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随着士子的喊叫,伙计快步跑到门口,将门外刚巧经过的卖报童子喊了进来。

    报纸不贵,五个铜板而已,纸的质量却不错,上面还飘着油墨的清香,很难想象这么好的东西只卖五个铜钱。

    付了童子二十个铜钱,买了四份报纸,然后士子们轮番看起来。

    报纸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上面分了几大板块,分别是辽东最新局势,建奴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一些奇闻趣谈和风土人情等等。

    时势新闻太过枯燥,而多了些奇闻趣事,则就比较吸引人了。

    今天在报纸一个比较醒目的地方,赫然写着有奖征文的字样,而标题则是目前全面与建奴开战是否合适。

    其实看过报纸的人都知道,报纸肯定来自辽东,不然不会对辽东局势如此清楚。

    但随着报纸逐渐被京城各级人士认可,它究竟产自那里已经不重要了。

    而且报纸上都是一些正面的内容,每次都把皇帝夸的跟朵花似的,就是官府也没理由取缔它。

    朝廷也有抵报,但内容显然无法与大明早报相比,现在就连官员们都不看抵报,而转看大明早报了。

    今天这个征文严格来说有点敏感,但大明的士子们一直都是最敢说的,尤其是像这样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报纸在士子们手中还没传阅完,就有士子开口了。

    “这个答案太明显了,萨尔浒之后,朝廷军队遭受重创,正应该好好休养生息,待实力恢复后,再一鼓作气消灭建奴”

    另一个士子道:“兄台此言差矣,朝廷军队受损严重,建奴的损失同样不少,而且女真向来人丁稀少,死一个就少一个,朝廷应该趁这个机会再次调集大军,一举将建奴灭之”

    先前说话之人冷笑道




第二百六十六章发芽
    东林党人心中的完美世界是,皇帝当好摆设,一切都要以东林党人的想法为中心,其他任何政治势力都是要坚决取缔的,尤其像太监这种生物,更得靠边,有多远滚多远。

    正是因为这种想法,他们才会全力配合朱由校打压叶珣,但现在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完美目标似乎越来越遥远。

    小皇帝没有当摆设的觉悟,什么事都过问不说,最近似乎对朝中一党独大的状况有些反感,最明显的事就是要增加内阁成员的数量,将现在的两人增加到五人,美其名曰是为两位阁老分忧。

    如果朱由校选的是东林党人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当他们提的候选人被朱由校否了之后,两个阁老就知道有些不妙。

    毕竟还是朱氏王朝,皇权也没有旁落,添选阁臣的事根本不是两个老家伙能拦住的,不过他们不行,不代表别人也不行,比如说司礼监的大太监王安。

    老王安在朱常洛、朱由校父子登基过程中,都出了不少力,朱由校更是王安看着长大的,若他说话再不管用,怕是没人可以左右朱由校的决定了,而且这个王安一向最喜欢东林党,所以这件事似乎只有王安能办了。

    只可惜朱由校似乎也不太喜欢王安,除了把司礼监交给他,平时并不怎么待见他,而是与这个看着就让人厌烦的魏忠贤比较贴心。

    王安年岁已高,最近又病了,而且似乎也感受到了皇帝的疏远,所以已经很少往皇帝身边凑了。

    皇帝与他们东林党人渐行渐远,身边围绕的又是魏忠贤这样的奸佞,辽东同样也在奸佞的掌控中。

    身为东林大佬的刘一璟和韩旷等人突然发现,局势似乎有点失控了。

    他们不知道,局势岂止是失控,经历了今天之事后,魏忠贤已经准备向东林党下手了。

    干掉魏朝,坐上东厂督公的位置后,魏忠贤这颗有毒的种子,终于不负叶珣所望地发芽了。

    做坏事是需要帮手的,魏忠贤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许显纯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回到魏朝曾经办公的地方,然后叫过一个小太监,让他拿着自己的贴子去找许显纯,请许显纯过来一叙。

    魏忠贤此举显然是有点小人得志了,他才坐上东厂督公的位置几天,就敢传见锦衣卫头子,就没想想人家心里是何感受

    果然,许显纯看到魏忠贤的帖子后,顿时就怒上心头,拍着桌子怒骂道:“妈的!什么东西凭你也敢指使老子,当你是叶珣吗让那个小王八蛋赶紧滚蛋,就说老子没时间搭理姓魏的”

    侍卫被许显纯的怒火吓跑了,一旁的锦衣卫同知崔应元不无担心地道:“大人,魏忠贤先是被叶珣看重,现在又如被陛下提拔为东厂督公,显然也非等闲之辈,我们是不是也不要跟他弄太僵”

    许显纯冷冷一笑,道:“想要老子把他当回事,也得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叶珣狡猾奸诈,又怎会真的看上他不过是想在宫中多个耳目而已”

    说到这,眼珠转了转,又道:“你去写封信给叶珣,就说魏忠贤正在密谋对付他,要他多加小心,我这边有什么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他”

    听了许显纯的话,崔应元一伸大拇指,赞道:“大人高明,让两个阉贼互斗,不管谁胜谁败,都不会影响到我们”

    “放心,魏忠贤根本不是叶珣的对手,上次得罪过叶珣,这次可不能站错方向了,快去吧!”

    “属下明白,立刻就去办”

    崔应元拍完马屁,忙转身回自己的签房去给叶珣写信了。

    许显纯拿起魏忠贤的帖子看了看,随即用手搓成一团丢了出去。

    魏忠贤还等着许显纯来与他研究怎么收拾东林党人,却没想到许显纯不但没来,甚至还用攻击性的语言羞辱他,这还了得

    原来是锦衣卫士兵见都督不搭理魏忠贤,顺便也调侃了小太监几句,小太监在锦衣卫那受了委屈,回来自然要添些油加些醋了。

    被勾起火的魏忠贤顿时就想发作,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自己有些装大了,可即便这样,你许显纯也不该辱骂我吧!



第二百六十七章试水
    明朝假太监第267章试水“你说许显纯勾结叶珣,经常出卖京城这边的消息”

    朱由校说完放下手中雕刻的小木件,转头疑惑地对魏忠贤道。

    “陛下,奴才不敢说许都督有敢暗害陛下之心,但他勾结叶珣却是绝对不假,而且信中还隐晦地提到陛下大婚之时的安排”

    魏忠贤说到这就闭紧了嘴巴,他知道因为皇后必须要叶珣接亲一事,朱由校已对叶珣起了必杀之心,而这个日子也就定在大婚期间。

    这件事对朱由校来说,绝对是个禁忌,任谁都碰不得。

    其实魏忠贤也想通过对许显纯下手这件事来试探朱由校,看他管不管自己对朝臣下手这件事。

    朱由校深深地看着魏忠贤,片刻后才道:“你没有骗朕”

    魏忠贤将捧在手里的信高举在头上,道:“许显纯给叶珣的信在此,陛下命人找来许显纯的字迹对比一下,当可知道真伪”

    朱由校不认识字,但宫中有专门培训太监认字的地方,所以跟在皇帝身边的小太监,一般都有一定的学识。

    朱由校果然向另一旁侍候的小太监招了招手,道:“过来把信给朕读一遍”

    此时的魏忠贤虽因客氏的关系掌握了东厂,但还没达到让所有太监都害怕的地步,尤其是皇帝身边侍候的太监,他一样也是要陪笑脸的。

    小太监过来,向朱由校施了个礼后,接过魏忠贤手中的信读了起来。

    “叶珣吾弟,京城一别,兄十分想念,辽东苦寒,望吾弟多保重身体,今京中有传言,今上欲在大婚之日对吾弟不利,兄如今正在彻查此事,待有准确消息,定会及时告知,还望吾弟注意安危,或可拒绝来京,以辽东之精锐对抗今上,谅今上也无可奈何于吾弟...”

    “啪!”

    小太监的信还没等读完,就被朱由校拍桌子的声音打断了。

    “好个狗才,朕继位以来,对前朝臣子多有优渥,他竟然还敢勾结叶贼,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魏忠贤,人交给你了,给朕严查,看看他跟叶珣勾结到什么地步了”

    朱由校毕竟当皇帝的时间太短,因为年龄关系,也谈不上什么人生阅历,还远达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被一封伪造的信就把怒火勾了上来。

    魏忠贤等的就是这句话,强压着将要跳跃起来的眉毛,躬身施礼道:“陛下放心,奴才绝不让任何人危及陛下”

    朱由校虽然有些阴沉,但毕竟还是少年心性,对他好的人,难免会令他感动。

    看着魏忠贤如听话的老狗一般,心中不由暗叹,若是叶珣也能这般对他就好了。

    许显纯从昨天下午开始,眼皮就一直跳个不停,可想想似乎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事,不由心中暗笑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也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许显纯是不需要参加早朝的,可今天也不知怎么了,不需要谁安排,他自己就鬼使神差地来视察宿卫皇宫的锦衣亲军了。

    宫门处把守的都是锦衣卫,虽有些眼生,但还是冲他们点了点头,跳下马,将马缰绳丢给身后的侍卫,举步向里面走去。

    刚走进宫门没多远,就见一个小太监低着头快步而来,待经过许显纯身旁的时候,忽然低声道:“魏忠贤向陛下告发了都督,都督快走!”说完就迅速地走远了。

    许显纯不由一愣,他也是久经风浪之人,虽然还不明白小太监说的是什么意思,但直觉告诉他,有危险,必须马上离开皇宫。

    想到这,许显纯立刻转身就走,可没等他走几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就在身后响起,随即有人高喊道:“陛下有旨,招锦衣卫提督许显纯觐见”

    许显纯充耳未闻,继续向宫门处疾步而行,眼看就要到宫门处,旁边忽然蹿出一人挡住了去路。

    只听这个人阴声道:“提督大人,陛下招你,你走什么难道是想抗旨不成”

    &



第二百六十九章开始
    叶珣不是不想参合朝鲜的事,只是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于叶珣所说的新式火器,不过是经过稍加改良的地雷和手雷等火器,这些东西当然不是白送的,只要朴鼎吉确定了要,那价钱就可以慢慢商量了。

    另外像弓弩、刀枪等冷兵器,则可以免费赠送,吃像太难看也不好,毕竟之前是收了人家不少银子的,有些时候叶珣的脸皮也是很薄地。

    同时叶珣还向朴鼎吉提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组建朝鲜人民游击队,深入女真后方进行各种破坏和捣乱,由沈阳方面负责提供情报支持和武器粮草。

    朴鼎吉不是第一次跟叶珣打交道了,知道叶珣虽然狡猾奸诈,但说过的话还是算数的。

    不过叶珣说的这些,朴鼎吉都做不了主,他必须先向光海君汇报。

    细想一下,朴鼎吉也比较属意游击队之事,若真有这样一支人马在女真后方捣乱,势必会减少朝鲜正面战场的压力。

    可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由明军来做要知道明军的战斗力可是比朝鲜军队强多了。

    明军是比朝鲜军队强,但现在随着叶珣麾下人马的战斗力越来越精锐,再加上草原方面的封锁,已经不需要再进行这种小打小闹似的袭扰了。

    原来明军中那些游击战的精锐士兵,现在都已经提拔为军官,被分配到各营中,成了辽东军队最基层的骨干。

    另外现在也不是与女真加剧冲突的时候,过分参与只会成全朝鲜,所以这种事是绝对不能干的。

    打发走朴鼎吉,叶珣也没闲着,各军已经陆续抵达抚顺,按照之前的计划,大军将在这里集中训练,然后进行重新整编。

    事关辽东未来战局,也关乎每名将领的前途,各营主将都十分上心,作为辽东最高指挥官,叶珣也是必须亲自到场的。

    不过在经历了大年三十的宽甸之败后,叶珣的思路也有了转变。

    兵在精不在多,而在抚顺集训的主要目的在于练兵,所以无需将所有军队都调集到那里。

    大军在练习如何攻坚的情况下,还要注重军队的远程奔袭,以及后勤保障等等科目。

    有了这个想法后,叶珣命每员将领只带三千人马集结到抚顺大营,以上面他说的那些科目展开有针对的训练。

    这些科目不会单独要那支队伍来完成,而是进行轮训,按叶珣的话说,他要的是一支全能型军队,所有将领必须打破传统战争模式,在贴近实战的训练中,打造一支全能高效的队伍来。

    剩余的军队将留在沈阳大营,由伤愈复出的曹文诏为总教官,敢字营抽调二百名士兵担任各军临时教官,对全军做一次彻底整训。

    与大练兵同时展开的,还有大规模征兵,凡三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家世清白的辽东壮男,都可以报名参军。

    在征兵令中,并没有特别标明非得是汉人不可,也就是说不管蒙古还是女真人,只要符合条件,就都可以加入到辽东军中。

    叶珣去年熊廷弼颁布的杀胡令并没有取消,但那只针对建州女真,女真只是个统称,叶赫部还是女真呢,不一样也同建州仇深似海吗

    叶珣要的是人,只要能将这些人归纳到自己麾下,慢慢都会将他们汉化的。

    谁都知道辽东军的待遇是最好的,而且现在辽东是神一样的叶公公在主政,当兵之后,根本就没什么后顾之忧。

    所以征兵令一出,辽东各城的征兵点,在很短时间内就人满为患,这其中汉人自不必说了,报名的还有蒙古人,有从建州逃回来的叶赫部,甚至还有从关内卫所逃来的军户。

    &nbs



第二百七十章到访
    明朝假太监第270章到访之前程瑜就曾来过辽东,叶珣回京之后,他更是把没去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不过却还是第一次来赫图阿拉。

    远远望去,赫图阿拉城已经具备了一些中原大城的特点,高大、雄浑,说不上华丽,却更具异族人特有的淳朴风格。

    街道两旁的建筑也是五花八门,木板房、土坯房、装饰华丽的酒楼等等,什么样都有,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

    来往多为女真或是蒙古人,汉人在这里彻底成了奴隶,所有粗重的活计都由汉人来完成。

    在这些汉人奴隶旁边,则是衣衫华丽、挥舞着鞭子的女真或是蒙古贵族,其中又以女真人为多。

    可能在这些女真贵族眼中,汉人奴隶已经算不得人,不过都是一群可以任他们随意欺凌的生物。
1...6465666768...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