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韩琦的目标更大,韩琦过来想要说什么,萧惠已经明白了,可是他没有必要阻挡,这对于辽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对辽兴宗问道:“陛下,我们跟北宋,在这一战之中,没什么矛盾吧!”

    这句话一出来,辽兴宗愣住了,多打到棱堡的城下了,攻击到边境线之内,超过50里了,还没矛盾么

    正要反驳,一个念头突然的一转,他们的交恶,不过是因为3万铁鹞子被歼灭,辽国跟北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辽兴宗更多的原因在于,北宋的崛起,让他看到了威胁,巨大的威胁,自然而然的反映。

    如果双方在城下开战,不管战争的规模又多大,只要实质性的攻击,就说明了双方交恶,可是现在,完全没有啊,大军进入到议定的,还没有最终确定的范围,这不能算入侵,最多是兵临城下的一次演练而已。

    “你的意思是”辽兴宗合不拢嘴的问道。

    “看看吧!”萧惠平静的说道:“我们能过从中间获得多少!”

    韩琦既然愿意,冒险单人来见辽兴宗,肯定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姿态决定的,他放的非常低,那么辽国获得收益,甚至是不错的回报,还是可以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暂时萧惠不知道韩琦的目的是什么,却存着这个心,看看也好。

    在辽兴宗跟萧惠,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几百米外的,二十堡中,韩琦准备出发。

    这种求见,不用等到辽兴宗同意,只要表达了意思,让辽国知道他要到来,自然而然就会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这一点,韩琦还是知道。

    不过,韩琦的这个做法,遭到了众将的反对,特别是种记,到现在这个程度,还忍不住劝说道:“韩相,要不再想想,不要因小失大啊!”

    “不用想了,辽兴宗不是莽撞之辈,再说了,如果真的辽兴宗敢于对我下手,恐怕他将会迎来无休无止的战争的。”韩琦主意已定,森然的说道。

    没错,换做之前,韩琦绝对不会做这么激进的事情,西夏已经完蛋了,就算辽国跟元昊重归于好,也是同样,一个残破的西夏,根本支撑不起对北宋产生压力的能力。

    换做之前,就算是拿下韩琦,杀了泄愤,也无法影响其他,北宋面对着辽国的铁骑,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够眼睁睁的而看着这个铁骑一路的肆虐。

    可是现在,长弓,重型长弓,加上炸药的出现,特别是现在,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前提下,哪怕做了一些准备,用伏击的方法,4万宋军,干掉了3万铁鹞子,只是跟辽国同样水准的重骑兵队伍,他们的被歼灭,证明了之前的一个想法的正确性。

    长弓,着实能够改变一切,这是韩琦这一次的最大的收获,甚至比从辽国和西夏获得的缴获还要大




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么?
    也不能怪的辽兴宗这么的失态,甚至没有一个帝王的样子,原因非常的简单,铁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整个辽国的战斗力。

    没错,冷兵器时代的铁的重要性,可比工业时代重要的多,因为武器的好坏,直接代表着战斗力。

    铁代表着武器,代表着铠甲,代表着军队的力量,一款足够强大的武器,可以造就一支军队,所向无敌的军队。

    拿周文秀的重骑兵来说,这个在周家和萧惠共同的努力之下,最终成型的部队,战斗力非常的惊人,原因就是他们的铠甲。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解的,重量比较轻,防御强大,在连续的战斗之中,除了冲击西夏军营的时候,因为被围攻失散的关系,损失比较大之外,其他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多少损失的,这才创造了周文秀的无上功劳。

    在初期得到这个铠甲的时候,萧惠也在初步接触之后,就询问过大都的铁匠,特别是一些能够打造神兵利器的铁匠,却发现,根本没办法复制。

    当时他也很奇怪,询问过周文秀,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周文秀却实话实说,只说通过渠道从北宋弄来的,只有这么多了,就这么就花费了20年的时间。

    周家是汉人,辽国的汉人,大部分都跟北宋做生意,这也是的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一些违禁的事物,也只有他们能够做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终,萧惠并没有怀疑什么,指示感叹,这些东西太少了。

    20年的时间才2000套,等于一年最多一百套,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强度,哪怕只有2000人,在战场上面灵活的运用的,也发挥出了五倍,甚至是十倍的作用。

    可是对于萧惠来说的,这太少了,2万才好,20万就更好了,这就是武器的重要性、

    现在,韩琦甚至放开铁的口子,只是为了马,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拿到。

    萧惠死死的盯着韩琦,等待着韩琦回答。

    “可以!”韩琦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

    “那么,武器也可以么?”

    这个,韩琦稍稍的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稳定的说道:“可以。”

    听到了辽兴宗的问话,韩琦为难的是,输出武器,到底会对辽宋之间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这个不得而知,如果换成以前的话,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武器外流。

    北宋对于铁料的控制,也是相当的出色的,辽国和西夏,都没有得到多少,这其中不得不说西夏。

    北宋跟西夏的战争状态持续的太久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怎么可能出口物资给西夏,只不过,立国三战,北宋被打的太惨了,先不说每一战,都被歼灭了1万多,就说,被攻占的城市,那些充满了后勤物资的城市,西夏直接就吃饱了。

    韩琦最终同意的原因,是因为北宋的精铁大量的出现,之前赵信也说过,向辽国出口武器的事情,可以把禁军的武器更换一遍。

    否则的话,禁军的武器没有更新换代,可是原有的武器没有更新,就不太合适,这也是明明知道的,大名铁匠作坊,有更好的武器,却没有换装的根本原因。

    可是现在,把这些废旧的武器,卖出来一个高价的,顺带的,推动禁军换装,用8成的长弓手,1成重步兵和1成的重骑兵,这些结合到一起的队伍,必然会展现很大的威力。

    这也就是意味着,80万套的装备也可以换装,这些如果全部高价出口到辽国,不等于是辽国花钱,给北宋的禁军重新换装了一下。

    辽兴宗和萧惠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兴奋,特别是萧惠,还追着说道:“步人甲也可以么”

    “当然可以,不过步人甲价格较贵,不知道陛下到底要多少套”

    贵辽兴宗愣住了,他这才从美梦之中醒来,没错,北宋的东西是很好,可是价格上面,也不会低的,他能买的起么

    这可不是北宋答应给的岁币,要什么都不掏钱的,这可是北宋的铁和装备,这些都要是用钱来买的。

    韩琦说完,就转身离开,留下了木然的辽兴宗,他很头疼,牛马这些东西,要多少才能够换到武器呢

    这时候,没有任何一个知道北宋详情的。

    辽国在北宋驻扎了很多的使节,他们在北宋是超国民待遇的,他们也不可能沉下心来,了解市井的行情。

    他们不知道在北宋,牛马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何种的程度,也不知道,北宋对于牛马的需要。只是知道,之前的控制下来,北宋没有成建制的骑兵,这一点也就够了。

    正是因为不清楚,不知道北宋对于牛马的渴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也不知道,一匹良马,在北宋可以换到10套步人甲,甚至可以配齐一个禁军的全套装备,甚至还有些剩余。

    他们想当然的把价格带入到了辽国,辽国的牲口,是最不值钱的,一头牛的价格,也就是1贯多,可是相对而言,铁的价格



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么
    无数的诉求,代表着某些方面的需要,存在即确定,辽兴宗也无法强压,不过提出的要求过多,很自然的,自己就处于的较为薄弱的地位。

    这可不是之前,辽国过来胡搅蛮缠一下,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岁币,北宋已经用真正的实力,证明了他的实力,再用什么威逼的方法,根本就没办法取得优势,那就只能够用谈判的方法。

    威逼利诱这种事情,辽国做的多了,可是谈判,这个完全是新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要怎么来做。

    不得已,只能够赶鸭子上架,3天之后,第一次接触开始了,最开始的接触,主要不是讨论东西的价格,而是体系。

    既然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交易的问题,西北作为这一次谈的重点,也是一个交易点,但是不作为重点,最重要的地点,是在河北。

    辽国的核心在大都,北宋的核心在汴梁,双方连成一个直线,交错的地方,就在河北附近,同时哪里也是辽国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在哪里交易,不但量大,而且快捷。

    在韩琦的肯定之下,宋可以提供大量的铁来交换,选择在河北方面,这边也是一个交易的方面,却不合适用铁。

    在缴获了大量的装备之后,辽国在西夏这边不缺乏,同时在占据了数量庞大的牲口之后,也有了交易的诉求。

    这些牲口,如果不拿去交易,对于辽国而言,就不亚于白白的浪费掉,

    之前,限于规定,他们可能就白白浪费掉了,现在,拿出来交易,可以换取粮食。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并不意味着他一点点其他的粮食也吃不下,在获得幽云十六州之后,汉人种植的粮食,也进入到了契丹贵族的食谱,更加丰富之下,一部分肉类换取粮食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类似大豆这样的,可以保持马力的东西的,也可以的大量的购买,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一些其他的诉求,比如说,贵重的物品,蜀锦和各种的丝绸,也可以从这边进行交易。

    在大体上确定了如何交换这个大前提之后,价格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韩琦不能做了北宋的主,但是超过100万,200万的牲**易,对于北宋而言,那是不可能拒绝的。

    农耕民族,耕种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甚至连皇帝,在农时,也会下田耕种,别说其他的,几十万头,甚至是上百万头的大型牲畜,进入到北宋,对于农业生产的促进,那是巨大的,有了农业产出,才会有接下来的一切。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韩琦一边飞报汴梁,一边跟的辽国商讨。

    至于辽国这边,讨论当然不难,整个辽国的政府班子,都已经在这里了的,他们对于铁更感兴趣,他们确切的想知道,铁的价格,这关系到他们会买多少,对于辽国战斗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辽国铁的价格很高,这跟技术有巨大的关系,中原的冶铁文明,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在辽国获得幽云十六州的时候,一些高水平的匠人,都有了空白,石敬瑭也不是故意不给,是因为高手么,大多数都集中到首都,再加上逃难和死亡,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可不是兵不血刃,为什么从占据开始,反抗运动就不绝,原因很简单,压迫。

    最初的时候,游牧民族就把他们看做是奴隶,疯狂压榨之下,能够流传下来的技术,十不存一。

    一边是疯狂的压榨,技术断流,一边是和平发展,本身层次就不一样,发展也不同。

    在原材料的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制约价格的,永远是生产的环节,辽国的冶铁远不如北宋,所以,几乎达到了300文一斤,还是质量不是很好的。

    当然了,如果换成原来的北宋,比起辽国来说,高也高不到哪里去,毕竟两三倍的差距,加上运费,损耗,还有对辽国的加强,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交易。

    可是现在,现代化的冶炼方法,加上一些秘方的科学的运用,让北宋的铁的产量海量的提升,价格却在大幅度的降低,不说定海军冶炼4文一斤的可怕价格,就算是大名铁匠作坊交易给朝廷的价格32文,也可以获利非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韩琦准备的相当的充分,确切的说,北宋掌握了很多的东西。

    北宋的情报收集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得到了赵信的提醒之后,他们开始注意这些底层的情报。

    后世各国,底层情报才是最重要的,最无法隐藏的。

    除非是闭关锁国,否则的话,在日常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上面,很容易暴露出一个国家的目的。

    这个时代,还没有发展到工业社会的高度,却也是可以利用的方面。

    利用着谍报,加上一些公开的使节,要得到这些公开的情报,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只要下点功夫就好了的。

    比如说,在大都的一些使节,只要走入到牛马



第三百四十章 辽宋灵州合约
    禁军装备,核心为步人甲,无论弓弩手,枪兵,还是盾兵,都可以使用步人甲,但是其中重量是不同。

    弓弩手在54斤左右,枪兵70斤,弓弩手一定程度上面,可以增加到70斤,而枪兵可以增加到88斤。

    哪怕是标准的配备,58斤的步人甲,按照每斤铁料200文,最终高达11.6贯,最关键的是,还会加入一定的手工费,这里手工收取的是16.4贯,也就是说,整套步人甲的价格为28贯。

    很贵,没错,可是在辽国看来,却不贵,一套重骑兵的装备,甚至还没有北宋的步人甲重,差不多就是34斤左右,可是价格高达45贯,手工费高达,30多贯。

    正因为对于辽国的情况特别的了解,韩琦才给出了这么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北宋是血赚。

    要知道,现在精铁步人甲,一斤的几个是60文,按照一套精铁步人甲50斤来算,也就是3贯左右,卖出一套步人甲,几乎可以更换10套精铁步人甲,这个生意,绝对可以做啊。

    这也不是的全套装备,整套禁军装备,包括武器,各种必备的材料,衣服内衬,甚至是一些附属件,整个价格超过100贯,加上价格的加成这方面,算下来大概是180贯左右。

    辽兴宗之前想法是全面更换,用了北宋的铠甲之后,感觉到自己的铠甲太差了,特别是在缴获了西夏的众多战马之后,辽兴宗本身就想要增加12-15万的重骑兵,再扩张一个20万的队伍。

    加上以前,还有新扩张30万的军队,110万,如果全套更换的话,最少也是80万套装备。

    人甲加上马甲,一共超过了120斤,80万人来算的话,就是9600万斤。

    这是可一个可怕的数字,按照200文的话,就算不加手续费,这个总价值接近了2000万贯,加上了手续费之后,这个数字可不是要攀升到4000万贯了。

    钱,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连几十万贯的岁币,都成为了辽国必要的收入了,更别说百万千万这个数字。

    辽兴宗有心想说点什么,可是旁边熟知北宋军队的,却知道,北宋真的没有多要。

    这些装备,全部都是禁军配套的,每一件装备,都有他独特的作用,这些作用,以前辽国很眼馋,现在,终于有可能得到了,还不狠劲的要。
1...124125126127128...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