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有了这个体系,有了这个硬度指标,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区别同样的东西的不同,这对于一个工业化体系来说,非常的重要。

    看样子,还有很多,他不懂的地方,必须要谦虚,并且在实际生产之中,默默的提升。

    好在,现在一切都不晚,一切都还在刚刚上体系。

    这个简略的,在后世非常简陋的标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突破性,神兵利器,要怎么才算好呢水泥也是一样,难不成说,十五石的一定要比10石的好么,也不尽然。

    这个数据体系之下,最早期,刚刚制作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他的硬度在5左右,不要小看这个,之前北宋的那种青砖的城墙,它的硬度连3都不到,至于之前的土胚墙,可能只有2 ,正是巨大的城墙,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防护力,但是表面硬度这是一个硬伤,原则上,用一个硬度更大的小刀子,就可以慢慢的挖开他。

    城墙的强度,除了硬度还有抗压力,这一点,没有一个数据体系,没办法来测试,但是更大的硬度,代表这更大的强度,集合起城墙本身的体积,这个防护力度会极大的拓展,这也是棱堡可怕的根源。

    水泥本身就是按照一定规格来制作的,表面硬度较大,哪怕是内部抗压力相似,或者相同,他的整体性能也是高很多。

    在火炮这样的武器出现之前,棱堡几乎不可能被某一种单独的武器,直接的攻破,甚至投石车,弩车,都很难在上面产生痕迹。

    与此相反的是普通的土胚墙和青砖墙,前者,普通的箭矢,都可以深入到城墙之中,千疮百孔之后,就会被攻破,而青砖墙稍稍好一点,可是强一点的弩箭和投石车,也能够对他产生破损。

    钢筋混凝土结构,就如同演示一样,5的标准,代表者碎卵石,哪怕是石头之中比较弱的那种,却也是坚硬的石头。

    5的硬度,已经让水泥拥有了强大的根源了,这一种新的材料,在5的




第三百零八章 炼钢和淬火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到铁器时代,战国时候吴越的铁剑制作,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了,比青铜更加坚固的铁,成为了工具,也推进了时代的发展。

    从铁到钢,按理说,几乎没有什么界限,不停的消耗铁之中的碳,达到一定数量就是钢了,可是有史以来的记载之中,很多冠上钢名字的,大部分都是铁,真正称之为钢的少之又少。

    主要问题就是,封建时代,对于铁跟钢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认识,只知道百炼成钢,知道钢比铁好,好到哪里,却不知道。

    赵信给予标准化,还有对于钢的了解,直接决定了,哪怕是手工,也可以比较高效的制作钢。

    北宋的钢,主要还是手工打造的,是用炼铁的方法,百炼成钢,所以价格极高,原因就是在于成品率不高。

    一般出色一点的铁匠,10次炼制,能够最终成功个一两次,已经算的上非常惊人的,差一点,可能要上百次才能够成功。

    这样的耗费,只是一个人力成本,就是一个非常高昂的数字,更别说千锤百炼未必一定会出,如果几率高一点,废品率低一点,这个精铁就不会那么贵了。

    赵信既然敢于开启这个常识,就是对这个有绝对的信心,后世那种纯手工打制,已经可以保证成品率了。

    不是说,后世的大师,比起封建时代的大师强,实际上,远远不如,但是后世对于钢铁的了解,已经深入到一定程度了,哪怕是普通人,也懂钢和铁的区别。

    说白了,钢就是含碳量在0.2-2.06%之间的一种合金,后世的手工打造的方法,借助着熟铁和生铁进行折皱打造,不过跟封建时代的随便打造不一样,这里会控制比例。

    熟铁之中,几乎不含什么碳,生铁也就是大于2%的那种,一般都在5%以下,后世的锻造师们,会根据经验,去一个平均量,同时计算生铁和熟铁的数量,让碳的含量保持在0.8-1.2%之间。

    超过0.6%的,就是高碳钢,跟生铁相比,有差不多0.6%左右的余量,就算有误差,也可以保证在八成九成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效率。

    10次成功9次,这样下来,就可以把钢的价格,降低到跟铁差不多,或者稍稍高一点的程度,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这个比例,是高碳钢,是硬度最大的钢,柔韧度差一点,可是用来制作铠甲,兵器,是出色的选择,历史上的不少名剑,就是使用的这样的材料。

    相对于全程没有参与水泥实验,关于钢铁打造的实验,赵信全程参与了,因为其中的一些关键的点,步骤还有比例之类,也必须他来把握,甚至说一次性也未必能够成功,必须要多次实验。

    这里就展现出最终的目标,还有记录方面的好处了,古代中国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文明,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对于中国和世界科技,有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是一点,没有形成完整而有序的体系,没有一个培养和学习技能书,往往经过战乱之后,某些技术一失传,就消失了。

    当然了,这也跟整个中国并不是特别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中国重视的是儒学,连更加生僻难懂的医学,都也因为跟儒学沾边,而拥有了完整的体系和培养的方法,可偏偏工学没有,这或许是跟百家争鸣有关。

    除了已经并入到儒学和朝堂之中的兵学,法学,有一定的发展之外,诸子百家之中的其他行业,都是被压制的,特别从北宋开始,儒学发展上升到了一个巅峰,工匠就被压制的更加厉害,有些发明,也是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薛玉抵达的时候,赵信的这个实验,正好进行到了比较关键的程度。

    赵信根据不同的比例,测算,然后对于失败的产品进行扫描,通过卡牌系统,大体上分析出了一部分的数据,然后根据成功的和失败计算,最终测算出了不同色泽,性能生铁的一个大体上面的含碳量。

    这个含碳量,远没有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可是有一个大体上面的范围,0.5%以内的误差,已经可以实际上进行了。

    这个基础的数据,会通过不停的实验,不停的记录和计算,而变的越来越精确,可惜这个工作不可能交给别人来做。

    哪怕是最简单一个比例的计算,如果是有精确的数字,四则运算,这对于北宋来说,有些难,一些精研的人,未必算不出。

    可是赵信要的是一个概率,一个混合,一个模糊,根据一些数据,最终给出来一个相对精确,误差较小的,这就只能够使用高等数学,或者数论的方法。

    这玩意,就算是在后世,一个出色高中毕业生,都不太可能做出来,更别说这个时代,整个大宋,懂得这个计算的,只有赵信一人。

    得到了薛玉确切的消息之后,赵信却不能立刻离开,因为这个炼钢已经到了关键的程度。

    &



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
    赵信把淬火的原理,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甚至铁匠们,比他做的还好好。

    原因很简单,淬火的材料不一定是水,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只不过有时候效果好,有时候效果不好,在赵信把淬火的原理说了一遍之后,快速冷却跟缓慢冷却交替,释放应力,促成合金生成,这个明白了之后,他们做起来比赵信指点更快,甚至还总结除了一系列的经验。

    淬火,在硬度上面,对于钢铁的提升不算太高,只是一点点而已,可是对于韧度耐久性的提升,相当的明显。

    在21世纪的时候,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集市上面,很多有卖成套刀具的,甚至现场斩断铁丝来验证这个刀的性能。

    很多人信以为真的买了,当时用的确实是很好,可是之后,就发现,没那么耐用,很快就不利了,甚至还有一些生锈了等的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钢铁厂之中,淘汰的,或者是废弃的钢,因为直接回炉的话,有些浪费,就这么的销售出去的,被一些无良的商人,制作成了这些刀具,流入到了这些地方的。

    不过,炼钢这方面,再使用之前的硬度标准就不行了,虽然水泥标号,提升一个档次,也代表这性能的巨大提升,这个跟钢铁不一样,钢铁的提升带来的是更多方面的,整个工业社会,近乎成百上千个不同的钢铁标号,让这个世界产生了多样化不同。

    赵信弄出来的简略版的硬度数据了,这是度量衡,是一切的基础,这些必须加以深入和细化。

    实验进行的根本,就在于精确的数据,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方向是对的,这才是最根本的所在,古代,没有这个实验体系,只是凭着感觉,两个砍起来都差不多的刀剑,你能够说哪一个更好。

    找到硬度一一对应的东西,硬度大的能够在硬度小的物品上,形成划痕,这就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再通过一定的工具,制作出简单的,可以比较简略的分析出硬度的工具,这就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

    用意作为评价的标准。

    之前拿出来的各种自然界的各种实物,他们的硬度是相对于整数,最多就是0.5,可是在钢铁之中,大部分都是从4到6这个硬度区间的,实际上钢主要也是集中在从4.8开始,一直到6.2为止的这个区间,更高硬度的铁,肯定比更低硬度的有用。

    现在,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甚至单纯价格上面,也无法衡量,好在,有孙吉和薛玉等人携带的众多宝物,把他们拿出来对比,就能够产生较为细分硬度。。

    刚开始,这些人还相当的不舍,当赵信用卡牌系统具现了之后,就无所谓了,因为就算是失去了,也可以通过仙术给具现出来。

    实际上,这些借助这陨石,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制作出来的宝物,他们的硬度是不太一样,勉强确定了几个标准,然后就拿着这个作为整体衡量的标准,进行锻造。

    这当然了,还有卡牌系统,卡牌系统之中已经明确的标注出,物品的一些性能,这对于实验来说,帮助很大,有时候,差别0.1甚至是0.01的前提下,已经不能用相互的画来证明的时候,只有卡牌系统可以证明。

    实际上,在50%的成功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非常出色的一把剑,硬度超过了王松手中的宝剑。

    王松除了那把折叠的手弩之外,就是这一把匕首一样的短剑,出自大内密藏,不知道是太祖,还是太宗,从哪个皇帝或者是大家族之中缴获的,锋利无比,吹毛断发,可是这个短剑和新炼制出来的相比,在硬度上面,差了一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王松的短剑,在所有人的武器之中,算是最高级别的,最终定下来的数据是5.8,当然了,这是暂定,在赵信看来,这个应该还不到5.8。

    新制造出来的宝剑在硬度上面,高达5.9,已经达到并且超过了后世普通刀具基准线的,后世的硬度刀具的熟知是5.8-6.0,可是大部分都只是5左右。

    5.9的,已经可以被称之为神兵利器了,他对比他小0.5左右的,硬度的差别非常明显。

    不能说这个硬度差别能够切金断玉,就玉石的硬度来说,在刀具上面,能够跟它相比的都很少,大部分是用锋利和速度,切割玉石。

    那一把5.9级别钢剑,最也没有留下来,因为需要测试,这一把可能的神兵利器,被切割了。

    &

    nbsp;为此,孙吉还有些伤心,王松的那一把短剑,才一个成人手掌那么长,不是故意要做这么长的,是陨铁的材料只有那么多,也是众多陨铁之中,性能最好的那种。

    现在有一把制式长剑,在各方面的性能上面,要超越这一把短剑,留下来,是多么让人羡慕。

    赵信说的也很有道理,再说了,整个实验的过程,是赵信来负责的,别说把一把长剑,就算是把十来把常见都给融了,重铸了,孙吉他们也说不上



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
    听说赵信要磨刀,其他人都笑了,对于冷兵器时代,磨刀是一个基本技能,一般的老兵都可以轻松的掌握,更别说孙吉等人,在北宋的军队之中,被称之为兵王的存在。

    冷兵器时代,刀剑是最简单的武器,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兵器,就算是21世纪,使用了特种钢的刀具,都会出现一定的磨损,更别说这个时代。

    不太容易磨损的,恐怕只有陶瓷刀了,那玩意的硬度高达9,远不是特种钢铁能够达到的硬度,仅次于自然界之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

    或许别的方面上,赵信很有自信,也非常的有能力,可是在刀具上面,特别是已经出来的刀具上面的,他们磨才是正常的。

    听了孙吉等人的话,赵信忍不住就笑了,真以为磨刀就是拿磨刀石,随便的磨几下,磨出了刀锋就可以了,对不起,还真的不是这样。

    21世纪,是科技和咨询发达的世纪,很多材料进入到了一个可怕的领域,但是更多的,却是一些深度和广度,就算是磨刀,都可以磨出花来。

    比如说,传统的两面体刀锋,这是从冷兵器出现,甚至是从人类使用工具开始,就开始使用,并且一直都在使用的刀锋。

    在21世纪,已经退出了最强的舞台,主流最锋利的,一般都是四面体,甚至是八面体的刀锋,网络上,会玩的外国人,甚至尝试着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的极限磨制,哪怕是普通的材料,也可以拥有惊人的锋利程度,哪怕只是使用一次。

    赵信也看过那个视频,现在,他手头上没有电子显微镜,甚至连显微镜都没有,可是他还是愿意尝试用四面体的刀锋,这也是一个手工节目给出创意。

    用几种磨刀石结合起来,再经过一定方法,有几率磨制出合适的刀锋。

    天然的材料之中,有很多适合的磨刀石,比如说现在这个神兵的硬度是5.9,原则上,5.9以上的,都可以对他进行磨制,让他拥有锋利的刀锋。

    赵信开始对磨刀石进行加工,专门进行了切割的,本身硬度极大磨刀石,要切割起来非常困难,在没有金刚石这样天然的刀具的时候,就只能够用物理的方法的。

    本身,是用巨大的压力帮助,现在的苗家庄,没有这个现实的条件,好在有孙吉这样,武力超过的寻常人的,在特定的工具面前,在这些岩石硬而脆的物理特性之下,最终成功的完成了切割。

    只不过,这个磨刀石,跟传统的不一样,传统的,都是两面的刀锋,这些磨刀石,各种各样的都有,除了一两种跟普通的磨刀石相似,其他的都完全不同。

    孙吉和薛玉等人,本身只是看热闹,可是当赵信把磨刀都磨出花来了,如果说随便的弄弄,他们不信,可是这么的有章法,甚至每一个磨刀石的作用,都讲的清清楚楚,这让他们犹豫了。

    说句实在的,以赵信今时今日的威信,哪怕说一句盐水也能解渴,恐怕孙吉等人第一个想法并不是怀疑,而是回去想,这有没有道理。

    赵信不会去想,孙吉等人,在心中,走了多少心路历程,跟他无关,他也不会是如同视频上那个会玩的外国人那样,追求极限的刀锋,他只是做一个不一样的尝试,四面体刀锋的尝试。

    锋利的需要极为精确的控制,不但需要比较精准的刀锋,并且保证表面有足够的光滑度,这需要精确的控制。

    赵信没有办法弄出来一个真正磨刀的工具,也不可能用分子或者是显微镜,看磨刀上面的一些痕迹,他却可以根据视频上面的介绍,组合出一个简陋的工具,保证磨刀可以顺利的进行,至于结果的观察,却可以借助着的卡牌系统,验证这个刀的锋利程度。

    实际上,这个是可以在卡牌系统上面看到。

    卡牌系统,对于成品的工具,现实大致的东西,连配方都没有,更别说成分了,但是赵信在使用之中,慢慢的总结出了一点点的东西,那就是,不同用途的东西,如果性能较好的前提下,他们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不同。
1...8485868788...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