的木块帆索,一个略完整些的大件都找不着。

    至于人员一个都见不着。

    舰长兼分舰队司令汪达尔中校以下,凯旋号上的一百六十名官兵,尽数随舰没入海底,没有任何投水自救的机会放救生艇什么的,更加不必说了。

    而冠军号,毫发无伤。



1...10591060106110621063...1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