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不过人,还是一个最缺乏的,哪怕在整个西北大张旗鼓的,拿出了很多干货进行宣传,目前才招募了8000人不到,跟预计五六万比起来,差得有些远。
这个工作,只要在4个月之内进行完毕就好了,可是大量物资的抵达,让这个招募工作,似乎有些滞后。
韩琦心中盘算着,要不请求一下中枢的支持,他很清楚,不是那些农民不愿意挪位置,那是因为官府对于农民的管辖比较的厉害,除非是有真正的官府行文,否则,离开家乡都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除非是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情,这边上书,用八百里加急,送到汴梁去,让一通的中枢大臣讨论,调整,最终出台一个方案,快的话一个月左右,慢的话,可能就三五个月,然后落实协调的,能够在半年时间之中办好的,已经算是不错了。
半年,对于别的时间来说,不算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能够在半年的时间落实下来,已经很快了,可是对于灵州现在而言,工程先于移民,无论是水渠,还是池塘,甚至是那些零散的定居点,可能都会在4个月之内完工,到时候,就等待着人员到来了。
可是人员迟迟不到的话,这些地方就空下来,种植业就是这样,错过了农时,那么这个地,可能就要空上一年,这是无法接受。
只能够尽可能的在西北想想办法,同时让商人们,通过自己的渠道,雇佣一部分的人过来。
不说搬过来,先雇佣,用一定的,比起打零工更高的工资水平,吸引一批人过来,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顺带的,人力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灵州,在原有的基础上,很难的再挖掘人力了,通过西北四路简单的调过来一些,也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时间之中,获得更多的人手,恐怕,就只能够依靠另外一个地方了。
没错,就是西夏,不应该说,现在辽国的西夏区域,西夏已经灭亡了,兴庆府被占据,核心的5个州,四个失去,控制区域的进一步的减少,元昊只剩下肃州一个州,还有不足50万的人口,在哪里蹦跶。
已经从一个核心的帝国,变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力量,这个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的降低。
辽国对西夏的屠杀,让整个西夏的人口锐减,可是辽国也不是彻底的杀人魔王,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杀人,在兴庆府干掉了几十万之后,剩下的地方动用的就少了,也就俘虏了差不多几十万人员。
这些人是一个大麻烦,要放牧的话,辽国也使用不了那么多人,只能够用在挖矿和搬运上面。
换做以前,韩琦就算是有赵信的提醒,也不会想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正统的文人,哪怕韩琦曾经带兵打仗,可是他是进士出身,长期的文人熏陶,让他天然拒绝奴隶这种血腥的东西。
把这些西夏人当奴隶,是因为两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同时,他也不是一直要把他们当努力的
这大半个月,整个灵州工程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说,管理起西夏奴隶来说,有一定的问题,可是15万的西夏奴隶,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他们的出现,让整体的效率,提升了
第四百零六章 资金效率
不要马,要牛,这有些让人难以想象,当消息传来之后,韩琦也略微有些奇怪,不过稍稍了解,他也就有些明白了,无他而,利益。
在牛跟马相比起来,当然是马好一点,因为马可以直接为商会产生价值,一匹马对于商队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比起一头牛来说,不知道要提升多少,他可以组装成马车,可以运送物品通达南北。
运送带来价值,这一点都没有,在过去的时代,有一个固定的数额,那就是一车大概是5到10贯,这些,在甚至在的这一次灵州交易之中,也显现出来。
看这一次的交易就知道了,他们不远千里过来,中间才用了7天的时间,如果是快马加鞭,还会更快。
效率等于钱,这一点都没错。
这个时代的商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了,所以,在渭州大会上面,绝大多数的商人,选择了马。
有跟没有,这是两个概念,在有了之后,从1个到多个,从多个到更多,这中间的区别,就有些大了。
这些商人们,来到灵州之后,第一个目的,还是马,如果能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马,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这会极大的增加商会的运输能力。
商会的运输能力也不是无限,一个最多需要20辆车的商会,一下子有了100辆车,这不是好事情,这是噩梦,要保养这些车,要喂马,请工人,可是如果运输量不达到一定程度,那根本不行。
商人们其实是期待着,在灵州这边,获得足够的收益,如果说,这个物资的消耗是无限和巨量的话,他们当然可以接着这个机会,大规模的扩大车队的数量。
灵州工程,是也一个庞大到可怕的工程,涉及到灵州,还有四路的庞大攻城,数千甚至上万里的水渠的建设,庞大,蓄水近乎可怕的蓄水池,这些攻城,在整个西北,甚至是北宋,都是史无前例,或许比不上京杭大运河,可是也比一般的运河要大的多。
这么一个庞大的,投入可能数千万贯的项目,他需求的物资,也不是无限的,甚至是商人们提供的物资,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重要的物资,比如说,水泥,比如说,钢铁,比如说的砖头,这些都需要购买,或者是生产,这才是消耗最大的地方。
现在有商人能够补充这个数字,韩琦也非常满意,不但给出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同时,也为了激励这些商人,他把物资大体数量都给报出来,比预计的要多上30%左右,这样下来,以目前2000车的量,大概需要1000次,才能够满足。
这一次成交金额是10万,不意味着总数就是5000万,这一次的商会带来的物资,价格更高,实际上,在需求之中,是以粮食为主,一车10贯是一个很合适的数字,也就意味着,商人需要总共提供2000万左右的物资。
给出了具体需求物资的额数量的,时间上面,也给了明确的数字,40天,距离明年开春,大概还有100天的时间,物资必须要提前一点到位的,那么差不多有60天的时间,继续施工,就算这些人想要独自揽下这个消息,韩琦都会通知其他人这个交易,更别说,他们还拦不下来。
马的需求也不是无限,对于这些商会来说,2000快速马车,已经基本上接近极限了,或许真的下力气,还可以弄出来几百辆,可是对对于这些商会来说,这样的效率并不高,在这一次的交易之后,他们已经确定了,灵州所需要的物资具体种类和数额。
之前带来的,有些东西不太适合,他们更希望带来,一车在300贯,甚至更高的,这样带来的利润也就更高。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各种的交易,还没有达到一个巅峰的程度,相对于商品饱和来说,绝大部分的商品和物流,都是不饱和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存在什么大宗商品的运输,或者是需求较多的东西,马车运输就如同后世的空运和快递一样,越是价格高的物品,效果越好。
可是实际上,灵州需要,却是更低的东西,开发灵州,需要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多是一些基础的物资,他们的价格不高,适合商人们运来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粮食。
没错,就是粮食,经过了简单的加工,并且用特别的方法装好,一辆马车可以装下12石到14石的物资,
如果是食盐这样价格较高的,当然利润丰厚了,可是灵州最需要的,还是粮食,甚至不是那些大米之类的高价的,而是可以果腹的东西。
比如说,面粉,或者杂粮之类的,这些东西,才是灵州目前最为需要的,价格并不高昂,却最为急需。
面粉和杂粮的价格不高,按照汴梁那边,一石400文的价格,加上运费,700文左右,虽然一车下来,也可以达到4贯的运费,可是总价值上面来说,还不足10贯,不能算是最低级价格的,只能够算是中等,
第四百零七章 马车和牛群
灵州,又一次在商人圈子之中引爆,因此直接开辟了一条商路,虽然这个商路是有限制的,最多2000万贯,可是时间也短啊,所有有资格涉足这个商路,甚至没有资格,只有一辆辆马车的小商人,纷纷的投身其中,甚至还有些没有马车,用牛车,甚至是人力。
量变形成质变,最终,会改变这一切,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韩琦,丝毫都不会在意,因为他的根基已成,灵州,在韩琦的心中,所代表的意义,就是绝对不同。
哪怕是韩琦,也没有想到,灵州如果把水利建设建成之后,会这么的可怕,500多万亩的耕地,加上剩下的,数量庞大的草场,耕地可以收获1000万石以上的粮食,就算是牧场,也足以容纳800万头以上的牲口。
就算是以牛羊为主,年产100万头牲口,80万头羊和20万头牛,这个总价值也超过300万贯,更别说,还有大量的粮食,灵州将会成为少部分的富庶的州郡,按照一抽一的话,每年的收入,最少也是100万石的粮食,还有30万贯税收。
这还单纯的指农牧这两种产业,其他的,商业,住宿,生意,这些会在农业和牧业发达的前提下,迸发出更多的力量,毫不客气的说,除了少部分的超级州郡,能够跟灵州相比的,几乎没有。
塞上江南,果然是如此,这么一个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落到了西夏的手中,只能够成为牧场,甚至连放牧的数量都不足,可是落到了北宋的手中,庞大的投入之下,产生的效果非常的可怕。
韩琦有这个功绩作为基础,只要稍稍的经营,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在庆历新政的风气逐步的消散,必然会重回中枢。
真实的历史上面,韩琦为了这一步,走过了12年的时间,从庆历四年到嘉佑元年,1044到1056,当时还是三司使,历任三司使,枢密使只有,才在嘉佑三年,也就是1058年,成为首相,位极人臣。
可是这一个时代,一个灵州和议的功劳,一个灭亡西夏的功劳,就让他磨勘的时间大大的减少,现在又有灵州工程,一个年产粮食1000万石,各种肉类百万石的灵州,将会成为北宋在西北的中流砥柱,哪怕是西夏复生都不能够动摇西北的根基,更别说现在,西夏已经被辽国灭亡了。
韩琦的前途,谁都知道,这也是韩琦在灵州开发之中,明显违规,甚至是挪用了属于灵州和议的资金,都没有人说出来一个字的根本原因。
边关总管,掌控的权利非常之大,只要不过于张扬,或者是大规模的敛财,谁都不会说什么,韩琦也清楚,年轻的他,更希望能够更早的入主中枢,发挥抱负,更加不会在这些小事上面犯错误,几乎每一分,都用在了灵州工程上面,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跟商人们讨价还价的利益,也用在了其中。
一个渭州牛马大会,一个灵州以物易物,这两者,都是适用了商业运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单纯一个渭州大会,就最少获得了400万贯资金。
如果不通过牛马大会,先不说,能不能卖掉那么多,单纯一个价格的压制,就会让整个交易在90-100贯之中成交,甚至会更低。
韩琦借助着自己的渠道,大量的宣传,获得了足够多的人员到来,同时有合理的利用规则,用竞拍方式,更快,更好的完成了整个交易。
至于这一次,也是如此,虽然没有渭州大会收益那么多,毕竟,能够来到这里直接交易的还是比较少的,又大量交易,减少了对马的需求,牛的交易,赚的不多,可是里外里之下,还是最少可以获得10%左右的收益。
500万贯,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几乎是整个北宋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也是曾经叶清臣能够动用的全部流动资金,可是这笔钱,不过是韩琦的利润,这些,又投入到了灵州之上。
更宽裕的资金,更加庞大的人力,来自定海军的技术人员,还有来自西夏那边的人力,即将向着这边汇聚,这两者加在一起的力量,绝对可以改变灵州的。
灵州境内,完成交易商人们,开始选择回归,来的时候,快马加鞭,回去的时候,就有些无奈了,灵州这边,也没有什么特产,他们选择了牛,其中,有9成是活的,活牛的利润才高,比起杀了吃肉,用来耕种,才是牛最佳的去处。
可是牛肉羊肉之类的,也必不可少,还有一些的毛皮,还有一些适合灵州的手工艺品。
运输的关键,是让所有的车辆都使用起来,来的时候是满载而来的,回去的时候,最起码,不应该打空。
灵州这边没有什么特产,就是一些牛羊,羊或许通过笼子,还能够放在马车之上,只不过一辆马车,充其量,也就是三四头羊的样子,不容易的放置,可是牛就不行了,必须自己走。
牛的速度,跟马比起来,不知道慢了多少,这种情况下,不能依靠马的速度,必须要考虑牛的速度。
2000多辆车,不可
第四百零八章 药材热潮
有时候的好东西太多了,也会形成麻烦,不过,这个麻烦,是一个甜蜜的麻烦,就如同目前的灵州一样,千万头牲口的到来,刚开始很是手忙脚乱,也就是在众多的努力,加上灵州本身的配合之下,这才把他们安顿好。
几千头的牛,他们跟商队的主力分开,他们以一天四五十里的速度行进,差不多要30天,才能够抵达京兆府,而商队,则会追求速度,在跟牛群分离之后,快速的前进,他们需要快速的赶往京兆府,卸下了物资,把准备好的东西给拉过来。
不说提前的快马加鞭的骑士,就算是那些高速行进的马车,也只用七天的时间,七天时间,那些牛恐怕连灵州都没有走出多远,只要小心应对,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不过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有的。
2天的时间,快马已经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商会的总部,商会更看重皮毛和药材,这些可以在短时间销售完毕,取得巨大的利益,可是这些牛已经得到了,也不能放弃啊,必须好好处理好。
几千头牛,或许对于一些小型的商会,甚至中型的商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是对于庞大的商会来说,却不难解决,只要准备各种的物资就好了。
商会足够的大,人员也足够的多,当然了,各方面的准备,也容易许多许多,他们可调动大量的人力,调动大量的草料,这样才能够让这些牛顺利的过来,并且做好了详细的计划,在过了渭州,进入到了中原比较发达的地方,都会提前做出准备。
短暂的养活这些牛,没有多大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销售,哪怕现在,韩琦已经定下调子,未来一辆马车的总价值大概在10贯左右,对于参与到这一个行动之中的商会而言,资金已经不成压力了,可是短时间,调动了这么多的资金,购买大量的马的,再加上交易,这些商会的资金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状态,必须要回收。
销售这些牛不是问题了,他们很清楚,一般的农户都需要牛,而且需要的不少,在西北,在中原,甚至是乡村之中,只要把这些牛卖掉,在一些乡村,甚至可以达到15贯,这样有50%左右的利润,对于商会来说,这是一个利润倍增的局面的。
在西北有影响力的商人,还联络了各地掌柜,寻找潜在的买家,如果人员足够多,数量也不少的话,他们甚至还会把牛群分开,直接送过去,这样,能够在路上,就进行交易并且减少种群数量。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一个可以让他们的提升的好东西,不过,那是这些牛到来之后的事情,当七天之后,这个车队进入到京兆府之后,一场早就提前准备的销售就此开始了。
主要是药材,这些只要稍稍炮制,就可以当做成品的药材,价值不菲,毛皮虽然同样不错,可是肮脏和散发着异味的皮革,怎么能够销售出去,也就是西夏和辽国人才能够穿。
相对于草药,毛皮需要的工序更多,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此庞大数量的毛皮,最少,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够处理完毕,然后是整理,修剪和成衣,这个过程太久了。
商人们追求的是利润,在皮毛没有销售之前,就只能够销售已经处理好的药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