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可自从周衡等人上任之后,工程师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先是为了设计打包机而苦干了大半个月,接着便来了数控重镗的设计业务。忙了两个月,好不容易把重镗的图纸交出去,厂里又揽来了机床翻新改造的业务,这可是一个能把人坑死的无底洞。

    像打包机、重镗这些,好歹也就是一锤子买卖,设计出来就行了。机床翻新是针对旧机床的,几乎每种机床都要单独设计一套改造方案。有些客户那里的机床,是临一机的工程师们从未见过的,他们需要先到现场去研究这台机床,弄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再确定数控模块的安装位置、电缆的走线方式,以及哪些部件需要进行更换,这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桩活没做完,厂里又声称要开发木雕机床。秦仲年倒是拿回来了一张图纸,说是机床的总体设计,但大家看过之后,都摇头不迭。作为一家专业的机床企业,临一机有着丰富的机床设计经验,肖文珺搞出来的这个设计,大体思路是没问题的,但诸多细节就欠考虑了,所以还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n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理解胖子的逻辑
    “晓惠,卖资料有没有耽误学习啊”

    唐子风吃了一口烤串,笑呵呵地对于晓惠问道。

    “没有。”于晓惠说,“前几本卖的时候还费了一点工夫给他们解释,后来高中有个老师看到了资料,说这份资料很好,建议学生有条件的都去买一套,结果一下子就来了好多人买,然后还有临河市的学校的。还有好多没买到的不高兴呢。”

    “这还不简单,你给你文珺姐打个电话,让她再给你寄几百本来,发铁路快运,两三天就到了。”唐子风说。这事他与肖文珺是有默契的,根本用不着肖文珺去办,只要肖文珺告诉王梓杰一句,王梓杰就会安排人办了。卖资料这种事情,对于飞亥公司来说是多多益善。

    于晓惠有些窘,沉默了一会,才怯怯地对唐子风说:“唐叔叔,我想给文珺姐分一些钱,你帮我跟文珺姐说说好不好”

    “她又不缺你这俩钱。”唐子风说,“她爸是军工企业里的总工呢,工资高得很,她哪会缺钱。”

    “才不是呢,文珺姐说她要买电脑,正在攒钱呢。”于晓惠说,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肖文珺跟她说过的。说罢这话,她又换了一个理由,说:“其实也不是她缺不缺钱的事情,是我自己不好意思总这样麻烦她。这两天有好多人都来找我,要买资料。不过如果文珺姐不收钱,我不好意思让文珺姐再帮我去批发。”

    “可这样一来,文珺姐不也不好意思了吗”唐子风笑道,“她又没出什么力,凭什么还分你的钱”

    “她给我提供了信息啊,你说过,信息也值钱的。”于晓惠认真地说。

    唐子风想了想,点点头,说:“行,这事我来跟她说。这样吧,上一批就这样了,我让她再给你寄一批过来,每一套你按20块钱给她,你赚10块,她赚5块,你看好不好”

    “好!”于晓惠欣喜地应道。

    “那么,你要多少套”唐子风问。

    于晓惠迟疑一下,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了想,又换成了两个,而且看那神气,似乎还在琢磨要不要换成三个。

    “200套”唐子风问。

    “嗯。”于晓惠答应的声音很小。

    “要不要多一些”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为什么不好”

    “这么好的资料,是不是特别难批发啊”

    唐子风笑了:“傻丫头,人家公司巴不得你多批发呢。你卖资料,公司也能赚钱的呀,有钱赚的事情,人家干嘛不做现在印刷厂多得很,想印多少套都能印,就怕你卖不出去呢。”

    “真的那就……”于晓惠兴奋起来,她想了想,把手指头又换成了“1”,看着唐子风不说话。

    “你这是……1000套”唐子风猜测道。

    于晓惠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我问过了,光是咱们临河市区,就有3000多高三的学生,补习班还有1000多人,还有人帮外地的同学买的,这些天光是到我这里来问的,就有上百人了,我觉得1000套完全能卖得出去。”

    “可是你有时间卖吗”唐子风问。

    于晓惠说:“我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候,到学校操场上摆摊子。外校的人知道了就会来买的。嗯,我还可以一边摆摊子一边做作业,不会耽误时间的。”

    宁默在一旁插话道:“晓惠,我刚才听你们说,如果你卖1000套资料,你就要收3万块钱了,你也不怕被别人抢了”

    于晓惠笑道:“我当然想到了,我请了两个高三的男生给我当保镖呢,他们都是我爸爸的师兄弟家里的孩子,和我很熟的。”

    “哈,真不错,晓惠现在也有点女老总的样子了。”宁默哈哈笑道。

    于晓惠有些不好意思,唐子风赶紧替她打圆场,说道:“你考虑得很周全。这样吧,我先把这一次的钱给你文珺姐汇过去,同时让她再给你发1000套资料过来。你能卖多少算多少,卖出去的就按20一套给她结算,卖不出去的,我再寄回去,人家公司是承诺全部回收的。”

    “我肯定能卖完的!”于晓惠保证道。

    这事也就说到此为止了,于晓惠张罗着给唐子风和宁默二人倒啤酒,又把服务员刚送过来的热腾腾的烤串摆到两人面前。唐子风和宁默互相敬了酒,聊起了大人间的事情。

    “老唐,你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回一趟家,就能琢磨出搞木雕机床的主意。我在车间听芮师傅说,这种机床市场非常大,咱们厂能赚一笔大钱呢。”宁默说。

    唐子风说:“我的工作就是琢磨这种事情,所以看到什么都要琢磨琢磨,这有啥奇怪的。我如果懂技术,就跟你一块当装配钳工去了,成天不操心,多美。”

    “当钳工美个啥”宁默不屑地说,“这几个月厂里的活一桩接一桩,动不动就加班,你没看我都累胖了吗”

    “累胖了是什么鬼”唐子风不解。

    宁默说:“累了就要吃好的,吃好的就会胖,这有什么不明白的”

    &n



第一百六十五章 唐助理来了
    “唐助理来了,快请快请,有失远迎!”

    听说临一机的总经济师宁素云和厂长助理唐子风联袂来访,市工商支行新任行长郭云策极好地演绎了啥叫“倒履相迎”。他从行长室跑出来的时候,上衣扣子都扣错了一个。这里倒也不必有什么不雅的联想,老郭只是因为天气热,在办公室没穿外套而已。

    临一机来的是两位厂领导,论级别,宁素云是比唐子风更高的,但郭云策愣是把主宾当成了唐子风,这其中的缘由就涉及到他前任的那些伤心事了,大家自是看破不说破。

    把宁素云和唐子风让进会议室,请他们落座,又安排了工作人员奉上茶水和水果之后,郭云策与支行办公室主任田琳琳在客人对面坐下,开始询问起对方的来意。

    “郭行长,说起来很不好意思。”宁素云先开口了,“去年我们周厂长到任的时候,前面的班子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光是欠咱们工商支行的贷款,就有2700多万。承蒙贵行体谅我们的困难,没有向我们催讨。过去这大半年,我们只偿还了一些利息,所以现在欠贵行的贷款总额还是2700多万,我们对此非常抱歉。”

    “这个……,呵呵,银行嘛,为企业保驾护航,也是应当的嘛。”郭云策笑得很勉强。

    什么体谅你们的困难,我们是慑于你们的淫威好不好你旁边那位笑得天真无邪的小年轻,别装了,说的就是你!

    2700多万的未收回贷款,对工商支行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两年国家的政策是收紧银根,各银行都有回收陈年贷款的任务,临河工商支行为了这件事情,没少在省分行那里受批评。

    可批评又能如何,郭云策除非是吃了豹子胆,才敢去临一机催讨欠款。他上任的时候,市里领导就打过招呼了,说临一机的钱先缓一缓,给临一机的新领导班子一个缓冲时间。郭云策明白,市里打这个招呼,不是因为市领导和临一机有什么交情,实在是出于维护临河市的和谐稳定而不得不这样做。

    最近几个月,临一机的财务状况全面好转。工商支行作为临一机主账户的开户行,那些资金往来怎么可能瞒得住他们随着临一机账面上的余额越来越多,信贷科的科长已经好几次向郭云策请示,要不要向临一机说一说,哪怕是暗示一下,让临一机先还个百八十万的,至少也是一个态度吧

    郭云策对此也有些心动,但具体到如何向临一机暗示,他却没想出一个好办法。万一暗示不成,反类其犬,那可就玩砸了。

    谁曾想,自己还没去暗示,人家就跑到门上主动提起这事了,这是打算还钱的意思吗

    郭云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但旋即又惶恐地想到,莫非人家是先礼后兵,先道歉,然后打算再借更多的钱

    是啊,如果不是为了借更多的钱,人家有必要上门来吗还钱这种事情,哪有债务方主动提出的。俗话说得好,靠本事借到的钱,凭什么还

    郭云策在这情绪波动,那头唐子风笑着开口了:“工商支行对我们临一机的帮助,我们全厂7000职工没齿难忘。很多职工都表示,等临一机真正脱困了,要做一面大大的锦旗,敲锣打鼓地送到支行来呢。”

    “这个就不必了,真的不必了!”郭云策带着哭腔婉拒道。

    宁素云知道唐子风是在搞怪,她瞪了唐子风一眼,然后回过头笑着对郭云策说:“郭行长,你别听小唐的,他一天到晚都没个正形,在厂里周厂长三天两头都要训他的。”

    “哪里哪里,唐助理年轻有为,这是众所周知的。”郭云策说。

    宁素云说:“郭行长,我和小唐这次来,是来商量偿还工商支行贷款的事情的。这几个月,我们厂经过艰苦努力,开拓了一些新市场,财务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虽然说距离上级给我们定下的脱困目标还有一些差距,但周厂长表示,我们是讲信誉的企业,总是拖欠银行的贷款,也不合适,所以指示我们挤出资金,先偿还一部分贷款,额度不大,还请郭行长不要计较。”

    “这个……”郭云策再次支吾起来,他没弄明白宁素云的真实用意,自然不便表态得太早,他含糊其辞地说道:“贷款这事嘛,我们也的确有些为难。上级对我们是有要求的,因为临一机的这笔贷款,我们在上级那里也是受过批评的。

    “不过,临一机的困难,我们也是知道的,为此,市领导也做过指示……,所以嘛,还钱这事,就由宁总这边来定吧,量力而行就好。”

    “钱是肯定要还的。周厂长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唐子风又在旁边说开了风凉话。

    “呃……”郭云策咧了咧嘴,最终还是决定装聋子,只是对宁素云问道:“宁总,你们准备先偿还多少呢”

    “300万,郭行长看行不行”宁素云说。

    “完全可以!”郭云策答应得极其爽快。说真的,他根本没想过临一机愿意一下子还300万,以他的想法,临一机能还100万意思一下,他就很满足了,毕竟可以向上级有个交代了。300万,这可真是一个意外之喜呢。

    “不过……”

    没等郭云策高兴一会,宁素云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个不情之请
    上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由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国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企业破产或者转制,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职工下岗待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国家启动了规模庞大的下岗再就业工程,这一工程甚至惊动了联合国和国际劳工局。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各级政府部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分流职工,有的提供再就业培训,帮助职工转换职业。

    银行作为金融部门,面对促进下岗再就业的政治任务,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纷纷推出扶持下岗再就业的相关金融政策,向准备创业的下岗职工提供小额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

    东叶省作为一个南方省份,下岗问题不像东北那样严峻,但全省上下也有数十万下岗职工。省工商分行早在去年就已经推出了面对下岗职工的小额信贷服务,这种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完全是亏本的,但其政治意义重大,所以下属各支行也要尽心尽力去完成的。

    工商行临河支行也分配到了一定的下岗职工小额信贷任务,但发放信贷的情况很不理想。信贷不是救济,不能说谁缺钱就给谁发一笔。发放信贷的前提是对方有可行的创业方案,获得资金扶持之后,能够迅速见效,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偿还贷款。

    下岗工人大多没有什么经商的经验,许多人下岗之后只是到沿海或者本地的私营企业去打工,而不会考虑自主创业。偶尔有些想创业的,正如郭云策说的那位养蚯蚓的仁兄一样,属于上赶着去给人交智商税的,看到报纸上有个什么“致富秘诀”就把钱砸进去了,最后血本无归。

    对于这些人,银行还没法上门去催债,一催就是政治不正确了。万一人家去告个状啥的,郭云策估计就得和他的前任魏永林做伴去了。

    鉴于发生了若干起下岗职工创业血亏的情况,工商支行在发放再就业信贷时,也不敢太随意了,而是要让对方把创业的具体打算说得一清二楚,还要反复评估,看看是不是可行。就这样,一笔区区几万元的贷款,恨不得请麦肯锡来给对方做个营销分析,当初给临一机贷2000多万都没这么费劲过。

    贷款是政治问题,贷款收不回是经营问题,两个问题郭云策都得考虑,这就让他头疼不已了。有时候,郭云策也会想,能不能自己去找几个比较靠谱的创业项目,硬塞给下岗职工去做,这样就没有风险了。可问题是,哪有这样的项目呢

    正在瞌睡之间,枕头就送到了。唐子风说的这个什么木雕机床,听起来似乎有点靠谱的意思。临一机毕竟是这么大的企业,和那些卖蚯蚓苗的皮包公司是两码事,临一机推出的项目,应当算是优质项目吧。

    “唐助理,你跟我详细说一下,这个木雕机床是什么情况。”郭云策急切地说。这一会,他不再觉得唐子风面目可憎了。这小伙子,人长得真帅,眉清目秀的,一看就是心肠特别好,习惯于与人为善的那种人了……

    唐子风把临一机关于木雕店的营销策划案详细说了一遍,郭云策和田琳琳都听得直点头。他们也都是有社会经验的,能够想象得出这样一家店的商业前景。按最悲观的估计,投入3万元的设备,一年多的时间收回成本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非但农村人盖房要搞各种木雕,城里人也有在家里弄个什么玄关、踢脚线之类的,这都是木雕店的市场机会。装修一个家,花上万把块钱很正常,其中拿出几百块钱去雕花,有何困难呢郭云策甚至想到,工商支行下属各个网点的柜台是不是可以雕上花纹装饰一下,这能花多少钱

    唐子风说:“郭行长,木雕店这种业务,在一个城市有三四家就足够了,一个县城能有一家就行,再多就赚不到钱了。我建议由你们临河工商支行发起,但交给省分行去统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木雕机床,这100套设备,就是用来做这件事的。

    “我们两家可以联合举办几期木雕机床培训班。我们临一机负责提供免费的培训,你们工商支行为学员提供食宿。学员学成之后,由工商行提供卖方贷款,为学员购置全套设备,用于回家创业。

    “这件事如果运作得好,上省报的头版头条是没问题的。最大的功劳当然是分行的,但临河支行作为最早提出创意的单位,又联系上了临一机提供设备,功劳也是不可抹杀的。你郭行长能不在报纸上露一面吗”

    “哈哈,这个我倒不在乎。”郭云策的脸笑得如一朵盛开的雏菊,他摆着手说:“个人的名利算得了什么,能够帮助下岗职工搞创业,我就觉得很欣慰了。”
1...5152535455...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