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袍加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非我不二
刘彦贞立刻点头,还是咸师朗了解自己。自己原本就是这个意思嘛,一直说追击,只是刘仁赡那个慢性子太让人讨厌,结果都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皇甫继勋也是,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竟然不敢违背一个小小守将的意思。他这个大元帅当的也是没脾气。
咸师朗道:“刘太尉,咱们先进攻,等拿下功劳之后,带着俘虏回金陵,直接参他们一本,就说这两人玩忽职守,直接让他们哑口无言。只要俘虏和战绩在,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到时候你怎么编都行,这两人就死定了。”
“此话有理,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小声一点说。本官只是看见这两人不思进取,延误战机,所以被迫出战。原本还想向这二人借兵追击,但此二人胆小如鼠,不敢与周军正面对战,所以我军也是损失惨重,万幸本官指挥得利,才让损失降至最低,若是此二人借兵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了。”
“就是说嘛,刘仁赡与皇甫继勋两人原本就该重罚。”
刘彦贞摆手道:“刘仁赡咱们可以往死里说,但皇甫继勋不行。此人武功高强,而且地位极高,讨好他比得罪他更有价值。”
咸师朗道:“太尉,说实话咱们已经延误了很多时间,如果要追击的话一定要追加,否则周军已经退守浮桥,到时候咱们再追就没用了。”
“对对对,快去传令,整顿军纪,立刻出发追击周军,能杀多少算多少。”
“是。”
咸师朗立刻传令下去,立刻出发追击周军。追击与撤退不同,只要稍稍整顿便能出发,因为他们不需要带着行军所需的任何东西,只要拿上武器就能出战。粮草后援自然会跟上。
周军在前方慢慢的退,刘彦贞在后面努力的追,但差别还是很大。周军撤离的时候是后援部队先撤,然后再是普通士兵。而刘彦贞是士兵先追,后援部队跟上。虽然距离不算太远,但双方的速度其实差别不大,想要追上也并不容易。
刘仁赡还在垛口上看着,看见刘彦贞的部队离城之后往周军退去的方向追了过去,忽然刘仁赡感觉大事不妙。
“哎呀~~~~~他们怎么可以去追呢这下子糟了,如果他们遇到埋伏的话,必定全军覆没。俗话说的好,穷寇莫追,难道刘彦贞不知道吗更何况,若是败逃之军,追也就追,不追也就不追,但周军并非败逃,只是久攻不下,又怕被人拦路堵截,所以只是先撤一步,这种情况必留后手,刘彦贞又何必去追”
刘仁赡气得如淋春风,脸色细腻红润有光泽。虽然这件事情挺着急,但心里没有任何波动,因为刘仁赡仔细想了一下,就算去劝去追都没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固守城池,以免周军反扑。
不过刘彦贞此去或许会杀几个周军,但毫无用处。又或许会中埋伏损失惨重,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惩罚他。
如果是由皇甫继勋去劝,或许刘彦贞会听,但劝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不知道这个人的脑袋里面在想些什么,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能追安全的守下寿州已经不易,难道他还想打回许州不成
当然,刘彦贞此去或许会有一些功绩也说不一定。如果他能聪明的破坏浮桥,就算他们全军覆没,也是有很大的贡献。只是刘彦贞未必有这么聪明,虽然并不讨厌这个人,但也说不上喜欢。
刘彦贞死了倒是小事,带着这么多南唐士兵送命,确实不值。要不要找人去劝两句呢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皇甫继勋应该已经去了,如果他都劝不动,自己去也没用。
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挽回损失,直接出兵去打,不打周军打刘彦贞,强迫他回到寿州办完交接。但这样做也有麻烦,如果周军看见这两边打起来的话,到时候他们杀一个回马枪,别说是自己小命不保,只怕寿州不保,南唐江山不保。
“算了吧~他去由他去,我还是在这里欣赏一下风景。寿州风景百看不厌,千里江山,万里河川……”刘彦贞道:“来人啦。”
“属下在。”
“通知皇甫将军不必去追了,赶紧去庐州借兵借粮草。刘彦贞自寻死路,我们无可奈何,皇甫将军又不可能直接把
第九百八十二章 最后的硬气
“大人,咱们是骑马追击,其它士兵步下行走,速度不在一个档次,饿了就喝几口酒暖暖胃,等后面的部队来了,差不多后援补给也快到,等到时候咱们杀几头牛给大人饱餐一顿。”
刘彦贞点头道:“行行行,我要肥一点的。天色越来越暗,咱们在这里驻守一夜,等明日便回寿州在刘仁赡面前耀武扬威。我倒要见识一下他难受的脸,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我也认识他好些年了,他那张脸从来没变过,那种泰然自若的神情仿佛雷打不动,这回我就要让他动上一动。”
天色越来越暗,天气也越来越冷,士兵们什么都没带,而且饿了一整天,确实难受。正在刘彦贞准备发脾气的时候,忽然听见大批的脚步声音……
“终于来了,这群废物平时吃的比谁都多,结果真是没用。快快快……”刘彦贞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这群人奔跑的速度也太快,如果只是后面的步兵跑了一整天哪还有这力气而且脚步声音也太重了,数量应该没这么多才是。
正疑惑着,咸师朗忽然来报:“大人不好了,周军夜渡浮桥,准备进攻。晚上视野太差,而且我们全是骑兵,虽然有弓箭,但弓箭根本射不中。”
“小事而已,就站在河岸之上,叫他们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刘彦贞不慌不忙,因为占有地利之优,根本不怕周军进攻。
过了好一会儿,咸师朗并未回报,相信是稳住了局势。但刘彦贞还是觉得不对劲,冲杀的声音是否太大了一点而且不止是河边的方向,怎么身后的方向也有厮杀声
正疑惑着,咸师朗又出现在刘彦贞的面前:“大人,这回是真的不好了。周军从后方袭来,我们中埋伏了。”
“中埋伏了我们后面的部队去哪了”
“不知道,或许是太远了,所以还未赶来。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也应该差不多了。”
刘彦贞咬牙道:“死守,坚持。等我们的军队到了就能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几千骑兵面对赵匡胤和李重进的攻击,而且还是腹背受敌,很快便全军覆没,被俘虏的士兵也全部都救走,一战下来几乎没有太大的损失,直接将刘彦贞给拿下,咸师朗全力保护刘彦贞,结果被乱刀砍死。
最后,赵匡胤与李重进会师,将刘彦贞的军队彻底收入囊中。还将刘彦贞本人带入河对岸李谷的营帐之内。
此一战夜隐身形,而且以多打少,毫无悬念。刘彦贞根本没有军事才能,唯一的本事就是玩弄一下权术,原本就没有让人带兵打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赵匡胤一行人其实早就过河了,但却立刻行军到另一个地方再次渡河,早就做好了埋伏的准备。如果大批人马直接去埋伏的话,追兵会看见他们的脚印分散,很容易暴露这个计划。所以赵匡胤宁愿麻烦一点,两次渡河之后再找地方埋伏。
这一次是赵匡胤和李重进一组,赵匡义也随军跟在二哥的身边,赵匡义的武功根本不用担心他会在两军阵前受伤,只要不被围攻就没有问题。赵匡胤一行人先派人去高处观望,等刘彦贞的骑兵部队离开之后,他们直接去偷袭后面的步兵,顺便拿下所有的粮草补给。
这一次赵匡胤一行人几乎打到了寿州城墙之下,掠夺了无数的资源,而寿州守将刘仁赡就在城墙上眼睁睁的看着这支大部分吞噬掉原本属于寿州的补给,但刘仁赡毫无办法,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只是紧闭城门在城墙之上观看,甚至没有命人放箭……
其实赵匡胤原本以为刘仁赡就算不敢出城增援好歹应该在城里放箭,这样至少可以限制他们的行动,甚至还可以杀死一部分周军。但刘仁赡认为这样做毫无意义,毕竟现在补给匮乏,倒不如多留一些箭失等着迎接周军下一次的攻城。
赵匡胤和李重进打到寿州城下之后,立刻转向又去追击刘彦贞的骑兵部队,直到深夜赵匡胤才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淮南岸边,与此同时周军也强行从浮桥渡河,来了一个前后夹击,这个骑兵部队根本来不及冲锋就被彻底歼灭。
当刘彦贞被压至李谷的营帐之时,满脸写着恐惧,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失败的,更不知道为什么后方会出现一支敌军,因为他们一路追击脚印就是向淮河而去,根本没有分散过,怎么可能会有敌军隐藏起来的
赵匡胤将刘彦贞往地上一扔,随后道:“李将军,这回你是主帅,我和李重进是先锋,这个人的死法由你来定。”
李谷一脸满足道:“二位将军辛苦了,这回有什么收拾”
“回李将军,俘虏三千余人,斩杀万余人,夺取刘彦贞送至寿州大半粮草,以及骑兵部队两千余匹战马。”
“不错不错,一切尽在本帅意料之中。”李谷也算是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因为他是柴荣第一个委派攻打寿州的主帅,但是很遗憾打了这么久毫无进展,而且损兵折将,原本还以为等柴荣来到寿州之后,自己会被重罚,结果……刘彦贞竟然送给自己这么大一份厚礼
第九百八十三章 寿州难攻
“赵匡义,你……这是何意”李谷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也就是赵匡义,如果换作其它人敢这样的话,李谷非得把这个人骂得狗血淋头不可,甚至有可能把他吊起来打一顿,但赵匡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此时赵匡胤的势力之大绝非一般,李谷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动赵匡义。
只是他不明白,刘彦贞刚才还挺硬的,只是忽然脸色一变,赵匡义就把他给杀了如果要杀的话,抓他的时候就可以杀,或者是直接拖出去杀也行,何必非得弄到自己的营帐里面杀喷这一身的血有意思吗
赵匡义道:“如果此人大义凛然,不惧生死,卑职或许还会放他在条生路,但他刚才的表情已经出卖他了,此人极其怕死,一听有生路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如果你们再说几句的话,他或许会跪下来磕头求饶。我不想看见这么恶心的脸,现在给他一刀,也算是留他一点颜面和尊严,现在这样顶多是用兵不善,不是那种为求活命不惜一切的小人。”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赵匡义竟然是这种性格,他的行为……很奇怪,但却又可以理解。其实刘彦贞原本就是这种无能之人,作为俘虏也没有价值,所以此人必死无疑,赵匡义并没有杀错,只是动手太过突然,把身边的人吓了一跳。而且刘彦贞刚才的硬气也确实是他最后的尊严。
对于在场的其它人,赵匡义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刘彦贞来说……他原本还可以多活一会儿,但却被赵匡义直接给宰了。不过赵匡义现在杀和等会儿杀,其实差别并不大,多活一会儿又能如何
只是,赵匡义这一刀保住了刘彦贞最后的尊严,好歹他在临死之前做了一次硬汉。用多活的几个时辰甚至几刻钟时间,让自己这辈子做一次硬汉,倒也没什么不值的。
起初所有人都感觉有些气愤,但是后来又彻底的感受到了赵匡义的仁慈与宽大。
李谷点头道:“赵兄弟,下次动手之下好歹说一声,给我们一点心理准备,忽然看见一个脑袋掉下来,而且喷了这么多血……你就不能把他带出营帐外再杀吗”
“哦~抱歉,我太激动了。如果再让他说一句话,他在我心中的份量又要减轻不少,所以我下手急了一点。”赵匡义道:“好歹算是一条硬汉,不过一点血也没什么,为大将者如果连一点血光都见不了,怎么带兵打仗反正这是一次大胜仗,大家高兴一点。这一次是我做的不对,小将自行受罚,这个月的俸禄就赏给兄弟们买酒喝吧,也别说是我的,就说是陛下给的福利。”
所有人暗自佩服,好小子,会说话,会办事,会当官,会打仗,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弟弟,这小子除了不像宗信大师那么坦然之外,几乎就是一个小型的宗信,有他在身边倒是安心,而且他真的太会做事,还不会抢功。
虽然赵匡义一月的俸禄也没多少,这些钱哪够给士兵买酒喝但别人能说出这话就已经不易了,反正他自己又不缺钱。而且赵匡义还不愿意露这个头,说是陛下给的福利,这种做好事不邀功的性格大家也都很喜欢。
当然赵匡义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做的也确实有些过激,或许李谷会直接罚自己一个月的俸禄,所以不用他开口直接自罚一月的俸禄,然后再赏给士兵,自己还落一个大仁大义。要是被人直接罚俸,反倒有些丢脸。
其实所有人都一直很佩服赵匡义的能力,而且他的出生也让人羡慕,与赵匡义相比,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矮一头,就像是普通玩家和人民币玩家的区别一样。
大多数人当官当兵都是为了钱,为了养家糊口。但赵匡义上战场仿佛就是天职,他不在乎钱,也不在乎自己能当多大的官,只要能发挥一点光和热就非常满足,至少现在他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这样。
赵匡胤运气是真好了,宗信死了之后,赵匡胤几乎没有太大的光芒显露,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几乎都是宗信带给他的遗产。原本以为赵匡胤到这一步也就如此了,想不到他弟弟也这么优秀,虽然赵匡义的武功暂时不如赵匡胤,但总有一天赵匡义会超越这个哥哥,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怀疑。
赵匡胤欣慰的点头道:“不错不错,有为兄三分霸气,看样子你也学到了为兄一点点的本事。不过这件事情确实做的过激,不许有下次了。”
“是。”
赵匡义虚心受教,但身边其它人都很鄙视赵匡胤,整件事情都是由赵匡义提出,而且成功的偷袭了刘彦贞,夺取无数的物资、俘虏以及战马。
如果真要论功行赏的话,赵匡义至少占七成,李谷占两成,赵匡胤顶多占一成。虽然是他带兵去偷袭,但这个位置换谁都一样,最厉害的当然是制定这个策略的赵匡义。
不过赵匡义是一点功劳都没拿,反而自罚一个月的俸禄。这些功劳基本上都被其它人全部分走,也只有范质不跟这群人闹,因为他是一个要脸的人。
赵匡胤道:“李谷
第九百八十四章 叫你闭嘴
世宗柴荣终于到达寿州城下,在淮水北岸宿营。得知一切之后,也是稍稍夸赞,但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因为柴荣的目标一直都是统一天下,但统一天下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攻寿州。
寿州不破,难取金陵。但又不能绕过寿州直接攻打金陵,只要寿州没有打下去,无论怎么样功劳都不是太大。不过这一次无论是斩杀还是夺取都让柴荣有些意外,因为在柴荣看来,以李谷的能力顶多是久攻之下之后看见敌人援军立刻逃跑。
但不到李谷竟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但斩杀万余敌军,甚至还夺取了原本是属于寿州的粮草物资。这批物资仔细清点下来确实不少,这批物资原本就是李璟用于全力增援寿州抵抗大周军队所筹集来的,可惜刘彦贞那个傻子以为这只是一批普通的物资,而且他还敢这么胆大妄为。
最幸运的就是这些运送物资的人一直跟在大部队的身后,原本已经到了寿州但没有刘彦贞的命令他们也不敢将这批物资交给任何人,只有继续跟下去,所以才导致这批物资落入赵匡胤的手里。
清点完毕之后,除了这段时间的消耗,对于柴荣来说这也是非常巨大的一笔财产。得到这批物资当然是好事,但更好的就是寿州得不到,这样可以极大削弱寿州的实力和持久。
柴荣满意道:“这回做的不错,李谷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所以让你第一个负责进攻寿州。”
“多谢陛下夸奖。”李谷心里知道,第一次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柴荣根本没有对自己抱有任何期待,想不到现在柴荣竟然说这种客套话……虽然很想冲过去给他两巴掌,但队是皇上。
柴荣道:“东征之路绝不能断,寡人一路行至寿州,征发宋州、亳州、陈州、颍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壮丁数十万,接下来要做什么你们心里都很清楚了吧。攻打寿州,强行攻城,昼夜不停,直至寿州沦陷为止。”
柴荣开口所有人都吓得合不拢嘴,难道现在就要强攻真的是强攻寿州城墙坚固,哪有这么容易攻陷更何况守将刘仁赡是一个绝对的老油条,他可是不会犯任何错,想要攻取寿州绝非易事。
不过从柴荣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已经确定了,而且他已经征发几个州数十万的壮丁,此时任何人也无法阻止柴荣的决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