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将茶提升到了‘开门七件事’的高度,说‘盖人家每日不可厥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个风雅过头的宋徽宗都还专门写过一本《大观茶论,就是说饮茶的。
喝茶加作料,这让正打算给几人都泡杯辉白绿茶的裘波有点咋舌——手里拿着茶叶罐,脑子里想象一下古人的喝法,想想都有点别扭。
不过阿廖沙是绿茶红茶都喝,有条件还会往红茶里加点牛奶和糖,听完了倒没多大感觉。
一同去的夏米力更加无所谓:他老家习惯喝的是奶茶,和阿廖沙有点共同语言。不过当兵多年,那时候可没保持原有习惯的条件,这大冬天的这会也常常是一人抱着个泡着辉白绿茶的大茶缸子晃悠。
这边张楠说到了宋人的喝茶习惯:宋代喝茶最常见的方式是点茶法——宋代前期,点茶法与煎茶法并存,但煎茶法在宋代后期基本被摒弃。
点茶法是先要把茶磨碎成粉末状,然后筛选出颗粒度合适的茶末。我们现在喝茶一般是尽量要保存茶叶的原叶,而宋人则是千方百计要把茶叶变成碎末,如今小鬼子的抹茶还是坚守这种繁复的饮茶方式。
茶末制作完成后放进合适的茶盏中,用滚开的水点注茶盏中的茶叶末,同时用竹制的茶筅搅动并打制,直到形成一碗‘水乳交融’的茶汤才算大功告成,有像今天喝咖啡和喝奶粉。
而这斗茶最早起源于闽省建州,原本是茶农们评比新茶优良次劣的一种比赛活动,后随着贡茶传入朝廷受到皇帝的推崇,黑釉的建盏也成为了皇家饮茶的标配茶具。
黑瓷可以衬托白色茶汤和分辨水痕,是当时士大夫文人间的最爱。宋代嘛,文人治天下,这黑瓷地位还是挺高的。
说着拿起那个曜变天目,道:不过这个可能还不是吉州窑,可能就是闽省的建窑产品。不过也说不定,据说那时候赣省和闽省都在烧制差不多的产品。
张楠能算是个瓷器专家,但最精的只有明清瓷器和越窑青瓷,这黑瓷只能算略懂,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
这个曜变天目碗比吉州窑木叶贴花碗更加珍贵,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这种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就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挺漂亮,但烧造不易。
项伟荣一听,道:那时候就珍贵,怎么会出现在石板墓里?
呵呵,如今在小鬼子那有八件华夏瓷器定为国宝,位列前三甲全部是建窑的‘曜变天目’茶盏。其中‘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的‘曜变天目’,还被小鬼子吹嘘为‘世界第一名碗’。
小鬼子认为那个碗是上天所赐,吹嘘为至高无上的神品,其实那几个碗都是宋代时到华夏的小鬼子僧人带回去的,据说是从天目山那一带带走的。
那座石板墓虽然规模不大,但那时候修得起这样考究坟墓的人,就算不是实权官员,那也一定是一方土豪,至少也是西门庆级别的那种。
几个小鬼子僧人都弄得到这种碗,我估计要是西门庆喜欢喝茶,弄几个应该还是有办法的,当陪葬品也就不奇怪了。
得,西门庆躺着也中枪!不过西门庆似乎又有个官衔,这在宋代地方土豪中很常见,那个墓主也可能有这种官方身份。
说道西门庆的效果不错:在场的人就算没看过原著,但至少听说过,还看过几集83版的《水浒传,能够理解西门庆到底是谁。
不是说他泡妞的本事有多大,而是西门庆的身价身份。
要不要清洗一下?
项伟荣问道。
不用,先放库房里阴上十天半月再说。土里隔绝空气都**百年了,先要让它缓一缓,不然我担心釉水一见风会炸掉。
第二百三十一章 去抢劫、去泡妞
干过土夫子,保护刚出土瓷器的这点小道行还是有的:就算东西再好心再急也得慢慢来,不然一个运气不好都没地方哭去!
吉州窑的木叶贴花碗,按照品质好坏,20年后十几至上千万的都有。这会因为包着保鲜膜看不得十分清楚,不过张楠估计手头这个怎么也是中高档货。
至于那个曜变天目碗,无价!
不是说贵到了没法用金钱衡量,而是这三五百年内压根就没成交记录可以参考。
霸气——想查成交记录,那都是以几百年为单位的!
张楠说两个碗是国宝,这国宝也有个三六九等,人也各有喜好,至少在张楠眼里,这两个碗和自己捐赠出去的《女史箴图压根不在一个档次上。
顾恺之的那幅画算得上是国宝中的战斗机,这两个碗差不多就是初级教练机级别。
拿了个刷鞋的刷子,在户外的水槽那将两面铜镜刷了刷。
这东西怎么样?
项伟荣将两个碗拿去了库房,回来洗手,看到张楠正在刷铜镜,就顺口问了句。
宋代铜镜,打死了也就是个小玩意,没多大用。
你手上那个看着不是挺漂亮的。
张楠这会刷的是那面花卉镜,项伟荣感觉花纹挺精致的。
没用,在南阳也就几十块一面,铜镜上档次就得唐代以前,宋代的就是个白菜价
宋代铜镜注重实用不崇奢华,器体轻薄装饰简洁,背面多铸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山水楼阁等图案纹饰,亦有光素无纹者或加铸坊字号商标者。
而今人可不喜欢铜镜素雅轻薄。
而且同之前的铜镜相比,宋代铜镜的合金成分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宋镜是黄铜做的: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铅量大增,不是唐之前用的青铜。
那面素面商标镜不说也罢,20年后打死了也就不到1千,贵了就是蒙人。手里的花卉镜图案倒是精致漂亮:八瓣葵花形圆钮,荷叶钮座,外有四朵盛开的牡丹。
但就算二十年后,也就是几千块的小东西。
不过既然挖出来了那就带回来,库房里丢着再说。
收藏古董的玩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喜欢把墓里挖出来的东西放家里,特别是不放卧室,但这铜镜却是个例外——除了极少数是清代中前期的铜镜,世面上有的华夏古代铜镜,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都是墓里挖出来的!
只要家里收藏有青铜镜,如果不是现代仿冒的假货,那就差不离——全是他娘的是陪葬品。
1987年12月25日,经过几千公里的辗转奔波,张楠心满意足回到剡县。
去了趟醴陵,通过关系拿下200余件毛瓷;在景德镇,大打金元战术,最后只给陶瓷研究所仓库留下不到100件7501样品。
在干掉了陶研所库房和汪所长他们征集上来的那些原本在职工手里的毛瓷后,张楠直接加价,最后一个7501小碗都喊到了100美元一个,这下职工手头原本还想预留的也被基本收缴一空!
第一批已经运走,汪所长他们想反悔都没机会!
不过也能理解:物以稀为贵,基本在一个人手里囤积,这就等于完全掌控了某一样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权。
在张楠来之前,一个小碗也要个三五十块人民币;当张楠拍拍屁股走人,当地留下的极少数毛瓷水点桃花小碗,少于500人民币一个问都别问。
这会500人民币虽然牌价超过100美元,但你压根换不来!
景德镇7501毛瓷,整整1582件,锅碗瓢盆碰基本到齐——连陶瓷饭锅都有两个!
这是抢劫,**裸的抢劫!
今天美国人过节,在外地打越洋电话不方便,回来后才同妮可同珍妮那边联系。
美国方面一切正常,而且已经向日ben派出了工作人员:如今日本股市已然复苏,正在一往无前!
而华尔街还在调整,虽不能说半死不活,但同黑色星期一之前是没得比。
张楠之前给妮可同珍妮划了条红线:1989年12月25日日经股指38500点。
在此之前,整个日本股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只要有办法有资金坐上那张巨大的餐桌,只要不自己作死,是个笨蛋都能吃撑!
具体操作张楠不管,那些极端专业的操盘手管理人员知道该怎么办。
专业的事就得交给专业人员去处理。
而珍妮同妮可会在个把月后到华夏,陪张楠过华夏传统的春节。
联系完美国,张楠觉得有点无聊了。
自个就像打仗一样办完了毛瓷的事,还愣是给自己差不多凑齐了完整的一套放自己客厅的展柜上,其它放进了弹药库。
这下发现手头暂时没什么可干的事了。
想来想去给身在杭城的表哥张洲打了个电话,不过消息并不好:他之前拜托表哥注意西子湖边老别墅的出售情况,不过暂时没消息。
挂了电话,想到了沪上。
拿起电话机,往庄臣公司打了个。
姐夫,这几天有没有空?
项伟荣早几天就回来了。
有重要事?
那倒也不是,就想去趟沪上,想办法给我调两辆货车,挂车最好。
行,什么时候要?
后天吧,如果来不及再过个一两天也无所谓。
好,等我电话。
这意思就是不用姐夫陪着,不是什么秘密的事。
过了半小时不到,电话回过来:后天就有车,两辆八吨挂车,如果不够,还可以加一辆五吨东风。
够了。
车子一确定,张楠跑到保镖们所在的地方去,看热闹蹭晚饭。
今天夏米力和卡里米两个弄了只羊回来,正在准备整个烤全羊,过会姐姐姐夫和关哥他们在公司里忙完也会来。
这几天有没有安排?
张楠问阿廖沙几个。
值班,怎么了老板?
后天去趟沪上。
有没有需要特别准备的?
羊还在收拾,阿廖沙在给夏米力打下手。
不用。
张楠随口回了句,不过心里想的没敢说:我们去抢劫,外加泡妞!
第二百三十二章 鬼子大扫荡
夏米力同卡里米两个中午回到剡县后,闲着没事,从大院边的小路绕到了北边新打的围墙那边看看情况,结果碰上位戴望村到这边放羊的老年村民。
剡县本地养羊的人可不多,连带着菜市场里的羊肉都不多一个县城竟然只有一个羊肉摊位,羊肉还都是熟的!
别奇怪,不仅仅熟,还是冷的,这就是剡县羊肉的特色:买菜的买回去一块,切开装盘,压根就是个冷盘菜,沾点酱油就能吃了。
这会可没多少冰箱,市场里更加没有那个高档电器,所以这会剡县人也就是在天冷后才能吃到点羊肉,夏天根本没地方买去。
至于生羊肉,那是一年四季没得买,很多剡县人到目前为止就压根不知道生羊肉长什么样,活羊倒是见过。
夏米力和卡里米爱吃羊肉,当过兵也没那么多讲究,不那么清真的剡县羊肉也吃,但不是他们习惯的那个味。
想自个做点羊肉又没地方买,终于撞上个养羊的,就故意套近乎:别看一边的普通话够呛,两个塔吉克伙计听剡县方言的能耐也暂时是惨不忍睹,但连比划带交谈的,两边竟然说得还挺热络。
卡里米两个看到羊就亲切,虽然剡县的山羊同帕米尔高原家乡的羊不一样,但还是让这两位更加想念家乡的味道。
养羊的这位也就是养点羊补贴点家用,住得离这不远,知道这个原本的海军基地里有几个外国佬,一听老外要买羊,没问题,咱养的羊每年总要卖掉几只。
本就打算再过个个把月在春节前出售的,如今要买价格合理就行,反正这段时间也长不了多少膘:都不用称重,两边都是行家,一看羊就知道大概重量。
等看完围墙的情况绕回来,夏米力手里就牵着只看上去挺不错的山羊。
准备烤全羊,原本养羊那位还可以帮忙宰杀,不过两人不用人家奉送这项免费服务卡里米两个十几岁那会就是把杀羊好手。
说是烤全羊,不过其实就烤半只,另半只切成大块弄进大锅里清炖,等熟了沾点盐就吃着香,这是塔吉克族的饮食习惯。
而且如果是全都烤着吃也不合适:这山羊烤熟了比不上绵羊,偏柴。
至于绵羊,别说现在,就算再过三十年,绝大多数剡县人都没亲眼见过绵羊长啥样,电视里看到的不算。
看到两人还在清理羊内脏,张楠就感觉挺奇怪的,问了句:不是说禁食动物内脏吗?
卡里米边清洗边道:老板,其他人我不知道,不过我和夏米力从小就吃羊内藏,血液洗干净了就行。
张楠一想也是:上辈子那么多的清真餐馆,里边喝羊杂汤的人可不少。
有些事搞不明白。
卡里米两个本事还真大,准备的佐料里连孜然都有,估计是从西疆带过来的,如今这种香料在江南省压根就买不到!
一帮人弄到近六点才开吃,这顿大餐都吃到了快晚上8点,中间阿廖沙同夏米力还跳了几段本民族舞蹈,引来一片掌声。
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阿廖沙拿着项伟荣递给他的一瓶茅台,也不用杯子,连瓶没几口就干完了,还像个没事人一样。
而夏米力和卡里米是滴酒不沾。
家里不喝酒,当兵那会一般也禁止喝酒,值班就更加了。
说话的是卡里米,因为之前张楠喝了点干白,顺便问了问卡里米两个的饮食习惯:感觉这两位也挺好对付的,没那么多太多讲究。
阿廖沙在部队里一般也不喝酒,除非班长或关哥给。不过这家伙其实喝酒了也没事,喝白酒就像喝白开水,这茅台都能喝好几瓶,压根就没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