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码头可是颍州城的重地,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捕头都快急疯了。谁吃了雄心豹子胆,竟敢在码头闹事
尤其是推官如今被通判徐让下了死命令,限期将衙门中多年积累的要案都给破了。颍州衙门的大案重案,不就是几次常平仓的闪失吗
对推官来说,这可都是头痛的事。
前任已经草草结案,自己去推翻,显然是得罪人。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徐让的通判官职,在颍州也就是苏轼能管。
可苏轼在衙门就是个甩手掌柜,于是州衙的三班衙役就开始倒霉起来。整日被撒出去探访,结果直到如今,也是毫无头绪。
恼的推官已经打了好几顿捕头。
平日里,邢捕头也是唉声叹气,嚷嚷着:“下辈子说什么也不做这营生了,平白里糟践了个好人。”
&
第182章 恐吓皇亲
“高爷,这位高老爷是皇亲!皇亲啊!”
老邢做捕头这么多年,遇到过无数不靠谱的上司,但是李逵这样就看对方家财多就要拿住对方赔钱的浑人,还是头一次见。
更要命的是,知州大老爷竟然是他师祖,还将他这个可怜的老捕头调给李逵听用。
他不知道上辈子自己是造了什么孽,摊上这等倒霉事!
这世道还有天理吗
敢诬赖皇亲的也就李逵这家伙了,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高俅原本还想跟着一起去看热闹,听到捕头老邢的提醒,顿时觉得还是不要参与的微妙。他眼神左右划拉了几下,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溜了再说,万一真要陷入进去,李逵这家伙关系铁,自己不过是个汴梁的落魄户军户,肯定得完蛋。
可是眼睁睁的看着李逵去送死,也不是他的风格。
急公好义高太保,岂能是浪得虚名之辈
再说李逵,高俅仔细打量了李逵之后,觉得李逵不该是这么莽撞的人啊!随即心头怀疑起来,不会是另有隐情
于是,高俅偷偷拉着李逵到了边上,好言相劝起来:“人杰,这其中是否有误会你也知道,就算是皇族犯罪,地方官也没有权利宣判,只能等宗正司聆讯,外官可没有审问的资格。就算是有皇族在颍州为非作歹,学士他老人家就算是想管,也不管不了。”
李逵认准的事怎么可能有误会,当即拨楞脑袋,大声道:“没误会,这厮嫌疑最大,就认他了!”
高俅脑壳有点针扎的疼,觉得李逵这厮好赖话都听不明白。只能用苏轼去压李逵,警告道:“李逵,你也知道对方的身份是皇亲,真要是引起京城的哪些王爷爵爷的怒气,恐怕到时候学士他都要受你的连累。”
李逵古怪的看了一眼高俅,傻笑道:“没事多读读书多好,皇亲应该姓赵,你哪儿听说过皇亲姓高的道理我的货场被一把火烧了,颍州能赔钱的主不出十个人,但这里面绝对没有姓赵的大户。他说皇亲你就信,你要多单纯才能相信颍州的首富哪有姓赵的,不过这位说起来,倒是和你一个姓,说是你亲戚我倒是信。”
对啊!
颍州城首富高老爷,不就姓高吗
当然,李逵说的是他亲戚,高俅说什么也不信。他要是有地方首富的亲戚,早就来投靠人家了。还用在京城实在过不下去了,投入苏轼的门下
高俅觉得自己被捕头老邢给骗了,对方拿他的智商开了玩笑,更让他痛苦的是,自己还竟然信了。这是多么让人沮丧的结果
捕头老邢根本就不敢走,就在边上,李逵反驳的话,一句不落的都落在了他的耳朵里。见高俅是来帮忙打消李逵莽撞的帮手,顿时不敢怠慢,深怕高俅没说服李逵,最后自己成了李逵莽撞的祭品。顿时高声道:“高爷,是皇亲国戚,他家是太皇太后的族人啊!”【 #…免费阅读】
太皇太后
那就是国戚,不是什么皇亲
不过,国戚和皇亲有区别吗
不,区别大了。
大宋建国一百多年,皇族数量几万,更不要说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亲戚,在开国的年间也胡乱被按上了皇亲的身份。真要说皇亲之中,除了几个王爷公爵,在地方上出现的皇亲没什么可怕的。毕竟,他们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几乎没有得宠的可能。
但是太皇太后一族就不一样了,相比皇亲来说,国戚规模就要小很多。而且国戚只有当朝活着的才金贵,其他多半是草芥。除了少数几个大家族能将家族底蕴保持下来,大部分都会在换代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落寞下来。
而且每一代皇帝都会有国戚,过气的国戚不过是有个身份而已,啥用也没有。
一旦牵扯到了太皇太后,那么肯定是当朝的国戚。高俅看李逵的眼神都有种后怕,李逵的胆子也忒大了一点吧
可是李逵却浑然不在意道:“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码头重地纵火就不说了,还让人逃脱了,本来就有本地大户乡绅出手,要不然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等怪事。”
“那么高老爷可有把柄落在你手上”
高俅觉得挺奇怪,李逵开口之后,他反而平静了下来。似乎李逵一直扮演者有主意,有主见的主心骨身份,他说什么也猜不透李逵的心思。但高俅总有种感觉,李逵的心思不简单。
李逵懊恼道:“查了一天,连根毛的消息都打听不到。”
捕头老邢在边上低声嘟哝:“但是李爷,这才一天呢”
李逵瞪眼道:“万一案犯离开了颍州呢一天,我一个时辰都不愿意等。”随即,他又说起自己的理由起来:“高家虽然是国戚,可我也仔细询问过,这高家不过是太皇太后的侄孙而已,他爹还不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这样的国戚,宫中是不会愿意搭理的。再说了,真要是出彩的人物,他堂堂国戚,
第183章 我真鄙视你!
不用说,管家脸上的巴掌印自然是李逵留下来的杰作。
但是让高孝立无法理解的是,他可是颍州地面上的坐地虎,寻常日子里,就算是知州对他也是礼遇有加。可是一转眼,似乎这些加在自己身上的荣耀都随之而去了。
尤其是他的管家,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派头,也就是比他这个老爷差点。可让他这么也想不明白的是,就出门的功夫,他的管家从一头自信,傲慢,目中无人的忠犬,出门溜达一圈之后回来,竟然这些优点都不见了。
转而带回来的是,恐惧,惊慌,甚至看人的目光都是歪斜的怯懦,宛如一头丧犬。
一字之差,却身上所有的底气都丢的干干净净,这让高孝立说什么也难以平静。
太皇太后还没有走呢
谁敢这么不给高家面子
“慌什么慌”高孝立沉着脸,对管家怒斥道:“这颍州的天还没变呐!”
没错。
皇帝还是他高家老祖宗的亲孙子,高家的富贵还没到头呢。管家听到这句话,顿时眸子中升起了一些生气,带着哭腔道:“老爷,您老可不知道,庄子外来了个黒厮,蛮横的很。小的就出门和他理论,可对方连话都不说,就一巴掌打我脸上。”
“你就没想着给他点好看”
说是好看,其实就是教训。可是管家却无辜道:“想着在老爷的庄子外头,谁敢不给老爷脸面,就没带人去。等发现对方不对劲,身边却没有好用的人。老爷您看……”
“被打了,我看到了。”都挂在脸上,高老爷要是眼没瞎,自然不会看不到。
管家听到这话,委屈的哼哼了两句,和那种狗子被揍了之后的呜呜声,极为相似。
势单力孤这个词,往往给予勇者在退败的时候准备的,管家觉得自己也能拿来用一用。
当然,要是能用好汉不吃眼前亏,虎落平阳被犬欺之类的就更好了。可惜,好赖就在家门口,还是转眼的功夫就被揍了,见到的人太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时是为了维护主人的尊严,多么宁死不屈来着。
“前头带路,带我去看看!”
“老爷,您躯体尊贵,可不能没有防备就去。”管家立刻表现出忠心的样子,拦着不让高孝立出门。
高孝立心头冷笑不已,黑着脸道:“难不成那厮在老爷面前还敢动手不成”
管家很想腆着脸给高孝立看,他脸上的巴掌印有多么清晰,当时落在脸上的声音是多么的清脆和嘹亮。
可是,真要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他还配成为合格的狗腿子吗
管家面对老爷高孝立的时候,有种矮人一头的卑贱,但是面对庄子里的武师,庄丁,那股子趾高气扬的跋扈劲,从来就没有虚过:“你们几个没眼力的东西,瞎眼了,还不带着家伙保护老爷周全。要是老爷有了闪失,我非拆了你们几个的贱骨头。”
高孝立也不说话,大步流星走出后宅。
穿过花园,出了前厅……
没办法,家里房子太多,家业太大,累地他走到庄子边上的时候,都有点喘了。
顶着偌大的日头,只见得十多个衙役,围着一个黑个子的年轻后生,絮叨着什么。
“李爷,你怎么都不让人开口就动手打了人”
“是啊!李爷,高家可不好招惹,庄子里的庄丁都有好几百,你这是闯了大祸了。听小的一句劝,说些个好话,再让学士出面,平息了高老爷的怒火才是稳重之举。”
“没错啊!万一高老爷告御状去,岂不是连学士都被连累了!”
……
衙役很没用,这是因为他们怕当官的,怕有钱的,怕有势力的,唯独他们不怕的对象就是穷苦百姓。所以,衙役这个群体就算是出个好人,也难以得到好名声。
李逵就独自一人,被围着十来个衙役,耳畔都是七嘴八舌的劝解的话。听着是为了他好,可实际上,李逵肚子里门清,这帮人是为了和他撇清关系。
苏轼在颍州做官能做多久
高家对堂堂学士真没多少好办法,也就是说,只要苏轼不倒台,李逵也不用怕。没办法,谁让太皇太后很喜欢苏轼的才华真要是苏轼冲撞了高家,高家一肚子的委屈也只能咽下去一条路。
可是衙役们就不一样了,大都是贱民和有罪之身,才沦落成为衙役。他们才是官府中最不受保护的对象,面对高家,他们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突然,大道尽头,有人高喊:“二哥,我来帮你!”
喊话的是李云。
李逵没好气的瞥了眼李云,这家伙眼珠子都透着兴奋的光芒:“你来凑什么热闹”
李云没好气道:“爷们也是江湖好汉,就许你来惩恶扬善,不需我来为民除害”他说的义正言辞。
说的好有道理,连他都没法反驳。
李云一转眼的功夫,从州衙里将俩人的家伙什都带了出来。李逵的贯日刀,还有他的制式朴刀。他有点不舍的将李逵的贯日刀递给李逵,脸上满是留恋的神色。武人都喜欢好刀,可惜以前李云置办不起这等好刀。
一把普通的朴刀,也需要十几贯,他也置办不起。
要不是跟着李逵发了财,他估计还到处踅摸着趁手的棒子当武器。
朴刀虽然简单,但很实用。刀介于长刀和单手刀之间,是一种可以双手发力的砍刀,实用,而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步兵使用。普通铁匠都能打造。一般对技艺要求不高,却份量足够,李云的朴刀二十多斤,比普通的朴刀稍微长点,劈砍刺撩,都能的得心应手。唯独就是材料太次了,是大路货的熟铁而已。
真要是和李逵的贯日刀对砍,一砍一个豁口,很是让人气馁。
李逵一把将贯日刀插在腰间,对上了从庄子出来的胖子,不同于庄子的管家,带着三两个狗腿子出门,就敢耀武扬威的好不威风。高孝立给人的感觉温和的如同是一头绵羊,大宋的庄主各色各样,但最常见的还是高孝立这款。
看着温和友善,却笑里藏刀。
“你就是高皇亲”
“不管,皇亲可不姓高。在下不过是鄙陋的乡野村夫而已,不过泥人都有三分性子,你不分青红皂白动手打了我的管家,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他对你喊冤了”
李逵目光微微一凛,顿时宛如行走在人间的瘟神一般,盯着高孝立看,后者被看的心惊胆战,心说:“好无理的恶汉!”
高孝立是将门出身,别看他胖,但是也会武。将门的荣耀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将门子弟练武的传统没有落下。他能看出李逵的与众不同,别说李逵,就算李云给他的感觉都不一般。但最出彩的还是李逵,那种毫无征兆的收敛身上煞气的本事,他只有在家族中的几个上过战场的老家将身上能够看到。
突然在颍州地面上冒出李逵这么一个人,让他有种很荒谬的感觉。
高孝
第184章 吃定你了
因为有钱。
因为有权势。
就应该为非作歹
这是哪国的道理
这太不符合大宋的价值观呐!
大宋宣扬都是儒家的一套,诗书传家,耕读传教,宣扬圣人德行,底蕴自成一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才是每一个大宋财主应该恪守的传家之道。突然冒出一个小子,指着他的鼻子说:“尔颇有家产,却假惺惺装好人,连欺压良善,鱼肉乡里的恶名都没有,某鄙视你!”
别说受过良好大宋文化熏陶的精英阶层,就算是从小当成纨绔子弟培养,却不学有术,自成一体的的高孝立都接受不了李逵的这种荒唐理论。
他觉得自己满肚子的道理要说,要好好和李逵这厮掰扯清楚,他这么做很危险,会酿成大错,人生会走上弯路,人不应该为了自己获得快活而肆意妄为,还要考虑名声。重要的是,他希望李逵能迷途知返,放过他。
当然,李逵说的也很在理。
至少高孝立是动心的,做财主远没有当纨绔子弟开心,这是肯定的。人一旦不要了脸,快乐就能翻倍。他有钱,有地位,但是不能肆意妄为,得小心翼翼的过着看似风光无限,却如同被猪一样圈养的生活,本来就憋屈不已。可有什么办法呢
高孝立是将门子弟,在大宋,他得瑟不起来。
可面对李逵,高孝立说什么也想不出自己应该这么做的理由,他甚至非常反感李逵看他的那种轻蔑的眼神,自尊心作祟的高孝立却冷嘲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