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就在东京汴梁,因为韩琦和孙吉一封奏报,暗流涌动,一系列的命令开始颁布,一部分人比使唤的厉害,经常是一个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另外一个命令也跟着下达,疲于奔命的跑。

    在苗家庄,赵信正在考虑同样的事情,他很清楚,接下来是一个关键的点,决定他接下来的发展。

    他很清楚,可能他不能在苗家庄待了,必须要会到东京汴梁,这恰恰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虽然说回去之后,会相当的安全,以仁宗的布置,加上他的聪明才智,一些阴谋诡计不可能威胁到他,可是他自己也被限制住了。

    再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只有四五岁,在寻常人看来,根本不顶用的毛孩子,可是他心中蕴含的东西,足以改变整个北宋,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他需要时间,需要人员,需要一个展示能力的天地。

    可是,身份方面,又不能放弃,皇子的身份,还是仁宗唯一儿子的身份,让他基本上不用担心什么天花板,或者强取豪夺之类,可是为了这个身份,浪费10年,甚至是15年的时间,这合适么

    矛盾的心理,让赵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够有一点算一天,慢慢的等待。

    韩琦带着大军进入到保州,苗家庄恢复了平静,包子生意和肥皂生意,也重新开启了,只不过数量没有很大,相反还萎缩了不少。

    整个保州的人口,是一下子去掉了7成左右,剩下的,也都贫苦不一,如果不是朝廷的赈济,就要出事情了。

    在解决了保州兵变之后,对于钱,就没有什么紧迫性了,包子和肥皂,能够换来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者卡牌系统和有关的研究继续下去,已经可以了。

    这其中,特别要说一下水泥,从拿给孙吉棱堡的图纸,并且借着孙吉的手,把这个棱堡交给了韩琦之后,赵信就已经知道,北宋高层肯定会大幅度的修建棱堡。

    建造棱堡的关键性物资,红砖和水泥,红砖好办,从水冷变成风冷,改变一下砖窑,稍稍的普及一下,介绍一下几个关键的点,就可以了,以前的青砖窑,很大可能能够转换成红砖窑。

    砖头上面不成问题,关键就是水泥和钢铁,前者是必要的,整个北宋,也只有苗家庄掌握,是建设棱堡的根本,少了它,棱堡就根本建设不起来。

    后者的钢铁也很重要,甚至是棱堡之中,造价最大的地方,北宋的产量已经不小,在小规模的建设棱堡之中,是可以使用的,其中,只要不接触水的大部分支撑,可以用毛竹来取代。

    虽然后世对毛竹,竹篾作为骨干的工程,被称之为豆腐渣工程,可是只要不潮,多雨,蘸水,这样的毛竹,柔韧性和强度是都够的。

    西北是设么地方,这个时代,西北的环境,远比21世纪好的多,可是也是干燥多雨,这不是环境造成的,这是气候条件造成的,这里,毛竹有天然的用武之地。

    毛竹跟钢铁相比,便宜了许多,也容易生长,竹类是生长速度最快的,一个60英尺的树木,可能要60年的时间,可是对于竹子来说,有适宜的环境,比如说下雨,可能就只需要59天,有时候,一天能够长15米,可怕的要命。

    中国南方,有大片大片的竹子产地,以前这些毛竹,没有太大的作用,做成一些手工艺品,根本用不到,可是一旦棱堡大规模的建设,肯定要大量使用,这等于说节约了成本。

    钢铁,未来也会研究,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武器时代,钢铁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赵信哪怕对他们了解不高,可是土制的小高炉还是可以做到。

    这些在21世纪,被称为高能耗,低产出的高炉,在这个时代,在公元11世纪,那绝对是先进,有了这个,一定会把钢铁的价格压低下来。

    研究的方向,更多的还是水泥。

    水泥是唯一一个没有先例,虽然在烧制陶瓷的上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是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新的行当。

    好在,水泥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有了标准的配方,并




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
    a ,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对于棱堡来说,虽然水泥和砖头的使用率相当的高,可是他们的价格有限,即便是降低,也只是一成半左右,这对于投资一千贯以上棱堡而言,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实际上,棱堡降低价格,关键还是在钢铁,钢铁使用的总量没有砖头和水泥那么大,可是因为整体价格上面,是棱堡所有物资之中最高。

    这还是的在内部,用毛竹代替了钢筋,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不然的话,全部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话,整个造价会高到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仅仅是钢铁这个方面,可能就高达几千贯。

    为了减少造价,赵信在设计之中,是设计了用毛竹在内部代替钢筋,可是在外层,为了保证这个棱堡的强度,使用的是真正的钢铁。

    外部是受到攻击最多的,钢筋混凝土毕竟不是什么金刚不坏之身,连续的受到攻击,也会出现一些小的破损,这些破损的对于真正的钢筋混凝土结果,破坏是比较少的,可是大毛竹就承受不了。

    因为,只要有一点点的缝隙,让水能够透过外墙的缝隙,进入到内部,毛竹在强度和柔韧性上面都很强,却无法承受住水,只要沾水,就容易**变质,然后起不到支撑的作用,那才是真正的豆腐渣。

    实际上,水和潮湿,对于任何的都有巨大的影响,甚至连真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不例外,在比较潮湿和阴冷的环境之中,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会让钢筋生锈,就算是不锈钢也不例外,在不断的生锈的情况下,钢筋会受到影响,强度减弱,甚至会出现问题。

    铁是重要武器,在军事和民生等很多的领域,都有相当的作用,铁器时代,也是文明进步一个标志,铁比起青铜而言,要高出很多。

    宋代的技术水平之下冷锻铁和淬火技术的发展,北宋的铁性能很高,步人甲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完爆辽国的重甲和西夏的重甲,甚至西夏和辽国,不遗余力的,想要得到这个冶炼的方法。

    北宋铁已经开始普及,农民们也开始使用有一定铁的工具,比如说,在木铲的尖端,加上一层铁,增加它的性能,一些条件稍稍好一点的家庭,甚至开始使用纯铁,甚至是钢的工具,有历史记载,北宋的铁的产量,甚至要高过了清朝末年,甚至连汉阳铁厂开始出铁,8万吨的铁和4万吨的钢的时候,总量上面也有所超出。

    北宋这个时代,钢铁的价格很高,铁的价格就达到了80文每斤,远远高于后世的价格,更别说钢了,出色的钢,从来都是制作神兵利器的条件,那就不能用铁来相比了,少则一贯一斤,多则十几贯。

    打个比方吧,孙吉手中所拿着落月弓,在没有进行改装的时候,单纯弓身和弓弦,他的价格就高达800贯,弓身才几斤,弓弦就更少了,可以说,价比黄金了。

    跟后世是完全不一样的,后世别说是铁了,就算是钢,价格也不贵,每斤大概也就是一两块钱,也就是半斤米不到,可是这个时代,却高达10斤米,钢和精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一石米,更精品的价格就更高了。

    落月弓的弓弦,取材于陨铁,并且加入了更加珍贵的材料,增加他的弹性和柔韧度,这么一根弓弦的价格,却是黄金的10倍以上,特别是加强了其他的装置,增加了弓弦的长度,这个价格就更高了,单纯一个弓弦,价格就超过了1500贯。

    弓弦的价格,当然不是常例,甚至说,这么昂贵的弓弦,在整个北宋,也不会多见,最多就是三五条,可是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上等钢铁的重要性的。

    后世的钢铁,更加的普及,甚至说,铁跟钢一样,都成为了最基础的材料,要提升北宋的实力,钢铁也是必须要改变的地方,实际上,有了配方和制作方法之后,从铁到钢没有那么的困难。

    这个时代钢之所以会那么的昂贵,甚至比起铁来说,要高出10倍,20倍,特别是一些性能特殊,适合制作神兵利器的钢的,更是如此,1000贯一个弓弦,又能够有多重呢,半斤到不到,那就意味着,这一个弓弦的价格,可能一斤要超过2000贯。

    这是一个可怕到了极点的价格,按照700文一石大米的价格,2000贯,代表这3000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一两千年的发展,在战国时间,就逐步的进入到了铁器时代之后,前年的时间,铁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一般的铁匠,可以熟练的制作生铁和熟铁。

    可是从铁到钢,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原因很简单,就连后世,合金钢都永无止境,各种更强大,性能更加独特的合金钢,次第的产生,甚至一些是工业发展的基石。

    在没有化学体系,对于钢铁生产,也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甚至连钢铁是铁跟碳的合金这



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
    相对于水泥来说,炼钢所需要技术更高,哪怕是小高炉,其中的配比,催化剂,还有温度的控制,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随便配比就能够少出一炉合适的水泥,这个存在,但是钢铁,不可能。

    看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水泥在中国没有怎么产生,可是在古罗马时代,水泥的前期产品已经出现了的,公元左右,比较类似于现代化的水泥就可以出现了。

    可是钢呢,虽然偶尔从陨铁,或者是炼铁的过程中,意外得到的一些刚,甚至不乏有出色的,可是真正的现代化的时期,实际上,是在18世纪,甚至是19世纪。

    伴随着化学,物理体系的建立,伴随着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伴随着因为战争而引起的战争科技的不停提升,这才出现了钢铁的大规模生产,而钢铁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态势。

    赵信是穿越者,并且拥有着卡牌系统,可以说是两个逆天神器的相互组合,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赵信相信,只要给他时间,弄出后世那种超级标号钢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普通钢,不锈钢,螺纹钢这些普通钢材,是绝对没问题。

    说白了,钢跟铁的区别,就是碳含量的比例,碳含量在0.2-0.4%之间的,才被称之为钢,他拥有更低的熔点,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大,是天然良好材料。

    或许现在的水平,直接冶炼出钢的难度比较大,可是在北宋,铁冶炼已经到了一个不错的程度,熟铁也已经出现了,如同添加一样,在熟铁之中添加部分的碳元素,让他们形成固定和稳定的合金,这应该不太困难。

    可惜,现在无法进行,甚至连最基础的实验都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苗家庄现在的,地盘太小了,或许弄个水泥窑,砖窑之类的可以,哪怕是炼钢用的小高炉就根本不行。

    实际上,历史上的河北,还是一个产钢的地方,在整个中原,也算是比较少见,品味不算很高,可是总量却很大。

    可惜这里距离边境太近了,如果只是水泥和砖头,在不了解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用途的时候,辽国不会管,可是一旦上升到钢铁,还是一下子生产几万担,甚至是十几万担的前提下,这就足够的可怕了。

    冷兵器时代,钢铁产量,没有热武器时代那么的可怕,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国力,可是也相当的厉害,北宋如何在缺少了马的前提下,一直跟辽西夏这两个马背上的国家对抗,依靠的就是出色的冶炼技术和大量的铁。

    换成辽国和西夏,拥有这么庞大的铁,恐怕他们早就席卷了,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缺马,只要有足够的铁,就能够组成一个让人可怕的重甲骑兵。

    当重甲骑兵的数目超过10万,50万,甚至是100万的前提下,整个冷兵器时代,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这么一个可怕的钢铁洪流。

    可惜了,赵信收起了心中的想法,铁跟钢,已经成为了制约棱堡发展的一个瓶颈,可惜暂时没有更好的改变,只能够慢慢的来。

    如果能够对铁改变,让本身500贯左右的消耗,变成50贯,或者100贯,整个棱堡的造价,说不定就会被呀知道1000贯以下。

    这个价格非常的可怕,当一匹千里马,也不过是1000贯的时候,一个高大的,战斗力强悍的棱堡,只有1000贯不到的价格的时候,这对于北宋,对于整个现状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要知道,只要西北开启棱堡建设,几乎必然,在辽宋边境也会进行,可能会是2000甚至是5000个棱堡,哪怕一个棱堡减少500贯,这最终都是一个天文数字,100万贯,甚至是250万贯。

    千头万绪的事情,无数发明创造等着赵信去做,暂时,只能够挑选棱堡和长弓,因此衍生出来的子系统,砖窑,水泥窑,还有缫丝。

    缫丝不是为了织锦准备的,而是为了更好的抽取蚕丝,制作弓弦,它更多的就向着弓弦方向,有几个简单的角度,根据这弓弦的长短不同,分成不同的刻度,用机器来缠绕缫丝的话,效率比起单人来说,提升了好几倍。

    之所以,能够在保州攻城战之前,就把1200套长弓送到阵前,这一个机器的作用不可小视。

    可惜,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让赵信选择的话,他更想选择以钢铁为主体的体系,从火药和钢铁结合的热武器,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长弓虽然厉害,却还没有脱胎于冷兵器的,比起普通弓手,在持续能力上面不错,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之后,持久度还会增加,可是再怎么的增加,也不可能超过一小时。

    虽然说,长弓的训练,容易上手,可是如果领弓手的人数较少的话,也不容易形成战斗力,北宋的情况是,本身弓手的数量就多,也比较精锐,只要他们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长弓,就能够成为领弓手。

    可是换做一穷二白的,比如说,团练,如果不是孙吉等人的出现,团练的长弓手,就是一个笑话。

    真正的容易训练,并且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战斗力的,永远只有热武器,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
    保留皇子的身份,就不得违反仁宗的一些命令,或许在孙吉他们的眼里,赵信已经跟神人一样,无论是仙术,还是化解这些攻击,无不是他神奇之处。

    可是仁宗不知道啊,以赵信对于孙吉等人的了解,孙吉他们,也不会把赵信的神奇之处给报出去,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在强大的事实面前,才相信的,仁宗远隔数百里之外,没有亲眼所见,只会把他们叙述,认为是胡说八道。

    赵信是研究宋史的,在北宋之中,在位时间最长,评价最高的,也就是仁宗,一个连死掉,敌对的国家都深受影响的皇帝,关于他的研究,是宋史的一个必修课。

    保州兵变仁宗或许没有反应过来,可是兵变之后,仁宗的表现,基本上,已经在估计之中了。

    仁宗在保州兵变的时候,一定会后悔,把他送到了保州来,之前可能是担心和自责,认为没有保护好他的安全,甚至认为已经死了。

    没有棱堡和长弓,仅仅凭借着孙吉等人的能力,哪怕是赵信有先知先觉,最多也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提前逃走,甚至北方都不敢待,很有可能跑到辽国去。

    现在,幸运的活下来,仁宗肯定不会在把赵信置身于危险之中,他一定会选择,把他弄回去,让他回到皇宫。

    甚至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会对皇宫做一些清理,这样下来,别说是现在的赵信,就算是还在年幼的赵昕,都会相当的安全,最少三五年之内,没有人敢动手。

    换成现在,外表看,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正太,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一个成年人,一个拥有21世纪知识,在咨询发达的时代,掌握了无数知识一个历史学家。

    有了现在的成年人的意识,皇宫里应该会安全很多,他们不能够直接出手,否则的话,这个代价是都承受不了,一些暗地里面的攻击,或者是阴谋诡计,一般而言,不会成功,就算是成功了,也威胁不到他,小心点没有任何的问题。

    正常的一个发展,一个皇子,还是赵信唯一的儿子,为了最终的皇位,他会逐步的成长,按部就班的学习,按部就班的掌握力量,一直到仁宗已经老去,再也无法掌控整个朝政的时候,顺理成章的接过来。
1...757677787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