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老爷,您老伤了他们的心,以后混吃混喝恐怕难了,嗝……”
听双庆回话,范纯仁一开始还有点惴惴不安,伤谁也不要伤小孩子。李云的性格,也就是半大孩子一样,很不成熟。自己无心伤了他,恐怕以后真的要尴尬了。只是他也很懊恼,原以为能够吃上三天,没想到吃了一天就断顿了。
更可气的是,自己的从孙竟然吃饱了回来。
不过有一个人他必须要重视,那就是李逵。比起李云来,李逵的心智更加成熟,虽然也很不靠谱,但是李逵的不靠谱不是源于心智,而是性格。在范纯仁看来,李逵的心智已经成熟,而且手段能力都不错,得罪这样的人,对他来说并非是好事。
他的人设标签上有三个大字——老好人。
什么是老好人,轻易不得罪人。即便是得罪人,也得罪能招惹得起的人。
范纯仁垂垂老矣,已经迈入老年,而李逵呢?如同朝阳般冉冉升起,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必然会光彩夺目。虽说这小子惫懒,但在他看来,十四岁的李逵,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整个颍州的大户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岂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
连他,恐怕也做不到。
担心之余,范纯仁问:“李逵如何?”
“他吃饭,我抢不过他!”
范双庆说到这里,只有干瞪眼的份。
李逵吃饭,就两个动作,瞪眼,脖子粗,小半斤肉下去了;再瞪眼,脖子粗,半斤烙饼也下去了……范双庆有时候感觉看李逵吃饭,自己就像是一只摇着尾巴,又奔又跳的小土狗,眼巴巴的看着李逵手里的肉,然后肉没有了……好忧伤的感觉。
不过范双庆作为老爷子小跟班,眼力是有的,他认为李逵应该没有受到影响:“您老就不用担心了,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文章,下午誊卷之后就可交卷。”
范纯仁这才放下心来,撑了个懒腰,摸着饥肠辘辘的肚子,砸吧嘴嘟哝道:“我去严通判哪里看看需要帮忙吗?”
范双庆看着自己家叔祖的背影颇为无奈,您老去了,严推官还能吃得下饭吗?
敢不敢吃饭都另说啊!
且不说范纯仁老爷子摆出他一副与人为善的笑容,骗吃骗喝去了。
李云看着留下的大包食物,气得牙痒痒,可是自己能拿范纯仁老爷子怎么办?人家妥妥的一品大员,虽说他老爷子的官职不是最高的,但是品级高啊!
开府仪同三司的排场都摆弄了二十多年了,这大宋的官场,有哪个比他底气足的存在。就算是章惇,面对范纯仁老爷子,也只能唉声叹气。
倚老卖老的老头子很可恨,尤其是混官场的,更是罪加一等。
但面子,该给的时候,还得给。
且不说别的,光说变法派,王安石并非是开拓者,真正的开拓者是范仲淹。那是范纯仁老爷子的亲爹。王安石的变法,大部分都是继承了范仲淹变法的条陈,具体到办法,也脱离不了范仲淹划下的范畴。可以说,变法派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范仲淹的徒子徒孙。
变法派针对范纯仁,就是欺师灭祖。
而他呢?
竟然走在保守派一起,可以说,他老人家在朝堂上是左右通吃,还真让他成功了。
李云气恼,边上的解千更气人。
他是练武出身,读书不过是个摆设。至少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说,他这种根本就不能算通晓文墨的读书人。武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存不住钱。尤其是没有官做,家里的田产也不能当家作主的时候,更是经常囊中羞涩。
解千就是这样的光景。
啃着炊饼,也就是俗称的大白馒头。蒸馒头,热的时候吃味道还是不错的,可一旦放凉了之后,就干涩的下不了嘴。
更气人的是,李云就坐在他边上,吃着香喷喷的肉,油汪汪的卷饼。
大宋将所有的面食一概称其为饼。有汤的叫汤饼,比如面条,面鱼之类的主食;用笼屉蒸出来的,一律叫蒸饼,但是在大宋,因为需要避讳真宗皇帝的庙号,改成了炊饼,武大郎经营的其实就是馒头店;还有一种叫烙饼,各种鏊子,随便弄,大部分干巴巴的很没有滋味,但却能保存很长时间。只有加入油酥的面,烙出来的饼子才又香又好吃,软硬适中。
李云干脆不吃了,让差役将肉和饼子送给了解氏兄弟。
为什么不给别人呢?
许是连李云都看出来,他和李逵在解试中同类只有两个,解千,解万兄弟俩。其他人都不能算是同类。
解千正努力的啃着干巴巴的炊饼,嘴角满是饼沫子,嗓子眼干的直瞪眼。他们兄弟兜里比脸都干净,能吃上炊饼,已经算是不错了。
忽然间,见送来一包肉,顿时傻眼了。
而考场上,也只有李逵兄弟吃上肉了。其他人要么不像李逵兄弟那么张扬,要么就是吃不起。可为什么李云送自己吃肉?
想要用小恩小惠来拉拢自己?
门都没有,爷们也是有底线的汉子。
香,真香。
解千小心的嗅了嗅切成薄片的酱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忍不住手指大动起来。再尝一尝饼子,又香又软,绝对是加了酥油的饼子。解千和解万两兄弟感动的差点掉泪,他们多久没有吃过这等美味的食物了?
在李云看来,学渣是可爱的,尤其是比他还不如的学渣,尤其可爱。
就像是解千和解万这对兄弟,让李云有种回忆过往不堪回首的岁月,感慨如今的美好。要是没有这些绿叶的衬托,也突显不出来如今自己的优秀。
日子不如意,可还是得接着过。
考试准备偏了,但是考试还得继续。
李云头痛的捂着脑袋,想着君君臣臣的关系,好不容易下笔,脑袋又是空空如也。
终于等到交卷的时候,李云用眼神刷刷的‘暗杀’范纯仁,可惜老范三朝元老,什么场面没有见过?还温和的勉励了两句李云:“自古读书勤为径,这次没考好,不要紧,只要知道知耻而后勇……日后学业有成,才有报答君王,为朝廷贡献绵薄之力的机会。”
李云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他只知道一件事,他是被骗了。关键是被骗之后,对面的老头还笑着对他说:“努力一下,大宋王朝将来是你们的。”
更气人的是,出了考场大门,李逵还盯着他嘲讽:“小子,傻眼了吧!不听二哥的话,吃大亏了吧?”
李云发狠道:“二哥,我要报复!”
“报复?”
李逵睁大了眸子,随即又冷笑起来:“他敢这么做,就不怕报复,你小子还是想着如何通过解释吧?实在不行,就去参加武试,我估摸着你武试通过的机会很大。”
“我……”
自从投入苏门之后,李云也看不起武人。不是说看不起武人,确切的说,是有了读书人的优越感之后,一直把自己归类为读书人。自认为要比武人高那么一点点层次,尤其是参加科举之后,他可是将自己定位在文武全才的高度。
突然要靠卖力气求功名,技术含量太低,心中还是难以接受。
李云发狠的赌咒,一定要报仇。
而且一定要让范纯仁知道错了。可是让李云想,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他琢磨起来,范纯仁有什么心头好?
回到住处,他突然想到了在颍州的时候,似乎有一样东西,能够让范纯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是范纯仁老爷子一辈子的最爱,心头好。
想到就去做,李云放下书也不看了,反正解试多半是凉了,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刘府,去了城外。
第268章 落难公子
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人消费不起的。
比如说权势滔天,就算是皇帝,健康不再的时候,想要用钱购买健康,也难以买到。
大员哀怨青春不再的时候,想要青春,再大的权势也得不到。
穷人就更苦了,啥愿望都想要满足,可是——缺钱。
小孩子的愿望很实在,都是眼前的愿望,很容易实现,但大人往往会忽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的愿望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贪婪,越来越不快乐。只有少数人,享受着一次次生活中的小惊喜,快乐的像是春日里的花蝴蝶。
因为他们懂得将自己的**控制到最低点,只要做到,生存之外,皆是惊喜,没有人会不快乐。
但想要做到这一步,很难,至少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范纯仁无疑是大宋官场中很奇怪的一个人,他的快乐源于家传,只要一顿美食,一个午后的休憩,就能让他倍感惬意。
可即便像范纯仁这样的人,也有心头好。
吃肉。
吃价格昂贵的,且味道鲜美的肉。
在大宋,附和这个要求的肉类只有两种,羊肉和鸡肉。
羊肉且不说了,大宋人最钟爱的肉类,价格适中,比煮肉贵一些,也贵不到哪儿去。更不要说价格离谱的牛肉了。
至于说鸡肉,对于华夏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异议。
这要从五行中开始说起。
是否觉得有点扯,可是古人就是这样。动不动就先定个五行,这很重要,关乎命运和运程。
五行中鸡属金,金鸡报晓,又是迎着第一缕阳光之下的恩宠之物。鸡自然拥有神奇的滋补功效,因为鸡全身都充满了阳气。而阳气,是人最为重要的生命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在肉类之中,唯独鸡和鸡蛋会成为女子坐月子的专供的原因了。
其次,鸡有五德。
其头戴冠者,文也;足博拒者,武也;见食相呼者,义也;近前敢斗者,勇也;司晨不失时者,信也。
这五德,几乎包含了仁人君子所有的优点,是君子最高的追求。附和读书人的一切美好愿景。
还有就是鸡肉的味道,鲜美,只需要盐就能做出的极致美味。尤其是鸡肉不同于其他动物肉类,没有任何异味。
拥有食材的顶级表现,拥有至高无上的德操象征,还有滋补的神奇功效。试问,世间的动物,有什么还能比得上鸡的高贵?
等到天快黑了下来,李云这才匆匆赶来,肩上扛着一根长木棍,上头挂着一排绑住了双脚,被点颠簸到一个劲翻白眼的小公鸡。
然后李云将十来只鸡扛着跑到李逵面前,讨好道:“二哥,明日我们吃鸡。”
“换了,做起来麻烦。”李逵根本就不想动手,杀鸡很累人,主要是褪毛,腌制,最后做好,需要很好的耐心才成。可唯独耐心,李逵和李云都不怎么有。
李云咬牙道:“我来杀,二哥只要帮忙做就成。”
“好吧。”李逵摸着下巴,眼神在十来只半死不活的鸡上头来回打量。心说:“吃什么好呢?”
鸡汤滋补,主要是味道鲜美。但是明显不适合拿去考场吃,真要在考场里,用炭炉煨着鸡汤,这也太不把科举当回事了。再说了,参加科举的学子都吃着干粮,噎地翻白眼。读书人心眼都不大,遇到俩不要脸的喝着鸡汤气人,岂不是要红眼?
李逵和李云已经把沂水县的读书人都得罪光了,要是在将沂州的读书人都得罪光,这乐子就大了。总不能接着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罪了吧?
烤鸡,做好之后容易冷。冷了,味道就大打折扣,白瞎了这么好的食材。
干脆做‘泥焗***,最近老想吃,这就是懒得动弹。打定主意,李逵对李云道:“吃泥焗**?最近想吃,就是懒得做。而且泥焗鸡有一个好处,就是包裹在厚实的袄子中,就算是到了中午,也能上热气腾腾的焖鸡。”
李云眨巴着眼珠子,偷偷吞了口口水,小心问:“比盐焗鸡好吃吗?”
“你没吃过?”李逵记得在扬州给苏轼做过,主要价格太贵,被突然抽风要勤俭持家的苏轼否决了成为苏家家常菜的待遇。他一拍脑门,笑道:“忘了,是叫化鸡。不过泥焗鸡也差不多,只是少了鸡肉内的八宝。但是味道更加纯正,保证吃一次,一辈子忘不了。”
李云眼前一亮,大声道:“就做泥焗鸡,等明日在老范跟前吃,馋死他!”
苏轼好吃,只要是美食,他都有忍不住想要吃腻的打算。为什么会在鸡上头栽跟头呢?主要是苏轼手里又没钱了。
都说读书人的开销很大,笔墨纸砚是笔大开销;走亲访友是笔不小的开销;或许还有置办家业之类的开销。但苏轼在扬州基本上都没什么这方面的开销。笔墨纸砚有人送,走亲访友人家派车来接,就算置办家业,扬州是客居之地,苏家的房子都是租的官产。
主要是苏轼脑子一抽,发现最近几年写了很多诗词文章,竟然没有刊印出来,很是不满自己的懈怠。自费印刷了套文集,朋友亲戚都送一送,就连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一套老苏新鲜出炉的文集,就这笔开销,差点让他老人家破产。
范纯仁也好吃,出于家族抠门的传统,他经常是舍不吃舍不得穿,吝啬性格闻名朝野,但却没有人笑话他。平日里连羊肉都不舍得吃的老范,平生就两大喜好,油炸小杂鱼和吃鸡。
油炸小鱼这道菜李云不敢让李逵做,会挨揍的,太麻烦了不说,吃起来还没有肉爽。
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其次就是吃鸡。为什么在范纯仁这里,鸡肉竟然会比小杂鱼地位还低,主要是鸡太贵,吃了败家,心痛。
对范纯仁来说,鸡绝对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生病了都不见得舍得吃。
翌日,清晨。
解千和解万竟然出现在刘宅的门口,似乎有等着李逵和李云一起去考试打算,很奇怪的感觉。更奇怪的是,这俩人除了昨日,没有带着兵刃去考场之外,今日又将兵刃扛在了身上。很难想象,他们竟然是参加解试的考生。
看到李云从门口出来的那一刻,俩兄弟有点激动,颇有学渣扎堆自甘堕落的迹象。
李逵抬眼看着解千和解万,良久,俩人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却被李逵的目光看到心底发毛,浑身不自在。
“你们今日怎么不说了?”李逵不免有点好奇,昨日还看着挺神气的样子,今日为何一副丧家之犬的颓废?之前几天可都是趾高气扬的对李逵说:“李逵,你的考场不在这里!”
俩兄弟面面相觑,最后老大解千叹气道:“我们被客栈赶出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