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是不可能的,辽国的军队给了他底气,元昊要对付,首先要对付辽国的主力,否则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他的身上,那么几万大军长驱直入的话,最终,说不定,连兴庆府都可以攻下来。

    可是如果周文秀太过贪婪,把这些大型牲口都带上的话,那就出大问题了,他最大保护速度就不复存在了。

    向南向南再向南,穿越了300多里,甚至穿过了兴庆府这个中轴线,在穿越的时候,又开始向东,周文秀的目的很简单,他必须要跟北宋接触。

    周文秀知道,北宋和韩琦,必然会派遣密探,监视贺兰山的这一战,最少说,能够知道这一战的打至战果。

    可是远距离的监控,根本无法进入到战区,最多是掌握,这一战的大体局面,谁胜谁败或许可以看到,具体的数据肯定没有。

    战场之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连周文秀,在这一战之前,就没有意识到的,这一战会打的这么的顺畅,一战之下,消灭了西夏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力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元昊直接丧失了继续野战下去的勇气,选择防守。

    周文秀不知道他离开之后,打成什么样子了,可从元昊的收缩可以看到,元昊已经丧失了野战的勇气,这就是北宋最好的机会,只要北宋可以出兵,越过了宋夏的边界,拿下西平府,那么灵州就唾手可得,这个西夏攻击北宋的根基,将会成为北宋的重要跳板。

    这个措施,不是不正确,如果单纯只有辽国和西夏,那么是最正确的选择,周文秀也是知道,兴庆府属于是西夏防御最强大的地方,加上西夏跟北宋的战斗,西夏已经掌握了部分攻城和守城的技巧,这样对




第三百二十四章 韩琦出兵
    看起来,周文秀的这些信,分成了12封写出来,有些流水账的意味,却详细记录了这一切,这其中,有三封包括了新式重骑的性能,这是完全在实战之中验证过的强大.

    表面上看,新式重骑兵铠甲,只是对铠甲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强度上面微微有些提升,重量变轻了,看起来只是一两成的提升和减少,可是整合到骑兵之中作用巨大。

    周文秀就能够利用这么2000骑,做到这个程度,也依托了这个装备的先进性能。

    第一战,1000人,几乎干掉了1万人,第二战更是可怕,不但连续的凿穿了阵营,在千军万马之中,攻破了一连串的精锐部队,让辽国度过的最大的危机,破解了元昊的偷袭,让辽军没有收到大规模的损失,最终的结果,元昊不得不退守兴庆府。

    在这些信件之中,韩琦最不敢相信,也是最为惊喜的,就是这个。

    元昊作为西夏的核心,甚至是西夏军队的主心骨,只要他被困在兴庆府,那么对于整个西夏的掌控,就会出现问题,这会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枢密院,早就研究了很多的东西,可是最好的推断结果,只是让辽国和西夏在贺兰山对持,这样就已经给了他们机会了,谁知道,元昊干脆跑回去了,很显然,辽国接下来的步骤,一定是围城,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能够改变。

    除非,元昊愿意出来跟辽国野战,并且在野战之中,战胜辽国,取得胜利。

    这几乎是不可能,如果元昊敢于跟辽国野战的话,就不可能退守了。

    如果只有最后一战的信息,有很大可能,元昊会退守,但是也有可能是计谋,元昊装作退守,而是选择在特定的地方进行埋伏,或者引军在外。

    无论是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让接下来的战略,出现一定的问题。

    详细信件,就产生了作用,因为周文秀在西夏境内活动的时间不短,周文秀在进入到西夏腹地之后,只有1000左右的骑兵,却能够在西夏境内大幅度的攻击,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元昊已经在大规模的收缩了,几州之地的,大一点的部落,全部都不见踪影,否则,就算周文秀战斗力惊人,只剩下不足1000的骑兵,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战果。

    反倒是在信的最后,周文秀专门的用了3封的篇幅,专门介绍了几处物资的所在地,这些,反倒是韩琦最不关注的。

    诚然,这些物资非常的值钱,12处,一共有1.5万头牛,4000匹的马,还有大量的羊,同时一些不容易携带的财物,也被放在那里。

    单纯1.5万头的牛,在北宋的价值,就高达20万贯,更别说4000匹马的,还有大量的羊,这些总价值超过的50万贯的物资,不能说不重要,任何一个统帅,面对着这个财富,都必须要低头。

    这可能代表着一只队伍几年的费用,可以用来培养出一大批的精锐的战士,对于军队的提升,非常的关键。

    可是在韩琦这里,他从来都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的目的从来就是获得战略性的优势,而相对于财物,或许可以让他更加轻松一点,可是如果为了贪恋财物,而是去了获得灵州的机会,韩琦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不管辽国能不能攻下兴庆府,彻底的占据西夏,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个难以放弃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了。

    灵州就是第一个目标,也是韩琦最重视的,最大的目标。

    灵州,位于兴庆府的西部的,在后世,属于是吴忠和灵武,也算是银川周围的重要的地市,而宁夏吴忠大盘鸡,也算的上是一个名片,在后世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宁夏吴忠的饭店。

    在这个时代,宁夏吴忠的大盘鸡还没有出现,灵州这边,最出名的,是他的稻米。

    没错,在维度这么高的地方,还有稻米,这并不是黑科技,而是正常,因为这里是塞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河套,也就是黄河几字形中间部分,那是一片以银川为主的平原,自古以来,都是一片富饶之地,也是整个西域,最值得开发的地方。

    中原王朝,控制了河套,就拥有了向西跟进一步的本钱,而河套地区跟其他地区完全不同的是,这里很少干旱,黄河还有河套地区的各种水源,给这里提供了天然的浇灌环境,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对河套的开发,也相当的到位。

    灵州,兴庆府以东,算是跟北宋直接接壤,西夏或许有种地的人,可是整个西夏对于此的不重视,让灵州的开发,非常的少,除了紧靠着河流的水浇地,其他的,都是草场,成为了牧原。

    说实在的,在韩琦在西夏的时候,就对灵州虎视眈眈的,拿下了灵州,不但距离西夏的兴庆府更进一步,只要通过一定的农垦和开发,就可以



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
    步兵骑马,不考虑冲锋的话,可以简略很多的东西,无非是把马作为一个代步工具而已,甚至不用训练战马在战场上面的作为,一般的,可以行进的马就可以了。

    在遭遇到敌人骑兵的袭击的时候,就需要骑兵部队站出来,4万人之中,只有5000的骑兵,这是跟周文秀部一样,武装到了牙齿的骑兵。

    在过去,这只是一个鸡肋,战场上面作用不大,在追击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形势,而现在,他们的作用就非常的单一,就是为后续的部队争取到时间。

    骑兵缠斗,重步兵列好阵营,然后长弓队才在他们的防护下,进行攻击,一旦长弓队开启了攻击阵营,那就如同水银泻地一样,无所不能,就算是骑兵逃窜,他们也可以骑马追击,不会像是以前那样,望洋兴叹,可以说,战斗力提升的不止一倍的。

    西北,在韩琦的控制下,就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开始疯狂的运动了起来,不但是这些部队,还有大量的物资。

    韩琦坐镇边关,更是把一切都走到前面,无孔不入的密探,开始频繁的出动在西夏境内,这一点,西夏和辽国并没有发现。

    要换成之前的西夏,肯定会发现,可是这个时候,元昊为了守住兴庆府,让人员大规模的收缩,至于辽国,根本就没有想到。

    越来越多的消息,越来越多的证明,让韩琦心潮澎湃,几年前的好水川一战,虽然韩琦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青云直上,可是在他的心中,却是一个永远心结,无时无刻不想着反回来,可惜西夏的强势,加上北宋的无力。

    现在,赵信的一个简单的布置,北宋只是因利是导,甚至连很大的代价都没有付出,就获得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灵州,必须要拿下,而且是快速完整的拿下。

    赵信的估计果然没错,周文秀也让他满意,马上西夏的兴庆府就要被辽国围困了,辽国无法攻占兴庆府,这是元昊做出这个决定的根基,他准备用兴庆府强大的城防,来抵消辽军的战斗力优势。

    没错10万辽军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骑兵,骑兵不能攻城,这是西夏用血的教训最终得到的的,辽国因为少于大规模的战争,对于北宋,也少有战争,大部分都是虚张声势的威压,这样获得一点好处而已。

    西夏不一样,无数次的攻击北宋,甚至有攻击下边境重要城市的先例,他们清楚这一点,用骑兵攻击防御严密的城市,除非是全部用骑射,从侧面消耗城防的实力,这样根本无法帮助攻破城市,最多只是消耗而已。

    真的要让骑兵直接攻城,或者下马攻城,那就正中下怀了,北宋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辽国的野战战力,很是强大,这让元昊失去了跟辽国野战的念头,可是守城,那是没问题的,更别说,还有十几万的精锐和附庸,整体实力不比辽国差多少。

    西夏虽然连续失败了两次,损失惨重,可是主力没有失去,真的要跟辽国野战,也未必一定就失败,可是他为了避免损失太多,选择了这么一条路的。

    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一条路是一条取巧的路,一旦做到了这一条路,很有可能较少的损失,打败辽军。

    到现在,元昊的念头还是,用较少的损失,打败辽军,以取得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占据灵州
    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元昊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因为北宋的乱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元昊以为固若金汤的城池,在北宋看来,那是平趟而过,甚至在韩琦的手中,还准备了大量的杀手锏。

    另外一边,贺兰山的附近,辽国的主力,经过了短暂修整,开始向前,因为周文秀的骚扰,再加上元昊的收缩,没有遇到态度的抵抗,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从贺兰山附近,达到兴庆府的时候,元昊已经是严阵以待了。

    站在城头上元昊,看着飞奔而来的辽国骑兵,心中满是憧憬,他付出不少,可是也不算大,西夏是部族的制度,很多的大部族,并没有在他的掌控之中,借助着辽国的这个机会,他也把一些不听话的部族给处理了,特别是在的兴庆府,更加容易。

    只要成功渡过这一劫,整个西夏的控制力度就会上升几个层次,那么掌控着最大限度的力量,他完全可以把这个损失,从北宋的身上找回来。

    历史上,哪怕是西夏的损失不算很大,可是依然在之后的几年之中,不停的攻击北宋,让北宋有些焦头烂额的,不厌其烦。

    骑兵逐步的接近,看着严守的兴庆府,只是凑到了近处,射了一波箭,然后就停下来了,在距离城市较为远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的。

    元昊也不在意,这只是一个前锋,就算是他出兵,拿下,也没什么,更别说他准备的相当的充足,如果辽军的大部队到来,开始攻城的时候拿出来,才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元昊的底气在于,兴庆府的防御,这个被作为西夏的王都,经营的几十年的城市,防御被他开发到了最大,在决定了守卫的时候,又部署了大量的神臂弩,还有其他的一些守城的装备,让兴庆府的防御,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又平添了一层台阶。

    元昊有理由相信,别说是10万人,就算是30万人,也别想攻破兴庆府。他是收缩了力量,在元昊看来,辽国除了一点点人口,或者是牲口之类的,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他的底气的所在,他没有想到,在另外一边,宋军,已经强势的攻进了灵州的。

    元昊在灵州留下了一部分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安逸的了太久,根本没有想到,会遭到北宋的攻击。

    骑兵分成了10个部分,分别攻击散落在周围的小部落,或许周文秀攻击的时候,只是在灵州的旁边略过的,快进快出,可是北宋不一样。

    10个队伍,对于一些小部落,甚至是中型部落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3天之内,奔袭200里,几乎把整个灵州给穿透了,除了西平府等少数几个大城市没有的攻击,剩下,已经全部的陷落了。

    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北宋开始倾斜,同时,北宋也是外紧内松,不停的把人员向内挤压。

    在韩琦的作战地图上面,一个个钉子,一个个代表着西夏的旗号被拔出,大量的收获和土地,让他慢慢的掌握了灵州,现在,只剩下最后几个城市了。

    长弓队和重甲步兵,也慢慢的到位了,相对于灵活的,攻防一体的骑兵,这些骑马的步兵,速度慢了许多,不过他们的攻击力更强。

    不必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任何要给城市,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首先,是一个在灵州腹地60多里,也算是一个中型城市的地方,长弓队开始显现力量。

    这个说是城市,实际上,只是一个寨子的地方,面对着长弓,重甲步兵的双重进攻,只是抵挡了15分钟,就举旗投降了,长弓队甚至只是浅尝而止,连10轮箭都没有射完。

    真正让长弓队,彻底的展现作用的,是西平府,西平府作为灵州的核心,也是灵州最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虽然不是兴庆府那样,是石头构成的坚城,却也差不多,比较完整的城市和城防,要攻占他,非常不容易。

    可是在宋军面前,只是稍稍的阻挡了宋军的脚步。

    或许是最后一个城市的关系,或许是周围人员都集中到了这里,韩琦不但亲自到此,几乎绝大部分的宋军也聚集在这里。

    一场真正展现长弓作用的经典战例,在这里彰显,在西平府一战之中,宋军的长弓展现了可怕的势力,一共动用了2万的长弓手,这些长弓手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用箭雨遮天蔽日。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射出了200万箭,要知道,西平府军民,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5万人,就算是周围逃难过来,也不超过10万人。

    哪怕是20只箭一个人,也非常的可怕的,当箭雨彻底的把西平府犁了一遍之后,西平府的士兵已经损失殆尽了,直接投降了。

    韩琦听到了投降的结果,叹息一声,西平府,这个西夏攻击的北宋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个曾经想要拿下,却没有办法的城市,却这么轻松的被攻破了。

    这就是长弓的可怕之处,就算是北宋,如果没有长弓的前提下,面对着长弓的疯狂攻击,也会感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
    周文秀的到来,特别是拿到了一个解决后勤问题的方法,已经挽救了已经岌岌可危的辽军,在后勤出现问题的时候,辽兴宗已经再一次的萌生退意了。

    可是暂时而言,他不敢贸然的撤退,他很清楚,元昊比他想象的狡猾,他要想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后退的话,一定会让元昊利用到,说不定,10万大军,就走不出去西夏了。

    周文秀的解决方案,是最为适合,只要抽调一万,最多两万的军队,就可以横扫西夏,那些部落,在辽兴宗看来,就是土鸡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就算是聚在一起都没有什么作用,分开就更是如此。

    结果也是如同辽兴宗料想的,西夏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已经被抽调到了兴庆府,这样可以提升兴庆府的防御强度,但是弱点也显现出来了,整个西夏没有能够跟辽军对抗的力量。

    实际上,就算是没有抽调,也没有,20万西夏军,跟10万辽军对阵,一方损失两成,一方快四成,这样的对比之下,西夏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1...117118119120121...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