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云台山岛
从大名府出发,一路顺着海岸线,几乎绕了整个山东半岛一个圈,见到了无数原生态的古代渔村,也见到了不少,还被隐藏在海边盐碱地的原生态的港口,如果说,大规模的兴建海边堤坝,一定会让这些本来是盐碱地的地方,变成一片良田沃土。
海边堤坝,这个建设起来并不难,早在几百年前的唐代,就有建立的事情,到了宋朝时期,很多名吏就是依靠着建立海边堤坝而出名。
只不过,那是在南方,富庶和盛产各种的原料的南方,在北方,就算是青岛这样的港口,都没有。
千头万绪,赵信也知道轻重,虽然他的从大名府带走了数万贯,可是真的要建设城市的话,这数万贯,几乎是杯水车薪,几乎要建设一个30里长的海边堤坝,还有各种的基础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港口,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就算是在21世纪,有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的帮忙,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跟别说是现在。
孙吉他们相对就有些轻松了,他们甚至不知道,赵信到海边这样的不毛之地,到底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大名府更合适的,才在大名府呆了10天,就赚了几万贯,有了钱,什么干不好。
孙吉等人,也试探的在赵信面前,说出了看法的,赵信对此是不置可否的,大名府不错,非常繁华,远超过保州,可是要他以大名府为根基,那不亚于的自杀。
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经过合理的布局和发展,超过大名府是一定的,还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的。
大名府是什么地方,北宋陪都,整个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着极高的曝光度,只要赵信在这里实验新的东西,要么就是在高曝光度之下,迅速的推广,被别人学去了,要么,就是因为违反了传统和伦理道德,被批判。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不是赵信愿意看到,哪怕在别的地方白手起家,也比在这里好。
很快,就离开了山东境内,抵达了淮南路,也就是后世的安徽,距离赵信确定的目标已经非常近了。
不说港口的环境问题,就说位置上,后世连云港所在的位置,就有巨大的优势的,在北方青岛和南方上海之间,相对比较适中的位置,距离淮河的终点,洪泽湖又相对较近,只要有简单的道路或者开辟运河,就可以跟淮河相连,就这一点上面说,交通环境相当的便利。
不同于青岛,太过靠北,在某些时候,比如说气候特别寒冷的时候,还会有封冻的可能性,连云港几乎不会封冻。
世纪上,最大的好处还是维度,连云港跟汴梁几乎在同样的一个维度线上,通过京杭大运河直接进入到淮河之后,一路就可以抵达洪泽湖,那里,距离连云港已经相当的近了。
此时连云港,还是一片白地,甚至是港区大部分的位置,还在海水之下,现在连云港,属于海州下辖。
海州已经有了城市,也是淮南北路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州,可是州的面积很大,州府的位置距离海边几十里的地方。
赵信要求不高,并不会把海州,都纳入到他的管辖区域,未来,或许会有这个考虑,在发展初期,他只需要一个城的位置就好了。
这个时候,连云港大部分的位置,还在海水以下,原来属于港区核心的位置,则是一个巨大的岛屿,被称之为云台山岛。
&n
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御和奏折
赵信在岛上,正在畅想着未来,想象着接下来要如何规划这么庞大的一个岛屿的时候,孙吉和薛玉等人,却有些愁眉苦脸了。
之前赵信说过,会在港口,港口一个问题就是海防,大宋不是没有海盗,只不过在北方很少有,可是万一有人从海上袭击怎么办
孙吉和薛玉,他们是一等的超级士兵,实力也远远超过普通的将军,可是海战这是从来都没有涉足的领域,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办。
本身,他们还想着,到时候多用心点,真的抵挡不住了就后撤,可是现在,赵信干脆选一个岛屿。
岛屿跟岸边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岸边有的逃,岛屿怎么跑,如果对方是从海上而来的,他们几乎肯定,占据着海上的优势,你贸然的进入到海上,不是自投罗网么
好容易,大致把心中的想法总结出了一个脉络,正要去岸边看看,云台山岛这么大,靠近岸边的地方也很多,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适合停靠大船的港口。
却没有想到,孙吉和薛玉都是一个苦瓜脸,似乎欲言又止。
“两位,怎么,感觉这里不好么”
“好什么,孤悬海外,而且还是这么贫瘠之地,要如何防御!”孙吉大胆的说道,跟赵信接触的时间不算长,可是赵信的性格他们算是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要藏着掖着,当面提。
赵信一拍脑门,这个时代还真的就是这样,人们对于未知的海洋,充满了异样的感觉,在陆地上,有城池之类的,可以保证安全,海洋之上,到处都是路,仿佛是海盗和敌人可以无孔不入的到来。
赵信从来不担心,先不说北宋这边,海盗很少,深入北方的就更少,况且,赵信未来是准备开发远洋海军的,以北宋船舶制造,加上赵信的提点,再加上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比如说,火枪和火炮。
就算是没办法造出来,弩炮和一些的特定的武器,也可以增加他战斗力,到时候,就是海盗们担心了。
在海军没有实战能力之前,也不用担心,因为赵信有一个杀手锏。
棱堡啊,在海岛上,棱堡更加的无解,特别是在比较小的海岛上面,位于海边弄上一个,在火炮没有普及的情况下,你要怎么打,一个登陆,就让你死伤惨重,甚至不用把海岛彻底的防护起来。
只要有几个棱堡相互配合,那就是永不陷落的防御工事。
海岛不是平地,无处可逃,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够登陆的,暗礁,洋流,再加上岸边的这些山峰,能够登陆的地点非常有限,把这些地点都给彻底的笼罩到位之后,就是固若金汤的。
赵信实话实说,孙吉一阵脸红,他只是担心这个海岛的防御,却忘记了,赵信手中,可是有最强的防御棱堡的,这玩意在陆地上是一把好手,在海岸防御就不行了么
经过了赵信的介绍,孙吉发现,在海上,就更加的出色了,甚至只要扼守住咽喉,那么这会成为最强的点。
孙吉之前听赵信说过,仙术做出来棱堡只要3天的时间,这么大的岛,不说全部笼罩,3个差不多位置的棱堡,就足以把所有人都笼罩在其中。
当然了,不是现在,现在只是随便看看,这个贫瘠的岛屿,也不可能引来海盗,未来,确定了位置之后,把这里转换成边境军州的话,肯定会有驻军,无论是一个军的禁军,还是别的其他的军队,有足够的人员给这些棱堡防护。
到时候,别说是一点点的水匪,就算是数万大军,面对着可怕的棱堡,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孙吉等人,对于政务什么的,了解的不多的,他们只是从安全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现在,安全上面不成问题了,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问题了。
看着孙吉等人不说话,赵信也是心中一阵阵的好笑,棱堡本身就是最强的防御,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海岛的防御的,毕竟海岛上面,没有地利,一些地方还相对比较狭窄,没有办法按照陆地的标准,建立庞大的都市。
不得已之下,就缩小了体积和面积,谁知道,居然创造出了一个防守利器,在狭窄的海岛之上,只要确定了笼罩的范围,这个棱堡比起在陆地上面更可怕,甚至传统的挖掘战术,对于海岛上面的棱堡,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一直到攻城炮的出现。
接下来,赵信正好提出,要去海边看一看。
实际上,海边的港口,牵扯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确定航道,避风堤,还有防波提等诸多的附属设备,不但要足够大,也不能有众多的暗礁。
天然的港口难以寻找就是因为这个,一直到后世,防水的炸药出现,用过一些作业,炸掉那些不适合的暗礁,清理出航道,这才让海港开始普及了起来。
实际上作为后世天然的深水良港,哪怕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发,同样没有被陆地接壤,但是这个港口的情况非常好,可以停靠大量的船只,吞吐量也相当高。
赵信,通过仔细的观察,特别是卡牌系统给与他啊的深入的感知,把周围的一起都纳入到了其中,逐步的检查之后,最终确认了3处地方,一个可以做出初期的港口,
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
淮南东路不同于曾经保州城,各种的渠道没有断绝,再加上距离不过是千里,八百里加急,从淮南北路到汴梁,也就是两天的时间,其中只有一整天是完全的,另外一天,连半天都不到。
这些天,仁宗有些忙碌,甚至说,整个朝堂上,都很忙碌,朝堂之上,已经被这个储君候选人的这个事情给牵制进去了,每一个有可能涉及到这个领域的,都被烦的焦头烂额的。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件国本的大事,立储是国本,没有储君,国家将不会稳定,在王朝,或者是皇帝的后期,这件事情,都会提到议事日程上面。
历史上,没有这么麻烦,从赵昕死后,长达十几年,仁宗都没有立储,甚至有些打压汝南郡王一系,可是最终,在仁宗连续昏迷,按照现代医学所说,是中风和中风引起的后遗症,甚至发狂和癔症。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才提出了立储,这个时候,仁宗的一些意见,也就没有发言权了,再加上整个朝堂大臣都同意,他也没有想到,提前培养候选人,这两者叠加上来,最终确定的继承人是宋英宗赵曙。
由此引发的后果是长达数年的濮议,让朝堂几乎停摆。
现在,仁宗是壮年,对于朝堂的控制能力也很强,对于继承人这一点,他的决定权很大,不同于十几年后,他处于生命的后期,甚至连控制自己都做不到,只能够任由大臣们出马。
仁宗是一个独苗,赵昕也是,也就是说,赵昕没有亲兄弟,仁宗也同样没有,那么只能够向上追溯,涉及到的,是太宗的后人,可是稍稍有些远,太宗算是仁宗的爷爷,同一个爷爷,兄弟,还真的不少.
赵光义得位不正,哪怕再三的掩饰,他也害怕,从他上位,到宋真宗,几十年的连续打击,太祖这一系的宗室,已经是微不可闻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太宗这一系的子孙,是宗室的重点,再把年纪限定在4岁以上,10岁以下的,同样不少,最少也有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