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帝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牧马江南n

    孙皓这个人在紧要关头,还是很听人劝的,不仅听从妹妹建议,移民澳洲大陆,甚至在细节上对妹妹的建议也是完全遵照。

    这样,孙皓虽然遇到了多次热带对流形成的风暴,与雷鸣电闪、惊涛骇浪中,擦肩而过,甚至损失了几船人和物资,但最终还是带着九成以上的船来到了澳洲大陆的新建业!

    孙皓心情大好,离开故土的失落感,逐渐淡化,毕竟这里还是自己熟悉的大臣,风格一模一样的新皇宫,唯一不习惯的是太阳向南照耀着这片大陆,和自己熟悉的大陆完全相反……

    步阐和孙虔以及众大臣,把孙皓迎进了新建的皇宫,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宣布这一块大陆属于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这里的新建业……步阐、孙虔、万庭和等人开始上表述职。

    新建业的皇宫,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已经完工了,坊市建设、周边的村镇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这一切不能经营百年的建业相比,但是一年半左右在这片人们蹲在树上的大陆上,建起这样的一座大邑,已经很不错了……

    开垦的土地第一批种植的稻谷丰收后,作为种子,扩大了十倍规模,又一次中了下去,第二次收获已经完成了,现在人们可以吃这片大陆产的粮食了,虽然不多,大多数时候,还是猎取茫茫无边的草地和森林中的野物充饥,捕获江河湖海中的鱼虾等生存,生物种类不同,害怕中毒,人们对食物进行了小心翼翼的尝试,和本地土人的交流渐




第332章 披荆斩棘的孙皓
    ;

    成年礼的最后一幕是土着大型狂欢舞会,该舞会通常安排在晚上。当夜幕降临土着就在树林中间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围绕着篝火尽情地歌唱跳舞。男子是整个仪式的主角,女子则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臀部,摇头甩发,口中还念念有词。

    成年礼是土人男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他从儿童集团跨入了成年男子集团。只有经过成年礼的土着男子,才有资格婚配。同时成年礼也是传授生存技能和部落传统的最佳时机。

    孙吴占据的南方,大多数山区,这种原始的礼仪场面还存在很多,现在来到澳洲的人,大都是见过南方山区的蛮夷,这种仪式感很强的场面都是相近的!

    通过人深入接触,万庭和等人也了解了土人的传说,听他们讲起了祖先们塑造陆地、创造物种和人的时期,这些先人被认为是以神灵形式永生。人被认为是大地和海洋上万事万物的一部分,与所有万事万物密切关联……

    步阐和万庭和沿用的是汉人当年和南方蛮夷之间处理关系的方式,参与观察,并不干涉,而且和部落之间商议通婚,很多部落的女子都嫁给了汉人的战卒、医者、工匠和农夫,带来的胡人妇女和从其他各地劫掠来的女子,也嫁给了一部分土人,这样,双方的关系逐渐融洽……

    土人跟着汉人学会了烧制陶罐,终于改变了他们单一的烹饪方式,逐渐学会了煮食,本来煎炒这样的方式,现在南下的吴国人已经学会了,但这个烹饪方式需要铁锅,土人对锋利的铁器视若珍宝,认为把这样的东西用来制作炊具,太浪费了……

    由于预防控制得好,第一批、第二批到达澳洲的汉人和胡人,并未给本地土人带来什么疫病,本身也并未感染土人的疫病,大家相安无事,土人依旧过着自己的游猎生活,他们并不想很快改变,汉人、胡人已经开始圈禁土地,开始耕种和放牧,这对本土人的影响到也不大,这片大陆实在太大了,好多地方并无人生存,大家没必要争地方……汉人圈禁了土地,告诫本土人中间的动植物是他们的财产,本土人也就乖乖离开了……

    第一批、第二批到达澳洲的人,在孙虔的要求下,娶了胡人妇人,也有的娶了当地的土人妇人,当然也有一些南渡的男人妇女,她们经过十余个月,第一批汉人和外族的孩子诞生了,从外表上看,由于都是人种差距不大,还是汉人的模样,没什么怪异的……

    孙皓在盛大的新建业、新宫落成仪式上接受了朝拜,听取了步阐等人的汇报之后,对他们做的各项工作都很满意,龙颜大悦,对南迁中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对张布、陆抗、万彧、步阐、濮阳兴等人封了列侯,以一县为食邑,当然现在这片大陆郡县还未定,等到定下来,再决定食邑……当然由于地名未定,大家的封号也就未定……

    接下来朝会商议,文臣武将分组,向四方行走,丈量土地,划分郡县,委任地方官,迁移民众,开始先把一个国家的骨架搭起来……当然现在人口稀少,连掳掠来的胡人和南洋各国土人算起来,总共不到五十万人,汉人仅有二十万过点,至于本地土人,数量不明,当然据步阐等人估计,可能不过五十万人……

    也就是说这么大一片陆地上,还不足百万人,汉人只有二十余万……

    &n



第333章 孙皓的国策
    ;

    “陛下,老臣在南征过程中,只是做了区区几件小事,立功最是微末,这个事,就交由老臣去做……”

    “不可!万卿乃是朕的肱骨,现在我们立于蛮荒,百废待兴,很多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繁衍人口、拓展田亩的事情,都得你主持呢!而且掳掠别国人口,本就是遗臭万年的事情,且必须善于指挥作战,大多数时候连买带抢,手段血腥,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带兵打仗的陆抗去做……”

    孙皓带着万彧到了澳洲,虽然万彧的水路帮派势力骨干还是带过来一些,但总是大大削弱了,要不是这样的机会,根本无从下手啊!现在到了澳洲,四面环海,整个大陆都是自己的,水路帮派打探消息、暗中盯着各路人马的作用,基本上没用了!所以孙皓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掌握人口的事情交到万彧手上,以免这老家伙有跟蜘蛛似的,结起属于自己的网来……

    当然,万庭和现在和本地土人打得火热,极有可能把本地土人全都拉入万彧的势力,这必须严防死守!所以,孙虔现在代替了万庭和的位置,带着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汉语的那几个当初带到建业的土人,开始到处跑,和土人部落首领打得火热,面对这群土人,孙虔带着工匠和医者,玩的都是手艺,譬如给他们治病,给他们教会烧制陶器,给他们建设夯土墙的房子,教他们学会种植并且定居……

    汉人的手艺让土人惊叹不已,譬如把泥巴烧成了陶盆、陶罐和缻,教会他们如何煮东西吃,如何在陶罐中储存吃剩下的食物……只有教会它们储存食物,才能让他们放弃游猎定居起来,只有定居起来,才是好管理的子民……

    这当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么大的大陆,土人走上数百里才能碰见一个小部落,而且他们总是游移不定,也不知道这片土地上,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部落,一个一个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着实不易……

    牛、羊、猪、狗、兔、鸡、鸭、鹅等家禽家畜,现在是这片土地上最金贵的东西,现在所有这些都已经禁止宰杀了,全部作为母本进行繁育,牛羊都交给最善于饲养牛羊的胡人妇人,集中养殖,打算等繁育到了可以户均分几只的时候,再分给家家户户,牧场和农田,以及适合开辟牧场和农田的土地,现在已经按照人口进行划分,手笔很大,每一户竟然可以分到数百倾牧场和数百亩农田,面积之大,简直可以用跑马的方式来圈地了!……即便是这样,现有的人口也只是瓜分了东部沿海特别适宜生存的那部分土地的很少一部分……

    这里实在是太大了,人太少了……

    孙皓想要人口,他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渴望人口!有时候甚至在想,人要是能像老鼠、兔子那样繁衍就好了……不过他对外族始终还是心存疑虑,只带了些胡人妇孺南下,即便是在南方掳掠人口,一般要的也都是妇孺,并不要成年男丁……这样,这些妇人全都嫁给十几万汉人精壮男子,真正的一夫一妻多妾,只要有能力养活,不限制纳妾多少,而且鼓励生育,前面已经颁布诏令,一年生孩子二十个以上的,赐爵一级……

    这样外出掳掠人口的战卒将军们,都是十分积极的,每个人都尽量多的掳掠妇女,自己养不过的,才上交,同一调配……当然,上交妇女越多,战功越大,这样也激励了战卒,乘船外出掳掠人口十分积极……

    &n



第334章 一斤茶搞定?
    ;

    孙皓现在处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陆上,自认为外面的消息传不进来,他这里的消息也传不出去,殊不知刘谌早已在他的南下队伍中安插了人……电台也带过去了……而且,孙皓砸破脑袋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刘谌的舰队上用的短波通信和水下长波通信,长波在海水中传播距离远,损耗小,信号稳定,这就解决了澳洲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一般是澳洲本土刘谌安插的人员用短波电台发射信号,花岛和蝶岛附近的霍明回收到信号,继而用长波发射,扶南国中继站的舰船会收到信号,然后长波发回广州,海军基地现在就建立在广州,霍弋收到信号,转短波信号发给刘谌,就完成了消息传输,反之亦然!

    孙虔第一次从澳洲回吴国的时候,带回了几个澳洲本土人,刘谌于是让孙蝶要了两个,让霍济东厂暗探中最出色的人以及几个出色的侦察兵,和这两人经过长时间交流,相互学会了语言,学会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动作神态等等,等到孙皓南下之后,刘谌就把这两人和十几个已经精确掌握了土人语言、身上也纹了花纹的暗探和侦察兵,随着补给船一路送到了澳洲,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秘密登陆澳洲……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甚至带来了女人,做好了过日子的准备……

    事实上,孙皓就那点人马,澳洲东部海岸线那么长,他们根本没办法守卫防御,刘谌的侦察兵和暗探,开着一艘小船,从一条小河溯流而上,到了一片山地密林,上了岸,并且把船只也拖上岸,掩藏了,选择了高岗,架设了无线电通讯设备,改造了溪水,很快做好了木制叶轮,利用水动力发电……

    这群人,已经晒黑了皮肤,并且真的纹身了,澳洲土话说得很溜,完全看不出来是汉人,他们开始在林子里狩猎,并且和能接触到的土人对话,逐渐地他们了解到在新建业可以用劳动力换取“宝贝”,于是他们就开始经常出没在新建业,通过暗号,和潜伏在孙皓身边的人取得了联系,这样他们就得到了整个澳洲从上到下的所有消息,半个月向刘谌报告一次,并且接受刘谌的命令行动。

    刘谌的通信中心现在已经搬到青城山的大汉书院了!刘谌全家也搬到大汉书院的王府别院了!前两年从南都接上来的三千孩童,现在也有大部分也搬进了大汉书院,他们这两年每日都在接受孙蝶的教育,有时候是刘谌亲自教育,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基础的知识,识文断字是完全学会了,忠诚教育也做得极好,但凡有性格缺陷的、天生野心很大的等等有瑕疵的,都已经被清理出去,现在进驻大汉书院,有两千八百余人。

    防卫级别和王府是一个级别的,现在基本上是刘谌的两千近卫亲兵负责防卫,而且,刘谌在自己的王府别院设置了许多常人不能猜度的机关陷阱,比起成都的晋王府,还要安全许多!并且按照关彝的要求,大汉军校也搬到了附近,一万学员兵,永远是守卫大汉书院的力量!

    就目前来说,刘谌是全天下最大的目标,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大汉书院,甚至保护好整个大汉!

    消息从澳洲传来,孙蝶笑道:“大王真正是手眼通天啊,我哥跑了几万里,到了天边上了,竟然还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这天下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啊!”

    “蝶啊,这天下从来没什么道理可讲,只有实力可讲!你哥哥要是有如来的实力,那我刘谌也会被他攥在手掌心里的!”

    &nb



第335章 蹭你的吃
    ;

    “谯老夫子,这就有点突然……一时间准备了好多说辞,竟无用了”刘谌笑道。

    “自是无用了!不过晋王殿下一言九鼎,茶还是得给老夫……”

    “茶虽然金贵,但是您老人家这样的人瑞、大学问家,自当供奉的……只是孤不明白,夫子为何突然之间就想通了”

    “老夫想了许久,才想通了,现在治国的学问,根本就不是儒家啊,不管是大汉,还是伪晋、伪吴,治国上用大都是诡诈的帝王术和法家、兵家的学问,原来老夫以为乱世用这些,回归治世,当重儒家,后来细细思之,晋王殿下现在大汉推行的可是法家、墨家啊!儒家只要留下一个孝道的外壳用以教化民众了……”

    “其实在孤的心中,分的不那么清楚,治世学问,哪一样合适宜,就用那一样,或者几种兼用,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位先贤说过这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哪一位先贤这么说的,老朽怎么毫无印象你认同这样的狂悖之语”

    “我们的老祖宗用,最早用的是石头打制的工具,后来用的是石头磨制的工具,再后来才有了铜器,后来有了铁器……最初的时候结绳记事,没有文字,后来用图画记事,再后来把图画简化成文字,可在龟板和兽骨上,再后来文章出,刻在竹简上,再后来以墨写在纸上……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了,我们现在用的是蒸汽机制造工具,拖拉机耕地,我们用的是活字排版印刷(印制话本发售的时候,刘谌命人造出了这玩意)!”刘谌拱手问道:“夫子,难道最初的时候有人磨制石头的手艺好,传给后人,我们一直用这种很好的手艺磨制石头,就能磨出比蒸汽机好用的工具吗难道最初有人结绳记事记得好,我们就天天用绳子打结,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然后不思进取,我们的对天地万物人类命运的思考,用绳子能打结出来吗现在活字印刷,我们的学问可以迅速传播天下,结绳子能办到吗”

    “老祖宗最早真是用石头做工具结绳记事”

    “这个事情,等到空闲了,书院成立了,可以成立专门研究史学的学科,可以进行考古,孤王知道有好些地方,可以挖出被掩埋在地下几千年的老祖宗生活的遗迹,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他们过去是如何生活的了!但孤王确保自己说的话,半点都不错……”

    “……呃,这”

    “这说明的恰恰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有不畏惧天命、不迷信祖宗,才能勇于思考当下和未来的人事,才能在过去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改变,才能产生强大的具有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技术!我们不仅需要儒家定出的礼法规矩,让人们懂得仁义礼智信廉耻等等,还要仰望星空产生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种浪漫奔放产生的是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需求,更需要懂得格物的人,他们发现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加以利用,产生造福人类的技术,更需要理智中正的人,他们能够理性看待人性,知道人心的下限,得以制定律条,惩治恶人……这一切都是大汉需要的,是我们治理国家造福百姓需要的!

     



第336章 家宴
    ;

    大汉书院开张了!这是一件大事,前无古人之举,虽然朝廷立学古已有之。

    太学始于西周,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有汉一代,一直都很重视太学,到了三国征战时期,曹魏还设立过,但蜀汉一直未设立……

    现在从刘禅的角度讲,不管刘谌创立的是什么大汉书院也好,还是太学也好,但现在他认为这是自己手上,重设太学了!

    重设太学意味着太平将至,文教兴盛,实在是一件大事。

    所以刘禅自然要来到成都,主持大汉书院这座他心目中的太学落成,告诫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将来的大汉建设添砖加瓦、做一个光荣的螺丝钉……当然,刘禅的原话不可能说得这么超前,但大致意思就是这么回事吧!刘谌也是听出了这一层意思。

    大汉书院作为机密重地,百日参与的高官和闲杂人等,均被请下山去了,刘谌的亲卫和那三千童子,清查了书院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一个外人在山上。

    刘禅当然是留下来了!刘谌总不能把老爷子也赶下去,多日未见,刘谌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清淡小菜,家里妻儿也都出来陪同老爷子,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的。

    刘禅知道,刘谌这个儿子最是重人而轻礼的,所以也就赶走了身边伺候的闲杂人等,刘谌也不要一个下人伺候,完完全全是家宴,刘禅特地允许刘谌的侧妃孙蝶和攀枝花也入席了。

    大壮、零菱绕膝而坐,一岁的元亨被刘禅抱在怀里,用筷子蘸一点酒,就往刘元亨嘴里喂,谁知道这小子吸溜进了这一点酒,还咂咂嘴,竟然没被异味吓哭,还咯咯笑了!

    刘禅哈哈笑道:“这小子天生一个酒仙啊!”

    “父皇,这小子是不是傻啊”
1...7677787980...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