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萧惠也心知肚明,只是做一些边角的工作,不影响耶律重元的主攻方向,索性兴庆府已经被攻破了,稍稍放缓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
周文秀升级之后,已经是5000重骑的统领,在这一场攻城战之中,骑兵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他也就被留下来,负责护卫大帐。
他作为大帐的护军大将,韩琦到来,作为北宋的宰抚,一定程度上面,是相当有地位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周文秀这个地位足够,也懂得宋语的人,就成为了天然的选择。
韩琦也没有想到,负责迎接他的是周文秀,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周文秀跟韩琦只能够简单的用眼神联络一下,而不能多说什么。
他们没有见过,可是相互的画像,甚至是远远的,也曾经看过的,双方一言就认出了对方,不过没有时间交流。
韩琦对周文秀的目光是赞许,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北宋拥有现在局面,跟周文秀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他的在剧中配合,说不定,整个辽国的局面,就会崩坏。
一个死间,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还能够做到这么多,这是谁都没有想到。
周文秀动作,加上辽国西夏,甚至是北宋的配合的之下,最终是4州陷落,兴庆府也被围的局面,如果兴庆府不能够被拿下,或许西夏还有反弹的余地的,只要兴庆府被拿下,那一切都完了,
一个防御力强大城市,特别是王都这样层次的,要拿下非常的困难,这也是元昊的底气所在,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兴庆府被攻占下来的可能性,这也是他败亡的原因所在。
在冷兵器时代,很多的准备前提下的,一个城市很难攻占下来的,特别是元昊这样有所准备,集中了70万人,最少还有一年左右的粮草的坚城,别说是14万人,就算是28万,甚至是56万,都很难的攻占下来,因为强行的攻击,最终损兵折将,还有可能的被反杀,可是北宋这么的不讲道理,直接弄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攻击手段。
6吨的黑火药,面对着本身防御强度,兴建的技术,都不如的北宋兴庆府,那就残念了,整个城墙都被攻破,当时元昊就懵逼了,最终,之前的所有选择,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傻叉了,落到了这个下场,几十年,三代人的积累,变成了残念。
可以说,什么都比不上兴庆府,还有70万人被围歼最终来的可怕,这对于西夏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完蛋了,哪怕元昊逃走了,也影响不了大局,他已经从三国之中的帝王,变成了流寇。
机缘巧合,加上一些秘密武器,这些就成为了目前这一战的最终结果,周文秀这个作用,不能说,无以伦比的,却非常的关键。
特别是周文秀跟北宋联络之后,让北宋可以明白整个的战局,抓住时间,拿下灵州,并且成功的介入到兴庆府的攻防战之中。
韩琦多年的夙愿,居然这么的简单的成功了,拿下灵州的那一刻,他甚至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
这么一个立下不世奇功的出色人物,韩琦早就想跟他交流一下,可惜,这不是时候,在双方初见的一瞬间,简单的眼神交流,最终没有任何的一句话。
可是双方的意思,都已经懂了,都是聪明人,一定程度下面,这胜似千言万语。
在周文秀的引导下,简单的介绍了辽军的状况,也点到了萧惠和耶律重元,却没有多说,点到为止,这些都是难得的情报,却很正常,旁边侍卫根本就没有多想。
此时,辽国大帐之中,也没有多少人,也就是四五万人的样子,韩琦来的人少,也没有过多的检查,很快的,就进入到了往账之中,见到了辽兴宗。
大帐相当的豪华,也非常的庞大,有一般普通营帐的数十倍那么大,因为辽兴宗的想法,萧惠,文武大臣,还有宗亲贵族,最少有数十人,都聚集在大帐之中。
韩
第三百二十章 浮动的人心
关于领土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谈判的核心问题,这需要一点点的争夺。
在初期,双方个不相退,辽兴宗的态度更是强硬无比,一丝一毫都不愿意后退,经过了一阵的争辩之后,韩琦稍稍的退后一步,最终,以辽兴宗付出部分战利品为代价,结束了这一个土地的争夺。
灵州已经归属于北宋了,辽国也清楚,如果采用战争的方法,根本不可能,把灵州占据,这种情况下,辽兴宗也不可能提出,让北宋放弃灵州。
双方的起点,就是从灵州开始,最初,还试探了一下,可是得到了韩琦坚决的否定之后,辽兴宗也不再坚持,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交锋,特别是韩琦锐利锋芒之下,最终达到了统一的结果。
北宋可以把灵州地界,整体向前前进30里,到其中一条黄河支流位置停下,在东部这一侧,属于是北宋的领土,北宋可以对它进行开发,包括灵州在内。
除了30里之外,双方划定30里的缓冲区,都不允许驻兵,这个条件,距离韩琦最初提出的,把从灵州到兴庆府的这段距离平分来说,减少了差不多8成,这种情况下,韩琦哪怕知道,最终必须要这样,也会努力的争取,据理力争。
或许,韩琦的要求,太过稀少,或许韩琦太过难缠,最终,辽兴宗还是同意了要求,在确定分界线和缓冲区之后,作为对北宋的补偿,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个补助最终计算清楚,是1万匹铁鹞子使用的战马,3万匹普通马,还有包括10万头牛在内的接近45万头牲口。
看样子,相对于土地来说,这些在辽兴宗哪里真的不起眼,一头羊,一匹马,甚至是一头牛,这些在辽兴宗眼里,不值钱,可是放在北宋,因为封锁的关系和路途的关系,一头牲畜的价格,甚至比辽国的价格高出十倍,甚至是二十倍。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赐予,可能在辽国,只是几万贯,绝对不超过10万贯,还是从西夏手中抢到的,可是放在北宋,单纯1万匹铁鹞子战马,就超过200万贯了,3万匹普通的马也超过百万的,10头牛和30万头羊,基本上也都是百万层次。
这个赐予,几乎相当于一下子给了北宋几百万贯,这可比简单的土地,贵重很多了。
这是辽兴宗能够答应的极限,依次为代价,北宋将会只保留的灵州这么一片土地,最多稍稍向前延伸30里。
30里,在地大物博的辽国看起来,这不是一片很小的地方,稍稍眼神,到一个黄河支流,这又易于区分,不会产生些微的领土争端。
对于北宋而言,宽30里,长300里的这一片区域,也是一片不小的区域,总计达到300多万亩的土地,以一亩地一石的产量,足以支撑30万人以上的生存,这对于北宋在西北的力量,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草场,跟良田,他们的承接能力,相当的不同,相对于贫瘠的草场而言,良田更容易养育更多的人。
这也是中国人口庞大的根本原因,看起来草原上土地广阔,到处都是牛羊牲口,可是一头牲口要长成需要多长时间,纯粹吃肉的话,又可以养活多少人,一亩草场能够承载的人员非常有限,甚至要千亩,甚至更多的草场才能够。
可是一亩耕地能够养活多少人,南方富庶的土地,一年两季,差不多能够收到6-7石的粮食,这样的产量,几乎快要能够养活一个人了。
草场跟耕地,百倍的差别,这也是农耕民族稳定根源,就算是大型的灾难,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那是生存危机,对于农耕民族而言,除非是那种绝收性的大灾难,否则减产的这种,最多就是苦一点,下一年再勤劳一点,就可以搬回来。
灵州,放在西夏手中,不过是一片水草丰美牧场,300多万亩,最多承载几十万头的牲畜而已,这样牧场,也就是养活几万人,可是放在北宋手中,最少也是十倍,一定程度上面调整,甚至是20倍以上。
在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之后,北宋没有介入,辽国也好受了很多,几十里的土地,在辽国看来,不过是把边界线稍稍的向西,这点土地,连塞牙缝都不算是。
在北宋的营地,在韩琦回归之后,已经开始后撤了,之前获得的牲口,需要分批的送回到灵州去,现在又有辽兴宗的承诺,不管这个承诺是真的还是假的,先把已经得到的落袋为安再说。
4万的队伍,只会留下2万人左右,位置上面,又向后了30多里,彻底的退出了兴庆府的范围,如果不是辽兴宗许诺的东西,还没有拿到,他会直接的撤退。
剩下的兵力,则依次的离开,把之前在西夏获得的战利品,一一的带走。
看到北宋明显的退出了站圈,剩下的不足一半的部队,更多的辽军可以解放出来了。
辽国一直对北宋有所防御,开始把全部的力量压上去,本身,就被残酷的杀戮,弄得几近崩溃的西夏军,又遭到了这样的重压,立刻承受不住,接连后退,兴庆府的浓烟,又多了好几十处,各处关键地方,也被攻破了不少。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韩琦的后手
种记站在阵前,看着交接的过程,实际上,眼睛都没有离开辽国的队伍,当辽国的队伍,消失在了旷野之中,这才下达了命令,继续让牲口群乱着。
韩琦走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辽国是陆陆续续的给的话,就可以陆陆续续的送回来,如果是一次性给的话,那就一定有问题,必须要提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这不,城刚破,就送来了,而且是送来了这么多,就算是种记也感觉,其中一定是有鬼,但是他的层面,还想不通,到底是什么!
不过,很快,种记就已经知道,这中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了,因为这其中,稍稍的有一点点的时间差,周文秀得以趁着送入牲口的档口,把情报送入到了宋军大营。
此时韩琦已经离开,负责大营的是种记,他是有资格知道周文秀的身份。
因为这件事情太过紧急了,故而,周文秀冒险的秘密的派遣家丁前来的,为此做出了失去这个家丁的准备,通报的就是这个消息。
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种记愣住了,他突然的明白,韩琦所说的,国与国之间的,就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哪怕是盟约,在利益的面前,也会发生变化。
他还不明白,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他彻底的明白了。
辽国陷入到危机,在兴庆府之下,进退两难的时候,是谁出马的,是北宋出现,用了不足15天的时间,攻占了兴庆府。
攻占之后,也没有要求别的东西,整个兴庆府海量的财富,北宋一点都没有拿,甚至连的这些补偿,也是通过领土争端得到的补偿,甚至对于辽国来说,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辽国会这么的釜底抽薪,说翻脸就翻脸,还动用了西夏的军队,3万铁骑,对上他们不足两万的宋军,哪怕有长弓这么一个大杀器,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抵挡。
要知道,45万的牲口,要运送回去,需要时间,甚至说单纯驱赶着这些牲口,都要占用不少的人员。
趁着夜色,急报韩琦。
西平府,再一次的回到这里,韩琦心态是不一样的,一直压在北宋的身上的一块大石头,一直如同一个吸血鬼一样,压在北宋的身上的西夏终于搬开了,他们拿到了灵州,甚至灵州过去的一大片的土地,这等于让北宋拥有了深入西域的一个桥头堡,只要经营好这个桥头堡,一切都没问有问题了。
不过,来自种记的信件,打破了的韩琦的好心情,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冷笑,早就防着辽国这一招了,之前还感觉,有些考虑的太多了,可是现在证明,他的考虑并不是过多的。
长长的号角,在西平府响起,很快的,宋军再一次出动了。
派信使回来的,在经过了简单的交流之后,种记的眼睛在不断的增大,他实在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操作,这也太高了吧!,
第三天,宋军拔营出发,看着2万的宋军,分成不同的小队,赶着庞大的牲口群,一路的向东,一个一直监控着北宋军队动向的辽**官,愣住了,他之前得到了上层的命令,给他下的是让他尽可能的催促宋军离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武力。
但是这个期限是三天,他还以为,当大量的牲口送过来之后,宋军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法推脱,甚至熬过这三天的时间,让他不得不想办法动用武力,可是现在,才2天的时间,宋军就出发了,一切都没有问题了。
下达了一个命令,让手下的继续的监视,防止宋军再回来,而另外一个信使,疯狂的向着东方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
这个信使的目的地,是东方另外一个地方,2天前离开兴庆府,正在东部一座的山区做临时休整的西夏军吨,在得到了报讯之后的,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直都监控这些西夏军队的另外一组探马,也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的,高高飞起的信鸽,带着这个难得的情报,一路的高飞。
韩琦一直都比较小心,实际上,在灵州这片区域,长期就有很多的探马,大股西夏军队的活动,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不过是监控着,让韩琦知道。
现在有了周文秀的报讯,还有兴庆府的情况,还能够不知道,这些是对他们产生敌意的,几乎是24小时的轮班的监控着他们。
双方的博弈,已经开始了,韩琦在接到了种记的报讯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如果说,辽国提前把牲**给他们,还可以相信,分批的把牲口给送回去就好了,可是这么给,那就一定有问题的。
实际上,早在他离开的时候,就开始分批的调换军队的,在宋军营地的,已经有7成换成了的边民,他们甚至没有的战斗的经验,但是在放牧上面,是非常出色的。
精锐的士兵,已经替换出来,就在兴庆府和灵州的中央,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nb
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维误区
士大夫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个人操守,并不是为政率军基础,叶清臣在为三司使之前,也是清流出身,清正廉洁,否则,也不会被选为三司使,可是成为三司使之后,却分毫必究,仿佛是一个守财奴一样,原因无他,为了北宋的政坛。
韩琦也是这样,在这一次西夏之行之后,当西夏灭亡,灵州拿下的前提下,他哪怕不能够重归中枢,也可以如同曹刿那样,以参知政事的身份,知一路,几乎不可能留下西北。
那么为西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灵州在20多个棱堡的防护下,拥有了强悍的防御,可是灵州就拥有了富饶的基础,那是说笑。
西夏贫瘠和落后,灵州的发展出了西平府稍稍好一点,其他的都是一片牧原,要想开发出一片稳定的根基,最起码也是相当于河北普通的城市那样。
赵信的出现,铁匠作坊还有其他的一些革新,会让北宋整个中枢的财务状况想好,也可以负担的起百万,甚至是数百万的花销的,但是也要看情况。
如果,只是占据了灵州,面对着西夏的压力和无孔不入的攻击,几乎必然的,要投入巨大的力量,发展灵州,把灵州作为堡垒。
可是现在,情况又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西夏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灵州的开发会是多么的重要。
辽国占据西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除非辽国很大度的退出已经占据的西夏领土,让西夏恢复,否则的话,他们面对的将会是辽国。
辽国威胁大么,很大,北宋最重要的敌人就是辽国,哪怕是在西北最为危机的时候,他也没有选择,从河北哪里调兵,最多是论调极少的一部分。
不然的话,没有了辽国的威胁,哪怕后勤压力巨大,百万大军压过来,以北宋的禁军势力,还有西夏的实力,西夏可能撑得住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