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这个山洞有点年头了,上百年前德国人似乎再这里开过盐矿,不知道你这个洞是不是。

    听到张楠的话,项伟荣回道:应该不是,这里的石头不是岩矿石。

    这时手里拿着把大号猎刀的陈浩从地上挑起块破破烂烂的布,分辨了半天才感觉应该是件工作服,不过如今已经彻底霉烂,毫无价值。

    走了上百米,前方是个转弯角,结果一转过去,手电发出的白色强光竟然照到了洞底。

    就在30来米之外,到底了!

    什么东西都没有,连那个荧光染色剂喷瓶都省了。

    这里相对干燥些,项伟荣把弹匣卸了下来,一拉套筒,原本已经上膛的那发子弹跳了出来。

    借着另外两支手电的散射光亮,左手顺手在抓住了空中的那发子弹。

    将子弹重新压回弹匣,插回枪内交还给陈浩。

    洞内没有危险,这下三人才非常仔细的查看洞壁和地面的情况。

    很快,在一侧岩壁上发现了点有价值的痕迹,那里有些绿色油漆的刮痕。

    二战德军的绝大多数弹药箱也是木质的,看这里的痕迹,应该摆放的比较匆忙。

    张楠也研究了一下这里的痕迹:不匆忙的话,这里的刮痕不会这么多。

    那这些弹药箱去哪里了?

    这个山洞这些年估计也应该有好奇的远足者进来过,但人数绝对不多,也不会很频繁。洞内地面上连个脚印都没,就算有人来过也应该是多年前的事。

    顺着来路三人出了山洞,和外边的两人一说里边的情况。

    我看这个山洞应该是当初美国人打开的,而且里边的那些弹药箱内装的也不大可能是希特勒的宝贝,就该是普通的武器弹药,美国佬那会一定挺郁闷

    张楠分析了一下:纳粹的藏宝存放一般都采用平铺的方式,而且不会用弹药箱存放,也不会堆放那么高——山洞洞壁上的痕迹都已经超过一米五。

    项伟荣跟着分析:占领这里的美军没有我们手里的笔记本,而且这里是贝希特斯加登纳粹的第二首都,美国大兵不会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清理这些坍塌的山洞上。

    道路阻断,除非立刻调用大型工程机械,不然只能用人力。

    显然大型机械不想如今这么好找,工程兵在战争胜利后也没来,最大的原因还是那个:胜利了!

    清理这里的美国兵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别人发财自己当苦力

    就是!

    项伟荣在越南那个穷得掉渣的地方还捡了块欧米茄,在这里,随随便便在上萨尔茨堡山的纳粹高官官邸区域晃荡一下,除非真是霉星高照,不然个个都能发财。

    发现这山洞里的武器弹药的美国大兵和指挥官的心情估计是奔溃的:战争都结束了,他们要一山洞的德军武器弹药有个毛线用!

    战争已经结束,这正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而不是当搬运工和土拨鼠,随便往兜里放两个银汤匙也比这个收获大。

    估计美国人不会把太多时间放在这,我记得德国战败后绝大多数美军在短时间内就撤离,这地方应该会很快失去吸引力。

    而德国人在战败后的那几年也不会有兴趣来这里,那会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等到五六十年代后这里也会被遗忘,甚至是故意遗忘。

    等到那边的滑雪场兴建和这边国家公园的建立,这里更不会有人来。就算少量户外运动爱好者发现了这里的异常,最多也就是好奇,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没人会对这些塌方区产生更多好奇心。

    当初德国人很有可能用一个或者几个矿洞来混淆视听,就防着美国人好奇心作祟,绝对不会简简单单一炸了事。

    这时项伟荣看了下时间,还不到12点。

    抓紧时间吃饭,半小时后出发。

    做事不心急,按照计划来。

    美国民用户外食品,比军用的口感好,还自带加热功能。

    比我们打仗那会条件好多了,那时候西南天气热的要死,死尸都来不及埋,两天就臭得要死!

    众人快速吃饭,也不避讳什么。

    张楠就听,盗墓贼还怕听这个倒胃口?

    半小时后准时出发,结果就在继续向前的六七百米距离上,连续发现两个爆破点!

    碎石堆积,完全没有经过清理——道路也在最后一个爆破点终止了,前方已经是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原始森林。




第二百零二章 不当250
    两处爆破点,很精准的专业爆破手法,至少陈浩是这么认为的。

    绝对专业的手法,炸药使用量控制的非常好,整块山体坍塌,完整的均匀覆盖,是高手。

    陈浩在那感叹德国人的好手艺,而这边张楠几个是头疼了:自己就五个人,那些石头大的有几百上千斤,单靠人力不可能完全搬开。

    怎么办?

    这里又不能动用大型工程机械,难道用蛮力慢慢搬?

    上千吨的土石,就算只需要搬动十来米有些从高处一丢了事,单靠人力的话也会是个超级大工程。

    好消息是两处地点都在山坳里,从远处山峰上看不到这里坡底的情况,张楠他们可以慢慢干。

    几人商量一下对策:小的那些石头如果有10个壮劳力,花个几天时间也能搬走不少,估计最多一周时间就能抵达底部的岩壁,洞口也可能会在那。

    但大的石头怎么处理?

    陈浩想了好一会,道:这是是森林,我到时候可以使用钻孔微量炸药爆破的办法把石头炸裂,声音在三四百米外就不明显了。

    那上头怎么办?项伟荣问道。

    缆车站就在北侧1公里多外的山顶,向上的声音会传出更远。

    这时张楠说道:我看这样,冬季旅游旺季我们不可能行动,最好找冬春交界的时候,那时候融雪加降雨,这里的游客会变得极少。

    而根据昨天关哥探查的情况,那个时候山顶几个缆车站也会停运,每个月只会有定点的维护人员上去查看两次,连个值班人员都没有。

    只要碰到连续,甚至是断断续续的坏天气,这里附近至少方圆十公里就是无人区。

    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阿尔卑斯山的雪季会从9月下旬持续到来年5月,两头的两个月会是雨雪夹杂,所以那时就是坏天气最多的时候。

    至于那个滑雪场,在3月中旬后就会暂时关闭,到四月就没人长期职守,到初夏到来游客增多之前,张楠他们至少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那一个多月是贝希特斯加登和国家森林公园人最少的时候。

    而且因为天气原因,根本不会有人进林区,最多到西边五六公里之外的柯尼希湖乘船游览一番,而那边同这里的海拔落差超过700米,完全不会影响张楠等人的探宝行动。

    你说等明年我们再来?

    听到姐夫的话,张楠点点头。

    这会只能干瞪眼,到时候分批把物资和器材运进来,在缆车站那边设立一个观察站,两边用报话机通讯,就能避开危险。

    真如果被人发现异常,我们需要撤离也来得及。

    说着一指东边:翻过去就是奥地利,为了点异常或者偷猎的,贝希特斯加登的德国警察绝对不会联系奥地利警方来个联合大搜山。

    从停车场那步行到这里至少两个多小时,这还是我们的速度,那些警察估计速度更慢。

    我们就算加上整理装备的时间,就算他们能大概确定位置,我们也都早就在奥地利了。

    至于直升机的问题,这里可是阿尔卑斯山山麓原始林带,林密海拔落差大,从空中搜索都很有难度,降落更是痴人说梦。

    项伟荣点点头,如果刚开始干就被发现那就撤,如果已经打开洞口,那就灭口。等德国人发现异常再派人来那也是至少半天时间,多少能运走些东西。

    关兴权几人不以为意,而张楠再次感叹:姐夫,你够狠!

    那这计划就要做大,在奥地利那边就要提前找好落脚点,还要预备特殊情况出现的后撤线路同交通工具

    这些都是小问题,那边也是奥地利的旅游区,有钱有合理合法的身份都能解决。

    下午3点,几人准备撤离。

    不是原路返回,而是退回最早发现u型树林的路口,然后继续向东翻上山啞口,沿着山脊向北两公里就是滑雪场的最后一段索道终点。

    望山跑死马,登山也一样!

    这最后一段往上的坡地落差有三百多米,沿着几十年前的战备公路遗迹绕来绕去,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啞口。

    天都快黑了,抓紧时间,终于在五点时抵达索道站。

    这里只有一个值班员驻守,第四段索道已经在一个小时前停止运行。

    五十多岁的值班员看着这五个亚洲人,无奈道:每年总有几个你们这样的,不看时间就喜欢到处瞎逛,等明天吧,你们可以在值班室那凑合一夜。

    夜间从超高难度的滑道往下滑,这不符合安全规定!当然,每年总有几个自认为技术高超的疯子这么干项伟荣几个这会就打算滑下去,刺激!

    不过张楠自家知道自家的水平,也没兴趣在这里过夜,直接掏出一千美元:我们有特殊通行证,不是嘛。

    值班员立刻笑了,是的,有通行证什么都好说。

    一个电话往下打,索道立刻开通。

    一站接一站往下,等到第一段与第二段索道转换站,张楠他们下了缆车第一段滑道是灯光滑道,划下去爽一把!

    看过几部007的人都会记得那些超级刺激的滑雪镜头,很多就是在阿尔卑斯山拍的。六七十年代那几部有,21世纪的也有滑雪镜头,这似乎是西方审美观里非常帅的运动,镜头里也特别漂亮!

    不过张楠的感觉真不咋样自己也就是会滑的初级水平,这条几道回转后的中级滑道狠狠的欢迎了一下自己!

    晚上六点多,张楠带着脸上的少量淤痕回到城内的别墅。

    怎么了亲爱的?

    妮可已经回来,还买回了不少东西,看来为了像样的耗时间,美女花了不少钱。

    没什么,摔了几跤,技术不行。

    等吃过晚餐,一群人又在书房研究了一通,感觉只能在明年三月底四月初再来,做好一切准备。

    至于人手,那得看美国这边11名保镖靠不靠得住:如果还是不能完全信任杰克逊他们,那就得从国内招人。

    看来老弟兄们都得来一趟。

    只能这样,该死的德国,该死的纳粹!

    听完姐夫的话,张楠发了句牢骚。

    如果在美国,在国有土地上考证到可能会有一大笔几十上百年前埋藏的宝藏,发现者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干,还可以通知政府发现者将占有宝藏的一大部分!

    但是在德国,只要是和二战沾边的藏宝,发现者连根毛都没份!

    而且更操蛋的是,一旦真发现纳粹的藏宝,以色列百分之八百会跳出来,再加上一帮子组织协会会来凑热闹,然后就是一笔烂账!

    基本上那笔财富就会成为无主,但又是n多人组织声称自个拥有所有权的玩意!

    但无论东西最后在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对与发现者再没一毛钱的关系!

    在慕尼黑搞到的那一车油画就是最好的例证,记得一几年那会最后搞得德国政府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为好。或许德国的政客们最希望的是永远也不要发现纳粹藏宝,不然只会带来无尽的麻烦。

    既然会和发现者再没关系,张楠才不去当那个250!



第二百零三章 金发碧眼的华夏战士
    第二天游览了一趟柯尼希湖,下午就驱车越过德奥边境抵达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里拥有全欧洲最顶级的几个滑雪场,还有多个风光秀丽的湖泊。

    游玩了三天,其实其中有两天就在一处湖泊周围晃悠:张楠和妮可租船在湖上看风景,而项伟荣和关兴权是开车在湖边兜圈子。

    这里附近就是笔记本中的第二个藏宝点,但比在贝希特斯加登那还要不顺利,压根就没找到目标。

    笔记记述隐晦,而二战时这一地区同这会的人文地貌变化比较大,在美国时因为时间相对比较急,也没找到小比例尺的当地二战军事地图。

    也只能到下次。

    不过张楠这会也不急了:那些根据些藏宝图文献找到宝藏的家伙,哪个不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些甚至是耗费了几代人的时间!

    一次就搞定?之前那是因为自己有重生记忆的金手指,当这个金手指不管用时,那就慢慢找吧。

    11月26日,妮可接到了珍妮的一个电话。

    艾伦,英国那处小农庄的围墙完工了,据说修得古色古香。

    真是个好消息,不过我还得等段时间再去那,等游艇交付后再说。

    张楠这会正在酒店套房的客厅内整理行装,明天他们就会去慕尼黑,去趟上次没去成的新天鹅堡,从萨尔茨堡过去也就两个小时车程。

    明天傍晚就要登机返回纽约。

    妮可眼睛一亮,道:那里会有宝藏?

    这事张楠没没和妮可说过,不过如今她猜得出来。

    嗯。会有很多,不过估计比不了希特勒。去的时候叫上你和珍妮,不过估计还是会让你们吃惊的!

    张楠把个拉杆箱一拉,放沙发边上,自个顺势坐到上边。

    妮可凑了过来紧挨着坐下,把脑袋搁张楠肩膀上。

    过几天你就要回华夏,能早点回来吗?
1...104105106107108...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