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李逵觉得很不得劲,他想不起来和刘清芫如此热络了。上一次在临沂见面的时候,恨不得让李逵在她面前立马消失,那种不耐烦的表情历历在目。

    后来……

    他就记得在临沂城打了一架。把皇城司的番子揍的人仰马翻。

    至于中间发生的事,对李逵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琐碎。可刘清芫不这么想,要不是李逵出手,当初她一家人都可能遭遇不测。皇城司的番子都堵住家门了,那时候的刘清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人可以指望得上。要不是李逵出马,刘葆晟可能就交代在了一干皇城司的番子手中。

    救命之恩,而且还是救了她全家,她能不感激吗

    尤其是她之后也想明白了,李逵这厮虽然脾气不好,也很傻,但很安全。这个结论出来之后,刘清芫顿时觉得李逵也不那么碍眼了。

    这可能是英雄救美之后的福利,但李逵这厮完全熟视无睹。

    跟在史文恭身边问:“听口音,史兄像是京城人。”

    “我出自宣武军。”史文恭心头烦恼不已,怎么才能让大老爷看到自己的表现

    &n




第145章 封仓锁粮
    在刘葆晟的眼里,苏轼和章惇没什么两样。

    或许章惇曾经的地位更高一些,脾气更加暴躁一些。

    苏轼或许会好很多。

    但他们两个人都有一样的身份,文臣,高级文臣。章惇就不用说了,十年的副相,从三司使,一路做到参知政事,最后到枢密使。他在朝堂的身份和地位,已经是一个文臣能够走到的尽头了。唯独少了一份宰相殊荣而已。

    苏轼虽然要比章惇差很多。

    但他在武将面前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足以把刘葆晟吓破胆。

    刘葆晟虽有女儿入宫,多年的丫鬟,眼瞅着要被抬举成妾,少说也是妃子的前程。可他根本就没有皇亲国戚的那份目中无人的桀骜。还是把自己放在武将的位置上,面对文官的时候,矮人家一头。这也是他对马上要开始的一场会面,心中忐忑不已。

    苏轼啊!他一个文官要见我,不会是来找某的晦气吧

    刘葆晟真的想多了。

    当他看到苏轼竟然在衙门的二堂降阶站在堂前的那一刻,他的膝盖骨都有发软。直学士竟然会在二堂堂前迎接自己

    这不会是做梦吧

    官场规矩,迎接上官,出衙门大堂,开中门,以示上下尊卑之位。二堂迎接,是对同等级别的官员的尊重。不管是那种规格,刘葆晟都不认为自己有资格享受。

    他吓得脸都惨白起来,迈着大步跑到苏轼面前,陪着小心道:“使不得,学士,这可使不得,折煞刘某人了。”

    “刘将军,轼是有求于人,哪敢托大。还请刘将军来堂上坐,请上座!”

    如果贵宾一般,刘葆晟被簇拥着进入了主家。落座之后,刘葆晟当即表示:“学士,在下是粗人,有事,还请学士坦言告知。不过学士放心,但凡刘某能做到之事,绝无推脱。”

    别看被苏轼捧上了上座,下首还陪着章惇的儿子章授,要知道,在船上,章授坐着的时候,他都是在下首小心翼翼的陪客。这会儿功夫,俩人的位子调换了过来,让刘葆晟非常难受。有种周遭凉飕飕的后怕,万一这小子秋后算账,岂不是要倒霉

    于是,刘葆晟把话说透,就等苏轼开口。

    苏轼眉宇间的困扰下去了一些,开口道:“我颖州有两个常平仓出了问题,但是州府衙门中又难以凑足足够的人手去调换。不得已,听闻刘将军来颖州,轼厚颜向刘将军讨要一些亲卫,好解我燃眉之急。”

    刘葆晟这才坦然,心说:原来是要亲卫。

    你派个人来告知不就行了吗

    非要劳师动众的吓唬人。一个将军,还是一个品级不高的五品宁远将军,让一个学士降阶迎接,这真要是传出去,还得了

    御史们恐怕也不会轻饶了他。

    其实,大宋对将门是非常优待的,从薪俸上来说,将官的薪俸同品同级的情况下,将军校尉要比文官多一个等级。比如说致果校尉的薪俸是80贯,职俸不算,比同等级的县令要高20贯。这恰恰是州推官可以拿到的加衔薪俸。

    而且,对军队将领的错误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私德有亏,也不会揪住不放。

    反倒是对御史对文官,恨不得所有的文官都是道德君子,稍微有点小错,就集体讨伐,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可唯独有一样,将门政治地位,绝不能触动文官敏感的神经。

    就像是狄青,他做将军也好,做宣抚使也罢,甚至太尉,都不会让文官觉得不妥。毕竟他的功绩放在那里,有目共睹,给一份足够的殊荣也能彰显朝廷的恩典。可仁宗皇帝任命狄青为枢密使,这就是把狄青放在火上烤了。这必然会引起所有文官的敌对情绪,攻击,陷害,甚至诋毁都会出现。

    因为枢密使是文官才能做的,武将做了枢密使,就是大逆不道,挖文官的祖坟了。

    所以,面对苏轼高规格的接待,刘葆晟浑身不舒服也就情有可原了。更何况,他下首作陪的还是个进士老爷,更可怕的是他爹叫章惇。

    刘葆晟当即表示:“学士大可放心,我带来的亲卫有二百余人,借二百人给学士驱使不成问题,我二女婿也有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可为学士做马前卒。”

    章授只是微微点头,就让刘葆晟松了一口气。显然,他还算有眼力,没有在这件事上讨价还价。不过程知节就不要来了,身份不合适:“程知节就算了,毕竟你身边也需要人。”

    “年前是致果校尉,如今是振武校尉,能为学士驱使是他的福分,不算委屈。”刘葆晟极力巴结道。

    章授微微蹙眉,他脾气也不怎么好,可是和他爹相比,简直就是个好好先生。只不过他是文人,文人有文人的习惯,就算是拒绝人,也不会当面说。委婉的说出拒绝的话,这才是文人的习惯。没想到刘葆晟料错了他的意思,心中暗道:粗鲁的军汉。

    再次开口不免有些不悦:“刘将军,你那女婿是淮阳军校尉,应该是六品武官。而淮阳军隶属于京东东路宣抚司,在京西路出现替我世叔办事,难免惹人闲话。”

    “章官人说的极是,老朽刚才失言了,还请公子,学士恕罪。”刘葆晟根本就不敢多待,匆忙找了个借口:“学士,少卿让李逵去我那里将人带来,在下刚来颖州,少不了安顿一些俗物,还请学士恕罪。”

    “我送送将军!”

    苏轼将姿态放得很低,刘葆晟的到来,帮了他的大忙。苏轼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同时也没有多少架子,更没有门户文武高低贵贱的想法。

    &n



第146章 跋扈
    “老师,我去帮忙!”

    李云急吼吼地对苏过丢下一句话之后,根本就没等苏过同意,一阵过堂风似的冲了岀去。苏过伸着手想要拉住李云,心说:你小子帮哪门子的忙可他的反应哪里快的过李云,眼睁睁的看着李云在他眼前丢下个背影,最后消失。

    苏过心里这个叫气啊!平日里风风火火也就罢了,今日却在世兄章授面前丢脸,扭头看向章授的时候,苏过还老大不好意思道:“那个……是我收的弟子,李云。”

    章授微微蹙眉,从李云联想到了李逵,试探的问:“是沂水县人”

    苏过傻傻点头道:“章世兄去沂州才数月,就能将当地口音辨别的如此清晰,在下佩服!”

    章授却摆摆手道:“叔党说笑了,你那弟子是李逵的族人吧”

    苏过这才恍然,心说,原来认识。点头道:“没错,世兄见过”

    “第一次见。”章授有种眼睁睁的看着朋友掉入坑中的无奈,想要帮,却不知从何帮起,眉宇间的担忧让人看了都觉得不祥:“贤弟,你怎么就收了他当弟子这别处李姓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这沂水县的李姓族人颇为棘手。”

    苏过大为不解,他觉得李云挺好的一个小子,除了不爱读书之外,其他都很不错。

    不偷懒,有活抢着干,他当老师的在城外开了一块荒地,李云也能帮忙耕种。对于心思单纯的苏过来说,李云身上仅仅只有一个不爱读书的缺点,其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弟子。

    可章授不这么看。

    沂州治下的沂水县,出了个百丈村。百丈村的李姓族人一个个都是胆大包天的主。

    他老爹章惇的书案上累起一摞两尺来高的案宗,都是说这李氏族人。当然细致一点就是沂水县,百丈村,李氏宗族。

    一定要给李氏族人贴上个标签以示区分的话,应该是——凶人。

    好人怕无赖,无赖怕恶人,恶人多半是怕凶人的。

    章授的反应有种看着朋友上当受骗的痛心疾首,苏过看着看着,就心头发虚起来,他不觉得李云有什么问题,可看章授的表情,似乎有种哀悼朋友的肃穆和凝重。忍不住低声问:“世兄,这李云挺好的一个孩子啊!”

    “没错。”

    苏轼在边上帮腔道,要热情有热情,要担当有担当。李家的李逵和李云都是棒小伙。

    这是苏轼的直观感受,他更见不得外人对他的徒孙有诋毁的言语。

    苏过乐呵呵道:“世兄,你多心了,李云和李逵再坏,能坏到哪儿去”

    “我不是说他们坏。”章授很难受,他不是那种喜欢在人前奉承,人后说三道四的小人,可实在是李家人让他印象深刻,更不愿看到苏过被蒙在鼓里,只能做一回小人,背后说人短处:“沂水县的百丈村李姓族人都是一群无法无天,胆子大到无边无际的凶人。虽没有鱼肉乡里的劣迹,但行事霸道,家父曾经派人调查过他们,得来的消息让人后怕。不过贤弟要是严加管教的话,兴许能成为可造之材。”

    章授虽然孤傲,但正直的性格和他老爹如出一辙。唯独他比章惇好的地方就是,不那么冲。

    毕竟,他虽然中了进士,但没有做过官。更没有章惇那样位居人臣之顶的经历,说话委婉了许多。

    可这话听着,就扎耳朵。

    苏过的倔脾气上来了,生气了,语气高昂了许多:“世兄之举颇为不妥,李云是我弟子,李逵是我师兄周云弟子,他们都是经历过我苏门考验的人。即便说有些胆大妄为,总不至于杀过人吧”

    章授愣愣的看着苏过,他没想到苏轼头铁,这是章惇每次说到他曾经的这个朋友,总会鄙夷苏轼的识人不明。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苏轼看人的眼光会遗传,连苏过都是这样的人。

    他还能说什么

    只能默默的点头,苏过先是一愣,点头是什么意思

    随后一股很不好的感觉席卷全身。

    不会是真的杀过人吧

    苏过说话都不利落了,连带着苏轼也有点蒙圈,嘟哝着给自己找台阶:“总不至于杀的是好人吧”

    可章授总不至于昧着良心说牛背山的山贼是好人吧。只能恹恹道:“是山贼,死在李逵手中的山贼不下三四十人,至于李云……不知道。”

    “我就说嘛!李逵识大体,不能滥杀无辜。”说完,苏轼浑身不得劲的哆嗦了几下,这话也就是他故意偏袒自己家的弟子而已,真要拿出去说,肯定要笑掉大牙。堂堂文坛大宗师,竟然收了几个武人做弟子。就算李逵和李云都不是苏轼收的门下弟子,可谁让苏轼名气最大,一个人就支撑了苏门的半边天

    就算不是他的错,也会落在他的头上。

    苏过很担忧,不会李云也是李逵一路货色吧

    这厮动不动就杀人,岂不是败坏了苏门的名声

    章授感受到了压抑的气氛,似乎自己又说错话了,引起了他人的不快。顿时有点尴尬的讪笑道:“世叔,贤弟,其实杀人也不算是大错,我父亲面对奸佞之徒,也从不心慈手软。”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让苏轼都觉得古怪。他门下竟然混进来了两个武夫。

    他们几个要么就是进士出身的大儒,要么就是科举非常有希望的后起之秀,开口闭口说杀人不算错,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叙旧也说不下去了,唯独等待李逵和徐让控制粮仓,带回消息之后再做打算。

    苏轼希望李逵这一路人马,不要出乱子。徐让是文官,虽说对贾道全等人怨恨已久,但过激的手段应该不会使出来。

    万一,李逵……

    想想都让人提心吊胆。

    再说了李云,迈开大步跑着追上了李逵。这时候李逵已经准备挑人之后立刻上路,他都带着调令,调令上盖着知州的官印。

    李逵正和徐让商量着,李云跑过来嚷嚷道:“二哥,我来帮你!”

    “我还用你帮”李逵撇嘴不屑道,随即就不搭理李云,反倒是高俅,乐呵呵道:“我等兄弟应该同心协力,一起去!”

    李云在后衙其实是被吓的,一转眼,李逵不见了,家里还来了个进士出身的客人。平日里要是苏轼在跟前,他连大气都不敢出,要是老师苏过同时也在家里,这日子没法过了。

    眼下,家里还多了一个进士出生的官人。

    万一几人一高兴,考校他学问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场景,李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以前家里爷爷,父亲在家,遇到亲朋好友来的时候,少不了要拿他说事,让他出来背个文章什么的,显示他的读书成果。然后变成一场别人问,他回答的考场。每次都提心吊胆的糊弄过去,好在李云的父亲爷爷都没有什么大学问。

    亲朋之间也不会有读书人往来。



第147章 打草惊蛇
    仓监挨揍了,颖水常平仓的农兵们顿时愣住。

    别看孙卓人高马大,可身手却略显笨拙,完全跟不上李云的步法。李云却能轻松的围着孙卓游斗,且拳拳到肉,痛的孙卓哇哇大叫,却无可奈何。如同一只被戏耍的公牛,力气大的惊人,却连衣服都碰不到李云。

    孙卓越气越急,越急就越出错。

    李云的拳头雨点般的落在了他身上,却只是让他震怒,连连后退。

    这一幕,让李逵看的直摇头,李云的功夫比孙卓好很多,但问题是,这家伙平日里连小孩子都不怎么欺负,临战经验匮乏到像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

    “攻他下盘!”
1...5051525354...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