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张楠听到姐夫的话,暗自撇撇嘴,又不是不知道你驾驶员收入高,懒得理他。

    姐夫,还有关哥,别光看着,帮我一起来选。

    扯开话题。

    两人也没多计较,可我们不懂呀!

    话虽这么说,但还是各自找了个小圆凳坐下。

    张楠指着地上一字排开的十几种珍稀品种说道:你们你先照着这些我选出来的品种挑,别管东西大小,字一样就成。剩下的我再看一次就成。

    哦

    说说简单,但项伟荣两人还是老在问这个值不值钱?那个如何如何,张楠一直都在不厌其烦地回答。

    这批出土的生坑古钱保存的非常好,锈色极其漂亮,而且锈非常薄,只有部分古钱上需要用刷子轻轻刷去其表面的浮土,基本不需要过多处理。

    张楠处理古钱没太多讲究,清洗过的和不用清洗的都放到太阳底下晒一会,除去水汽后就用报纸一包包起来。

    好一会,院子门口传来钥匙开门声,是姐姐来了。

    姐。

    你们几个干嘛呢?怎么这么多铜钱?

    张慧这是来叫人回去吃饭的,她刚才回到家,看到关兴权的行李不见了,估计人都在弟弟这。

    关门,关门!姐,这趟发财了!

    叽里呱啦花了老半天,终于让张慧明白了眼前的状况。

    想要变成钱还得好好想想办法,这会去就去沪上卖给那些钱币贩子还不是时候。

    再好的宝贝要是没合适的价格和渠道卖出去,那就是鸡肋!

    走了,吃完饭再干活!张慧催促道。

    人是铁来饭是钢,先去吃饭。

    饭桌上张楠和姐夫还把办厂去美国的事同张慧说了说,让她一下子有点脑子当机。

    原本就想出来闯一下,先办个小厂,没想到弟弟和丈夫这是要搞大动作!

    不过这样最好,张慧还是挺自信的,自个应该能够驾驭那个场面。

    一吃完,大大小小6个人又到了张楠家,一起上手分拣钱币。

    两小孩那完全就是打酱油的,一到就去看动画片了。

    阿楠,这个大康通宝是什么朝代的?

    接过姐姐手里的铜钱,张楠在灯光下仔细看了看。

    这个也挺少见,是辽代的东西,大概有个九百年了。现在可能值个几十到两三百,不好说。

    这在姐姐眼里已经很值钱了,要洗一洗吗?

    不用,很多古钱能不洗就不洗,从土里挖出来能看清字迹就不用处理,不然掉价。甚至有时候清洗不当,还会变得一文不值。

    这枚挺干净的,没粘土,30年后至少值一两万。

    这种有土锈的出土铜钱清水洗还好,要是有不懂的人用稀硫酸稀盐酸泡,立马成废物,那就没用了。

    真假就在表面的这层土锈上,如果是老家里传下来的老钱古董也一样,绝对不能乱洗。

    要给几人普及一下古玩基础知识,免得万一出问题。

    张慧这会功夫就已经快看花眼了,铜钱品种太多,代表的大朝代小朝廷多如牛毛,忍不住再问弟弟:你说这些是什么时候埋地里的?

    书上说这叫洪武窖藏,明朝朱元璋当皇帝那会埋地下的。




第二十八章 奇珍
    张楠说着,干脆停了手中的活。

    在我们南方,挖出来的这种大规模叫窖藏的铜钱出土情况,一般就两个时间段:一种就是元朝打进来的时候老百姓逃难,有钱人家里的钱太多太重拿不走先埋了,结果最后人没了,这钱也就埋着没人挖。这种窖藏出土的最多,不过一般因为都是宋钱为主,价值不高,几百个里面也找不出几个凑合的。

    说着拿了枚洪武通宝,说道:第二种典型的情况就是这种,朱元璋洪武年埋的。

    洪武十六年明朝开始强制用纸币,叫大明通行宝钞,朱元璋下令国内禁止流通铜币。还规定7天之内老百姓必须把铜币兑换成纸币,否则查到的话要坐牢杀头!

    纸币那会不牢靠,老百姓还是喜欢用铜钱,只能先偷偷摸摸把铜钱埋了。

    张楠说完,又从分类完毕的几堆钱里拿了两枚铜钱出来,说道:这批铜钱里虽然宋钱占了五六成,但最早的就是这种西汉的五铢钱和汉半两,最晚的是洪武通宝,从分类上说显然就是洪武窖藏。

    那为什么洪武窖藏值钱,宋代的窖藏不值钱?姐夫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

    北宋钱多呀!超级多!元朝时滥用纸币,叫行钞,铜钱反而发的不多,留下来元代的铜钱基本上都值钱。

    而且北方辽金时期的铜钱当时铸造的不多,反而是宋钱在辽金大量使用。

    我们南方在宋代就极少有辽金铜钱,到了元代成了一个国家,我们南方反而有了些辽金时的铜钱。

    张楠继续科普。

    元末农民起义多,割据势力称王的也多,都在铸造发行自己的货币,这是华夏历史上少见的各地货币同时出现的情况。这些钱币由于铸造时间短,发行数量有限,流传十分稀少,所以显得特别珍贵。

    这朱元璋要收铜钱,结果老百姓都把钱往地下埋。不过不像蒙古人打进来那次,因为藏钱给官府逮住杀头的倒霉蛋总是少数,挖不出来留到现在的情况少。

    姐夫听了后说。

    这参加过战争的人就知道战争的残酷,死的人不是朝廷抓坏蛋能比的。

    就是这样,宋钱现在出土的特别多。而明朝那会,就算禁止流通铜钱的风头过了,隔个几年几十年的给挖了出来继续用,到现在也留不下来几枚。

    因为明清两朝都在不断把前朝的铜钱回收回炉,这洪武窖藏里很多当时常见的流通铜钱品种,到了现在都是极少见的珍品!

    姐姐边选铜钱也边在听,忽然她把一枚铜钱递给弟弟:阿楠,这是哪个朝代的?没看到过,你这里没有。

    张楠随意的接过来一看,结果心里咯噔一下,若有所思的想了几秒。

    姐,这是金代的铜钱,现在全世界应该只有两枚,这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的钱币上贞祐元宝四个字清晰可见!

    那你好好收着。

    张慧可不管这玩样世界上才几枚的问题,只要弟弟喜欢就好。

    至于项伟荣和关兴权,一个脑子里还在想老婆办厂那档子事,另一个干脆就当个快乐的分拣工,才懒得去多想。

    晚上七点半,因为明天姐姐和姐夫要上班出车,小孩也要早点睡觉好上学,众人散伙。

    姐姐取走了一包已经分出来的珍惜钱币,回家帮着存保险箱去。

    还有几麻袋来不及分拣的,先锁小库房。

    脏衣服就放客厅里,等我明天空下来过来洗。

    好的,姐。

    张楠不客气。

    我明早5点出车,别晚了。

    出门前项伟荣提醒张楠两人,驾驶员常常天不亮就出车,也是个辛苦活。

    放心,晚不了。

    姐夫单位还能红火个六七年,不过张楠估计等姐姐厂子办起来,姐夫这铁饭碗估计得提前报销,到时候姐夫自己都得主动去搞个留职停薪。

    一定会发!

    等看到那滚滚而来的人民币,谁还想当看着收入多其实辛苦至极的职业货车驾驶员?

    第二天张楠和关兴权两人各自背着个包,五点差5分就到了物资局车队车库。

    天还没亮,看到停车场大门大开。

    物资局车队的车库就在北门新村下边点,开门是一停车场,前头一排长长的两层楼房。

    一楼就是一间间进深很大的车库和维修间,二楼每排里外两间,以前大部分是职工宿舍,姐夫家以前就住这,每户里外两间。

    今年上半年车队在北门新村新修的套房竣工,老职工们已经搬家了,就把几间房子腾出来给了年轻人当宿舍,余下的做办公室。

    姐夫已经到了,正在他那辆8吨老解放半挂车上做出车前的准备。

    边上同一车队的驾驶员也有人到了,是住姐夫家楼上的老楼,楼富康。

    小张,出差呢?

    不是,楼哥,出去办点事。和对方打了个招呼,

    哦那人也没多问。

    张楠直接上了驾驶位,我来开,姐夫,去哪?

    三界沙场。

    项伟荣没客气,和关兴权一同坐进驾驶楼。

    发动,踩离合挂档松手刹加油门,老解放轰隆隆开出停车场。

    三界沙场,物资局车队跑北线,大半业务是先到那拉上一车黄沙,然后开个两个多小时到甬城地区的慈溪,那里正在大搞建设,需要大量黄沙。

    而剡县的黄沙质量就非常好,在江南省首屈一指,供不应求!

    中午回程,半道在曹娥铁路货用中转站,拉上需要运回剡县的物资,有时是煤炭,有时是钢材,杂七杂八什么都有。

    就这么个循环,绝不单程放空。

    半个小时,张楠就开车到了三界沙场。

    这里他搭车队的车时来过多次,而坐姐夫的车,还基本上都是张楠来k县城至三界镇沙场这一段。

    天都还没亮呢,河边沙场里已经有不少人,都是沙场装卸工。

    挖沙船挖上来的砂石经过输送带分选,分成一堆堆大小级别不同的鹅卵石和优质粗砂,一堆一堆的就像小山一样堆在那。

    沙场管理员一指挥,张楠熟练的将货车倒退到一台长长的皮带式小型输送机边。

    货车车斗里爬上去两个扛着大铁铲的装卸工,输送带开动,下边几个装卸工用大铁铲将黄沙往输送带上铲,上边两个给努力铲均匀了。

    这可是个重体力活,大冬天的就差光膀子干活了,张楠看着就累。



第二十九章 姐夫的外快
    这边正干着活呢,张楠看到有两个人骑过来辆人力三轮车(这会还没机动电动三轮车),在坑坑洼洼的沙土路面上七扭八歪的,看着挺好玩的。

    姐夫,外快来了。

    项伟荣转头一看,是老包。

    来人四十多岁,张楠只知道驾驶员们管这人叫老包,名字还真不知道,剡县三界这边本地人。

    相师傅,这趟有10箱,麻烦了。

    三轮车上是一个个用塑料布包起来的大纸板箱——香烟。

    香烟专卖,分配给每个地区的香烟都是定量的。

    不过每个地区抽烟的习惯不一样,在剡县这边不好卖的香烟品种,在慈溪可能就是紧俏货色。

    而且这会香烟已经有了白市和议价之分,一些紧俏品种在商店里,都是以超过白市价格不少的议价在销售。

    烟草公司白市平价配给的紧俏香烟根本不够,基本上得靠像老包这类神通广大的烟贩子供货。

    而这会货运交通又极不发达,烟贩子都是挖空心思和货车驾驶员们搞好关系。

    方便,小意思。

    项伟荣接过老包递上的香烟,张楠也接了根,只有关兴权不抽烟。

    两个烟贩子熟练配合,将一箱箱香烟搬上车斗,单层排放在一起,上头干活的两个装卸工接了递给他们的烟,直接把烟箱埋黄沙底下了。

    密切配合,一切有条不紊。

    驾驶员烟贩子加沙场,非常和谐的一幕。

    接过老包递过来的5张大团结,姐夫顺手揣上衣口袋了。

    如今行价,运输费5元一箱,童叟无欺!

    这会各地烟草公司就根本不查国家单位的车辆,就连附近县市的也不查,不然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哪家单位没点关系?

    更不用说那帮烟贩子还个个神通广大,像老包这种大户,路子野得很。

    这趟还坐得下吗?我也打算去趟慈溪,去结账。老包问,他看到今天人有点多。

    阿楠两个曹娥就下,挤一挤,没问题。

    一看张楠和关兴权的块头,老包摇摇头,算了,我还是到后头去,反正也不远。

    随你。

    因为运黄沙,一般目的地都会固定一段时间,那边接货的人会在工地等,根本不需要驾驶员出力。

    烟贩子也不用跟过去,除非像这次要去结账。

    等装满黄沙,天也大亮了。

    老包上了车斗,黄沙上塑料布一摊,直接一屁股坐上去。

    后车斗里吹冷风不好受,但三界沙场距离要路过的曹娥中转站不远,半个小时就到,顶得住。

    项伟荣接过驾驶权,这重载货车开车技术好的驾驶员,开同样的线路能省不少油。

    单位发的油票都有指标:省下来一是有奖金,不上交还能做人情,所以驾驶员们都挺注意节油。

    张楠技术不行,也没争。
1...1213141516...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