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要知道,从西夏缴获之中,辽兴宗最为看重的,就是这些铁鹞子铠甲,从中间挑选了一些,补充到辽国重骑兵中。
这就是国与国的不同,哪怕是原来北宋的历史上面,对于铁也不是特别的看重,从80万禁军之中,拥有四五十万的步人甲就可以看出来。
更让韩琦看重的,实际上还是马,特别是这些西夏铁鹞子的战马的。
马跟马是不同,北宋市场上的马,来自西夏辽国的马,都是最高档次,一般的北宋本国马,需要40贯之内,可是辽国和西夏的马,立刻回攀升到100贯以上。
普通马,骏马,甚至是千里马,跟军马还是不同的,战场上,到处都有莫名的危险,对于人都是如此,对于马更是如此,所有的军马,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驯化,这些驯化好的军马,可以说是万金不换。
战场上,投降了差不多1万人,这些马是拿下的,在受伤的马中间,也能够弄出来3000左右完好的
第三百三十二章
第一批几乎在战斗结束之后,不足半时辰就走了,第二批则是在一个时辰之后。
这一批是俘虏,一部分士兵,还有后勤物资,当然了,还有缴获,这些在临时拼凑的一批马车的带领下,在俘虏们的背负之中,缓慢的前进,这是最重要的一批,好在,也是拥有车辆最多的一批。
他们的速度较慢,只有10里不到的速度,也就是普通步行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当然不可能持久,从古至今,也没有多少军队,在一段距离的行军之中,每天保持着60里左右的速度。
但是,一天是没有问题,连续的行进6个小时,足以让任何一个硬汉没有抬不起腿,可是灵州是绝对安全的地方,只要进入了灵州,一切都安全了的。
10里每小时的速度,从这个地方,赶到灵州境内,最少也要3个时辰左右,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不过,韩琦觉得,还是可以争取的。
如果说,辽军在追击的话,他绝对毫不犹豫的,放弃这部分辎重,选择立刻的离开,可是辽军没有。
西夏或者辽国的幸存者,他们在北宋的追杀下,勉强的逃走了性命,要想给辽国报讯,需要时间。
这里距离兴庆府最少也是60里,按照的西夏军逃到兴庆府之下1个时辰,辽国决定和准备1个时辰,再过来一个时辰过来,这样算下应该是可以的安全。
能不能尽全功,实际上,还是看最后一批的。
这两者,是最关键的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着收获价值最高的,另外是战利品和物资,单纯数百万只长箭和几十万只穿甲箭,就足以让韩琦重视了,这些东西,哪怕是在大名府采购,也需要相当的资金。
韩琦的动作,已经把事情向最坏的地方考虑了,辽国已经表现出了可怕的恶意了,专门的弄出一队铁鹞子进行偷袭的,只要达到消息,肯定会过来的,这点不可能带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的。
北宋,是不用做任何的保留,他们必须要尽可能前往灵州,不惜一切代价,当然了,能够尽可能的保住牲口就保住,分成三部分也是这样。
如果万一保不住,就放弃跑的最慢的羊,现在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牛马这样跑的比较快的,提前先走了,走的最慢的羊,加上还在收尾,尽可能的从战场上面搜索足够的物资。
这部分人员会在战场上面,停留要给时辰左右,然后出发,在三组之中,他们是最慢,当然了,绝对的速度,要比之前第二个部分要高一点。
在熟练牧民的赶之下,羊的速度,要比步行的人快一点。
如果是科学的选择的话,应该是最慢的先走,争取达到同时到达。
可是韩琦不敢赌,甚至不敢用价值超过450万贯的资金来赌,万一这部分回不去的,那么这一战之中,最大的收获,将会不复存在,这也是无法接受。
这也是明知道辽国可能拥有恶意,甚至做出了准备,但是有一丝的希望,宋军依然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一笔牲口,是无法拒绝的。
军队会随着第二批,快速的回归,一旦遭遇到攻击,在发现无法战胜的时候,他会选择抛下俘虏和物资立刻的离开,对于最后一部分,专门留下了5000骑兵。
这已经是韩琦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因为在这样的而战争之中,只有5000重骑兵,能够发挥作用,其他的,就是添乱而已的,在钱和军队这两者的考虑上面,更多的还是考虑军队。
韩琦的一系列的料想,实际上,都已经实现了的,或许是辽兴宗对于西夏有些信心,或许是北宋的战斗太快了的。
辽国没有派遣追着西夏军,只是在西夏军中,留下了几个,主要是负责监控和联络的,没有派遣探马跟着。
在辽国看来的,西夏军有心算无心,已经是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了,他们只是等待着消息就好了。
从开始到结束,不足一个时辰,绝大部分的西夏军没有逃走,只有在最终的时候,才有人趁乱逃窜,又在探马和追兵的追赶之下,仓皇逃命,也就是几个时辰之后,才想起来的,该怎么做。
真正给辽军报讯的,已经是6个时辰的晚上了。
从早晨到晚上,整整7个时辰的时间,这些残兵败将们,赶到了兴庆府的时候,还遭遇了一些阻碍的。
真正知道这个结果,已经是深夜了,辽兴宗又因为担心北宋的偷袭,所以第二天才出发。哪怕辽军的速度极快,出动也都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骑重骑,已经是最少15个时辰之后了。
一共才60多里的距离,30个小时,哪怕2里一小时,也跑完了,实际上,3个小时,第一批已经抵达灵州了,6个多小时之后,在确定距离灵州不远的地方,军队也脱离了第二批,首先的回归灵州。
当两者都安全的前提下,就剩下第三批和重骑兵了。
重骑兵不用担心,韩琦很相信骑兵的统帅,他清楚会做出最好的选择,一共就40万头羊,要是放弃有些可惜,真的遇到不可抗力的时候,也没办法。
在使用了新式的装备之后,新式重骑
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
辽军的将军也不是笨蛋,跟别说,还有萧惠这样的沙场宿将,他们在看到了战场之初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可能是弓箭造成的,只不过形态有些不同,让他们无法判断。
不过这么大的战场,肯定有所疏漏的,连穿甲箭都只是回收了9成多,剩下的,怕不是有上万,更别说更多的,射的最多长弓。
那些散落的,射到了战圈之外的,数量非常之多,而且不容易被找到。
辽军很快的就有发现,一根几乎没入到了土里面的长箭。
当然是巨型长弓的长箭,这个力量十足,**成都没入到土里的长箭,看起来非常的可怕。
发现他的辽军把他们挖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箭的不同,连厚厚的土层,都能够穿透,更别说普通的人了,这是获得的一把完整的。
当这个长箭被送到了辽兴宗的面前,辽兴宗感受了长箭的锋利程度,这跟普通的弓,有些不同,看起来更加的锐利,拿着箭头找一些武器尝试了一下,果然,是精铁打造,非常的锋利,一般的刀剑,很难的抗住他。
这或许就是关键了,如此神兵利器,应该不会很多吧。
可是在拿着这个箭,跟一些尸体做了比较之后,辽军有些吃惊了,因为这些尸体上面,绝大多数的伤口,都是这一种长箭造成的,因为很贴切。
一把可以被称之为神兵利器箭,却是普及使用,让辽兴宗没有想到,北宋已经富裕到了这种程度了的。
后来,一具穿着铠甲,并且被一根重型长弓命中的尸体出现了的。
一具完好的铠甲,属于是精锐的铁鹞子重甲,厚厚的铠甲,证明了的这不是残次品,是真正的铠甲,这个或许跟辽国的铁林军和皮室军比起来,差一点点,却差的不多
也就是说这个能够洞穿铁鹞子长弓,对他们也拥有着相当的杀伤力,这才是重点。
通过分析,这个重骑兵,还是在正面,在冲锋的状态之下,被这个长箭击中的,这也就证明了这玩意的命中率也相当的高。
北宋军队,能够在短时间之中,把3万的铁鹞子都给干掉的,那么的就能够同样的把3万辽军给干掉。
重骑兵,就是辽军的杀手锏的,却这么容易的被破掉的。
辽兴宗平静的听着,萧惠一点点的诉说整个过程,如同昨日重现一般。
不得不说,萧惠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将领,他几乎把每一个步骤都给说出来了,其实这比较的简单,因为,北宋并没有打扫战场,而是留下了很多的痕迹,搜索战场的时间,只有不足一个时辰,甚至随时准备离开的。
“你怎么看”辽兴宗虽然没有特定的指向,萧惠却知道,是对他说的,他沉思一下,说道:“这个北宋的长弓队,相当的可怕,如果让他们彻底的发挥作用的话,攻击力超群!”
萧惠仔细的观察战场,这个长弓应该是偷袭,不知道如何办到,贴近到了骑兵的200米的位置,还不被骑兵发现,同时前方还有大量的陷马坑。
也就是说,北宋早就遇见到了这个偷袭,并且做好了准备。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辽军遇到,也非常头疼,他们不能跟弓手正面对抗,特别是弓箭手拥有者穿透铠甲的能力的时候,降低速度,还有阻碍,都是大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
河套平原,算是中国中部地区,最为丰美的平原之一了,在周围都是沙漠,黄土高原,甚至是荒漠化气候之下的,一片充满了水草的地方,不但是农耕民族的福地,同样是游牧民族的福地。
哪怕是灵州,比起其他的几个州,开发的要好一点,西夏开发,跟中原地区的开发也不同,依托着一些古城,形成的一系列体系,也就是在灵州成为了攻略重点,也因此,在边境的地方,兴建了一系列的防御体系。
虽然那些防御体系在北宋看起来很简陋的,却也可以作为防御的依托,只不过,那都是对外的,也就是说,针对北宋的防御体系。
这就是内外的区别,北宋要好一点,河北防线,或许从南向北要弱一点,却不会比从北向南弱多少,可是辽国和西夏就差很远了,两个方向,最少也是三倍以上的差距。
西夏和北宋的战争,有几次经典战例都是北宋突破了的西夏的一些防线,向内部迂回,最终取得了战果的,包括了王韶的那一战,不过那是在藏区迂回而已的。
不过,有了棱堡和水泥,防御工事的成型,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速度,在充沛的人力和金钱的帮助之下,就形成了现在的防御体系。
占据灵州已经超过两个月了,首先成型的是平西府的体系,然后零散的成型了20多个其他的体系,整个灵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棱堡30个以上,同时,新的建设也在开启。
简约化的棱堡的造价是1500贯,加上运送到了西北的费用,大概会增加到2200贯。
之前,韩琦就预留了最少11万贯,也就是50个棱堡的数量,现在,不过是建成了30多座。
不过,这一次成功的回归,哪怕没有在西夏占据更多的土地,不过依靠着种种的机缘,在兴庆府获得了庞大资源,抛开马,就算是牛和样,也超过150万贯,有了这些钱打基础,哪怕只有投入一部分,韩琦都可以修建大量的棱堡。
只不过现在,辽国有可能攻击,去建设,完全是浪费,很容易被辽国摧毁,并且从中间看出一点虚实。
30个棱堡,略微有些不够,可是以西平府为核心,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和防线,要抵挡住辽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背后有巨大军事力量,也不可能去攻击西北腹地。
当然了,西北建立的防线更早,加上临时修建的几个棱堡,足以抵挡住辽国的大军攻击。
灵州最靠近兴庆府的,这个位于最外侧的棱堡,韩琦站在棱堡的最高处,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草原。
一股浩然的感觉,从心中升起,每每走在这个草原上,他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
北宋的国土已经足够的庞大了,可是跟浩瀚的,一览无遗的大草原比起来,还是略微的有些不如,庞大的大草原无边无际,而在上面形成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敌。
匈奴,乌桓,东胡,鲜卑,柔然,契丹,蒙古,满清,这些一代一代的中原民族的心腹大患,一直以来都是中院民族的梦魔。
封狼居胥,这是每一个有抱负的文臣武将的终极梦想,可是除了汉唐,很少有中原王朝,能够把少数民族打的那么惨。
现在,一直被契丹和西夏压着北宋,居然也有了这个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刚刚显示雏形,可是也算是机会吧。
不过这一战之后,他恐怕是没有这个机会再在西北了,北宋对于武将的警惕,可不单单是针对着将军,对于文臣也是如此,不可能长时间的让一个人在这里带兵。
跟武将不一样的,武将失去了战场,就等于失去了所有,失去了为止奋斗的舞台,可是文臣不一样,文臣的舞台永远就是朝堂。
之前的宰抚,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让北宋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想更好的程度发展,偶尔有些不虞,也只是辽国和西夏,可是现在,西夏已经灭亡了,对付辽国也有了办法,一个跟汉武帝
唐太宗一样的盛世即将出现,这是可以铭刻在的历史上面的巨大功绩,为此,离开西北,这也不是不能接受。
灵州修建的这些棱堡,高度比起苗家庄稍稍的低了一点,大概是30米左右,不但防御强度减少了,就连容纳的人员也少了,再加上战时,也不可能如同苗家庄那样,把几万人,用密集的方法,集中在内部了。
这一次出征西夏的军队,大部分的部队已经回归西平府了,他带着1000精骑,还有接近2000步卒和长弓手,守卫在这里。
这已经超过了棱堡标准的上限,一般而言,一个棱堡,最多留下300位步兵和500位长弓手,800是一个标准的配备,会留下10匹马,却不会专门的留下骑兵,由步兵兼任侦查和联络的工作。
一下子集中了3000人,这个棱堡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就算是防御强度,比起当年苗家庄的棱堡,略有不如,但是因为集中的都是精锐的战士,防守的强度,远比苗家庄的更高,别说是10万人,就算是20万,30万,也别想在短时间公婆这个堡垒。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变方向
辽兴宗的大军,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前行,进发的路上,没有任何的遮挡,在这个草原上面,辽国就是无敌的象征,没有人任何人能够阻挡住他的脚步。
连之前就谈好的区域,作为辽宋之间的边界,灵州之外的那一个黄河支流,也随便的越过。
在河套地区,除了黄河的干流,其他的河流,也就是注入黄河的时候,需要注意点,一些中上游的地方,骑兵直接一晃而过,这也是辽兴宗这么晚前来的根本原因,在辽兴宗看来,这是彰显势力的所在。
北宋的这些家伙们跑的很快,但是没关系,跑得快就跑的快吧,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连西夏这样的军队,都能够在北宋骚扰一二,辽国就更加如此了,辽军费劲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这么轻易的,就被的北宋得到,这也太便宜他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