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不是赵信想要的,他不愿意待在皇宫之中,不愿意待在王宫之中,等到十几二十件之后,他长大成人,仁宗慢慢的老去,接手这个王国。
要等上20年,而且就算是接手了,北宋皇帝受到的掣肘他,也没有办法按照他所想的,来实现他想要的东西。
北宋已经开始衰落,虽然说,在这个时代,是北宋最强盛的时代,除了西北边患之外,其他地方都安居乐业,有研究者统计,在北宋时期,一个城门官的收入,都要高于10世纪欧洲一个封建领主,各种的生活条件几乎是完爆。
可是北宋的政局已经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直接造成了二三十年之后,王安石的变法,神宗在没有办法之下,不得不铤而走险。
真的20年之下,接替了王位,并且在他所能够影响的地方,进行了影响,或许会让朝局稳定一下,不会如同神宗那样,彻底的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可是也不过是把北宋的持续时间延续一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蒙古人冲出草原的时候,他们如何抵挡。
这是赵信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就足以改变这个世界,更别说还有卡牌系统,两大逆天神器的前提下,还要这么憋屈,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又不能脱离这个身份,这个身份是保证,是保证他能够调动足够多的力量,是保证他的产业不受他人的窥视,是保证他可以平稳发展的根本。
真的是烦啊,有时候,赵信甚至会在想,见招拆招的处理问题,都比这个要好,身份是一个遗产,却也接受了这个矛盾,要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真的是困难。
不过,最近苗家庄,喜事不少,在解掉了苗家庄之围之后,虽然保州兵变还没有结束,但是被朝廷大军围困在保州城内,苗家庄已经跟平常差不多了。
1044年,也就是庆历四年的春节,过的相当的热闹,劫后余生的众人,还是专门的,努力的过好了一个春节,无论是民风习俗,还是各种的食物,都让这里很热闹,大战之后的苗家庄,几乎集中了一万多人,他们疯狂的恣意着。
这不,保州兵变结束之后,又是开春,当温度开始上升之后,休息了一个冬天的田地,重新的披上了绿色。
因为大量水车使用,特别是借助着人力的优势,在苗家庄周围的田地之中,开挖了大量的沟渠,完善了水利工程。
一些简单的,只是利用杠杆和齿轮原理的一些机器,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集中了周围近乎所有劳动力的苗家庄,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工程,完成了沟渠320里,可以说,几乎把整个苗家庄大部分区域都覆盖到了,在
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阔天空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可是真的碰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知进退,一直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真的到了某一个程度,不高歌猛进,还要退,除非是预知者或者穿越者,知道前进的是万丈深渊。
赵信恰恰是这么一个局面,他在来到北宋之后,因为受到袭击,整个人都也有些焦头烂额的前提下,没有时间去思考,在苗远的这一句话的提点之下,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误区在哪里。
皇子的身份很重要,可是重要的只是本身,而不是这个身份带来的附加值,皇帝也不是万能的,最少说,皇帝不能够随便的出宫。
清朝的皇帝,或许能够声势浩大的南巡,可是除了这个朝代,还有最初的秦始皇,整个封建王朝,2000多年的历史,真正可以出巡的有多少。
皇帝出巡,大部分都被看成昏君的代表,怕是的清朝,由盐商替代出费用,也是如此,是奢靡的代表。
就算是出巡了,也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行宫,画舫,接触到的,也都是较为高端的,接触不到低层的民众,更别说帮助底层发展。
赵信想要推行的改革,不是像王安石那样,是为了钱而推行的,是基于根本的,对整个封建时代挑战的一种变革,从小农经济,以土地为根本的经济,走向航海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这需要不停的调整,并且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做。
哪怕他的年纪很小,可是早一步,对于北宋也是有巨大的好处。
这种情况下,被困守在皇宫,为了一个皇位无限的等待,循规蹈矩,这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依靠着这个,就算是成为了皇帝,又能够比仁宗做的好到哪里去。
最多是用几个点金手,让北宋的财务状况,变得更好一点,调整一些大局的方向,跟他所想的那个彻底的完善的改革,相差甚远。
在接下来的春耕大典上面,赵信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细数了一些利弊,终于想明白了一切,想通了就是想通了。
赵信一直一来,都有些纠结于身份的问题,他的纠结并不是不愿意放弃皇子的荣华富贵,而是一个皇子的身份,可以解决掉很多的问题。
封建社会的阶级壁垒,比起后世来说,更加的森严,中国因为发展的问题,没有跟欧洲中世纪一样,走上一个绝对阶级社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曾经的九品中正制,因为异族的进攻,逐步被更加合理的科举制度取代,可是官民之间,巨大的鸿沟,还是让很多东西难以发展。
士农工商,这是四个级别,商人处于最下级,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商人都拥有难以想象的财富,却成为了被喂养的猪,不但寻常官员都会吃拿卡要,真的要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的被杀掉。
明朝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一己之力,拿出了南京城建设费用的一半,这可是一个皇城,拥有皇宫和完善作坊的超级大都市。
这样有钱的,怎么可能不杀掉,更别说他还趾高气扬,触犯了朱元璋的禁忌。
研究历史的,赵信当然知道这一点,在穿越成为了皇二子赵昕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被这个身份禁锢住了,他只是想到,有了这个皇子的身份,未来,登上皇位,就可以改变这个国家。
实际上,不是不能,而是这一条路太远了,需要20年的时间,未来,就算是成功的登上了皇位,又能够大展宏图么
换成唐朝,清朝的皇帝,可以很容易的做到这一点,汉朝也凑合,可是其他朝代,就不行了,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到比较巅峰的时代,也把文治发展到了巅峰,士大夫于官家共治天下,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宋朝对于皇权的限制,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皇帝跟士大夫平分权利,这也是仁宗哪怕知道王家在背后动手,甚至知道,始作俑者是汝南郡王,也只能够徐徐图纸。
就算是仁宗跟神宗一样,不管不顾,强行的处理王家,都未必能够成功。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神宗对王安石的支持不为过吧,可是变法依然无法强行推行,甚至王安石改动了科举制度,把新法作为科举的必要项目,不认可新法,就无法通过科举,做到这般极致的状态,也没办法挽救新法,最终,当神宗死去,高太后当政,直接把一切都推倒重来。
新法不但没有改变北宋,反而带来了无休无止的党争,最终埋下了北宋灭亡的根基。
从北宋成立,一直到神宗朝末,北宋的历史上,没有几个奸臣,最多被骂的最多的就是吕夷简,可是纵观吕夷简的所作所为,虽然权倾四方,却没有多少被称之为奸臣的地方,最多是玩弄权势,保障自己的地位而已,甚至在最强的时候,也没有做到一言堂,架空皇帝的程度。
&nb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点的平衡
赵信越想心中就越亮,同时他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虽然说,在初期,因为仁宗态度的原因,对方可能不会加害他,可是如果仁宗没办法确定,或者是确定了之后,他就危险了。
在有心人的眼里,那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只要等的不耐烦了,或者说达到了目的,肯定是要动手。
或许到时候,他拥有了足够的实力,不怕他们动手,可是在发展初期,就跟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他必须要给他们弄点障碍。
这个障碍,当然不是什么让仇人当不上继承人,而是给他们足够多的选择。
为什么汝南郡王和王德用会对他下手,原因很简单,因为赵宗实的关系,只要赵昕死了,很自然就是赵宗实,这一点,在真宗的时候就有先例,只不过因为仁宗的诞生,赵允让就成为了悲催的存在。
正是这个怨念,让赵允让几乎要走火入魔一样,甚至为此不惜跟王德用联手。
有先例是有先例,可是那是在皇帝直接收养的前提下,既然这样,还不如放开。
不收养一个,而是收养众多的,仁宗现在还年轻,才30多岁,哪怕继位20年,可是继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孩的,哪怕是按照皇帝的年龄来说,也有很长的时间,最少三五七年,甚至是十年之中都没有问题的。
那么,就由仁宗主动的提出来,在宗室之中,择优选择8-12个,作为储君的候选人,开始进入宫廷培养,所有的条件和教学都是一样,然后分5年,10年,15年为期,进行评选,则最优秀的,成为继承人。
这样的竞争,不会得到大臣们的反对,因为科举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跟科举比起来,这个选拔,又简单了很多。
同时因为是收养的关系,什么长幼,嫡庶之类的,就不能作为当皇帝的选择,哪怕赵宗实有一定的先例,被带入宫中培养,可是其他人就不行了么,又不是远近,只是找寻一个合格的皇帝,这样下来,似乎更加负责。
最关键的是,皇帝跟宰辅们共同决定,长期来考察的话,又满足了宰辅们的心态,之前是因为禁忌的关系,无法决定皇帝的人选,现在可以挑了,还不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很简单,而且是一个阳谋,哪怕是有人看出来,也不得不按照这个来执行,因为很简单,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面临着皇位的诱惑,都会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更别说,8到12个人。
康熙末年的九龙多滴多么可怕,为了一个皇位,各种手段层出不穷,8个人,代表着八股力量,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之下的,最终选择一个最优秀的。
这其中,每一个人都不敢对赵信动手,因为只要证明是他做的,他哪怕表现的再好,也不可能获得王位继承权。
至于危险性,有人陷害之类的,这一点,赵信本就会注意的。他专门提出了5年学习期,5年学习期之中是封闭性的,不可能跟外界接触,也不可能选择继承人的,在这个目标没有出现之前,哪怕是那些有些想法的,也不敢多动。
因为不明朗,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8个人,就会让朝堂上面,分成了八股力量,分散之下,他们还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相互的争斗,这个时候,去触碰赵信,那是最不智的选择,他们甚至会来讨好赵信,关于赵信一切都会支持的。
赵信甚至相信,一旦他的这个计划,通过上书,送给仁宗的话,仁宗哪怕刚开始看了之后,会接受不了,但是时间长了的话,他一定会接受的。【】
就跟之前的了解一样,仁宗是一个理性的人,理性的人他更多的是会让整个朝堂平稳发展。
赵信现在的存在,已经让那些有心人,开始以破坏北宋的代价来攻击了,这也是他作为皇帝,明知道王德用出手,甚至隐隐目标直指汝南郡王,也没办法的原因,他不可能为了赵信,而毁掉目前的政局。
赵信退后半步,甚至绝了继承皇帝位的想法,是最适合目前现状的,因为所有人都会偃旗息鼓,而他提出的办法,不但独特,甚至有可能给予汝南郡王重重的一击,你不是想要让儿子继位么,很好,我弄出八个来,跟你竞争,只要你是最强的一个,你就能够达到目的。
甚至这个方法,还可以增进朝堂的稳定,分化成了八股势力,每一个都不可能高于皇帝,这就方便分化瓦解和控制。
控制,才是上位者作为,为什么,明知道有奸臣,却依然还留下他呢,很多时候,皇帝在控制政局的时候,不会让一家独大,要多个力量,平衡众多的力量才是最安全的。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
皇子的身份,看起来不重要,实际上很重要,赵信真的想要退出了这个皇位的争夺,其他的方法都不行,必须要以假死脱身,只要在皇室度牒之中,清理掉的他的名字之后,那么在合理性上面,就有了问题。
这一点赵信很清楚,之前,在不放弃这个身份的时候,他避免让孙吉带着他逃出北宋去,就是如此,真的出现了一点疏漏,被对方抓住了,只是这一点质疑,就有巨大的问题。
更别说以身死的方法,去掉了玉蝶上面的名字,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仁宗明知道他是儿子,也没有办法把他推上去,这等于说,他就跳出了这个皇位继承的泥潭.
看起来,噩梦一样的,对他有影响么,只要通过仁宗,假死之后,他不还是仁宗的孩子,是亲生骨肉,这一点是任何都无法抹杀的,反而他可以跳过这个争夺,有一个平稳的发展机会。
这个机会必须要把握好,甚至于这个机会他必须做好规划。
苗家庄太小了,也太靠近内陆,哪怕有海河流域和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水运,也不足以展现他的能力。
那么很自然的,他必须要选择一个沿海的区域,作为发展,有卡牌系统,有仁宗的支持,还有穿越者的见识,还能够发展不起来。
就跟日本战国时代太阁一样,哪怕出身贫寒,拥有足够的实力,依然是共主,只不过,要名义上要低一个档次。
穿越者和卡牌系统,共同形成的碾压,还能够不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面,真的拥有了无敌的实力,比如说普及了热武器,甚至是燧发枪和火炮,还能够失败么的,结果肯定不是的。
赵信越想越高兴,这似乎是改变现状唯一办法。
在这一场保州兵变之中,他越发的感觉到,现在实力不足的问题他空间也不足,勉强弄出来水泥和棱堡之后,再深入的研究,无论是火枪火炮,还是钢铁等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他也想看看,卡牌系统跟整个北宋结合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变化。
矛盾已经彻底的激化了,双方之间几乎不可调和,已经暴露的王家,甚至是已经上船的王德用,必须会相近一切办法,对付赵信,因为仁宗或许不可怕,但是一个继位者,在继位之后,对他们王家下手,他王德用到时候已经垂垂老矣了,一个不好,整个王家都会灰飞烟灭。
更别说背后的主使者的,兵变这个头已经开启了,接下来,会更多么兵变,对方为了这个皇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他不能,他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也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上面的人,甚至连保州的几十万损失,他都能够记在自己的头上,更别说让北宋烽烟处处。
历史上,北宋并没有大规模的造反和农民战争,原因就是北宋的控制力,可是多了这么一个内部的因素,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量变迟早会成为质变,当真的北方打成筛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说不定,北宋会比历史上,更早的灭亡。
这是一个死结,一个只有他退出这一步,才能够解开这个死结,只要他跳出来了,让历史归于历史,让这个皇位继承成人依然悬空,才能够让他们的目标转移,不在用破坏和突破底线的方法。
按照他所记得的,仁宗最少还能够执政接近20年,仁宗在位41年,可以说,是大部分皇帝之中在位时间长的那种。
20年的发展,还不足以让赵信拥有压倒性的有事,相对而言,皇位带来的有事,根本没什么,连赵匡胤都可以黄袍加身,他一个根正苗红的皇子,为什么不能。
北宋对于军事上面的控制非常的强大,或许在交换条件之中,他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保武力,却绝对不会多,而且对这个自保的武力会反控制的非常严格。
这不是对方的限制,虽然他们会有所堤防,可是整个北宋的制度,哪怕是他可以分封到城市,民生上面没问题,军事上面,肯定是要受到限制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