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更何况是进宫教授皇帝麻将技能,这可是抬手就能伤人的距离,万一出了幺蛾子,皇城司的人马可就惨了。不仅皇城司,大内禁宫的宦官们也紧张不已。

    一方面,拟订圣旨,用印之后,太监并没有直接去找李逵等人,而是等待皇城司探子将三人的身份消息带来。

    “果然是苏学士的徒孙,这就没问题了。”

    宣读圣旨的宦官看到这份消息之中,李逵和李云都是苏轼的徒孙,自然放下了心。但是高俅的身份,让他担忧起来。

    没办法,只能回去给老祖宗冯世宁禀告。

    冯世宁亲自去向皇帝询问,赵煦虽觉得地下的人有点谨慎过头了,但还是允许他们便宜行事。

    宫中这才派遣中官大摇大摆地去黄庭坚家里宣读圣旨。

    右衣巷,可能自打这条巷子建成之后,巷子里从来没来过天使。

    大队的人马,耀武扬威的走过,吓得住户们忙不迭关上远门,躲在门缝后面偷偷瞧着。

    “是去黄老爷家!”

    “黄老爷犯事了”

    ……

    中官站在黄庭坚的门口,运气之后,尖锐的嗓音响彻整条街巷:“沂州士子李逵,李云接旨!”

    开门的是范冲,还有点迷糊的对远门外喊道:“别闹,圣旨也是尔等胡乱编排的吗”

    不过看到中官的那一刻,他傻眼了,嘟哝了一句:“怎么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士子在省试之前觐见皇帝,本来就不多见。除非是才学惊艳,名扬天下的名儒。但院子里,范冲自己都不敢说有这等水平。至于李逵和李云,这不是玩闹吗

    见中官托着圣旨,范冲也不敢擅自决定,只能找来黄庭坚。

    中官气地鼻子都快歪了,他从没受过这等委屈,不请进家里也就算了,还一个个贼溜溜的往他腰下瞄,怕他是假的,要让他验明正身。这等羞辱,让中官恨不得扑上去挠死这帮不开眼的土包子。

    好在黄庭坚见过中官。

    这才让宫中的人进了院子。

    可是院子太小,摆不开香案祭品,又是一通忙活。

    中官走后,要说最失落的无疑是高俅,李逵和李云受到了觐见皇帝的厚待,为什么沦落到自己就不行了呢

    原因很简单,高俅的风评不好,而且父母双亡,非常有成为忙命之徒的潜质,被皇城司否决了入宫的可能。

    另外,李逵也很无奈,早知道在京城打麻将就能见到皇帝,自己这两年多瞎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第337章 二哥,不要怂,就是干!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逵的逆袭之路 ”查找最新章节!

    “圣旨到!”

    “李逵,李云,接旨!”

    中官念完了圣旨之后,将圣旨卷起来,恭恭敬敬地托着,等待李逵和李云来接旨。按照正常的流程之后,李逵和李云应该准备打点的好处,犒劳中官的辛劳。

    可是中官不仅没有等来丰厚的红包,耳畔却传来一阵炸裂的声音:“不去!”

    李云刚伸出的手猛地一哆嗦,又给缩了回去。

    他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李逵又要闹妖

    可李云也明白,李逵从来都是不吃亏的性格,怎么可能在做出抗旨的举动之后,没有一点好处

    难道是抗旨之后,皇帝不依不饶,决定用赐进士的好处来拉拢李逵真要是如此,岂不是自己也有份

    可是李云虽敢这么胡乱猜想,但他也觉得,这不现实。赐同进士的身份何等的尊贵,大宋可不会轻易赐予。除非那种闻名天下的才子,名儒。才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如此恩赏。他就是在京城麻将界稍微有点薄名,还不是什么好名声,恐怕皇帝也不会为此赐予他和李逵同进士出身。

    中官刚才还一脸傲然,头扬的如同鼻孔就能看路似的。突然间风云变幻,被李逵吓得哆嗦起来,指着李逵尖叫道:“李逵,你敢抗旨不遵”

    “陛下身边有小人,蛊惑陛下贪于玩乐,此乃奸佞所为,李逵虽是举子,省试之后定要击闻登鼓,为天下百姓铲除此奸贼,为我大宋清君侧。”

    “加之李逵要参加省试,此时正是考前关键时刻,怎么能舍本逐末”

    ……

    也是今科大比仓促了些,要是神宗朝,各地来京城参加省试的学子,都会被统一安排进入太学学习,吃住全免。这是朝廷对士子的优待。李逵真要是住在在太学里,皇帝根本就不敢下旨意让士子在考前去皇宫教授他麻将技艺。

    这要是引起士子不满,几千人从太学出发闹腾起来,皇帝也要肝颤。

    中官说了一句话,李逵用一大堆的话等着他。不用说,平日里没理也要搅三份的宦官傻眼了,讲道理,他怎么可能讲得过读书人,还是高中解元的读书人,不仅仅是高中解元,还要参加省试的读书人

    中官喉咙里发出呼噜噜的声音,看左右,发现李逵即便是势单力孤,躬身在他面前,可即便李逵的身体缩成一团,还是如同小山似的伟岸,即便是抓捕,恐怕也不成。

    打又真不能打。

    骂又骂不过。

    中官傻愣着哭了起来:“我的命好苦啊!”

    抱着圣旨哭哭啼啼起来,李云听着挺不落忍的,可是没办法,李逵不接,他也不敢接。

    宦官可以说是最惨的群体,惨不是说没吃没喝的那种,而是心灵上的折磨,直到完全扭曲为止。在皇宫中,最底层的宦官叫杂役,就是一天到晚忙的死去活来的那种。被提拔的内侍,统一成为小黄门。有功了,晋升成为内侍黄门。恭喜他,终于有资格给皇帝扫院子了。之前,他连给皇帝贵人扫院子的资格都没有。

    经过无数的期盼和折磨,宦官们走上了发迹的道路,进入内侍省。

    内省,也就是宫中说的‘后省’,走到这一步,宦官才能真正成为官,算是有品有级的宦官。当然,有后省,还有前省。不过这些宦官多半不会在皇宫里当差,基本上在各地窝着,给皇帝捞钱收税做监军。

    从上到下。大宋的后省宦官的等级分为: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

    别以为内侍黄门是官了,还差得远呢。

    皇后,重要嫔妃扫院子的宦官才是内侍黄门,宫中的贵人们压根就不会多看一眼的那种。

    大宋对文官有优待,对武将其实也有优待,只不过不让其带兵而已。对宦官也同样有有待,大宋的宦官可以娶媳妇,过夫妻家庭生活……简直就是惨无人道的优待。

    中官在宫里不过是个内侍殿头,在垂拱殿当差。属于升迁了当供奉官,可以作威作福;贬谪了,回去继续扫院子的倒霉蛋。

    原以为,捞到了传旨的美差,要走大运了。

    可没想到遇到了李逵这等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说抗旨就抗旨,根本就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当然了,中官也说不过李逵。他要是说读书温习不重要,李逵马上就能跳起来指着中官的鼻子大骂,这厮败坏朝廷的抡才大典,良心坏透了,弄死他也是有功之臣。

    中官想过恳求李逵,但是他拿着圣旨,真要是低声下气的求人,回去还有活路吗

    还有李逵拒绝的如此干脆,即便是他低声下去的求人,最后李逵也不会答应,这是明白这的局面。

    对中官来说,差事办砸了,回去之后,肯定要遭受惩罚。不扔回去做杂役,已经算是幸运了。宫里很现实,发迹了,有的是人来巴结。真要是倒霉了,之前巴结他的人都恨不得过来踩两脚。还有,他刚娶的媳妇,还不知道会便宜了不要脸的东西。

    至于李逵,没事人似的轰着门口看热闹的大姐:“走了,走了,当心被宦官抓去皇宫里做宫女。”

    “我等正有此念,说不定那天皇帝临幸成了贵人,还请小郎君成全。”

    街头大姐可真不是吃素的,有几个仗着比皇帝他妈都大的年纪,说话口无遮拦,一个个都是胆大妄为的女强人。要是这帮大姐进宫,皇帝恐怕要天天做噩梦,折寿十年。

    李逵冷笑道:“也不瞅瞅各位的年纪,还想着嫁给皇帝,嫁给宦官可好!”

    “黑小子,忒地毒舌。”

    轰走了看热闹的街坊,大门一关,李云实在忍不住问李逵:“二哥,为何抗旨,我们不会被抓起来砍头吧”

    这家伙也是给自己加戏,大宋的皇帝什么时候因为抗旨而杀士子了再说了,皇帝竟然下旨让他去教打麻将,这是正经皇帝该做的事吗李逵琢磨着抗旨之后,他在京城的名气,应该能增加不少。

    教皇帝打麻将这等龌蹉事,说好听点,是不入流。说难听点,就是蛊惑官家,祸乱朝政。抗旨不遵,虽有风险,但还不至于让他们连省试的考试资格都被剥夺。顶多就是殿试的时候,被皇帝黜落。

    可殿试六百多份卷子,皇帝有可能一一看过吗

    最多也就看上二三十份,装装样子。定个三鼎甲的排名之类的。但李逵……算了,他要是在沂州吹牛,自然不虚,考状元像玩似的。可要是在东京汴梁吹牛,分分钟有被打脸的危机。他科举上的才学比范冲都差了一大截,更不要说和天下英才相比了。

    李逵抗旨,自然有抗旨的理由。

    他琢磨着,去宫中教皇帝打麻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多半是有小人进谗言了,要不然,他一个普通士子,怎么突然间就被皇帝知道了

    这里头透着古怪。

    仅是被皇帝知道也没什么,毕竟暗地里,他和刘家有那么大的生意往来,刘家进献雪花盐的时候,肯定也说过他的名字。至于为什么没有封他官,可能有更深层的考虑。毕竟他已经是士子,就之前的迹象来看,说不定能撞大运考中进士。

    要是中了进士,肯定会将晚来封赏成倍的送来。

    但教皇帝打麻将就不一样了,这是皇帝一拍脑袋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人进了谗言再说了,他要是傻乎乎的去了,岂不是被人捏住了把柄,变成魅惑皇帝的奸佞。

    面对李逵的抗旨,高俅的心情最为复杂,甚至多了些不曾有过的敬佩:“人杰,没想到你竟然会……唉,多好的机会啊!”

    高俅的语气之中,羡慕,嫉妒,都有。

    李逵咧嘴笑道:“高兄,你没去,我和李云去了,算怎么回事好兄弟讲义气,我等兄弟岂是那种为了富贵,舍弃兄弟的人吗”

    “呜呜……人杰,我……”

    高俅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竟然为了他没能见驾,公然抗旨。高俅之前心中对李逵的嫉妒,顿时风吹云散,这等兄弟,简直就是他三生三世修来的福分呐。虽说,李逵的话他也不怎么信,但只要有这句话,就足够了。恐怕高俅到死都不会忘记有个兄弟,叫李逵。

    可一转眼,李逵却问黄庭坚:“大师伯,为何陛下会突然下旨,让小子和李云见驾教皇打麻将这等俗事”

    要是以前,朝堂上发生的事,黄庭坚多半不知道。

    一来,他压根就没有上朝的机会;二来,他的清水冷衙门里,也没人告诉他朝堂上的事。

    可这一次不一样,李清臣故意借李逵激怒苏辙,让苏辙出丑。整个皇宫,甚至整个皇城都传得沸沸扬扬。

    黄庭坚总算没让李逵失望,说出了原因。

    “李清臣这厮不是翰林学士,为何要针对师叔祖此贼可恨之极。”

    “你们几个也不要胡乱说话,李清臣虽和中书侍郎不和,但此人已经是定了的今科省试的主考,你们要是不中也就算了。要是中了进士,他就是你们的坐师,要是街头传言你们的浑话,少不了让人非议尔等的德操。”黄庭坚嘱咐道。

    李云在边上为苏辙叫屈起来,虽说他和李逵并不被苏辙待见,甚至连拜访都被拒绝了。但他和李逵在黄庭坚这里第一天温习就被告知,苏辙并不是不关心他们,而是出于自己的难处。至于什么难处,黄庭坚没说,李云也不敢问。

    但苏辙还能关心他们,就李云单纯的心思,觉得这个师叔祖虽说比师祖差远了,但人还没有坏透。属于那种可以被挽救的一类人。

    正所谓帮亲不帮理,李云总不至于见自家人不帮,去帮一个外人吧

    再说了,李清臣虽然也姓李,可这货是大名府人,根本就算不上亲戚。

    黄庭坚能说什么,他也琢磨不透李清臣的心思,想要将苏辙的中书侍郎的官职取而代之吧有点痴人说梦,这官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公务极其繁琐。不仅仅有府库税收之疾,还有赈灾务农之难,更有百工安排之困。普通官员想要做这个位子,没有几把刷子真玩不转。

    李清臣不过是个词臣,执政的水平比自家老师都差。想到这些,黄庭坚心中为暗暗告罪,苏轼一样也是词臣,却能看出政策的好坏来,虽说如果让苏轼当副相,甚至宰相,多半也是一团糟的局面。可是李清臣的水平,估计连苏轼都不如。

    更何况,中书侍郎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公务繁忙,需要协调朝廷各个部门,李清臣性格乖张,且气量极小,恐怕真成不了合格的中书侍郎。

    李逵公然抗旨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大宋官场。

    翰林院,李清臣从随从那里得知,李逵公然抗旨,气地将手上的茶碗都摔了,怒斥:“这一定是苏辙教唆的,此人罔顾皇恩,只为自己的名声,着实可恨。”

    “不行,本官要进宫怒斥苏辙教唆之罪。”李清臣匆匆起身,面带怒容,准备去皇宫里进谗言。

    告状这种事,自从变法派开始在朝堂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之后,渐渐的变成了常态。

    皇帝赵煦也是不堪其扰,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想要当好皇帝,明君,就不能不给臣子说话的机会。这是阻塞言路,昏君才怎么干。

    他虽是九岁登基,但要说朝堂上的亲信,一个都没有。所有的臣子都只知道巴结他皇奶奶,宣仁太后。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唯一一个还能注重他身份和意见的就是老相爷苏颂,这也是苏颂被弹劾多次,他都要保全苏颂的原因。

    他是个念旧的人,苏颂之前对他的尊重,让小皇帝一直没有忘记这份君臣情谊的温暖。

    同样的,赵煦对李逵的好感度要比苏颂大得多的多。

    李逵的雪花盐,虽然每年都能赚上一百多万贯,但这钱一部分李家留下了,为家族兴旺打下根基。但至少有一小半,不下于四成都进了宫中,成了刘清菁的小金库。刘清菁的钱,不就是他的钱吗
1...187188189190191...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