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如果超标了,可是要稍微扣点奖金的。

    就像刚才车库里碰到的老楼,几乎每个月都会超标,给扣个五块八块的。

    虽然驾驶员不在乎那点钱,但超标了面子上也不好看嘛。

    项伟荣是每个月都会有结余,像那个王德彪的轻骑摩托,就是靠着项伟荣和其他几位驾驶员给的汽油票嘚瑟着。

    不然那摩托车就是个摆设,汽油你有钱没地方买去!

    在曹娥中转站付了钱取过票,张楠两人也没走,而是在中转站办公室和这里刚上班的人聊天打屁。

    直到快中午,在中转站食堂随意吃了口,这才背着包去客运火车站。

    在第三天一大早,两人抵达绿城。

    原本张楠还要先去买好回程的火车票,不过关兴权说犯不着。

    我有伤残军人证,到时候一定买得到票。

    张楠疑惑的看看他,没见你哪伤呀?姐夫也没说过。

    复原前老战友主动给办的,好安排工作,每个月还有补贴好拿,干嘛不要?

    得,就这么回事。

    这可是好东西,回地方会给安排工作,虽然好坏不一定。出门办事,只要是在华夏范围内,汽车火车飞机都半价!

    买票在军人窗口,还不用排队。

    火车站会有特意为伤残军人准备的预留票,就算到了春运时也一样,还能享受软卧待遇,还是半价!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师级待遇——而且就算一个师长,带着勤务兵到火车站军人窗口买票,那也得排队,而伤残军人不用。

    至于多出个人一同出行,铁路方面也会通融,只不过另一张票是全价而已。

    而且能坐民航客机,不然级别不到,飞机票都不卖给你!

    不用担心回去的交通问题,两人赶着时间去绿城汽车客运总站。

    当天就有开往h县的客车,而且还有票。

    阿楠,坐过飞机没?

    晃晃悠悠的客车上,关兴权问张楠。

    当然刚想说当然坐过,不过突然想起来:这辈子还没进过飞机场呢。

    当然没有,那要县团级以上级别才行。而且话说回来,关哥,说是县团级,他娘的比搞张火车软卧票还要难!

    张楠发发牢骚,这会坐飞机都还要政审呢。

    我们回去坐飞机。

    关兴权酷酷的说。

    你有办法买到票?语气充满期盼。

    张楠还真是讨厌在火车上耗时间,现在火车的速度慢的要死!

    当然,认识张丽那回不算。

    虽然不知道绿城至杭城或沪上的机票多少钱,但这会据说桂林至广州的机票价格是49块钱,他还真不在乎那两张机票钱。

    不花钱,我们去坐军用运输机。我是从蓉城大军区出来的,有关系。

    桂省属于蓉城大军区范围,几乎每天都有飞机到杭城或沪上那边,搭飞机的人多了去了,不差我们两个。这趟要不是你已经买好车票,我就拉你去杭城了,谁花那个冤枉钱。

    得,被鄙视了。

    仔细想想,这事还真靠谱:后来不是有个军队和地方一起办的联航嘛,航班虽少机型也旧,机场还一般放在军民两用机场,但就是便宜实在!

    张楠还坐过联航的飞机,二十一世纪初都还在用图154。

    对于联航最夸张的说法是:有一次联航一个航班的飞机,因为机械故障暂时飞不了,百来个乘客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结果空军领导一得知此事,直接调了架军用运输机,把百来号人塞货仓里,安全准时送抵目的地机场。

    而且在不少联航停驻的军民两用机场,据说直到21世纪初,关系户搭军用顺风机的事情还多如牛毛。

    好,回去咱们坐飞机。

    张楠兴趣满满,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坐过军用机,这是要开荤了。




第三十章 巨量银元
    中午不到,张楠两人就到了h县政府招待所。

    巧了,中午值班的服务员还是那个挺漂亮的女服务员。

    取出份介绍信和自己的工作证,顺利开了个标准间。

    又不是出差,哪来的介绍信?

    采购员个个都有几份空白介绍信证明什么的,需要的时候自己填上抬头就成。

    比如张楠这张上头抬头是桂省物资局,他自个填上去的,反正也没人查。

    在桂省范围内,有这份介绍信你就随便跑,各县市招待所都可入住。

    至于关兴权,这家伙兜里的各种证件有一堆,连警官证都有。

    张楠问过他哪来的?

    我们那有做证件的,要不要给你也弄几本?保证和真的一样,警察都看不出来

    尼玛,这会就有假证贩子了?!

    不过这做出来的证件似乎还真管用,反正现在除了京城的部分居民,大伙连个身份证也没,更加没有电脑联网查询这档子事。

    只要你自个别穿帮,随便你瞎编个身份都成,连打电话你都没号码!

    放下行李洗漱了一下,两人到了餐厅。

    一看,这陈平贵就在窗口里呢。

    小张,这么快就来了!

    看到张楠,这老陈喜出望外。

    有生意做,那还不得快点呀!张楠开着玩笑。

    赶紧的,先来个两人套餐,饿着呢。

    说完张楠就要去掏钱。

    别,这顿我请!

    说着还看了眼一旁冷冰冰的关兴权,问道:这位是?

    关兴权,我哥,一起来玩玩。

    一听这话,陈贵平才不信这人是跟来玩的。

    不过这次生意大,多来个人来也是人之常情,就是这家伙也太让人看着瘆的慌了。

    你好,关师傅。

    看着陈贵平打招呼,关兴权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就算回应了。

    陈贵平也不计较,这招待所里人来人往的,见过的人多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也不放在心上。

    小张,咱吃过饭就走?

    行。

    好,我去借自行车。

    三菜一汤,吃完就走。

    老王,老王!小张到了!

    三人刚骑车到陈贵平亲家门口,这老陈就扯开嗓子喊。

    老王一出来,看到来人,这欢喜的表情不是装出来的。

    小张,你好你好!辛苦辛苦!说着上前紧紧握了握张楠的手。

    介绍了一下关兴权,众人进屋。

    上茶点烟,小张速度够快的,我还以为你要过些天才到。

    出差去了,回来才收到电报,不然还能早几天。张楠喝了口水,你们在粤省还好?

    好,这次我们组织了几个工程队,就搞装修。那边到处造房子,活都来不及。这不,这次还得拉一帮人过去,不怕没活干。

    张楠看到陈贵平女儿女婿都不在,估计都去粤省了,家里只有老王老两口。

    干正事,老王和老伴取出两个大口袋,比上次还要多!

    看来这老王上次还留了手,这里绝对不止600枚!

    张楠一看体积就知道。

    老王把其中一个口袋往八仙桌上一放,我已经分了一下,一口袋袁大头,一共500个。还有一袋里面杂七杂八都有,你看看。

    全换了?

    全换了,就按上次说好的价走。小张,不瞒你说,咱还留了点。老王嘿嘿笑着说。

    张楠笑了笑,好。

    没去计较这土豪还藏了多少,站起来一提口袋:哗啦啦一声,500枚银元全倒在桌子上,蔚为壮观!。

    大体看了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袁大头都有,张楠甚至还看到两个私版。

    私版,民国时小军阀钱庄银匠自己用劣质私刻模具,机械半手工甚至全手工做的银元,含银量一般不高,而且工艺粗糙。

    不过张楠没挑刺:只要不是当初用铅铜制造的假银元,这私版银元价格比正版的都要高一点。

    一枚枚快速清点,只要张楠上手过眼,再快也能看出真假——这会可没高仿银元,而且这批银元入过土,包浆和带有的那一丁点锈色都开门(真货,没问题的意思。)。

    不过就是这样,有几次张楠还是会稍微停顿那么几秒。

    袁大头有极其稀少的小品种版别,虽然这堆银元里是没有,运气没那么好。

    但却有相对少见的,比如这会张楠手中这枚。

    sd大扣,有意思。

    心里笑了一下,也顺手丢进口袋里。

    sd大扣,袁大头里的一个品种,价格是普通品种的四倍左右。

    不过是不是民国那会sd造的就不知道了,圈子里就这么叫。

    那枚银元袁世凯头像领口下的那枚扣子特别大特别突出,所以被称之为大扣。

    至于sd二字,那是因为据说是sd一位藏友最先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小版别,故而如此命名。

    不过这会还没这个说法,袁大头版别根本没分这么细。

    回去就命名为江南大扣,命名者——张楠。哈哈!心里自娱自乐了一下。

    整整500枚,数量没错,质量也还可以。

    一共4500元,算7500斤全国粮票。张楠道。

    没问题,就这个数。老王早算过了。

    那我们先把这口袋算清楚。

    说着张楠接过关兴权递来的包,取出一叠叠全国粮票。

    100张500斤一叠,整整15叠。

    老王两口子数了好一会,数量没错。

    这边关兴权已经把布口袋扎起来,放在自己脚边。

    老王将另一个更大的口袋提到桌子上,哗啦啦一口气全倒出来。

    一共800枚,杂七杂八的品种都有。

    张楠一看,对老王说道:老王,咱这个可要说清楚。龙洋还是按照8块的价走,不过其它外国银元杂牌银元咱可要还个价,不然我可没钱赚,甚至还会亏本。

    那减多少?

    看品种。比如小头和鹰洋7块,站洋坐洋双柱,还有这种西川军政府造的,最多6块5。船洋咱就和龙洋一个价。

    老王想了想,行。

    他其实早就去找人问过了h县当地的银元价格,比张楠开出来的还稍微低了那么一点点,收的量还不大。

    粤省价格倒是比张楠开的价格高一点,但算上粮票的差价,还是卖给张楠最合算。

    张楠掏出几个塑料袋,再次进行分选。

    总共106枚小头,鹰洋228枚,286枚龙洋,船洋65个,还有杂七杂八品种115枚。

    张楠甚至还发现了两枚香港一元,都是1866年的。

    拿出张纸开始算,一共需要9823斤粮票。

    老王主动让了3斤,9820斤粮票成交。

    两袋银元差不多有70斤重,放在民国那会都是巨款了!



第三十一章 老牛叉了知不知道
    交易完成,这老王两口子都挺高兴。

    不过事还没完,他们还有家明年要造新房子的亲戚,正等着张楠去收银元呢。

    小张,你还有多少粮票?我堂弟家也等着你去收货呢。

    我就带过来两万四千斤,还有7600斤多点。

    那可能还差点。

    听到老王的话,张楠问道:有多少?

    大概还千把个银元。

    那我可没办法了,粮票我这回是拿不出来了,只能用钱补上。下次再来你们这至少半年以后。

    张楠这趟来做好了要一次性全买走的准备,不过真没想到这次的数量这么大,不仅带上了前几天沪上换的粮票,家里的存货也全部带了,两万四千斤粮票还是不够用!

    老王也没更好的主意,他亲戚家可不要粮票,只要钱。

    总不能挡着不让买吧?

    这粮票还得回来私下里算,老王只能道:那也行,两万斤粮票我们也够用了。
1...1314151617...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