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为头越
作者:落梅河
机电经营部的小老板重生,不求富甲天下,美女如云,只求尽一己之力,为身边的人,托起一个崭新的未来。
第一章 今生 他生
8月8号,广州,骄阳似火,预报说是31度,可感觉至少得35度朝上。【】
这是传统的淡季,机电市场里,往日让各种车辆塞满的通道也空旷下来。吃完午饭,各个店铺里的人不是在桌后小憩,就是趴在电脑前面玩游戏,总要到再下午点才会来生意。
冯一平开好出库单,从文件柜里拿出两条白沙尚品蓝,这是要送给那家公司库管员的,就用个黑塑料袋一装,塞进包里。和正在电脑上玩斗地主的侄子文辉打了一声招呼,登上停在店门口的银灰色srx。
刚发动了车,旁边店里买配件的台州人刘玉贵走过来,搭在副驾车窗上朝里瞅,“啧啧,这新车就是不一样啊,钻石切割呵,不错不错!”
冯一平靠在座椅上,双手一环,笑着说,“不错吧!”
刘玉贵拉开车门,坐在副驾上,颠了颠,“这座椅也舒服。”
“是没有你哥的q7大气,但比起你的皮卡,那确实是好多了,谁叫你还不换车呢就你那皮卡,一个月的维修费也不少啊!要不我先把那4s店销售的电话给你,漂亮妹纸哦!”
“切,有漂亮妹纸你会介绍给我”
两家邻居多年,生意上也没有竞争,反倒有互补,因此关系相当不错,二人年龄也相仿,都是三十啷当岁,平时说起话来也随便的很。
冯一平知道刘玉贵的来意,“我上次就和他们公司的王经理说了,配套的高压管,只要价格合适,肯定用我们的。反正今天货送到仓库,我总要去他办公室打个招呼,我再问问。再说,下周款到帐后总免不了要叫他出来坐坐,到时你一起呗,好吧!”
这次,冯一平好不容易在拿了个大单子,一家集团公司新建工厂项目,所有的气动工具,都从他这采购,各种气动工具加起来近两千只,八十多万的单子,是这些年来淡季里最大的单子,所以,今年也是这些年来淡季里生意最好的一年。采购了气动工具,配套的高压管当然也少不了,得知消息后的刘玉贵一直惦记着。
刘玉贵一拍他肩膀,“那多谢了!今天你忙,明天把张彦和小澄叫上,还有伯父伯母,我请吃饭。”
冯一平拍开他的手,“我去,你能不要这么假惺惺吗明知道我明天带他们去深圳玩好吧!”
刘玉贵还做恍然大悟的样子,就被冯一平没好气的赶下了车。
一直绕到市场最后的一排,再通过一座小桥,就到了集中修建的仓库。这个时间段,发货的人不多,只有少数几家仓库的门开着。
a区28号,一辆ah牌照的长挂车停在路中间,几个搬运工正在卸车,一些直接装到旁边的轻卡上,一部分直接卸到仓库。冯一平远远的看过去,果不其然,自己70多岁的老父亲套着个蓝色的大褂,站在轻卡后面,把气动工具一件件的往车上递。
冯一平忙跑过去,脱下父亲身上的大褂,套在自己身上,说,“爸,你还是在仓库叫他们怎么摆好不好,不分类放好,到时又要花大力气整理。”
冯振昌还待说话,就被冯一平推到了仓库里,仓库里也确实需要一个人指点,这次到货四百多件有八种规格,你不说,那些搬运工是不管那么多的,直接给你堆在一起。
这边,另一个侄儿,文辉的哥哥文华站在轻卡上,把要送的工具一件件的朝上码,至少要放三层,不然两次都送不完。
看他满脸都是汗,冯一平上去把他替下来,“你先去下递,我来装。”
夏天就是这样,预报说是31度,你在荫凉的地方呆着,就可能不到三十度,但像冯一平现在这样,大太阳底下搬着东西,感觉至少有三十四五度。
平时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是由厂家直接找车运过来,再多的货都是通过托运部,托运部自己带搬运工的,你叫他搬哪就搬哪。这次是因为这家公司要的急,才叫js的供应商直接找车发过来,外面临时叫的搬运工工作态度当然比不上托运部自带的。
看到冯一平站在车上,冯振昌拿给他一条毛巾,可是没什么用。自从初中暑假在山上黄豆地里扯草后,冯一平又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汗如雨下,擦都来不及擦的,这么一会出的汗,比他这几个月在网球馆出的汗还要多。气动工具在他经营的商品里,不算重的,这一件也就也就三十公斤左右,可是搬的多,搬的快,那还是挺费劲的。
二十多分钟后,最后一排能再装一件,冯一平接过文华手里的这件气动扳手,正要一股劲的放上去,心口一阵刺痛,很短促,他身子晃了晃,正要定定神,又一阵袭来,眼前一黑,就这样抱着箱子朝后倒下。
文华把箱子递给小叔后,径直到驾驶室拿出麻绳,准备绑车,忽然听到车后传来“咚”的一声,那边卸货的也朝这边跑,感觉不对,绳子一丢就往车后跑。
只看到那群搬运工围成个圈子,冯一平躺在地上,双眼紧闭,脸色惨白,一个搬运工正搬开压在他身上的箱子,冯振昌抱起儿子的头,一个劲的压着他的人中,他连忙挤过去,大声叫着,“让开,让开!让中间透透气!
”
…………
1992年8月,大别山脚下,冯家冲塆后的山上。
冯一平拿着顶草帽,穿着一件发黄的汗衫,一条蓝色的确良裤子,脚上一双旧解放鞋,屁股下垫着一张塑料纸,坐在一棵松树底下的石头上,看着不远处的黄牛发呆。
他这样已经好几天了,刚开始,冯振昌和梅秋萍还以为他病了,叫村里的赤脚医生看过以后,说没问题,那就没事,叫他该干什么干什么。
农村的孩子,寒暑假都有事情做。冯一平他家和另外两家一起,共养了一头牛,除开每年春播秋种,每家要照顾三个多月,冯一平家就把照顾的时间不是挪到暑假就是寒假。
像冯一平他们这样还没长大成人,手上肩膀上没什么力气的孩子来说,打打猪草,放放牛羊,提前回家把饭烧好,是他们份内的事,相对来说,这些事,是很轻松的活了。
很热,现在,他呆在树荫下,山间不时还有微风掠过,而他也坐着不动,哪怕这样,也还是很热,一身的汗。
关键是他心里也烦躁的慌,从前天醒来到现在,他就一直很迷惑。《盗梦空间》他是看过的,醒来后,他就一直在怀疑,这是不是也是梦,很深层的一个梦所以感觉会经历很长的时间
这也不怪他,虽说穿越的小说层出不穷,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也前赴后继,可是当自己真正经历这一切的时候,谁又能不怀疑呢
从2014年到1992年,整整22年,2014年的时候,儿子已经上一年级,而现在,自己刚小学毕业,这个暑假过完就上初中。
20多年过去,很多事情完全没印象,他现在在塆里经常碰到人,觉得很熟很熟,但就是想不起叫什么,该如何称呼。
对面山上,二伯带着堂哥,把母牛和小牛犊散放在一旁,两个人把山上的茅草和灌木整片的砍倒,就晒在那里,顶多三五天,这些就会晒干,然后一捆捆的挑回去,比稻草啊树叶好烧的多。
他的想法很分散,跳跃的也很快,92年,他今年12岁,按这样算,老婆张彦这个时候9岁,那岂不是还在隔壁县读小学呵呵,那这个时候的张彦一定很可爱。他知道张彦一直到初中,还是胖嘟嘟的。哦,2014年的张彦现在会是什么状态还有那调皮的儿子冯澄,还有父母哦,父母没事,父母就在下面塆里呢。可是现在的父母,和那时的父母唉,有点乱。
还有文华文辉兄弟俩,都是在店里帮忙的,可是今天早上他从牛栏把牛赶出来的时候,文华牵着文辉,两个鼻涕娃还吵着要跟他一起到山上来玩呢。
现在不清楚2014年的他究竟是什么个状况这应该是时间的范畴,或许霍金能解释清楚他是左右搞不明白。
心脏病,他是肯定没有的。他第一次感到心脏短促的刺痛,是在初中一年级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就要返校,还要等塆里的同学一起走,东西收拾好了,他就小睡一下,睡了没几分钟,就觉得心上刺痛,痛得他大叫出来,惊动了厨房的母亲,其实他叫的时候,已经不痛了,父母还是不放心,到镇上医院拍片子,没看出什么问题。再后来,就是到广州后,又间歇的痛过一两次,挂了专家号,也看不出什么来,分析说可能是亚健康。在sh参加农机展的时候,还特意去复旦的华山医院去看过,也没问题。
所以他心里很抵触,自己在14年的8月可能、大概、也许、或者……嗯,挂了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14年的自己,真的那什么了,或者是意识离体,成了植物人,那那时的老婆孩子还有父母,该怎么办
好在他生意不能说做的好,但其它方面还做的不错,主要是房子。03年,决定到广州做机电生意,双双辞去了zj那边的工作。刚从zj到广州的时候,没想着买房子的,一个没钱,另外一个觉得也买不起。
谁知去租房的时候,看到挂牌放出来的房子,80多平的只要不到三十万,三千多不到四千块一平米,还没有温州一个镇上的房价高!
要知道,这边经济不比zj差,而且好歹是省会城市啊,再怎么说将来不应该比你一个镇上的房价低吧,升值潜力肯定不错。
他就和张彦四处看房,在拟租仓库不远的地方,有个楼盘,正在建,隔年年中就能入住,这里属于城区边缘,虽然好像离佛山也不远,但便宜啊!外墙上大红条幅写着“三万买两房”。他们进去一看,82平的两居,不到28万,虽然是一梯6户,不过有两个阳台,两个卧室都带飘窗,采光都还不错,而且朝向好,那就买吧!
谁知那售房的小妹妹嘴皮子实在厉害,让冯一平这个也靠嘴皮子吃饭的销售人员,都自觉拍马不及,他们自己也觉得,这个房价是一定会涨的,就是涨多涨少,涨快涨慢的问题,而准备做的机电生意,投入产出还真不一定比得上这个。好,那就买两套,首付30%,把东拼西凑而来的启动资金一下子花去近一半。
说起来,他们这也是托的福,过后,各行各业哀鸿片野,特别是在广州这个发源地,楼价在03年跌到了谷底。
他们运气不错,从04年开始,广州的房价就进入了上升通道。04年开年,1月举行的广州第一届地产峰会上,八大开发商联手抬房价,地产大佬们一个接一个的在峰会上声称房价要涨。之后就在04年,广州房价同比上涨了近20%,而且一连涨了7年,直到10年中央严厉调控限购之后,上涨的势头才逐渐放缓。
&
第二章 那些久违的日子
冯一平家位于冯家冲右后方,原来是一片竹园,现在一共有四户人家。【】另外三家和冯一平家情况一样,每家至少两个孩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原来的老房子不够住。老房子都是连成片的,想扩建也没地方,于是在三年前,几家人陆续在这片竹园里建了新房。
以前在农村,建这样的土砖瓦房,其实要买的材料很少。
这样的房子主要是三宗材料,土砖、木材、瓦。
土砖都是自己制的。塆旁有个黄泥荡,从那里挖来黄泥,加些水,让牛在上面踩,然后加入稻草,叫牛继续踩。踩好后,把泥舀进砖模里——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框,然后人站上去,踩实了,再用石刀,修一下砖面,让它变得平整,最后取下砖模,任它被太阳曝晒,等水份都晒干,一块砖就好了。
建房子用的木头当然不少,这个也是不怎么花钱的。除了田地,家家都分有一块山林的,都是松树。不过这个山林的所有权就更是名义上的,虽然那片山是你家的,那些树名义上也是你家的,但你一棵都不能动。村里有个护林员,抓到砍树的要罚钱的。唯一的好处是,每年可以修剪一次枝桠,砍下来的枝桠能拿回家,当柴火烧。
虽然都说不能砍,但家家建房子,用的都是山林里的树,包括村支书家也一样。不过既然有规定在那里,又有个专人在,砍树的时候也就不好做的太明目张胆。
冯一平记得,准备木材的那年,他8岁,一家四口是早上五点就起床,朝自家的山林赶,回来的时候,塆里大多数人家刚起床。
他们家的山林在最高的地方,靠着山岭。一个早上砍三棵树,父母一人扛一棵,他和姐姐两人对付一棵小一点的。
因为都是下坡路,比他大四岁的姐姐走前面,刚砍下来的松树压的肩膀生疼。两个小家伙走几步就要低下头,把树挪到另一边肩膀,再几步,低头,换另一边肩膀。这样下去,刚抬出自己家那片林子,肩膀都磨红了。
不过取巧的办法下孩子也是能想到的,于是就把树放到山间小道上,他在后面推,姐姐在前面拉,遇到沟沟坎坎的地方,用手抬一下。比起用稚嫩的肩膀来,这样舒服的多。
所以,砍树的路上,他最喜欢的是那个大石板坡,把树横放,然后推一下,树就“咕咚”“咕咚”的滚到底下,一点力不用出,就少搬十几米。
父母是没有等他们的,径直走在前面。就这样,他们一路又是推,又是拉,又是抬,又是扛的,艰难的往家里搬。
下一个大坡,走一段平路,再下一个坡,又有一个坡,最后还有一段平路,前面还有一条小河。
最后两人实在是没力气,就趴在地上,你推我拉的,终于,过了那条小河,对着那几丈高的石板坡,还有后面的那么长的一段上坡路,他们真是没办法。
这个时候,父亲把自己的那棵树送到家,再返回来,把他们这棵再扛回去,一早上的事,算是做好了。
这只是第一步,树到家以后,要把皮刨掉,然后丢在池塘里泡上几个月,再捞起来晾干,才能用来建房子。
当然,建房子的木头,也不是一分钱不花的,最重要的那一根房梁,要生长多年的大树。
村里的山林里,都找不出合适的,就要去更深的山里的村子里找。先约着做房子的师傅一起,去那林里看好,然后拎着烟酒罐头这些礼物去山林所有人家里商量,哪哪棵树,我们想用来做房梁,主人一般是不会拒绝的,然后出几十块钱——一般不超过五十,就可以砍树。
当然,这么大的树,又更远的路,那就不是一个人能扛的,至少要四个壮劳力轮换着抬。
还有,房子做好后,卖树的那家,是要来送礼的。
最后,要用的是瓦,这个也是要花些钱的。
那些年新建房子的多,所以村里出面,大家一起建了一口窑。
制瓦胚和制砖差不多,只不过最后的模子不一样。
瓦胚制好,按师傅的指点,在窑里摆好,然后要烧个几十个小时——所以要准备好足够的劈柴,然后熄火,再闷上几十个小时,最后师傅开窑,瓦胚变成青黑色的瓦,就成了。
所以,那时建房子,原材料虽然用钱不多——主要也是因为没钱!但准备时间都很长,他家的房子是他三年级的时候做的,估计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在准备。
冯一平带着文华兄弟俩到家时,冯振昌和他的好伙计冯明志,陪着塆里的木匠冯春堂在堂屋里闲话。
冯春堂跟他开玩笑,“一平,牛你放的好吗这个学校是没教的吧!”
冯一平也笑着说,“反正它的肚子鼓鼓的,像怀了小牛一样。”
大家都笑起来。
进了伙房,目前正在灶上忙着,冯一平自觉坐到灶后添柴。
“他们晚上喝酒,估计又要喝个半天,你先把这碗面吃了。”说着,梅秋萍把一碗冷面倒进锅里,热了后分成三份,给他们三个,当然,冯
第三章 一穷二白
第二天早上,冯一平说要和二伯和东明哥一样,把茅草和那些小灌木一片片的砍倒晒着,父母明显有些欣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