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众人下车,王德彪一指边上一间挂了个挂锁的工棚,就堆里面了,有5麻袋。
说完就引路。
那帮小工还想分几个,我没给,估算着送到回收公司能卖个大几百,到时候给工人加餐。
你不自己留点?项伟荣打趣道。
不拿是傻蛋!
王德彪说的是人民币。
开锁,张楠一走进工棚,就看到5个不大的开口麻袋放在一边,有几个铜钱还掉在地上。
随手从麻袋里掏了一把,拿起来仔细一看!
没错!就是这批宝贝!
心里有谱了。
清一色翠绿色的漂亮薄锈包浆,就这一小把铜钱里,一枚龙凤通宝和一枚至正通宝夹杂在剩下的几十枚宋钱里是如此显眼,似乎正对自己笑!
再捞了两把,装作随意翻了翻。
边上项伟荣也捡了几个随意看了看,都锈成这样了,回收公司那帮人非得杀你价不可。
这会物资回收公司就是物资局的下属单位,而下边的各乡镇废品回收站,可以说是供销社和物资局双重领导,收到的各种金属类废品都是由物资局统一经销。
张楠还在那组织语言打算讲价呢,没想到听王德彪对他姐夫说:回收公司那帮家伙小气的要死!废铜现在两块八毛钱一斤回收,烂成这样的能有1块5就不错了。
铜钱含有两三层锡铅,加上还沾着些烂泥,不杀价才怪,1块五都悬!
不卖他们,小张你要多少斤?就算一块四毛一斤卖给你。便宜回收公司还不如卖给朋友,还能落个人情。
论斤卖!
我全要了。
工地里就有磅秤,几个人搬过来一过磅,连麻袋一共229公斤,就算做450市斤,每斤1块4,总共六百三十块。
张楠付了钱,王德彪叫过管工地的一个老师傅,给了那人20张大团结,交代下去这几天用这钱给干活的人加个菜。
其它的往自个兜里一塞。
第二十六章 香烟换铜钱
人多东西重,姐夫和关兴权开着吉普车先拉了三麻袋回去,说了先堆张楠家院子里。
张楠不一起回去,倒是到正在开挖的地基那转了转。
那些干力气活的民工正在用耙子和锄头挖土,地基还不深,做了个小斜坡,直接用小推车运土。
师傅,这人挖地基可累了。
张楠对着个正在挥动五齿铁耙挖土的中年民工说道,顺便递了根烟给他。
还行,就靠力气吃饭呗。
那人接过烟,掏出火柴点上。
上午挖了堆烂铜钱出来,你们这还有吗?张楠直接问。
这人看了眼张楠,你要?
嗯,喜欢这个,香烟换。
这人一听,转过身喊了句:林老三,你过来下。
还是个中年人,扛着个铁耙子走了过来。
啥事?
上午我看你藏了不少铜钱,这小伙子要,香烟换。
这林老三一听,直接在打着补丁的外套口袋里掏掏了掏,就这些,你要你拿走,看着给就行了。
大概小半斤。
张楠看到这人心里笑了笑,这不就是二十年后卖自己铜钱那位嘛。
接过铜钱,也没看,就从兜里掏出两包古松递给对方。
对方喜滋滋的把香烟塞兜里,挺高兴的。
其他人还有吗?
再发了两根烟给那两人。
没了,管事的看的紧,说拿东西扣钱。小伙子,你可不能坑我!那人警惕道。
放心,告诉管事的我又没好处拿。张楠笑着答道。
这时看到王德彪走过来,干活的民工连忙走开,低头干活不偷懒。
干嘛呢小张?
张楠一抬头,你不是说还挖出个古墓,我正在问。
不在这,在那头。王德彪手一指厂房地基另一头,七八十米开外。
走,去看看。
王德彪没兴趣,不过还是一同走了过去。
地基坑边还堆着不少挖出来的墓砖和破碎的陶片,张楠捡起片碎陶,随意看了看。
网格斜纹,原本可能是个两系罐什么的。
就在地底下大半米挖出来的,整座坟都是扁的,几个烂罐子都破了,没用。王德彪在边上道。
东汉的东西,这砖头就是那时候的。张楠踢了踢脚下几块同样斜网格纹的大号墓砖,快两千年了,墓里渗水进泥浆,早塌了几百年了。
对了小张,问你个事。前两年在城隍山造房子,挖出个坟,比这个大多了。结果里面全是烂泥,比外面的土还硬,费了大力气。
王德彪一听张楠能说个一二三四,好奇地问。
这电视里放的古墓不都是人能走进去,怎么我们这,坟里面怎么这么多烂泥?以前造房子也挖到过不少老坟,没见这样的。
还指了指地下的墓砖,还有,和这次一样,里面别说棺材,连根死人骨头都没看见。
张楠笑了笑,道:北方雨水少,所以古墓里保存的好,没多少渗进去的泥水。我们这几百上千年一过,墓里头全是稀泥,一板结硬的要死!
说着张楠还捡了块土疙瘩给王德彪看,我们这的土还是酸性土壤,上千年的古墓,别说棺材,连骨头渣子都给腐蚀没了,就会有点瓷器陶器青铜器什么的,还没北方的宝贝保存的好。
说着还指了指旁边矮山上的一片茶园道:种茶叶挺好,不过就算青铜的,一个不留神都能烂成渣。
不过那些烂铜钱我看还没烂的不成样子,字都看得清楚。王德彪一听,说道。
埋的时间不长,加上埋下去的时候应该有个木箱子一类的东西的装着,所以保存的还行。
张楠这也是猜测而已。
对了,不是说青铜器不都是北方才有,我们这也有?
这人怎么像个好奇宝宝?张楠心里吐槽。
有青铜器,不多。我们这到了汉代才设县,不过春秋战国那会应该就有人了。再说汉代那会也有青铜器陪葬,只不过不多,还不怎么上档次而已。
对了,王哥,下次要是再有东西挖出来,还得麻烦你招呼一声。
没问题,咱们谁跟谁呀!王德彪豪爽地说。
一会功夫,吉普车回来了。
张楠也不再对王德彪同志进行考古知识普及,拉上两麻袋铜钱,回家。
晚上到家里来吃饭。姐夫走时对着王德彪说。
下次下次,今天要陪老婆去看电影,下次。
阿楠,这几麻袋有戏?项伟荣边开车边问他。
张楠从裤兜里掏出两个小小的铜钱,姐夫,单就这两枚,我就能把今天花的成本赚回来!
真的?能这么值钱?
真的!比金子还真!
两枚翠绿色的薄锈铜钱,上书龙凤通宝,一枚小平一枚折三型。
随意抓了几把就找到两枚,不发财才怪!
30年后这大开门的一流品相,两枚加起来没个五六万你问都别问!
一路无话,吉普车开回张楠家。
卸货,和原本那三个麻袋一起堆在院子里屋檐下。
这几麻袋里铜钱品种要都是这个比例,估计能赚不少。张楠很肯定的说。
三人肚子都饿了,先出门随意吃了点。
下午一上班,张楠去单位汇报了下工作,丁科长大加表扬,还打电话告诉了局长大人。
又一同去局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和预想的一样,除了口头表扬外,郭国强局长还拍板:这次要给张楠记上一功,等局党委会研究后,再决定如何进行具体奖励。
该报销的全报销,厚厚一叠大团结塞兜里,顺便还向科长同志请个几天假。
这次丁科长极好说话,直接给了10天不扣奖金的假期作为奖励,算是把两趟出差的休假一起给补齐了。
这就往曹娥中转站那边打电话,让他们想办法买两张去桂省省会绿城的火车票,越快越好,就是加点价也没问题。
一个小时后电话回过来了,明天中午的票,硬卧,运气还行。
因为也算是铁路上的关系,每张票票贩子就加了20块。
抓紧时间整理东西,这趟可以轻松上阵。
等姐夫帮着关兴权搬家到张楠这时,他已经在客厅里把一个麻袋打开,坐在张小板凳上,边上放了个水桶,拿着个刷鞋的刷子正在对几个铜钱进行清洗分类。
关哥,房间给你弄好了。
一楼的房间,有床有柜有桌椅板凳,铺盖卷都还透着股樟脑丸的味道。
安顿好了,张楠又说:等阿姨来了,就住二楼我那屋,我搬我爸妈原来住的那间。
这样也好。姐夫说道,都懒得问关兴权的意见。
对了关哥,明天咱们就去桂省办事,没问题吧?张楠问道。
没问题,要带家伙吗?
第二十七章 洪武窖藏
张楠一听,连忙道:不用不用,是正经生意,就是带去的钱有点多。
咱这次是正经生意,不用冒生命危险。
上次去那认识了几个人,说好了要去买一批银元,可能会有个上千枚。刚才去局里,对方的电报几天前就到了,就等着我去拿货了。
打算回来就在沪上倒手,多去个人多个帮手。
行。关兴权回道。
张楠这会其实很好奇他会把那些枪支放哪,不过还是忍住了没问。
倒是姐夫项伟荣为了打消张楠的顾虑,告诉他:在屋顶上呢,应该就在那些瓦片和隔热的天花板之间。
得,这么放,就算是来次搜查都不会暴露。
项伟荣明早要出车,不过这会时间还早,就暂时留下,和关兴权看着张楠清理那几麻袋铜钱。
张楠已经清理出了一小堆。
姐夫,就这一小堆里已经有一枚龙凤通宝,一枚大中通宝,五枚不同规格的大义通宝,两枚元天启,七枚天佑,这些都是元末各家起义军铸造的钱币,现在少得很。
还有几枚金代大定和正隆通宝,这也不多。三十几枚元代的中统元宝至治至正通宝什么的,这些都值钱。
说着还指了指一边几个:这几个大个的是朱元璋的洪武通宝,也不便宜。还有些我都一下子想不起来是哪个朝代的,估计也不是便宜货。
这品种实在太好太丰富!
这些要是放在20年后,那要值多少钱?!
姐夫有点好奇,问:那这一堆能值多少?
就这几十个,估计这会至少三五千!张楠还真只能估计。
如此丰富的品种,就是重生前的自己都记不住确切价格!
要准确了解,非得找来后世那一套十几斤重的《古泉大典外加上网查才能弄个大概,还要考虑到市场波动和出货渠道的差异。
至于1986年的确切价格张楠还真是在瞎猜,只能按照如今平均工资和三十年后平均工资的差额,再除个10来瞎蒙,也就算了个三五百分之一。
三五千块,这才一两斤重的一小堆,选出来的几十个就至少值这个数!
那5麻袋四百五十多斤,能值多少?!
这会连个万元户都还挺稀有的年月,姐夫很难想象,这花了几百块买来的几麻袋烂铜钱,就这么值钱!
指着另外一堆问:那些呢?有用吗?
项伟荣指的是选过后,被张楠随意丢在一边的一小堆铜钱。
那些不是宋钱就是唐代的开元通宝,还有几个汉代和南北朝的五铢钱,基本不值钱,等空下来再仔细看看有没有稀少的小版别。
张楠头也不抬的说。
这么大个也不值钱?
在张楠姐夫的印象里,大个的铜钱一般总比小家伙值点钱吧。
张楠一抬头看到姐夫手里拿着的是个大观通宝折十,可能三五块一个吧。
他没说这品相的大观通宝,30年后差不多800至1500一枚。
几块一枚这叫不值钱?
这会一个老工人一天工资就三四块钱,这叫不值钱?!
5年前一个月工资都才三十几块!
项伟荣再次感觉自己脑子有点跟不上趟了,老子驾驶员一个月工资186,加上出差补贴每月三四百,都顶上两个县委书记的钱,这样每天也就是十来块,你这叫不值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