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可
第179章 着火了
作为‘爆仓’第一人,孙卓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凄惨,他的抵押物虽然都被冲抵了,但是他的庄子没有被典卖,他在颍州城内还有一处宅院,虽然不算大,但也不是寻常百姓能置办的起来的宅子。乡下还有一百多亩的田地,要是自己耕种的话,他还是颍州城内的普通富户。
只不过他还将多年积累的财富搭进去,打水漂了。
手上变得拮据起来。
但孙卓还是孙卓,他并没有沦落成为佃户,更不会因为投资失败,三餐不继,流落街头般的凄惨。
而且,最近他还将手上的两万石粮食抛售出去,硬生生的将颍州的粮价从六十文一斗砸到了五十文一斗。甚至颍州城内的七八家米铺,因为百姓一口气买下了不少粮食,没有几个人光顾的境地。尤其是下个月新粮就要下来了,但凡家里有余粮的的百姓都不会购入陈粮。
孙卓的这个举动,让他在颍州城内的名声更臭了。
以至于有传言他已经穷到了卖小妾过日子的凄惨境地。这绝对是谣言,因为家财几乎被他败光,没有了大部分的田地,他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佃户,被他遣散了不少奴仆,同时大难来时各自飞,家里有女人不满于粗茶淡饭的生活,离他而去,他有什么办法
大宋的妾,有一个很奇葩的律法约束,契约制。
美女将自己的青春卖给官员,豪商几年,获得银钱若干,约定之后签订契约,这是妾的一种。到了时间就走人。而且大宋的男人都不在意这些离开的小妾。离开深宅大院的女人也不会落寞,反而会很枪手。因为她是真正进入大宅门的女子,懂得规矩知礼仪,是家族兴旺的贤内助。
孙卓家里也有这样的小妾,人家要么找到了高枝,要么让他按照契约约定的条件给她发工钱。
孙卓无奈,只能答应解除契约。
以至于,街头又多了诋毁他的传言。实际上,孙卓已经连大门都不敢出了,也不敢出门去反驳。有些事争论有用,比如说财物的归属权;但有些事情越辩驳越黑,比如名誉受损。
商场,有人破产,就有人斩获颇丰。
高俅和李云就是其中之一,按理说,挣钱,挣大钱是让人开心的事。
可是高俅和李云从钱庄出来,面面相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们原本以为能够赚至少两万贯,可是到手只有不到一万贯,扣除了李逵的信息费,购入茶油的本钱,差价,等等之后,结果和他们期待的数额相差甚远。李云看着上万贯的收入,皱着眉头道:“太坑了,随口说个消息都算钱。”
“就一句话的消息而已,就要收三千贯,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
“说好了按照市价,没想到竟然是颍州当下的市价,欺负我们不懂行情不成”
高俅和李云难得没有掐架的时候,可面对平白少了万贯的收益,说什么也不能忍。单靠他们任何一个,面对李逵,都只有落荒而逃的路。或许俩人合起伙来,稍微能够抵挡些李逵的眼神。
“走,找他去!”
“同去,同去!”
“为什么你看着我,却不迈腿”
“你不是也没有迈腿吗”
“我这是腿站麻了,要缓一缓!”
“我这不是看到你腿麻了,才等你一起去!”
“卑鄙!”
“无耻!”
……
李云和高俅谁也没有先迈腿,他们心中大概已经猜到了结果。面对李逵的结局很可能是大巴掌扇回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是好几千贯呢
要是按照李逵之前说的,要一万多贯呢
这钱,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去问李逵讨要。
大不了,养几个月伤好了。
“人杰,我给你带了些人参,给你补一补!”高俅捧着人参,少说也有两三斤,个顶个的大,献宝似的递到了李逵的跟前。
“二哥,我给你带了些大枣,配人参最是有效。”李云买了大枣,也是个大色深,非常诱人。
李逵埋头不搭理人,自顾自的走着,高俅和李云紧跟在身后,寸步不离的追着。李逵见躲不过去,站住了,高俅将人参献宝似的递给李逵,李逵瞅了一眼,嘴角咧来,露出一口大牙,不屑道:“不是紫团”
上党人参之中,最为稀有名贵的就是紫团参。
多贵呢
几百贯一两。
往往还是有价无市,很多实力雄厚的药铺都没有这种极品人参。而这种人参最大的功效就是治疗这个时代其他药物都无效的肺病。
除此此外的上党人参都是白菜价。
高俅心头忍不住肉痛起来,上党紫团就你这黑脸膛,配吃吗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可嘴上却不敢得罪,讪笑道:“人杰是个识货的,知道人参之中紫团才是极品。这么着,既然贤弟喜欢,哥哥怎么着也得给贤弟弄些个来。”
“也行,就先送两斤吧!”
当年李逵拿着比大枣都贵不了多少的人参,第一次去大城市沂水县售卖,闹出了老大的笑话。几十文一斤,还不到一百文的价格,还不如猪肉价,气得他差点当着邱掌柜的面把一包人参都啃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李逵才明白,人参在大宋有多么不受待见了。但是有一个品种却截然不同,就是上党紫团参,昂贵到简直像是打劫的地步。
要是李逵要个一两尝尝鲜,高俅咬碎银牙说什么也给李逵弄来。
他估摸着偌大的颍州应该会有,就算是颍州没有,托人去许州买来,多半能买到。可是李逵张嘴要两斤,气地高俅差点将一包人参摔李逵的脸上。两斤上党紫团都能在京城换一套大宅子了,这玩意的稀有程度可见一斑。
像话吗
整个颍州城都恐怕找不出两斤上党紫团参来,开口就要两斤,这简直就是乘火打劫。
不过想了想,高俅还是放弃了,李逵不要人参,但是苏轼要啊!
作为大宋人参食疗界的泰斗级人物,最为坚定的
第180章 舍生取义
相比李逵的反应,李云和高俅终究慢了一些。
等到他们从衙门追出来的时候,李逵已经甩开大腿,快要跑到他们视线的尽头了,对于李云来说,他的视线之中就看到了个黑点,然后这个黑点晃晃悠悠的再变小。
“你等着师祖,我追去看看。”
李云丢下一句话追了上去。
高俅摸了摸他的大鼻子,有种地位越来越低的无奈。自从李逵突然出现到了颍州之后,他从学士身边的左膀右臂,变成了随从,然后变成小厮,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的样子,自己俨然成了一个没什么大用处的闲人。仿佛不经意之间,他竟然——失宠了!
全力奔跑的李逵有多快,连李逵自己也不知道。当然他跑不多的牲口有很多,那个在江州当捕头的戴宗戴院长,就比李逵在奔跑这一项上强大很多。不仅比李逵强,估计戴宗的速度和耐力,要强过大宋九成九以上的战马,毕竟千里马在任何朝代,都是无价之宝。
可即便如此,李云也追不上李逵。
李云就算是咬着牙,将吃奶的劲都用出来了,还是没有追上。
甚至明知道李逵奔跑的方向,视线中也无法看到那个摆动的身躯。
码头,熊熊烈火之下,木建筑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星子随着一声声脆响炸开之后,散落着从火焰之中飞溅出来。
码头上早就乱成一锅粥了,人们自发的拿着盆罐,甚至大碗之类的前来救火。
不是不想拿趁手的物件,实在是大火起来的突兀,救火的人太匆忙了,只能手边有什么拿什么,总比空着手来要强些吧
还有喊人的,主要喊失散的孩子。
场面乱起来,只能顾着身边人,尤其是孩子,稍有闪失就不见了踪迹。水火无情,真要是乱跑进入了火场,小命难保。
“铁蛋!”
“阿牛!”
李逵还没等喘过气来,猛地一个激灵,差点应了这声呼喊。回头怒目瞪了一眼好事者,是个吓破了胆子的大姐。这家人也不知道取个像样点的名字,差点让李逵听成了——铁牛。
“哪位壮士行行好,告诉小妇人一声,看见我家孩子没有哪位壮士……”
突然大姐被往来救活的旁人撞到在地,却无人搭理他,顿时瘫倒在地上,哀嚎了起来:“我的儿啊!”
“大姐,你家孩子常去哪里,为何不去他们常去的地方寻找呼唤”
大姐无神的眸子看了一眼李逵,只见得眼前一黑,还以为李逵是从火场里跑出来的幸存者,看这脸被熏的乌漆麻黑一准没错,大姐用力的抓住了李逵的双臂,宛如溺水的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般,声嘶力竭的大喊:“这位兄弟,可见过我家铁蛋和阿牛”
李逵听的不耐烦,但是心底还是好的,摇了摇头:“我刚来,是见着火准备来帮忙的,没有见过孩子。”
大婶以为李逵在骗他,狐疑道:“你不是刚从火场里出来,看你熏成这样,还说什么刚来,岂不是诓骗妇道人家没见识我家孩子常去这家货栈玩耍,今日奴家正在船上做饭,不见了人影,才寻了过来。没曾想大火已经起来,想要去寻人却断了路,这可如何是好”
李逵气地脖子都硬了,梗着脑袋回头看了眼,火场中的建筑仿佛周围都笼罩着一团红光,烈焰包裹其中,但周围的两家还是能辨认出来,应该就是自己对方茶油的货场。要是别的货场,他冒然冲进去,连路都不认得,必然会陷入险境。要是自己的货场,有几间房,有个库房,通道如何走,是比较熟悉的,心中暗忖:倒是可以去救人。
李逵直起身,看了一眼火势,没跑了,是有人故意放火,要不然火势起来也不会蔓延地这么快。看着大姐心碎的绝望,李逵一咬牙,跳下了码头的水中,随后爬上岸来,披着一条湿漉漉的麻袋,冲进了货场。
突然间被冻了激灵,又被眼前一层层热浪冲击着,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向他袭来,不仅瞬间驱赶了他身上的寒意,还将他烤的心火燎原一般炙热。
“铁牛!”
“妈蛋,又叫错了。”
李逵正在懊恼了一嘴,顶着火焰去了库房之中,推开大门,反而火势小了很多。而一个个密密麻麻码放的大油桶,让人看着就后怕。不过李逵并不担心,冲到近前,将就近的木桶踢碎之后,有些温热的水流了出来。
他将已经有些烘干的麻袋打湿了,然后大喊起来:“铁蛋!阿牛!”
“娘亲,我们在这儿!”两个四五岁的孩子从库房后头探出脑袋来,脆生生的应了一句。
“两个小祖宗,你们要是死在这里,小爷我就说不清了。”说完,李逵冲过去,一手一个,搂着孩子,回头却发现路被堵住了。
火焰已经吞噬了库房的大门,李逵估摸着这房子估计要塌,万一房梁掉下来,周围都是烟气弥漫,自己都顾不过来,更何况带着俩个孩子。
李逵扭脸,心说:“干脆破墙吧!”
打定主意,但手上没有闲着,撕下襕衫的下摆,团吧团吧,从破碎的木桶中沾湿了,一人一团碎布,
第181章 神捕李逵
“这货场是你的”
李逵觉得自己有个货场稀奇吗
不稀奇吧
满不在乎道:“这还有假”
高俅幸灾乐祸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知道那个家伙头铁,竟然敢惹李逵这厮。可惊愕的豁开大嘴,半晌才傻傻问道:“是这货场可不小。”
再高俅看来,李逵简直就是行走的金元宝,身上掉下的灰,都是金光闪闪的金子。
这货场高俅不陌生,他还真来过,堆积如山的都是如今在颍州价值高昂的茶油。
“就是一货场茶油而已!”只有李逵和苏过等少数人几人才知道货场里只有少量装门面的茶油,大部分都是徒有其表的木桶灌水的假货。当然李逵也是憋着坏,就等着有人来放火。只要这把大火放下去,就得有人承担,最后……他就等着有人用茶油的钱赔他空桶的损失。
好吧,李逵整了这么多的假茶油,目的就是坑人一把。
但是高俅不这么想啊!当他得知满满一个货场的茶油都让一把火给烧了,心痛的都想跳河,他和李云才做了一笔不打不下的茶油生意,就让俩人赚取了上万贯的财富。要是李逵的手再松一松,这上万贯财富还能再暴涨一倍,直接变成两万贯。
那么他高俅到时候就是个万贯户,一万贯呐!
这该是多大一笔钱
可这笔钱在李逵的财富面前,连提鞋都不配。李逵这厮有多少钱,李云觉得他需要学会九章算术之后,才能搞明白。就像是李逵经常说的,百万家财而已,有什么稀奇的
就货场中堆积的茶油,高俅保守估算,也至少是在二十万贯上下。
只多不少。
高俅和李云交易所的单子要交割,当时就从这个货场里拉来的茶油。而他们请人拉了两天,连一个角落的茶油都没有拉走。这该是多大一笔财富,就一把火说烧就烧了,高俅的心头都在滴血。汴京的顶级舞女艺伎,千贯足以拿下四五年的契约,还能当小妾养着,多好!
当然,像苏轼这样的名人,连倒贴的都有,他自然要在银钱上吃亏些。
高俅捂着胸口,胸闷的快喘不过气来:“这该是多大一笔钱啊!”
“少说也有十几万贯,就这么烧了,我等恨不得将贼死碎尸万段。”李云同仇敌忾道。
随即,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颍州城内最大的茶油货场遭遇了大火,可以预见,最后恐怕连根毛都不会留下,岂不是说颍州城内的茶油立刻就要暴涨
李云低声问:“李逵,茶油是否要涨了”
高俅顿时来了精神,他觉得赚钱的机会又来了,顿时围着李逵追问:“二哥,我去交易所买涨不会亏钱吧”
“亏了别找我就成!”李逵嫌弃道。
高俅痛心疾首道:“我们可是兄弟!”
“滚一边去,我多大认你着兄长了”李逵手臂划拉着将高俅赶到边上,这时候,州衙的捕头捂着腰间的朴刀刀鞘,远远看到知州老爷的依仗,就冲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