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千秋长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山归来客

    韩国地处京畿,封国仅一郡之地,齐国则正好相反,北胡之乱后初封时便独领青州七郡之地,后来又以暗中手段夺取乐安、博平两郡,实际领地已达九郡之广。除此以外,齐王还遥领周室的大司马一职,可以说是除了天子以外,大周王朝的第一重臣。

    年仅三十余岁的齐王姬成负手站立在高台之上,独赏万里江山繁华。

    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到临淄,齐王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一如既往地临高望远,面色无波。

    齐国相田雠缓步来到台上,半晌无言。

    他知道自己的君主在想什么。

    远眺良久,姬成转过身来,嘱咐道:“寡人此去京师,齐国便拜托老师了。”

    田雠连忙顿首行礼:“此乃臣职责所在,只是大王是否再考虑多带些人马……”

    话未说完,耳畔便响起姬成爽朗的大笑。

    “二百亲卫足矣!”

    田雠再度顿首,目送这位年轻的藩王缓缓远去。

    “这天下,本该是他的啊!”

    洛阳太尉府。

    满头白发的太尉杨赐稳坐在正厅主位,在他下首处,司徒王琰、尚书左仆射崔缜、御史中丞陆云、车骑将军裴素分列左右。

    自从大司马高靖战死渔阳,位居三公的杨赐便录尚书事,成为朝堂首臣,总理政事。同样是三公之一的王琰尽管也自开府治事,但在主要的政务上,他仍然要听命于杨赐。除此二人外,崔缜和陆云掌管尚书台事务,裴素负责禁中金吾卫的调动。

    五位当今朝堂地位最高的人物汇集一堂,暂时摒弃过去的尔虞我诈,只为讨论一件决定帝国命运的大事:拥立太子。

    大行皇帝共八子,其中最孚朝臣众望的是长子临安王姬职和广平王姬楚,除此二人外,谯王姬康以文才名于天下,常山王姬吕广收民心,在都城国人中享有非常高的声望。

    在座五人中,杨赐是姬职最坚实的后台,御史中丞陆云也主张立长。司徒王琰是原大司马高靖的师弟,高靖则是广平王姬楚的岳父,故而王琰较为偏向姬楚。左仆射崔缜和车骑将军裴素则是不偏不倚,多年来始终保持中立。

    杨赐抬眼看着各怀算盘的重臣们,开口道:“天子殂逝,生前未立太子,老夫以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早拥新帝即位,安定形势,诸公如何”

    正各自谋算的众人骤闻此言,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片刻后,王琰道:“杨公所言甚是,只是先帝生前并未立太子人选,究竟立哪位王子还需从长计议啊。”

    “司徒此言差矣!”

    在座最为年轻的御史中丞陆云避席高声驳斥道。他是杨赐的学生,出身江东四大门阀之中的吴郡陆氏,杨赐碍于身份不便出言,由他最先提出主张无疑是最合适的。

    “依大周礼制,先帝驾崩,当立嫡长,先帝虽未立太子,然临安王职以嫡长为先,自然当立。”

    “陆中丞稍安勿躁!”

    王琰今年五十二岁,与杨赐同龄,宦海沉浮三十余年的他养气功夫极好,面对这个与他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小字辈的诘问,他并未表现出任何倨傲与不快。说话时慢条斯理,就如同教诲自家儿孙的和蔼老人。

    “令尊昔日为太史,陆郎莫非忘了,昔日孝文帝便是封长子据为鲁王,改立幼子,方才有了后来了四十年明章盛世。”

    陆云冷笑道:“先朝之事,云不敢忘,倒是司徒大人好像忘了,若无大将军霍光摄政十二年,安知明帝不会被鲁王所取代”

    “明帝登基时年仅八岁,方才引来贼臣窃命,大行皇帝八子皆已成人,陆中丞此言岂非忧天之语”

    王琰依旧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一派名士风度。

    这时,崔缜忽然出声道:“司徒以为,大行八子,应立何人”

    “广平王楚聪明睿智,最得先帝喜爱。”

    话音刚落,陆云忽然厉声道:“姬楚心术不正,行为失据,望之不似人君!”

    “士龙!”

    始终保持沉默的杨赐皱眉看了陆云一眼,斥责道:“休要作此大不敬之语!”

    陆云似乎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对王琰行了一礼,跪坐回原位。

    杨赐看向崔缜,询问道:“崔公以为如何”

    “以下官愚见,临安王职仁孝宽厚,广得人心,且身为长子,依礼应立。若是废长立幼,恐怕东方会不宁静啊!”

    听闻“东方”二字,正要张口反驳的王琰忽然便噤了声。

    杨赐抚摸着胡须,隐藏下脸上的笑意。崔缜此人一语中的,不愧是先帝所看重的社稷之臣。

    他口中的东方即是暗指齐王姬成。

    姬成名义上是先帝早逝的长兄之子,但实际上他正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在诸兄弟中年龄最长,但非嫡出。

    先帝将其过继给早逝的兄长,以继其香火,因为对他一直心怀亏欠,姬成十一岁那年,便被封为临淄王,去就封国。北胡之乱后,因军功又被晋封为齐王,掌控着东方十万大军。

    齐王年少




第四章 皇命陟降,万岁未央
    栎阳行台府。

    秦侯的所有属官与将领此刻皆汇集于此,政事堂内气氛凝重,除了栎阳令独孤兆等少数几人外,其余人皆是彼此小声交谈着,不知是发生了何等要事。

    嬴曦已经换上了一身黑色赤纹朝服,此刻正双手缩在袖中假寐。半晌,似是感觉到什么,他睁开眼睛,向身后某处望去。

    只见一位年轻人时不时地打量他一眼,见他目光望来,竟是有些腼腆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嬴曦回以和善的笑容,随后便转过头来,继续闭眼深思。

    这个年轻人名叫嬴雍,与他一样也是嬴氏旁支子弟,而且他与嬴曦几乎是同时被调入栎阳,此时担任上军校尉,属蒙皋老将军麾下。

    嬴曦没有注意的是,在他转头望向嬴雍的时候,跪坐在他前列的独孤兆同样回头望了他一眼,当看到他几乎是身体不动,但头颅却可以直接转向后方时,眉头不禁跳了一下。

    鹰视狼顾,所谓狼顾之相,正是如此。

    堂内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嬴曦睁开双目,只见秦侯嬴平已经坐在了首位上,众人皆是正襟危坐,齐声道:“参见君侯。”

    “诸位免礼。”

    嬴平摆摆手,面色凝重。

    “就在昨夜,孤收到了从京城加急送来的诏令……”

    一听是朝廷的加急诏令,众人皆是抬头望向嬴平,难道是獯鬻人又兴起兵戈了

    “就在十天前,天子驾崩!”

    “什么!”

    在场官员皆是大吃一惊,就连嬴曦也睁大了双眼。唯有独孤兆依旧面色无波,显然是秦侯早已告知与他。

    嬴平说道:“据我所知,天子生前并未立下太子人选,此时忽然驾崩,京城的百官公卿各怀鬼胎,恐怕齐王也会蠢蠢欲动。”

    天子驾崩,作为秦侯的嬴平依礼要入京哭吊,但此时京城公卿各怀诡域,嬴平久居关中,不熟悉朝中动向,入朝又不能多带兵马。孤身一人难免会遭小人暗算,再加上一个似乎有即位资格的齐王,此次京城之行定是危难重重。

    “启禀君侯。”

    嬴曦避席顿首道:“太子未立,齐王恐怕有所动作,末将愿领下军驻守于函谷、弘农之间,一旦朝中有变,便可在两日内抵达洛阳,以保君侯平安。”

    此话一出,在场许多臣工皆表示赞同。齐王入京必然不可能带领大军前往,他的军队一定会驻守在虎牢关以东,若是如此,那么嬴曦驻守在函谷关和弘农之间,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支援到洛阳,在此种形势下,这不失为一个应变之法。

    嬴平却是摆摆手,说道:“此计的确可行,但需另择率军将领,蒙皋!”

    “末将在!”

    “孤命你率上军驻于华阴,随时听候调动。”

    “末将领命!”

    年近六十的老将蒙皋高声领命。

    “嬴曦。”

    “末将在!”

    “下军抽调两部,由你任命统领,归属蒙老将军麾下。”

    “是!”

    嬴曦恭声应命,站立在嬴平身后的公子嬴壮瞥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孤入京的时间里,栎阳军务政事,皆交由关内侯独孤兆、雍州别驾嬴壮和行台右丞嬴曦商议行事。”

    “什么”

    政事堂内并无异常声响,但秦侯话音落地的那一刻,人人面面相觑,明明是一片沉寂,却又偏偏给人一种嘈杂的幻觉。

    嬴平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而是转头看向独孤兆,说道:“孤这一去至少也要数月时间,来年开春的大蒐礼就拜托令君主持了。”

    独孤兆微微欠身:“君侯放心便是。”

    嬴平颔首,眉目中带着些许忧虑之色。

    天子驾崩,百官奉立临安王姬职监国,暂摄政事。以太尉杨赐、黄门侍郎柳瑾主持先帝丧仪。

    十二月,齐王姬成来京吊丧,所带二百余骑尽缟素。

    秦侯嬴平,冀州牧姬迁,荆州牧项广,幽州牧公孙处,扬州牧陆浚等封疆大吏也都在数日内齐聚京城。

    七日后,临安王率百官,奉大行皇帝葬于邙山献陵。司徒王琰与宗正、国子祭酒等大臣商议后,请上先帝谥号曰“惠”。

    大周第二十代天子,周惠帝的时代就此结束。

    三日后,以杨赐为首的文武官员上书请临安王姬职即位。同日里传来消息,齐相国田雠率军五万迫近虎牢关,一时朝野哗然。

    “齐王!”

    脾性火爆的侍中裴度在朝堂上愤然起身,厉声怒斥道:“当此紧要之际,天下士民皆仰望大王能辅弼兄弟,佐佑朝政,大王却在此时举大兵迫近京畿,微臣敢问大王是何用意难道是想谋反不成!”

    裴度出身于顶级门阀河东裴氏,侍奉先帝十余年未尝有一过,在朝中历来以忠直刚烈而闻名。面对他的斥责,即便是位高如齐王亦不能等闲视之。

    姬成跪坐在朝堂上首,双目微阖,仿佛虎牢关外的数万大军与他毫无关系。直到裴度把话说完,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直面朝臣的目光。

    “先帝崩逝,天下震动,而冀州、并州骚乱未平,獯鬻仍然蠢蠢欲动。齐国的兵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裴侍中此言,莫非是要陷寡人于不义”

    “既是调兵勤王,那为何齐王没有向朝廷禀报,擅自调兵”



第五章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三月三日天气新,渭水河边多丽人。

    周礼有制,三月三日为上巳。在这一日,人们需结伴前往水边行修禊仪式,驱逐不详,祈祷好运。发展到后来,便成了文人墨客流觞曲水,贵族女子相约游春的活动。

    秦地尚武,民间游侠之风盛行。贵族子弟更是人人精于骑射,就连女子也都是巾帼不让须眉,充满了别样的英武风采。

    所以除了修禊礼以外,嬴平封秦侯以后还特意下令,从每年的二月中旬开始,到三月三日上巳,在这将近半月时间里举行古老的“大蒐礼”。

    大蒐礼是一种检阅军队与田猎演习的仪式,四百年前周公旦在奉高祖武帝遗诏所制定的周礼中便有大蒐礼一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蒐礼都是大周朝廷和各地诸侯国选拔年轻将才的重要方式。

    在关中地区,大蒐礼又兼具考评各世家子弟品级的功能,尚未入仕的贵族子弟需要以在大蒐礼上的表现作为敲门砖,以进仕途。

    与死守门阀规矩的山东士族不同,关陇地区的豪阀大多奉行人才至上的原则,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足够的本事,便可打破嫡庶障碍,跻身上层。如今的关中四大世家,在数百年前都还只是不起眼的寒门庶族,但就是因为人才辈出,方才被周天子看重,扶持其为在西部抵御柔然人的一支力量,这才逐步成长为今日的四大家族。

    秦侯极力推崇的大蒐礼,便是维持各大家族长盛不衰的一大秘诀。

    因秦侯尚在洛阳,本次大蒐礼由中军元帅独孤兆主持,参与者包括栎阳、扶风、冯翊、商於、华阴、新平六郡的领兵将领,新上任的下军将嬴曦自然也在其中。

    下军左右两部皆已抽调与此刻正驻守孟津的蒙皋,唯有嬴曦直属的一千人留在栎阳,以他带回栎阳的心腹韩信为统率。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

    随着古老的诗歌响彻天野,熙宁元年的秦地大蒐礼正式拉开帷幕。

    会猎大典在栎阳城西南约百余里外渭水之南的一片平原举行,此处北依一片被称为龙首原的高岗,南临杜氏祖籍之地少陵原,东南侧又有一汪被称为“曲江池”的小湖。整块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只有六条小小的坡道横亘其中,又有渭、浐、灞、泾、丰五条河流盘桓在侧,是一片极好的形胜之地。自关中大族崛起以来,便有人看上了这块丰美水土,兼之曲江池畔风景秀美,虽处西北,却隐隐有东南扬州的风韵。故而到了今日,常住在栎阳的大族只要有能力,都会在此买下一块地皮,建起自家的雅致别院。每年草长莺飞之时,带着家人女眷到此小住一些时日。

    青青芳春,草盛兽肥,正是举行围猎的大好时节。

    嬴曦一身武士劲装,率领下军进入搭建好的校场,中军行军司马嬴起建旗于标木,从关中六郡抽调而来的五千精锐之士齐聚校场,听候中军元帅发号施令。

    时近正午,全副披挂的独孤兆昂首阔步行进校场,肃立于帅旗之下。旗下案上鼎中早已摆好了羊豕二牲,具以少牢之礼。

    周礼有制,天子祭祀用猪牛羊三牲,曰太牢;诸侯无牛,具二牲,曰少牢。秦侯嬴平虽无正式封国,但也是享君号的诸侯,故而祭祀可用少牢之礼。

    以独孤兆居中,嬴曦、嬴壮分立左右,共同主持本次祭祀白帝之礼。

    上古传说中有四方天帝,秦地所处的西方之神被称为白帝少昊氏,传言少昊为嬴姓,如今的嬴氏便是其后裔。自从嬴氏崛起至今,数百年间始终没有中断过对白帝的祭祀,如今更是将其置于大蒐礼誓师之前,可见对此之重视。
12345...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