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叶珣并没有在袁应泰府上吃饭,而是直接来到辽阳大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掌控军队都是第一要务。

    辽阳大营还有五千人马,军官也都是叶珣提拔起来的,忠诚方面绝对没问题。

    在路上的时候,叶珣就把事情经过对程瑜说了一遍,然后两人就同时想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军队。

    辽东的军队确实都拥护叶珣,但将领毕竟大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武将,这些人离开没问题,可如果要把军队也带走,那可就绝对不行了。

    在与程瑜商量了一番后,叶珣连下数道命令给各地驻军将领,意思就一个,就是谁想走都可以,但不得带一兵一卒,不然就是他叶珣的敌人。

    单做这些肯定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在各军中散步一些传言,比如朝廷打算放弃辽东,而叶公公却坚持要保护辽东军民,为了不让叶公公有能力抵抗女真军队,朝廷准备调走辽东军队,并将所有军属也都迁走等等。

    故土难离,之前叶珣在的时候,每户人家又都分了不少田地,




第二百五十三章站队
    明朝假太监第253章站队可以说此次辽东官员的大调动,结果有些超乎叶珣的预料。

    文官几乎都走光了,武将只走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将领,这其中就包括开原总兵马林。

    除了走这几个武将的亲兵,几乎没有士兵跟着他们走,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们因为叶珣的再次返回,而看到了希望,一个能固守田园安居乐业的希望。

    文官没有走的人也让叶珣很意外,他就是辽东的巡案御史张铨。

    叶珣也没弄明白张铨为什么会留下来,不过既然留下,叶珣就不会亏待他,辽东经略走了,今后也不会再有这个官职,所以叶珣直接任命张铨为辽东巡抚。

    当然了,叶珣还是会给朝廷上一道奏折的,至于吏部批不批就是他们的事了,反正最后工资也得是他叶珣来开。

    李光荣主动要求去宽甸前线了,叶珣将广宁军队全部调到沈阳,然后任命张起为广宁守将,由他负责这扇辽东大门。

    朝廷的这个举动对叶珣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起码不用叶珣自己动手清洗了。

    其实由于战乱频繁,文官在辽东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很多地方都是施行军管的,所以只要军队站在叶珣这边,就不会出大问题。

    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回沈阳的路上,叶珣就命潜伏在京城的胡久成等人散步朝廷要放弃辽东的谣言,而这还只是初级阶段。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好男儿去辽东,保家卫国,逞雄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女真血”

    等等一大堆煽动性极强的横幅和字画,很快就将出现在大明京城的大街小巷。

    那个年轻人不热血叶珣相信,这些传单和标语,肯定会给他带来大批年轻才俊的。

    叶珣很清楚,在与朝廷的暗斗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把舆论争取过来,自己始终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把毛病都推给朝廷,再加上叶珣的太监身份,根本就不会让人把他和董卓之流联系在一起。

    事情发展到最后,朝廷也唯有捏着鼻子承认叶珣事实上的自立了。

    沈阳这边百姓的迎接热情更加高涨,但叶珣事情实在太多,只能辜负百姓们的好意了。

    简单和百姓们打过招呼后,叶珣就把张铨请进自己的马车。

    红袖和花家小姐妹已经先一步进城去布置宅院了,不然叶珣也不会请张铨上车。

    一上马车,张铨就苦笑道:“叶公公,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叶珣正色道:“张大人在辽东为官时间最长,当知道叶某毛病虽不少,却是一心为国为民,可是朝廷却如此待我,怎不让人齿冷”

    “有些时候,人总是会面临一些选择,张大人既然选择留下,那我相信张大人也是个胸中有百姓有国家的好官,让我们携起手,共同为我大明、为我汉家百姓,在辽东打造一座钢铁长城”

    虽然张铨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但还是被叶珣这番话所感,点头道:“我留下也是想真正的做点事情,公公请放心,属下一定全力配合你”

    叶珣点点头,道:“目前首要之事,就是各地官员的任用,张大人可有什么好对策”

    张铨微微一笑,道:“叶公公是当局者迷,要知道官府中真正办事的,其实并不是那些主官,所以不管谁走,各地的政务都不会落下的,公公需要做的就是对各地的佐官加以甄别,然后重新任命,这样新的官员不但不会再受朝廷影响,而且还会对公公感恩戴德,全身心的为公公效力的”

    这才叫一语惊醒梦中人呢,出了这件事后,别看叶珣好似一副不在乎的样



第二百五十四章特使
    明朝假太监第254章特使李永芳的到来,对叶珣来说并不意外,之前就曾联系过自己想投降,后来因为做事不密,被皇太极逮住,努尔哈赤没杀他,真的是挺给他面子了,而这次代表皇太极来谈判,估计也是无奈之举,不得不来。

    叶珣没有难为李永芳,如果今后能在消灭女真的过程中,他真能做出什么突出贡献,叶珣也不介意让他善终。

    同李永芳一起来的还有佟养性的侄子佟福,这小子一直生活在建州,从小没受过什么教育,再加之建州女真这些年太过顺利,以至于他到那都是一种老子女真最大的嘚瑟样,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李永芳是叶珣返回沈阳第二天来求见的,显然也是十分着急,不然怎么也得等叶珣休息几天才应该来的。

    叶珣虽没有迎出大门,却也站在了厅堂门口,算是给足了李永芳面子,同时也在细细打量这个传说中的大汉奸。

    李永芳年纪不大,三十左右,鼻直口方,双眉入鬓,身材魁梧健硕,卖相可说不是一般的好,不然努尔哈赤也不会招他做孙女婿了。

    一见叶珣的面,李永芳的眼睛就红了,要不是有佟福在,他就直接给叶珣跪下了,看着蒸蒸日上的辽东局势,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早点回到组织的怀抱。

    强忍内心的激动,李永芳抱拳施礼,道:“建州使节李永芳,参见叶公公”

    叶珣点点头,笑道:“李将军,我们也算神交已久了,里面请!”

    两人似乎有意冷落一旁的佟福,相互谦让着向里面走去。

    佟福脸色一变,不过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从赫图阿拉出来的时候,叔叔可是曾交代过,监视李永芳的一举一动,同时也不能跟叶珣发生冲突,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可以说佟养性的想法是好的,他这个侄子老老实实地混这一趟,一个不大不小的功劳肯定是跑不了的,可佟养性还是忽略了侄子的性格,这小子根本就不是个能忍住的货。

    见叶珣和李永芳在前面有说有笑地走着,佟福压了压胸中的怒火,快步跟了上去。

    听到脚步声,叶珣才仿佛刚看到这个人一般,转头看了眼佟福,然后对李永芳道:“这是你的随从”

    李永芳刚要回答,佟福已经抢先道:“本人乃大金副使,不是他的随从”

    副使是什么东西

    叶珣笑笑没说话,仍对李永芳道:“皇太极让你来干什么”

    “大汗让末将来与公公商议,两家罢兵休战,永为兄弟之邦,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因为有佟福在,李永芳自然不能把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

    叶珣点点头,事实上他一直都不主张直接与女真开战,对付女真一个“困”字就够了。

    “我有两件事,若是皇太极能答应,那一切都好说,若是不答应,那我们就没什么必要谈了”

    “公公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末将就是带着最大诚意来的,只要不是太过,我家大汗一定会答应的”

    李永芳话音未落,佟福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道:“李将军,大汗可没说什么条件都答应吧你这样说话,置我大金颜面何在”

    叶珣终于把目光转向佟福,淡然道:“这么说,你能做主了”

    佟福傲然道:“在下是代表大汗而来,自然不能坠了我女真的威风,如今我建州兵强马壮,草原各部无不望风披靡,萨尔浒...”

    佟福的话还没说完,就猛地被叶珣抓住衣领丢了出去。

    “阔木尔,打他五十棍子,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是规矩,借了李将军光还不自知,真是给脸不要



第二百五十五章练兵
    朴鼎吉也不想来找叶珣,可不来不行了,因为朝鲜人民苦啊!

    上次因为叶珣狮子大开口勒索朝鲜,光海君就在万历那告了叶珣一状,结果叶珣是被调回去了,可朝鲜的局面却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宽甸六堡是在明军的控制之下,但明军对出入朝鲜的女真军队丝毫不加干涉,事后朝鲜君臣才知道,原来宽甸六堡的明军将领是叶珣的嫡系手下。

    朝鲜给叶珣玩阴的,作为叶珣的嫡系手下,当然对朝鲜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不管是大明朝廷还是朝鲜使节,都一律被挡在宽甸军营之外。

    另一方面,由于女真军队的频繁出入,朝鲜靠近大明一侧,都快成无人区了,被女真军队祸害的那叫一个惨。

    随着能抢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女真蝗虫们开始向朝鲜纵深挺进。

    这样一来,朝鲜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想求宗主国保护,对不起,宗主国现在很忙,安慰的话倒是说了不少,实际行动却半点没有。

    光海君以及手下们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这样,得罪叶珣干什么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现在能救朝鲜的,唯有辽东一哥、叶珣。

    一事不烦二主,朴鼎吉只能捏着鼻子再次来求见叶珣了,不过这次却不是空着手来的,现在谁都知道叶珣极其贪婪,所以备了几大车的财物,而朝鲜这次出这么大血的目的,显然就是要一举拿下叶珣。

    听了侍卫的禀报,以及看了那份长长的礼单,叶珣不由笑了。

    都说树要没皮必死无疑,人若没脸天下无敌,可这句话用在朝鲜人身上,似乎也不那么准确,因为他们遇到了比他们还不要脸的叶珣。

    “把东西拉进库房,然后告诉这个姓朴的,本公长脚鸡眼了,不方便见客,让他过两天再来”

    弱国无外交,这是后世经常被人提到的一句话。

    叶珣并不是个喜欢欺负弱者的人,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这些朝鲜人不是一心想着在中原找便宜,或许叶珣也不会这么对他们了。

    果然,听了侍卫的回报,朴鼎吉差点没背过气去,脚长鸡眼了不能见客这他娘的叫什么理由

    羞辱!这是裸的羞辱啊!

    生气归生气,朴鼎吉也知道这事他们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如果当时不去告叶珣,然后再出点血,估计叶珣今天也不会如此对待他了。

    回去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多金银财宝都送出去了,若是什么事都没办成,光海君还不得捏死他啊!

    朴鼎吉也来了犟劲,既然叶珣不肯见,那我就在门口等,就不信你会一直不出来。

    打定主意后,朴鼎吉干脆学着侍卫的样子,在台阶下一站,然后可怜巴巴地瞪着小眼睛等起叶珣来。

    听了手下人的禀报后,叶珣只是一笑,却也没说什么,辽东苦寒,现在又是深冬,如果这家伙能坚持两天,就肯定见他。

    来回进出当然不止一个门,就在朴鼎吉站在正门口翘首以待的时候,叶珣已经带着几个侍卫从后门出去了。

    沈阳总兵贺世贤、副总兵尤世功等人都没有走,广宁的军队正在陆续向沈阳开拔,叶珣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了,那有时间搭理朴鼎吉

    按照叶珣的设想,辽东各城,除了防守女真的一线城镇,都将不在驻扎太多军队,将军队都调到抚顺一线展开,从正面威慑皇太极。

    在叶珣没有离开辽东的时候,蒙古各部已经臣服,只要叶珣不再离开辽东,这些蒙古部族发生叛乱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这样又可以抽调出很多军队。

    这样刨除各城必须留下的守军,被调到沈阳的军队加起来,应该在七万左右。

    七万



第二百五十七章问题
    明朝假太监第257章问题在大明王朝,最牛叉的一群人不是皇族,不是王公贵戚,也不是文武官员,而是读书人。

    只要你是读书人,再能混到秀才这个级别,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可以在大明境内横着走了。

    家人得拿块板把你供起来,在官老爷面前可以坐着,在别人必须老实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你可以不受限制地四处旅游...

    好处真的是数不胜数,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有同一个毛病,就是嘴巴太大,什么都敢说,什么人都敢骂,上到皇帝皇后,下到贩夫走卒,就没有他们不说不骂的。

    刘渠开始想的只是严格执行朝廷的命令,有要去辽东的士子百姓,一体擒拿,然后交有司衙门处理。

    人是抓了不少,还没等押解回京,祁秉忠的信也到了。

    祁秉忠的信写的很客气,先东拉西扯地回忆一下过去、畅想一下未来,然后问了刘渠几个小问题。

    去辽东的人都是奔着叶公公去的,现在被你刘将军扣下,可是觉得叶公公会对此不闻不问

    若你刘将军真与叶公公起了冲突,敢问你刘将军可是叶公公的对手还是觉得你刘将军的人马比辽东军更厉害

    每个读书人背后都有一大群乡党同年,甚至还有一些背景深厚的师长,试问你刘将军可得罪得起这些读书人

    一旦叶公公或是这些士子背后之人与朝廷发生冲突,朝廷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势必要有人出来背锅,刘将军可愿做那背锅之人

    这几个问题只问得刘渠汗流浃背,那怕是他能解决其中任意一条,他也不会如此紧张了。

    永平军营一会,叶珣的手段还历历在目,而在军中对叶珣的传说更甚。

    自己的军队什么样自己最清楚,朝廷命他带一万军队进驻山海关,他禀报给朝廷的也确实是一万之数,而这其中有多大水分,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即便是齐装满员,刘渠也没把握战胜辽东军,因为他的手下已经太久没打过仗了,反观辽东军,比之女真怕是还有不足,但收拾他的手下肯定是没问题的。

    叶珣会掉头打京城吗这个可能却是谁也不敢打保票的。
1...6263646566...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