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你肯定早就知道!”何继安说,“你和那几家代工厂子打得火热,我打听过了,就是这几家厂子,在仿我们东垣公司的机床,用的是几家大厂子的部件。这几家大厂子都是机二零的成员,这件事情,这几家代工厂不可能不知道。”

    “啧啧啧,何科长真是聪明过人,你不去编电视剧真是屈才了。嗯嗯,我明白了,公司垮台了也不要紧,你可以去写剧本啊。”王迎松笑嘻嘻地说道。他一口一个何科长,可谓是在何继安的伤口上撒盐,而且撒了一把还不够,这阵势简直就是恨不得把何继安塞到盐堆里去。

    两个属下在如何斗心眼,李太宇已经顾不上关心了。这一会,他正在自己办公室里,焦急地往韩国打着电话。

    “喂喂,爸爸,我是太宇啊!”

    在拨了七八次,终于等到对方按下接听键之后,李太宇大声地喊着。

    “太宇啊,正好,我也正要给你打电话呢。”对面传来的正是李东元的声音。

    “爸,我先说。”李太宇抢过话头,“我这边出事了,有人在故意破坏我公司的形象,现在客户都在要求退订单,还有客户要求退货,让我们赔偿全部货款。爸爸,你介绍的那个劳律师纯粹就是一个混蛋,大混蛋,在这个时候,他不肯帮我。爸爸,你帮我想想办法,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做。”

    李东元一声不吭地听着李太宇絮叨,好不容易等李太宇说完了,他才叹了口气,问道:“太宇啊,现在你账上还有多少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李太宇愣了,这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说道:“已经没有多少了,不到5000万韩元吧。”

    “近期能够收回多少货款?”李东元又问。

    李太宇说:“本来能够有七八十万,也就是七八千万韩元的收入,可就因为现在这件事,估计这笔收入就没有了。现在已经有客户提出退货了,如果我们不得不退货,现在手头这点流动资金都不够用,我恐怕得找银行贷款去了。”

    “混蛋!你还敢提贷款的事情!”李东元在那边就骂开了,“我问你,8月份你回韩国的时候,是不是瞒着我找银行贷了款?”

    “这个……”李太宇支吾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李太宇到中国来的时候,手里有400多万人民币,但随后兼并五机床,又进行技术改造,再加上请韩国设计院开发机床,一来二去,手头的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这一年多时间,公司的生产形势还得过去,订单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是持续不断,收入并不少。可收进来的多,花出去的更多。有些钱,李太宇甚至都不知道具体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到账面上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最后基本就枯竭了。

    前一段时间,何继安拿回来几个大订单,需要提前预备生产材料,而公司却没有能够拿出来的材料款。李太宇借着回国探亲的机会,找了一家银行,贷出来1亿韩元,相当于100万人民币的样子,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他用这笔钱在韩国市场上采购了一批数控系统和其他部件,现在都已经送到各家代工厂那里去了。

    照着李太宇原来的想法,把这批订单做出来,就能够收回一大笔货款,能够很快地把从银行里贷出来的钱还上。这件事他是瞒着李东元去做的,却不知道李东元是怎么知道的。

    “你写的担保人是我的名字,现在银行追着你要归还贷款,找不到你,就找到我头上了。刚才就是银行的业务人员在我办公室里,非逼着我马上还钱不可。”李东元揭开了谜底,语气里充满了气急败坏。

    “他们为什么要催我还贷款?我跟他们说好了,要到12月底才还的。”李太宇委屈地说。

    “混蛋!”李东元再次破口大骂,“你一天到晚到底在干什么,你从来不看报纸的吗?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韩国了,央行在收紧银根,所以各家银行都在催着贷款户还贷款。你现在如果不归还贷款,以后所有的银行都会把你列入不良贷款人名单,你从今往后就别想再在韩国的银行里借到钱了。”

    “怎么会这么紧张?”李太宇这回是真的急了。

    亚洲金融危机的事情,他当然是知道的,也曾与朋友讨论过会不会波及到韩国的问题。大家当时的意见,都是认为韩国不同于东南亚那些穷国,金融危机对韩国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这些天,他的确有些懈怠,没有及时追踪新闻,难道一夜之间形势就发生逆转了吗?

    李东元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跌到1000比1了;有专家分析说,到年底的时候,可能会跌到2000比1。现在很多去海外投资的企业,都在撤资,先把欠银行的钱还上,以防万一。你刚才不是说你们公司遭遇了麻烦吗?那正好,你现在就把公司出手,把所有的设备和原材料全部变卖掉,换成韩元带回来。

    “现在人民币还没开始贬值,你把变卖公司的钱换成韩元不会吃亏。万一人民币也开始贬值,而且比韩元贬得更厉害,你哭都来不及了。”

    “好好,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安排出售公司。”李太宇连声地应道,接着便挂断了电话。

    到了这一步,李太宇已经顾不上考虑机二零的事情了。那些要退回去的订单,就让他们退回去好了,自己反正也不可能再完成这些订单了。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照着老爸的吩咐,赶紧把公司出手,换成现钱逃回韩国去。

    金融危机的厉害,李太宇是知道一些的。最早爆发危机的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几乎是断崖式地下跌,多少企业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就被金融浪潮给吞没了。如今,金融危机终于波及到了韩国,韩元一夜之间就贬值了1/4,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地大幅贬值,这时候他哪里还敢在中国市场呆下去。

    要变卖公司,当然是越早越好。目前中国还没有被卷入金融危机,市场形势还不错,他要想把公司脱手,应当能够卖一个不错的价钱。万一中国也进入危机了,他想卖企业也没人会接手,那时候就不是东垣机床成为垃圾级,而是整个东垣公司都变成垃圾了。

    “嘀嘀!”

    李太宇按了一下桌上的电铃,一位身材窈窕的女秘书应声而入。没等女秘书照着规范向自己问好,李太宇便吩咐道:“你把王总监和何总监给我叫过来。”

    “好的!李总,您请稍候。”女秘书操着一口常宁口音的普通话,嗲声应道,还微微地李太宇鞠了个躬,全然不知道李太宇现在已经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秘书出去,不一会,王迎松和何继安一前一后地进了李太宇的办公室。李太宇向走在后面的何继安做了个手势,何继安会意地把门给关上了。

    “王总监,何总监,你们都辛苦了。”

    李太宇满脸笑容地向两位属下打着招呼,还从大办公桌后面绕出来,做出一个迎接的阵式。

    “李总,你……”

    王迎松想说一句“你没病吧”,话到嘴边又赶紧咽回去了。有些事情,自己想想也就罢了,哪能当面说出来。

    “二位,快坐下吧。”

    李太宇客气地请二人在沙发坐下,自己则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对面,显得很是平等的样子。此举又让两个人心里抨抨跳了一通,尼玛呀,事有反常必为妖,这个韩国鬼子,不会又想整出啥妖蛾子了吧?




第二百五十三章 排名前五的飞机制造公司
    “二位。”

    李太宇的脸由阳光明媚逐渐切换成凄风苦雨,他用沉重的语气说道:“刚才,我给我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本想请他从一个专业律师的角度给我们一些建议,结果却听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我爷爷刚刚查出得了重病,医生说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我父亲让我马上回国去。”

    “这真是太不幸了!”

    “是啊,李总请节哀。”

    王迎松和何继安二人都敷衍地说着安慰的话,心里却是另一番计较。他们才不相信什么爷爷重病之类的鬼话,公司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太宇的爷爷就恰到好处地病了,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

    “李总,你走了,那些要求撤回订单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处理?还有,红渡那边要求退货,我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何继安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件事,我想全权委托你们二人负责。”李太宇说道。

    “这个……,恐怕不合适吧。”王迎松说,“李总,这可是涉及到公司战略的事情,我,还有何总监,恐怕都担不起来啊。”

    李太宇说:“我刚才的话没有说完。我父亲说了,我爷爷如果不在了,我就必须回韩国去接手他的企业,我爷爷是韩国排名前五的飞机制造公司的董事长。我如果去接手这家公司,恐怕就没有精力再管东垣公司了。所以,我父亲要求我在离开中国之前,把东垣公司转让出去。你们放心,在公司出售之后,我会给你们两位一笔丰厚的补偿。”

    “什么!”

    王、何二人异口同声地发出一句惊呼。虽然他们对于公司要“凉”这件事早有心理准备,但听说李太宇居然打算把公司转让出去,还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两个人都是老江湖,脑子稍稍一转就想明白了。合着什么爷爷病重啥的,都是胡扯。还什么韩国排名前五的飞机制造公司,韩国最擅长的是制造歼星舰好不好!

    说到底,就是李太宇觉得事情已经无法收拾了,打算一走了之。他说他刚刚给他父亲打过电话,这应当是真的,估计是他父亲评估了形势之后,觉得他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所以给他出了这个主意。

    李太宇要跑路,王迎松和何继安是拦不住的。他们要考虑的,也就是保证自己的工资不被拖欠。至于说李太宇想把公司转让出去,此事与他们无关,哪个傻瓜愿意接手,就让他接吧。

    直到这个时候,两个人还并不知道金融危机波及韩国的事情,否则会更明白李太宇要跑路的原因。虽然不知道这一点,但也并不妨碍他们识破李太宇的谎言。

    他们想着独善其身,可李太宇找他们过来,并不是为了通知他们这件事,而是另有目的。李太宇看了看两个人,说道:“转让公司这件事,非常急迫,我希望在我离开中国之前就能够完成。但我在中国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你们二位都是在中国的机床行业里工作多年的,能不能帮公司找到一个买主。

    “公司现有的设备都是新添置的,原值将近200万元;公司的建筑物,最起码也值100万。此外,还有一大批材料已经分发给几家外包企业,那也是将近200万的价值。至于说公司的品牌价值嘛,……我就暂时不算了。

    “这样加起来,公司的资产至少值500万。我可以打个折,只要400万就可以出手。你们俩人不管是谁,只要能够帮我把公司转让出去,我愿意拿出1%,啊不,拿出2%作为奖励。”

    “这……”

    两个人面面相觑,随即同时伸手指着对方,几乎是抢着说道:

    “老王,你和那些乡镇企业熟,你肯定有办法!”

    “何科长,你是常机出来的,你干脆让常机把咱们公司收了吧!”

    “常机是做车床的,咱们公司搞的磨床,常机肯定不会感兴趣的。你不是和那个龙湖机械厂熟吗,让龙机的赵老板拿个400万出来,很容易啊!”

    “不对吧,老何,赵老板明明是你介绍给李总的,你去跟他说不行吗?”

    “你这几个月天天和赵老板在一起喝酒耍钱,别以为我不知道。”

    “那是为了帮公司维护关系。”

    “还是你去说吧,你没听李总说吗,事成之后,有2%的奖励,啧啧啧,那可是8万块钱呢!”

    “这钱还是让给你赚吧,咱俩之间的交情,我能跟你抢吗?”

    “还是你去赚吧!”

    “还是你吧……”

    李太宇看着二人像是扔一堆垃圾一样把公司推来推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算的这500万资产,可是有凭有据的,那些设备是去年才买来的,材料更是今年才采购的,折成400万往外卖,怎么就卖不出去了?

    王迎松和何继安二人心里却如明镜一般透亮,李太宇说的500万资产稍微有些浮夸,但折到400万,倒也说得过去。如果没有刚才听说的张院建材机械厂要求退货的事情,找一家企业来收购,给对方开个350万或者300万的价格,应当是有人感兴趣的。

    可现在的情况是,公司前期卖出去的那些机床,都是一颗颗暗藏的雷,谁知道啥时候就爆了。你把公司转手出去,这颗雷可就得炸到接手者身上去了。自己帮着从中牵线,到时候人家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堆雷,还不得把自己恨死?8万元的中介奖励,说起来挺诱人,可这钱拿着烫手啊。

    “李总,这件事,的确有些难度。”何继安一脸为难地说,“按照常理来说呢,公司的这些资产都是实实在在的,要转让出去,也能找到人接。但机二零的这份材料出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公司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这个时候如果传出公司要转让的消息,我担心很多人会落井下石,我们卖不出好价钱啊。”

    “是啊是啊。”王迎松难得地没有和何继安抬杠,而是毅然地和他站在了一条战壕里,他说:“做买卖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着急。我们一着急,人家就要压价了,明明能够卖400万的东西,最后几万块钱就交代了,太吃亏了。”

    “你们先把消息传出去,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接手。如果有愿意接手的,你们让对方来跟我谈。”李太宇冷冷地说道。

    这一会工夫,他真是领悟了啥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两个手下原先虽然也有种种毛病,但自己交代的事情,他们好歹还是会去做的。可现在自己说要转让公司,他们就开始推三推四,甚至自己表示可以拿出2%作为奖励,都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李太宇毫不怀疑,这俩人肯定能够找到愿意接手公司的企业,此时的做作,不过是为了帮对方压价,到时候可以到对方那里再拿一份提成。如果还有别的办法,李太宇是绝对不会让这两个二五仔来办这件事的,这二人对公司的情况太熟悉了,自己想骗他们都骗不过去。如果换成一个对情况不了解的中介机构,接到这样的业务,恐怕早就忙着联系去了。

    “你们先去吧。何总监,你把公司的财务给我叫来,我有事要问她。”李太宇吩咐道。

    王迎松、何继安二人退出去了。不一会,公司财务胡海萍走了进来,对李太宇问道:“李总,您找我吗?”

    “我问你,公司账上现在有多少钱?”李太宇问。

    胡海萍说:“我没看细账,大数应当是54万多一点。下个星期要付几家外包厂的外包费,一共是22万;还有税金,大概是8万;再下个星期要发工资,也是8万;还有……”

    “这些都以后再说。”李太宇打断了胡海萍的叙述,说道:“我刚刚接到韩国打来的电话,说我家里出了一点事情,急着用钱。你现在就去银行提交申请,把公司账上所有的钱,……算了,从公司账上提出50万,换成美元,给我汇回韩国去。你刚才不是说账上有54万吗?剩下的4万,全部提成现金交给我,明白吗?”

    “这……”胡海萍懵了,她支吾了一会,才怯生生地问道:“那,李总,外包厂那边的外包费怎么办呢?说好是下个星期就要付的。”

    “你想办法跟他们解释一下,就算公司有几笔应收款没有及时收到,让他们再等一星期。一星期以后,我们肯定会全额付款。”李太宇说。

    “这个……,李总,这种事情,我一个小小的会计,不太好说啊。”胡海萍苦着脸说道。

    她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从李太宇的这种安排来看,公司的情况恐怕是不妙了。

    常宁这个地方,有不少民营企业,以往也发生过老板因为企业资不抵债,从而携款跑路的事情,胡海萍是听说过的。东垣公司是外企,搁在以往,胡海萍绝对不会认为李太宇会与那些私企小老板一样跑路,可现在这个态势,由不得她不产生不好的联想啊。
1...8990919293...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