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火枪没有改变这个世界之前,在成熟的火枪,没办法大规模的应用于战争之前,钢铁,是唯一可以增加北宋底蕴的东西。

    北宋禁军为什么只有80万,为什么不配备大量强弓,配备大量的步人甲,原因就是因为财务问题,80万禁军,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消耗,这个消耗,连北宋都承受不了,现在赵信的出现,如同一个强心剂,打入了北宋的血脉之中。

    4亿铁料,已经远超过北宋日常的采购量,这些先不说,是进入到军事领域,还是别的,总体而言,会让北宋的潜力增加。

    接近万套的精铁步人甲,加上更加精良的普通步人甲,步人甲的总数,最少增加了10万以上。

    这也就是意味着,10万重步兵的增加。

    不管后世,对于北宋的军事评价,是多么地,北宋步人甲,一直是北宋的核心中间,是对抗游牧民族重骑兵的重要屏障,他们的增加,对于战斗力的提升,非常的明显。

    在35文左右的均价,北宋就可以购买这么多的,如果在降低呢,降低到17文,也就是原来一斤铁的钱,变成了两斤,哪怕最终订购,打打折扣,再提升个50%,北宋的战斗力会更强。

    热武器不容易,哪怕拥有了钢铁,拥有了黑火药的配方,甚至是掌握了硝酸,这么一个火药之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可是要




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
    就在第二座高炉做好了5天之后,一个奇怪的订单,送到了牛大力的面前。工字型硬钢,要求硬度和表面耐磨性都达到一定程度。

    这样的钢铁,还有一定的规格要求,比如,宽度,硬度,长度之类。

    看起来很细密,缺不算复杂,主要是磨具上面,进行简单的制作,把钢水浇灌进来就可以了。

    目前配方的钢,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

    这是赵信深思熟虑的结果,在铁匠作坊步入正轨之后,他没有直接的转而去制作玻璃这样东西,而是选择了的铁路。

    没有蒸汽机,铁路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你要知道,铁路的雏形,并不是蒸汽机拉的。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铁路的宽度,都是一样的,原因非常让人匪夷所思,是两匹马屁股决定。

    这个历史,身子可以追述到古罗马时代,当时战车的宽度就是这样,然后这个习惯延续下来,一些老路,都被这样轮子,压出来的深深的轨迹,然后只要不是这个轨迹的马车,在这样的老路上面行驶,就很容易坏掉。

    正是这个故事,给了赵信很大的启发,现在,他没办法修建合格的高等级公路,更没办法修建铁路,但是可以修建类似的快速车道,用马拉的方法,两条铁轨,就可以在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

    这样修建的速度,远比水泥路要快的多,而且难度不大,特殊铁轨和铁轮,不必考虑凹凸不平,或者减震之类,在摩擦系数足够小的前提下,这样速度也可以保证,拉的货物也足够。

    这是一个创造性方法,具体要不要使用,还需要试验,但是,总体而言,难度不大。

    中国没有连接器的,所以从古代,就是两轮马车,四轮马车出现过,却应为转弯不方便,而被淘汰,这个马拉铁路,可以不考虑转弯的问题,专线专用,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取得较快运转方法。

    同时,马拉的前提下,车厢不可能太重,对于铁路的要求也不高,每米15公斤左右,已经是一个合适的重量了。

    现在,炼钢厂的普通配方钢铁就可以使用,这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个易于实现的利好。

    实际上,马拉火车,也是晚清的一个可笑的玩笑,当时世界各国都已经普及了铁路,铁路不但成为了投资的热点,也成为了商业发展的关键。

    可是清朝为了可笑的震动祖宗陵寝这个可笑的理由,去掉了火车头,改用马拉的方法,从1881年铁路通车,到1885年中法战争,三四年的时间之中,一些驽马拉着笨重的车厢,往来于这个不足10公里的铁路上,把一车车的煤炭运出来。

    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是愚昧的,是拒绝先进的,那是可怕的笑话,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却成为最为方便的解决办法。

    马的速度,取决于多方面的,马本身的速度和力量是恒定,跟地面的摩擦系数,成为了载重的最重要的标准,当然了,这是四轮马车,二轮跟四轮的相比,还有合理性,承重力,能够拉起的重量变化巨大。

    有铁轨的话,保守估计,几匹马拉起来几吨的东西,是没问题的,省力,还速度快,这几乎是完爆二轮马车。

    快速交通,无外乎是水泥路和铁路,前者耗费巨大,就拿普通的村村通那样的水泥路来说,6米左右宽度,20公分的厚度,耗费的水泥,每公里1200方,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不含钢筋的混凝土,密度大概是每方2.4吨,就算是扣除沙子,石子这样的天然矿物。每公里会使用500吨以上的水泥,还有数十吨的钢筋。

    虽然说,水泥生产较为容易,那是跟钢铁比起来,投入巨大,还需要特别的资源,就算是兴建大规模的水泥厂,估计能够勉强跟钢铁差不多,年产量500万吨。

    这样的水泥产量不少,可是能够的建造多少公里道路,1万公里,很多么,不多啊,5条1000公里的道路,就要把全部都耗费,更别说,其中,桥梁,道路,还有其他方面的花销。

    可是如果铁路来代替的话,就节约很多,一公里30吨的钢铁,最多使用一点点水泥,底部要硬化,还要铺设枕木。

    马拉火车,就不能够如同后世铁路那样,枕木加上底下的填充材料,要跟有轨电车那样,几乎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种,防止马受损。

    这都不是问题,哪怕是硬化,甚至是在下面埋设部分的枕木,上层填充,防止马受损,这些耗费的,可能只有公路几分之一。

    未来,在水泥厂和钢铁厂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公路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可以四通八达,并且很方便,改造之后的特殊的四轮马车,也不比这个马拉火车差多少,最多是有一点点的差距。

    不过到时候,只要找到合格的密封材料,蒸汽机的项目,应该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了,正好无缝的跟这个对接。

    一次性出



第三百零三章 实验数据
    钢铁的价格,在目前的定海军,已经降低了,这些直接浇筑而成的工字钢,价格只是比基本的多上2文,也就是6文一斤,可是3公里长的路,却耗费巨大。

    单纯钢铁,一公里大概是使用30吨左右,就是6万斤,单纯每公里的钢的造价就是360贯,再加上接近一倍的人工和其他投入,这个总价值非常惊人。

    虽然比不上青石路,也比其他的普通的道路,耗费要高很多,最关键的是,就是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钢条,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很快的,人们就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的,因为车厢也出现了,钢轮子,一共是4条轴承,链接了16个轮子,看起来,相当的厚实,而上面巨大的,以钢铁为骨架,木板填充的车厢,也显得硕大无比。

    此时此刻,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车厢之中,装入了最少5吨重物,这不是车厢能够承受的极限,因为车厢是钢铁骨架,原则上,只要是木质的挡板能够承受,他就能够承受,不能说达到60吨,这种后世铁路的程度,10吨到15吨,还是没有问题的。

    太过沉重,会增加马的负担,赵信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快速,并且高效的东西,而不是单纯追求重量。

    铁路的承载量,跟一次性通行的数量,还有通行的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后世的列车运行图精确到了分钟,原因就是如此,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之下,最大限度的保证通行的效率。

    这个时候,讨论列车运行,还是早了点,赵信更关心的是这个的效果。

    马拉火车,这在19世纪的时候,成为了中国愚昧的象征,在很多年,会成为笑柄,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在这个时代,赵信知道,这不是笑柄,但是能够有多少效果,真的不得而知了。

    一共的8匹马,这是临时增加的,北宋还是有不少的能工巧匠的,单纯设计马的牵引,就可以看出来的,可以让八匹马在一个方向,彼此不相互影响。

    之所以用8匹,也是考虑到重量和速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马力一直都是力量的单位之一,早期的福特t型车,他的马力不过是20,当然了,t型车的重量很轻,他很大的功率要用在跟摩擦作用上面,不是高等级公路,很难获得足够润滑。

    铁路不一样,所有的轮子,跟铁路,都是经过了打磨的,切合在一起,光滑的铁的表面,摩擦系数比高等级公路要低的多得多,之所以不用钢铁铺设,就是因为如果真的是路的话,制动怎么办。

    铁路不存在这个问题,他就是一条封闭的,没有任何阻挡,可以直接向前走的,这样下来,哪怕只有8匹马,也可以拉着沉重的东西,用较快的速度前行。

    孙吉,薛玉,牛大力等人,都来到了现场,前两者是好奇,也为了来保护赵信的安全,后者,则是为了看看,赵信让他做出来的这个所谓的铁道,到底有什么作用。

    孙周是一个马夫,他为主人最少赶了12年的马,什么单马的马车,双马的,甚至4匹马的,都赶过,这一次,宽大了许多,也使用了8匹马,用来拉着背后的大家伙,可是他没有什么紧张的。

    直向向前,没有什么拐弯,没有什么不平整的路面,他只用努力的向前赶就好了,这对于他而言,很轻松。

    赵信等人,站在1.5公里左右的地方,只有3公里的铁道,前面启动500米,还有后面减速缓冲1公里,不算在内,他主要是考虑,最快的这么一公里。

    这是关键,是考察整个铁路的效率和速度的关键,而在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的前提下,他选择了沙漏。

    之前已经反复的计算过,这个沙漏,通过跟日冕的对比,精确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许秒,会出问题,但是分,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对于低速的马拉火车来说,分钟这个标准,已经是非常的适合的的,赵信也没有想过要多块,只不过要初步的掌握一个速度。

    很快的,准备已经完成,一个礼花冲上了天空,光芒十分耀眼,这是开启标志,赵信简单的记录了一下时间,这不是关键,前期的500米,要给火车提供加速。

    5吨的重物,加上火车本身,估计接近的12吨了,因为钢铁构成的轮子还有车厢的主体,使用的钢铁差不多就有一个立方,这也是沉重的根源。

    把12吨的重物,从铁轨上面,从静止拉起来,哪怕摩擦系数不高的,也需要一段的时间,好在,相对于别的沉重和摩擦来说,这里阻碍要小一点。

    缓缓的,火车动了,从静止到运动之后,马承受的力就小了,他们也开始加快了速度。

    “好厉害!”薛玉忍不住说道,看到8匹马就把这么沉重的东西拉起来的,他多多少少有些吃惊,这么沉重的车厢,在他看来,这几乎不太可能被拉起来,可是事实摆在面前。

    500米的距离,马车大概走了5分钟的瞬间,主要是前面的一段,从静止,从低速,到相对的高速,这需要时间。



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
    来到定海军,已经超过了2个月的时间,从庆历四年6月,逐步的进入到了8月,夏天已经过去,秋风一天比一天凉。

    除了炼钢厂和铁路,赵信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定海军的调整之上,庞大的人力,再加上从大名府,还有整个北宋各地招募的工匠,定海军已经成为了大工地。

    钱如同流水般的花去,就算是负责资金的小吏,也有些目瞪口呆。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如同大名府一样,不但政府拨款众多,还有自身的营收,可以支撑的起每年几百万的花销,定海军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一个边陲的小岛,最多也不过是几千人,可是现在,最少有35万多人,在这里挥洒着汗水。

    从淮南东路接收的灾民,基本上,已经到位了的,除了少部分老弱病残,不适合乘坐船出海的,暂时在的海州附近和洪泽湖附近安顿,剩下的,都到了定海军,一共是27万左右,这大大的出乎了淮南东路的预料,他们本身还以为,可能要一两年的时间,毕竟这么庞大的灾民数量。

    除此之外,还有接近8万劳力,一部分是从大名府,还有汴梁的冶炼司精简下来的人员,另外一部分,就是从各地招募的工匠。

    任何时候,钱都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更别说定海军这样,只要解决了基础的原材料问题,他们已经可以负责生产,而不用大量的从外面运来。

    水泥厂已经扩张了数倍,海岛上面的特殊环境,还有2个月的时间,赵信在定海军上面树立的一系列的棱堡,已经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虽然在后世,海岛的防御更加不容易,需要面对着从各个地方可能到来的袭击,可是在这个时代,整个东亚,所有的强国,都把目光放在陆地上面,海上的力量几乎没有。

    否则的话,无论是灭了的北宋的金,还是灭了金的蒙古,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从陆地上击败南宋,可是一条长江,一个的海上屏障,足足抵挡了他们上百年的时间。

    元蒙,也是在灭掉了中亚诸国,获得了远超过这个时代防御的回回炮,同时,在阿拉伯人手中,获得了一大批海上的力量,这才突破了长江防御,灭亡的南宋。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只要小心点的,仅仅是自用的话,水泥是不会流失出去。

    实际上,整个定海军,在水泥的使用上面非常的奢侈。

    水泥本身的难度不大,又不是高标号的水泥,只是一个的简单的,负责粘合作用的水泥,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那些到现在,都非常震惊的古代建筑的,在那个时代,并不困难。

    把黏土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些贝壳,或者火山岩石,这些的已经是摸索出来的配方,北宋实际上,已经开始大量的生产了,并且到了陇西的韩琦,也在陇西建立了的最少4个大型的水泥工厂,负责生产水泥,建设棱堡。

    可是他们的生产,更多是如同之前的铁匠作坊一样,自己生产,最多是集中的人多了一点,可是赵信这边,却是真正的工业化大生产,效率提升了100倍都不止,成本也降低到了相当的程度。

    就拿现在,水泥厂的水泥来说,成本上,最多就是北宋生产的十分之一,这在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之中,差别非常的巨大。

    当然了,水泥这一种战略性的物资,定海军自己生产,自用是可以的,向外销售就不行了,军事上面有特殊的用途,在很多方面的使用,都要受到限制,这一点,赵信明白。

    在定海军的使用,就没有顾忌了,从他到来之后,开始逐步的调整,原有建设的房屋,会逐步的改变,到最后,定海军会普及成六七层的小楼。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的,之前赵信不再,负责人把住宅铺开,哪怕只是3万间房子,6000多套,可是占地面积,超过了120万平方米,也就是1.2平方公里。

    看起来不大,整个定海军,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真的不大,可是这些是在一间房子住8个人以上,当这个扩张10倍,甚至是20倍的时候,定海军适合的土地,就不行了的。

    6层楼,这样的总容积率会扩大三四倍以上,这样下来,就算将来发展到三四百万的数字,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住宅面积会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下,这是极限。

    目前,定海军,可以使用的,适合主宅的土地,也就是200平方公里左右,划出一百万,剩下的可以规划为轻工业,商业,还有管理区域,这是比较符合城市发展的。
1...112113114115116...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