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但是,辽国从西夏方面进军,偏师到时有可能,主力根本不可能。
西夏的根基,在于四京,现在第五京还没有正式成型,实际上,经过了这么多年,最为发达的,其实还是上京和南京,这两处地方,距离西夏这边太过遥远。
辽国从本土境内,绕路3500里左右,再从西夏这边攻击北宋腹地,2000里左右,纵横5000多里,为的只是防御薄弱,这可能么,再说,陇西也是跟河北一样的军国重镇,不可能让他轻易突破的。
或许,会利用灵州的薄弱,敲诈或者是打草谷之类,却不会大规模的入侵,这是任何一个军事人员都可以看清的东西。
韩琦也觉得,当西夏灭亡之后,开发灵州没有那么的必要,只要用15年的时间开发出来,到时候,成为北宋在西域的一个重要的极点,但是那没用的,没有威胁的前提下,很难大笔的投入进来。
韩琦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在跟辽国的谈判之中,重点的提到了这个牲口,当时他只是想着,能够多获得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必须要自己想办法,获得足够的物资,以开启灵州的开发的。
现在有了这些牲口,如果有可能的话,韩琦会把这里形成一个边贸市场,以北宋的一些货物,粮食之类的,进行交易。
羊肉一直都是北宋高档食物的代名词,在餐饮和高端领域,几乎是供不应求的,一定程度上面几十万牲口之中,最容易卖掉的,就是羊。只要拿到边贸城市,很容易就卖掉。
在这个基础上面,继续的获得牲口,同时为开发灵州,提供必要资金。
一方面,补充北宋急需的各种牲口,牛马就不说了,这些可以作为蓄力使用的牲口,就算是羊,也可以充当食物,另外一方面,也是稳住辽国。
跟西夏不一样,西夏是喂不熟的狼,他们得到资源,第一个想法就是掠夺和攻击北宋,无数时间获得的好处,让他们肆无忌惮。
反倒是辽国,成立了统一的国家,或许私下里面,有些阴暗的手段,可是明面上,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争。
长期稳定的国度,让他们的高官贵族,开始追求奢饰品,他们就算获得了一些利益,也不会把他们用在军事用途上面,更多的,则是用来交换奢饰品。
在制定对策方面,更多的是偏向于保住这一批牲口,而不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或许,这样的举动冒险了点,如果西夏军,选择在宋军抵达的时候,就发起进攻的话,一切都相当的被动了,埋伏的宋军不得不出来,用最不擅长的方法,跟对方的重骑兵野战,虽然他相信长弓手的实力,可是伤亡肯定会很大。
不过,最终赌对了,埋伏的西夏军队,看着已经安营扎寨的宋军,略微有些头疼,却没有进攻。
这多亏了一个知兵的西夏将军,这个出身于西夏贵族,并且在征战中城战为一军统帅的,他算是知道一点兵法,很清楚,那个时间攻击,会给宋军准备。
现在,兴庆府都被攻占了,手中的兵将会成为他唯一的筹码,他还是选择,按照既定计划,在他们所在的位置伏击。
都走到这个位置了,几乎必然,会从他们的伏击圈里面过,当阻路和骑兵
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击
辽军准备好了攻击,他们早早的睡觉,并且在凌晨就起床,趁着天内,悄无声息的开始吃了早餐,甚至为了防止被发现,他们都是啃的干粮。
黑夜和西夏军队的小心,让近在咫尺的观察者都没有发现。
一直到他们离开藏身的所在,悄悄的出了山口的,开始向营地而去。
3万骑兵,哪怕再怎么隐藏声音的,动静也不会小,巨大的动静,当然惊动了周围,负责监控他们的人。
在黑夜之中,他们不屑说了一下,看来,耐心还是不够,本来还以为要五六天之后,才会动手的,没想到这么快。
他们隐蔽向着另外一处地方,发出了光信号,在往常,这样的信号,肯定会被发现的,可是在黑夜之中,在遮挡和反射之中,却形成了一道很有定向性的光。
当然了,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到,光照射到灰尘的淡淡影像,可是不注意,很难看清楚,他们的视野跟下面骑兵的视野,是两回事,这就更加的安全了的。
很快,在这个方向,早已经准备好的北宋军队,已经开始向前集结了,他们早就算好,西夏会在今天出动,也同样是凌晨就开始吃饭,双方不约而同,最终,殊途同归。
不管如何,结果已经是注定的了,西夏如果能够攻击到城寨的时候,才会发现,城寨甚至不低于小型的防御性城市,最关键的是,在路上,有大量的陷马坑。
这些陷马坑,都是趁夜色的时候,偷偷的挖掘了的的,2万人,派出的几千人,在夜间挖掘这个,可能一晚上就是几千个,可是3个晚上,最少也有上万个了的,这些陷马坑密布在行进的路线之上,这是抵挡他们关键。
在白天,陷马坑或许不会完全的产生作用,可是在夜晚,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前提下,甚至他们连火把这样的照明工具,都不准备的时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对于大股的骑兵队伍,哪怕只是产生一点点,都会产生巨大的效果,更别说,在关键的位置上面,大量北宋的正规军已经密布了。
15里,对于不能完全奔行的骑兵队伍来说,需要用半个时辰的时间,西夏军已经算好了时间,差不多在抵达的时候,夜幕正好快要过去。
他们是为了冲阵,不是为了抹黑攻城,否则,昨天晚上就攻城了,攻击固定的营垒,如果看不到,或许一些陷阱和城防也就看不到那就出大问题了。
距离营垒的位置,差不多有2里地,对于骑兵而言,已经到了最后的冲锋了。
战马,在高速冲锋的时候,一小时甚至可以超过80里,也就是说,2里,只是100息不到的时间,这对于任何人,对于任何时间来说,都是一个很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放在这里更是如此。
西夏将军看着天空中,黑色的天空之中,在他的前方,一个特别明亮的星星非常的醒目,他很清楚,这是什么,天狼星,在后世也被称为启明星出现,正是一天之中最为黑暗的时候,月亮早已经降落,星星都不多,可是天,马上就要亮了。
胯下的战马,开始不停的加速,快速的向前,为首的西夏将军,充满了杀戮的快感,这些可恶的宋人,是让他现在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是时候报复一回了。
人就是这样,太过凶神恶煞,惹不起,当然也会恨,却只能够是埋在心中,可是这个发泄,必须要有一个发泄口很不幸,这个发泄口,就是宋军。
弱者,就是天然的理由,在无法报复和攻击强者的时候,一个弱者,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特别是现在,有了辽国的通报,把对方的情况掌握的淋漓尽致的时候,哪怕是冲击固定的营垒,他也不认为自己会败,没有这个理由。
信心是一个将军胜利的关键,拥有足够的信心之下,人定胜天。
但是盲目的自信就是莽夫了,此时,这个西夏将军所做的,也就是这样,他不停的催动着手下,开始快速的前进。
快速的冲刺之中的西夏骑兵,把所有的一切都发挥到了极致,在他们看来,趁着夜色的关系,逼近对方的营帐,最终在齐射的帮助下,攻占对方的营地,一个容纳了45万牲口的大型营帐,到底能够有多少的防护能力,这一点,领头的西夏将军,相当的有信心。
噗噗的声音,突然的传来,前方的阵营开始了一系列的混乱,正他非常的奇怪,这到底是怎么了,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将军可不认为,经过了精挑细选,在西夏的铁鹞子甚至是亲卫之中,也算是精锐的这些战士,会随随便便的掉马,这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骑兵不可能迅速的降低速度的,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这才把前行的速度降低下来,这时候,前方的问题传来了,陷马坑。
很显然,对方这几天,也不是闲着的,他们挖掘了县马坑,在黑夜的包裹之下,他们没有发现陷马坑的存在,吃了大亏。
虽
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
完蛋,这或许是绝望的想法,可是实际上,这些骑兵真的差不多了。
重型长弓跟普通长弓相互配合,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让西夏军队无法抵御。
西夏骑兵的阵营,不算特别的密集,命中率并不算非常的高,但是长弓的优势,从来都不是单独的攻击,而是密集的覆盖攻击。
重型弓手的射速,比起普通的弓手而言,要慢一点,可是也慢的有限,在20轮之中,重型长弓手射出了20万只箭,哪怕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三,也命中了6000,加上其他长弓的覆盖攻击,他们射速更快,数量更多,效果更佳的出色,当一刻钟之后,疾风骤雨一般的长弓,稍稍的停歇的时候,西夏军已经损失了超过12000人了。
重型弓手更多的是破坏性的攻击,只要被巨大的破甲弓击中,就足以干掉这个骑兵,至于更多的伤害,则是长弓造成,更多的长弓手,射出的更多的箭,命中率也比重型长弓要高,特别是击中了马匹的那种,被刺激的马匹冲击到的,或者是被绊倒的,也在其中。
4成左右的损失,甚至连对手在哪里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之下,是谁都无法想象的,每分每秒都有人倒下,每一个时间,都有骑兵中箭,在疯狂的攻击之中,天空之中箭,真的是箭雨,不停落下的箭,不停的制作着杀戮。
黑夜,可以遮挡住他们的踪迹,却也制约了将军们的指挥。
西夏将军最为庆幸的事情,就是选择的时间问题,最后的时刻也度过了,当天边迎来一丝的阳光的时候,天终于快要亮了,他们终于可以看到,到底是什么人攻击他们。
天亮了,意味着陷马坑就起不到作用,骑兵最艰苦的时刻就要过去了,在他看来,不过是弓箭手,只要他们能够冲过去,应该是能够干掉对手,这也是骑兵对于弓箭手优势的地方。
当天亮之后,他们却发现的,他们面对的,是最少的7000人的重步兵方阵,借助着竖起来的塔盾,还有超长的长矛,形成了钢铁森林,根本就无法度过。
长矛加上塔盾,透着钢铁的光芒,刚刚被长弓洗礼,已经混乱的骑兵,无法冲击这样完整方阵。
目光投向另外一方面,是那些驻扎营寨,西夏军,也抽了一口冷气的,陷马坑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
如果说,他们冲过去,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兵马。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过去,两边都是绝地,箭雨也在不停的出现,再这么待下去,最后的结果会非常可怕。
很显然,他们再这么继续下去的,根本没办法取得胜利,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跑,离开这个地方再说。
跑的掉么,他们要跑出射程,在马的速度起来之前,最少还需要承受最少10波箭雨,就是说,可能要再付出5000人左右的伤亡,这个等于说,3万人的大军,要损失60%
他们从来没有想多北宋军队会如此的难缠,他们丝毫都没有意识到的,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如果不走,那就全部要留下来了。
这个时候之下,当逃命成为了唯一的选择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疯狂的逃窜,唯一能够去的方向是向后。
可惜的,他们的动作太晚了,如果说,西夏军还有2万人,北宋的骑兵绝对拿不出来,可是只有一万人左右的时候,那就必须要拿出来了。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
在开战之初,除了在西部布置了少部分的探马之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在西夏剩余的人员投降之后,立刻不顾骑兵们的疲劳,把探马派出去了。
在西夏一战之前,他们的目标是西夏军,只要盯住他,顺便看看辽军的反应就可以了,现在这一战完成了之后,目标就转向了。
辽国没有出手,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是因为感觉到西夏动手已经够用了,3万铁鹞子,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在偷袭的状态下,打不过北宋步卒,这是开玩笑吧,谁说出这个,都不会有人相信的。
现在,当这一战的结果,传到辽兴宗哪里去的时候,会是怎么样,3万铁鹞子,居然连半天都没有撑到,就被灭掉了。
这中间代表的意义,辽兴宗肯定会知道的,就算他不知道,底下的文武大臣们,也会让他知道。
3万铁鹞子,哪怕放在辽军之中,也是一个非常强力的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干净利落的被北宋军队干掉,北宋的军队,相对而言,还不是远远超过的西夏军队的前提下,天知道会发什么事情。
遍布探马,防止辽军恼羞成怒的偷袭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收获战利品,并且打扫战场。
连韩琦都率军亲自出动,甚至为了缴获,放弃了最佳的方案的,不选择在适合骑兵冲锋的场所,在崎岖的,密林,或者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地方,这样胜利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容错率也会较高。
可是没有这么选择,为的就是这些牲口。
这一次,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辽国哪里得到的45万头牲口。
这些牲口,只是辽兴宗从西夏缴获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在拿下兴庆府的时候,单纯兴庆府的之中的牲口,就多达200万头,更别说,在疯狂扫荡之下,搜集到的那些牲口,保守估计,辽国缴获西夏的牲口,最少在500万头以上。
西夏本土核心区域不多,也就是以兴庆府为核心的5州,可是这5州,却是河套区域最为水草丰美的,比起辽国的草原还要好得多。
这些是可以浇灌重量是的地方,也是河套地区的精华所在,不能够简单以土地的面积来衡量。
西夏之所以能以五洲之地,霍乱北宋这么多年,河套的富饶,也可见一斑。
短时间干掉了3万铁鹞子,其中,大型的攻城器材很少,最多也就是重型长弓射出来的破甲箭,这个可以穿透铁鹞子的铠甲,却损坏不多,最多冶炼冶炼,就可以用。
换成的之前的北宋说不定要废物利用,现在,很不值钱,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在可以的情况下,巴拉下来,作为废铁,可以通过铁匠熔炼,作为建筑材料。
这一点技术的,北宋的铁匠还是有的,稍微烧红敲打成为条形材料,甚至只要坚硬度够了,剩下的就无所谓。
一套铁鹞子铠甲,大概是60斤左右,3万套,180万斤,花费一点功夫熔铸了,可以作为很多棱堡使用基础材料。
至于拿过来穿,韩琦从来都没有想过,在赵信的努力之下,铁匠作坊,开始了疯狂的产出,这个产出量越来越大,在这个前提下,这些铁甲,真的没有多少作用了。
韩琦麾下的这些禁军,除了少数,是从京城带过来的之外,剩下,绝大多数都是西北本地的,他们甚至有些转换不过来。
看着以前价格10贯,甚至是10贯都买不到的精锐铠甲,被当做废铁,丢在了车辆上,他们就有些转不过弯,这才多长时间,变化这么大。
45万头的牲口,加上这一战的缴获,蓄力够了,可是车辆有些不足,从营垒上面临时的拆卸,暂时可以够这些装卸,这些步人甲是最不值钱的,如果真的辽军追击,需要抛弃一些后勤和给养的话,这些是第一时间抛弃了。
元昊和辽兴宗,如果知道,北宋把他们这个看重的重型铠甲,这么轻易的放在这么低的程度,恐怕会目瞪口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