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确定了前面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可能的前提下,最终的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铁路
定海军港口,在几个月的时间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首先开发的,是最简单,也最容易开发的那个港口。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港口布置,这时代的港口,说起来是港口,不如说,只是一个简单的锚泊地,在一些海边的合适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停靠船舶的地方,可以供给船只停靠,并且有一块地方储存货物并且装卸货物。
最大的类似杭州,泉州这样的地方,也不过是这些停靠点多一点。
可是定海军的港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初步具有了现代化特性的一个港口,宽广的海岸,选择的是台风和海浪无法影响的地方,一个巨大的防波提还有众多的布置,挡住了外海的惊涛骇浪。
并且内部,一条条特别锚地,可以在短时间之中,停靠大量的海船。
目前开发度只有2%左右,现在只有最小的一处停靠区域,在特别的布置之下,可以同时停靠200艘以上海船。
在其他的地方,还预留了大量的区域,甚至可以停靠200米,甚至是500米以上超级船只,赵信可以说,把未来的发展,放在首位。
还没有电力和蒸汽,这些能源的前提下,可是单纯人力,在足够起重装置的前提下,就可以减少很多事情,提升效率。
天车和各种的塔吊,遍布在了港口的各个位置,经过传导,可以灵活的把货物运送到任何的地方。
效率上面,比之前的港口,最少提升百倍,一艘4000料左右船只,最多就是2个时辰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卸货。
在宽大的港口的后方,是一片巨大无比的开阔地,这些全部都做出了水泥的硬化,整齐而又平坦,定海军对这么庞大开阔地的,颇有微词,因为这是浪费,没有意义的。
赵信建设这里,是预留的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相对于普通的船运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一个周转快这一点,就足以改变一切了。
现在,别说是集装箱滚装船,就算是先进一点的新式帆船,都很难的弄出来,这一片巨大的空场,更多的是浪费的。
港口,是定海军的基础,不但的铁路贯通到了港口,公路也是,在港口的东侧,最少有4条巨大的主干道,贯通到港口。
通过这些主干道,可以进入到定海军的每一个角落。
目前的定海军,建设远没有结束,只不过纵横的主干道,已经建成了,这些道路不是后世常见的柏油路,而是水泥路。
泊油路的主要材料是沥青,后世修建泊油路,一方面是因为材料多,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方便,一条沥青路,从铲掉到最终的修建完成,可能快的只用小半月的时间,甚至完成了基础的挖掘之后,铺设可能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不必等待水泥路长时间的凝结,在铺设完毕,一两天的时间,就可开通了,效率相当的高,是城市建设最好的选择。
可是现在,在没有大规模的铺路设备,还有原料沥青,这些都是根本性的问题。
定海军目前修建的主体就是水泥路,也只能够是水泥路。
水泥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搞定钢筋混凝土的配方,哪怕没有足够筑路机械,也可以通过手推车和铁板进行修建,耗费的只是一个功夫就是了。
在中国发展初期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机器设备,仅仅依靠人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北宋寻找劳动力最多的城市,那么定海军虽然在人口上面,无法跟汴梁相比,少了几十万的样子,可是青壮年的劳动力,却是完爆的。
定海军是一个新兴城市,不能说完全没有老人,可是老人是很少的,不是定海军不要老人,是因为一个新的城市的一般性规律,造成了老人和孩子很少。
定海军人口的来源,最初的时候,是来自淮南东路的受灾人口。
大自然是以为伟岸的力量,大自然的选择是一个可怕的选择,是残酷的几乎冷血的,在自然面前,任何的仁义道德甚至是亲情什么的都不复存在,只有冷酷的选择。
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选择,通过代表着活下来,不通过代表着死亡。
早在去年就遭灾了,哪怕是经过了政府的救济,勉强活下来的,都是壮年和孩子的,老人和体弱的,几乎是提前淘汰掉了,饿死这个最为可怕结果。
灾民是这样,厢军和工匠,他们有父母老人,但是一定程度上面,先过来的,都是壮年人,最起码也是能够工作。
100万人的城市,可以重体力劳动的年轻壮年,居然有50万男性,这些是定海军劳动力的主力,还有20万健妇,剩下少年还有半大的小子,也有不少。
之前的几个月,没有快速的发展,就是因为,孙吉等人,还是以北宋经验来发展定海军的,没有什么疏漏,却效率不高,每一个人只要干好上面布置下来的一点点的工作,就可以了,没必要在做其他的。
这种的效率,在数十万人的庞大人力面前,每人干一点点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
钢铁厂,是赵信最得意的地方,本来,按照正常的发展,定海军应该先走轻工业。
轻工业见效快,利润大,只要有一丁点的改进,就可以获得庞大的收入,而且不愁销量。
可是阴差阳错之下,赵信最终选择了铁作为突破点。
北宋的铁的价格较高,远远超过基准值,而且用量巨大,以赵信的身份来说,铁比其他东西更加适合。
赵信也没有想到,在大名铁匠作坊建设的过程之中,会发现牛大力这么一个天才的研究者。
赵信同样是一个研究者,他是通过后世科学培养起来,专攻历史的研究者,他充其量是流水线上面的产物,如果不是卡牌系统,如果不是穿越者的眼光,他在研究了领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效果。
可是牛大力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他是天才的研究者,只要给牛大力一点点的便利和指引,最终迸发出来的结果,会让世界震惊的。
实际上,牛大力也是这样回报赵信的,在大名铁匠作坊,那么薄弱的环境下,他把北宋的所有的经验,都整合到一起,最终如同插上了翅膀也一样,变成了目前的状态。
在大名府,因为各方面不太健全,再加上,赵信也没有打算,把高炉炼钢这个大杀器给拿出来。
到了定海军,一切都没有问题,赵信很相信牛大力,把一切都交给了牛大力,牛大力也没有辜负赵信的期待,最终钢铁厂成功的定型投产。
钢铁厂的产量,在4个月之后,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状态,不是一个高炉,而是数十个高炉一起生产,虽然烟雾遮天蔽日,目前日产量高达2万吨。
这样算下来,每年的产量高达700万吨,以传统运载方法,30多公里的道路,用马车每一辆半吨左右的运输量,一天就最少需要4万辆马车,才能够把这些给运出来。
先不说,定海军能不能凑齐这么多的马车,就算能够的凑够这么多的马车,要多宽的道路才能够容纳下来。
定海军面积不小,可是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岛,赵信为了全面发展,在初期,一定会以定海军为重点,这样的话的,大规模的道路,还是能够容纳4万辆马车的这种,不太可能出现。
铁路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30多公里的铁路,可以承接100辆车厢的,每个车厢15吨,100辆就是1500吨,2万吨,只要来往十来趟就可以了。
车厢在马拉之下,速度相当的快,效率也很高,可承担这个运送的工作。
实际上,钢铁厂的产出,大部分都是支撑的定海军的建设,运出去的很少。
定海军的建设,每天耗费大量的铁,无论是道路,铁路,甚至是房屋的建造都是如此。
定海军的地盘不小,几百平方公里,在后世,上海和北京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几百平方公里的样子,可是这些要加上工业区和一些不适合作为主宅和工业的地区,能够利用的地方不多。
除了赵信来之前,胡乱建设的那些房屋,现在都是七八层的整齐的房屋,这样看起来有些单调,却可以容纳最多的人口。
经过了37公里的铁路的建设,特别是在2个月的时间之中,陆陆续续的实验,最终形成的经验,要修建一条更长的铁路,这不成问题。
定海军也有了修建更长铁路的打算,可是这个铁路却不能在定海军。
岛上,能够修建37公里的铁路,已经是极限了,未来可以修建一条复线,让这个铁路的效率更高,并且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作为快速的环线,用于在外面快速的交通状况。
铁路的交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哪怕是马拉火车这样的火车,也足以对整个北宋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3公里到37公里,接下来,就是稍微长一点,在目前北宋的地面上,其他意义重大的铁路项目很多,可是对于定海军有直接帮助,就只有一条了。
这也是接下来的修建目的,一条300里以上的铁路,就要在的洪泽湖和海州之间修建。
要想富先修路,从钢铁厂的产能,就可以看出来,当彻底工业化的定海军,能够迸发出何等的生产力。
现在,定海军绝大部分的产能,都放在建设上面,一栋栋的大楼拔地而起,当这个建筑的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几乎必然的,要转向其他的领域。
目前,定海军发展的最多的,就是以钢铁为主体的制造业,可是其他轻工业,也在规划之中的。
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城市的,将会拥有何等可怕的生产能力的,这些产品,如果是堆砌起来,只会让库存逐步的提升,只有依托于市场,把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出去,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收益。
运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依靠着淮南东路的帮助,再加上资金的大量注入,定海军迅速的形成了一个,拥有上百艘各类型海船的一个船队,可以通过航运,把产品运到任何的地方。
可惜,对于北宋的核心地带,就要绕行很远。
&nb
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
这就是蝴蝶的翅膀,而且不是蝴蝶了,而是一个飓风了,花费百万贯,调动了一些力量,最终的结果却是整个西夏都不复存在了。
不复存在,也有些过了,元昊还没有死,西夏还有一个州存在,可是跟之前五洲的西夏相比,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甚至只要辽国顶在前面,对于北宋威胁最大的西夏就不复存在了。
赵信的出现,确实改变了很多,北宋的财务状况就是很大的一个改观,从根基深处,增加北宋力量。
可是这一次,翅膀扇的太多了,赵信是历史学家,他很清楚北宋的这一阶段历史的,西夏在历史上面,连辽国灭亡了,甚至是金国,都快要灭亡的时候,西夏才灭亡。
取代了辽国的金国,灭亡于1234年,西夏灭亡在1227年,只差了7年,并列的三国之中,西夏是存在时间相当的长,甚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陨落在了夏下之战中。
这么一个北宋,甚至是后来金国和蒙古的梦魔,居然在现在,在1044年,就灭亡了,足足提升了快的200年,这个改变不可谓不大,有些石破天惊的感觉。
赵信更加的关注细节的,他当然不能要求,贾朝昌把韩琦的奏折给送过来,按照他之前跟韩琦的约定,韩琦会把比较详细的东西送过来。
因为千头万绪的缘故,韩琦给赵信资料,比第一手要晚上两三天,同时也不是800里,而是600里。
比起汴梁,大概晚了五天的时间,收到了详细资料的,比起给仁宗的的奏折,这个上面的内容更多,牵扯到的秘密更多。
韩琦第一时间送来的资料,不但包括了整个枢密院和皇城司,对周文秀的应用,也有周文秀送来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双方的力量对比,几乎把整个辽夏之战的全部过程,都还原了下来。
赵信看完之后,只能够感慨一句,一切都是命运,这是北宋的命运,也是西夏的命运。
辽兴宗最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灭亡西夏,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是派遣10万大军,而是倾国而攻了。
辽兴宗只不过是想要敲打一下元昊,让他明白,谁是老大,让他不要耍一些小动作,听话的跟着辽国一起压制北宋。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元昊,一直到守城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西夏就要灭亡。
甚至连北宋到了兴庆府之下的时候,元昊还没有意识到,西夏就要灭亡了。
辽国还想着两面来,一方面,大幅度的削弱北宋,如果能够在韩琦被削弱,咬韩琦一口,让北宋巨大的损失,让元昊认输,这是完美的结果。
赵信看到,元昊退守,在兴庆府城下进行防御作战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结果。
辽国的战斗力比西夏大,可是要想占据兴庆府,还是有些困难的,炸药的出现,就是改变一切根源。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还都是在准备,一点消耗都没有,直接一下子的,把兴庆府拿下了,在西夏的灭亡已经无可逆转的时候,辽国当然不可能挽救,他们很自然的就拿到最大的的好处。
韩琦的不争也是争,辽国拿下了在西夏的最大的好处,那就有可能对北宋放松一点。
这么多的牲口,如果不换成钱,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对于辽国来说,是没有用的,单纯辽国自己的东西,就已经超过了的总量了,如果不是的跟西夏之间的默契,共同的对付北宋的话,这些物资早就可以进入到交易的行列了,这实际上是辽国统一灵州合约的根本原因。
不管后悔不后悔,西夏已经灭亡了,辽国在吞并了西夏之后,明面上面的势力是大增了,这种情况之下,些许的资源,应该就没什么了。
事实上,西夏控制在辽国的手中,没有控制在元昊手中那么的可怕。
元昊是什么人,那是一个疯子,偏偏他战争意识和运气非常的强,几乎可以说在整个仁宗时期,西夏的威胁,比辽国更大的。
现在在西夏灭了之后,对于北宋而言,从辽国手中获得好处是必须,辽国和西夏,什么最多,就是牲口,这些是北宋最缺乏的。
而一头牛,对于辽国而言,可能就是一贯钱而已,甚至还不到,现在可以卖到1.5贯,等于一头牛最少可以多获得六七百文。
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的,这对于辽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他们有更多的钱,在整顿武备,甚至可以换到北宋的装备。
在辽国看来的,他们的战斗力是在北宋之上的,再获得足够的装备的话,效果可是一加一大于二,可是辽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交易,他们获得的好处并不多。
表面上看,北宋在这一次交易之中,获得了大量实际的利益的,单纯是交易,就是五六倍,一头牛最少可以获得10贯的收益,可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一头牛只是能够提供10贯左右的作用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