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可李逵觉得高俅这厮根本就没有诚意,你丫会娶媳妇生孩子
虽不知道你这厮以后是个儿子,在汴梁闯出偌大的名头,号称京城第一恶霸——高衙内。但高衙内根本就不是高俅的儿子,而是过继来的嗣子。
这厮连个儿子都没有,还过继了一个堂弟当儿子。也不知道老高家的人是这么想的,这事正常人真做不出来了。
嗣子的身份竟然还和自己平辈,这岂不是高俅回到老宅,对自己的大伯喊大哥!
正经人家,没这么干的道理。
李逵虽然鄙夷不已,但还是服软了,高俅这厮太下作,他也没办法,等到他解决了肚子里的麻烦,会让高俅这厮好好体会到,被绝望笼罩的恐怖。
“算了,告诉你也没事,茶油的价格最多三五天就会回落了。到时候我让史文恭给你们准备一些茶油,还让你们成功交割,一石的话按照以往的市价结算。”
“吱呀!”
高俅刚推开茅房的边门,就见一只大手伸到了眼前,一把薅住了他的衣襟,等到他想起来要防抗,拉住茅房的门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飞在了半空之中。而茅房的门却已经关上了。
噗通。
李云飞快的赶过来,翻过扑倒在地上的高俅,只见他翻着白眼。李云见状急忙伸手扣住高俅的人中狠掐,好不容易高俅悠悠醒来,看到李云的这张脸,随后又看了一眼不到两尺就要撞到的土墙,有种大难不死的心有余悸。
“作为兄弟,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害我”
高俅愤慨不已,他觉得自己差点被李云坑死,要是刚才他一脑袋撞墙上,他多半要玩完。回头看一眼茅厕的方向,他瞬间醒悟,自己原来是从那地方飞过来的啊!李逵这厮还是人吗
李云无奈道:“高俅,你也不能怨我啊!”
“当初你说要把李逵逼急了,知道真相。好知道咱们能赚多少钱。然后让我出主意。我出完了主意,你又自告奋勇的表示要自己来,你可记得当时我拦你了没有”
“这话虽然不错。可是……”高俅嘴角虚唏嘘道:“可是你总该告诉我一声,李逵这厮竟然有如此蛮力,要不是我运气好一点,差点就死了!而且我也经常看到你被李逵这厮打儿子似的猛揍,也没见你被打得有多惨似的,你们不会是合起伙来故意害我吧”
要不是看在高俅这厮刚才差点死了,李云也没有痛下杀手。
什么被李逵打儿子似的猛揍
会说话吗
“小爷闲得慌才来陷害你”李云翻着白眼不耐烦道:“别看你惨,但是李逵还真留手了,要不然你脑袋早撞墙上,不死也瘫了。”
“混账话,爷们也是练家子出身,也是禁军子弟,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想当年,爷们叱咤京城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呢”高俅不过是闭过气去,这会儿功夫缓和过来了,撑着上半身靠在土墙上,开始用唾沫给自己挣脸面。
可惜,李云根本就不相信:“你也别不信,当初我就说危险,你却一意孤行。你再能耐,还能强过老虎不成”
“好好的说人,为什么要说老虎”高俅不解。
李云鄙夷道:“李逵这厮徒手打死过老虎,那头老虎死的时候有多冤,你是没见过。对了,那张老虎皮如今就在师祖家,你总该见过吧”
“说的好像你真见过似的。”高俅嘴硬道:“再说了,猎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人多,准备足够,老虎就算是百兽之王,也得送命。”
李云瞪眼道:“你以为用猎叉,弓弩,去猎虎呢我告诉你,李逵和他那个傻子族兄,两个人合力将路过的老虎按趴在地上。当时我爹真好也在,主事的是我们县里的巡检老爷,当时老虎正在挣扎,李逵还有心事抬头问巡检,要死的要活的”
“活的谁养得起当然要死的。”
李云道:“没错,巡检当时也是这么说的。于是李逵这厮就举起拳头一拳一拳,将一头活生生的老虎给打死了。”
“唉,等等,你是说李逵空手,按住了老虎的脑袋,用拳头打死了老虎”高俅吓得毛骨悚然,他一来觉得李云吹牛皮。二来,要是真的,他刚才得多不知死活啊!这会儿看李云的也不善起来,这才有了差点被害死的后怕:“你为什么之前不说”
李云没有说话,紧张的看了一眼茅房,点了点头。
突然他起身如同猎豹般窜了出去,一转眼就消失在了高俅的视线之中。高俅还在纳闷,迟疑,李云这厮到底是什么毛病
却发现头顶的光线有点暗淡下来,一抬头,正是李逵那张黑脸。不过,现在的李逵更黑了一些。
高俅的脸色顿时惨白了起来!苦叫道:“李云这厮也忒不讲义气了!”
随后挤出一丝笑意,哆嗦道:“人杰,你听我说,你听我说……”
打高俅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以前是高俅这厮没有让李逵动手的理由,而今天,这厮胆子肥到竟然敢堵着茅厕不让他用,还敢威胁他!
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这还能忍
哺食,高俅凄惨的寻了一根竹竿,拄着竹竿来到了饭堂。
苏轼见高俅整张脸都花了,青一块,紫一块,好不凄惨,好奇的问道:“高俅,善泳者溺的道理你可明白”
“学士,小子错了!”即便高俅全身痛楚,还是躬身对苏轼恭敬道。显然苏轼还以为高俅仗着自己棍棒了得,找人动手,不过遇到了硬茬子。
苏轼满意的点点头,觉得他管教的差不多了,于是对李逵道:“人杰,听周元说你功夫很好,如今高俅被人打了,就算是万般不对,也不能对老夫仆从下如此狠手,你陪着高俅去跟人理论一番,不能让人吃亏了。”
高俅是苏轼的仆从,仆从挨打了,他这个当主人的自然脸上无光。
“是,师祖。我定然让高兄满意,不找到仇人,誓不罢休。”李逵答应的贼爽快,这可把高俅吓坏了。他吃猪油蒙了心了,才想着和李逵在一起,他这辈子都不想和李逵单独相处。
高俅小心的偷看了一眼李逵,这厮竟然在冷笑,顿时吓得哆嗦起来。急忙告罪道:“学士,挨打虽然不该,但小子也有不当之处。切不要耽误人杰读书,小子的伤虽然看着重,但都是皮外伤,不碍事。学士,最近可有小子需要大跑腿的活计,小子断不会耽误学士的大事。”
苏轼想了想,觉得最近整理颍州的公文,需要个得力的帮手。高俅正是不二人选。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明日里,就在书房候着吧!”
高俅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想到李逵这厮凶恶的目光。他真的怕了。
好在以后可以跟在苏轼身边,至少不用担心被李逵堵住了。
春风拂面,水面荡漾。
春日的淮水之上,处处透露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排大船,首尾相连的缓慢地在淮河上航行,大船似乎满载货物,但吃水并不深。张帆之后,速度也不见得慢了。
&nb
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
孙卓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被捞上来的似的,整个人都汗如雨下,给人虚脱不成样子的狼狈。
他猛地扑倒交易所柜台前,拉住近前的伙计,大喊道:“把我的单子都撤下来,快,一张单子都不要剩下!”
伙计无奈道:“孙爷,你也是知道规矩的,交易匹配的单子是没办法撤,您老怎么说岂不是为难小人”
“去,把亢金给我找来,我和他当面说!”孙卓已经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想要好好说话的可能几乎没有。
伙计别扭的转了转上身,似乎想要挣脱孙卓抓住他衣襟的束缚,却没能如愿,苦笑道:“孙官人,您也是颍州地面上的体面人,何苦为难小人呢码头上出现茶油的那一刻,掌柜的就带着人去码头了。都以为今年的茶油要冲上天,哪里会想到会横插这么一杠子。”
“对,码头。”孙卓突然想起来交易的规则,他可以去码头,采购大量的茶油,兴许不会出现亏损,还能小赚一笔。
想到就做,孙卓推开众人冲到了大街上,跳上自家的马车,冲向了码头。
可惜,码头上人来人往,根本就没人搭理他。在临近码头的货栈前,不少从交易所跑出来的客商都围聚在一起。叫嚷着想要购买茶油。
“我出价三十贯一石,有多少要多少!”
“三十五贯,价格可以商量!”
“我带钱来了!”
码头被商人们堵住了。有些却往回跑,孙卓也跟着稀里糊涂的跑着,脑子却晕晕沉沉的不听使唤。他失魂落魄的去了钱庄,不少商人大户都等着。
孙卓的耳畔听到的都是这样的话:
“把码头上所有的茶油都吃下来,有多少要多少。只要市面上没有茶油可卖,价格还是我等说了算。”
有见地的商人在大宋遍地都是,他们不知道供需关系,也不知道价格理论,但是他们都懂的一个道理,商人,想要做大商人,就必须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
只要把货源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挣多少钱,都是他们说了算。
孙卓想到这里,咬牙挤入了柜台钱,摸出身上的地契拍在了柜台上:“抵押,全部抵押。”
伙计翻看了几张地契之后,不敢做主,急忙将掌柜的请客来。邱掌柜吃惊的看了看孙卓,抱拳轻声道:“孙官人,有这些好地,何苦呢”
“我……”孙卓的嗓子眼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似的,嘶哑,且刺痛着他。但他目光突然坚定了起来,恶狠狠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爷们就拼了这次。”
邱掌柜有种替老朋友为难的样子,突然间难受了起来。脸上浮现着不忍的假慈悲,张了张嘴,却终于放弃了,开口道:“孙官人,在商言商,我这里有你交易所的记录。按理说你的地契按照市价的七成还,钱庄就能放钱。但是你也知道,你在交易所向来胆大,真要是这次在茶油上有了闪失,如果给了七成的抵押,钱庄就要亏了,要不你去别处问问”
孙卓急切不已:“如今颍州城还有谁能贷出大笔款子谁家贷出的款子,利比你家都要高。七成不行,六成总该可以吧”
邱掌柜摇头道:“最多四成。”
段时间内,谁能给他借来大笔的款子。没了钱庄,孙卓就要等着交割,到时候的后果更加严重。孙卓闻听立刻就怒了,撑着双臂凑近道:“邱掌柜,你也想坑我”
“非也,是不能也。我老邱也不过是个跑腿做事的小人物,孙官人是有身份的乡绅,在下的为难为何置之不问”邱掌柜诉苦道:“还请孙官人体谅些个!”
“你休要诓我,把你家主人叫来,我孙某人好好和他说道说道,做生意哪能如此坑蒙客人,这岂不是做断头生意”孙卓肯定不能同意,他拿出了十顷的地契,按照往年的市价,总价不会低于四万贯,但是邱掌柜却上下嘴皮子碰了碰,就黑掉他两万四千贯的本。这能让孙卓不生气
要问别的,邱掌柜不见的敢说。但是要说主人家,邱掌柜就怕对方不知道如今老刘家的地位有多高
邱掌柜神神叨叨的指了指房顶,对孙卓道:“我家老爷去京城了。”
“难道他不敢留在颍州,非要去京城避祸。”
“错了,是去看女儿。”
“小姐在哪里”
“宫里。”
孙卓倒吸一口凉气,真要是在皇宫做宫女,也置办不起这么大的产业,肯定是皇亲国戚。这玩意自己小小的仓监似乎怼不过皇亲国戚啊!
怼不过!
但是钱必须得借,孙卓咬牙道:“四成就四成。爷认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当然区别就是赚多少,亏多少。
孙卓作为颍州地面上的大户,拥有田产几十顷,要说实力,自然是有的。但要说多强,也称不上。颍州的土地兼并实在严重,以至于出现了两极风化的现状,有田产的大户,一个比一个强,而底层的百姓却纷纷丢失田产,不得不去城市讨生活。
孙卓虽然底蕴不足,家产在颍州也不算扎眼,但他是颍州大户之中投资交易所的尝鲜者。
之前的交易,他确实挣钱了,而且还挣了不少。
交易所之前的交易,主要是粮食。还是李逵捣腾出来的粮票。算是期粮的一种,就官府控制的粮食数量,就算是采购了一匹进来。但是想要扭转颍州的粮价,绝无可能。
粮价之所以下跌,还是大户们之间互相不信任,总害怕有人放粮,自己却被坑。
大户和大户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手里都囤积着粮食,一开始市面上放开粮价,大户们还相对克制了一些。但随着粮价拨动开始增大,有些人就担心起来。落袋为安的道理,他们也懂。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大户们也信不过自己人。
亲兄弟为了家产都能变仇人。
何况大户们不过是临时的盟友而已。
有人出货,会带动其他人一起出货,粮价应声而落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对于大户们来说,他们还是挣钱了。控制着货源,参与交易,而且颍州又是粮食缺口很大的城市,等于是左右手的交易,想要亏钱也不容易。他们自然能挣地盆满钵满。
也就是粮食交易,才吸引了不少大户进入了交易所。
相比之下,孙卓是最先进入交易所交易的大户。他挣到的钱更多,同时挣钱之后,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
而茶油的暴涨,让他看到了机会。
做一次,就做这次,孙家就能成为颍州城内顶尖的那批大户。孙卓下场之后,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却不想自己已经变成了个赌徒。
只要成功,他以后也不用再依附于贾道全之下,自称一派。
想着一夜暴富的孙卓,俨然忘记,他在百姓的眼中,他也是高高在上的大户。
带着从钱庄借来的款子,东平西凑,带足了四万贯的本钱,孙卓匆匆去了码头。可是在货栈内,他却被气了个半死。他带来了几万贯的钱,却只能做一笔不到三千贯的生意。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得住,可是没办法,货栈的伙计带他看了对方货物的货场,就剩下这么多,不要的话,就转卖他人了。
孙卓无奈,只好安排人将茶油运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