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伴我秦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层之台2

    至此,整座大梁城才算是步入正轨,人心渐渐转移到修城自救上去了。一时间诸般工程人数大增,整个大梁城才真正变成了一座大工地,到处是喧嚣鼎沸,一片忙碌。众人此前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如今动起手来,才知道心中念头千转,不如实际动手一做。

    一时间流民绝迹,皆奋发以图自救。

    中军帐中,赵伍接到四处禀报,来说两道军令皆成。权贵不敢触法,百姓乐于自救。赵伍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两令在中军声威未立之时发出,但有一项未曾落到实处,威望必定大损,十日之内必不能成事。如今看来,一是权贵如虎,却是纸老虎,而是民心如水,乐载救世之舟。

    赵伍心中暗自感叹,还是某人说得好啊,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得起来。搁着平时,谁认得赵侠呀唉,不对,这个比喻好像不太恰当。

    大事既定,赵伍才决定料理身边的这位大才了。现在看着中军帐中满地的药材,草药味道充斥满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偏偏师父还在那里洋洋自得,以为做下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如何要不是你师父我敢为天下先,你是不是还不敢收缴他们的诸般物资要我说,要收就全收,还给人家留什么金银珠玉,这不是妇人之仁吗”无涯子趴在榻上,这一夜狂奔,路程还是小事儿,关键他仗着功夫,玩负重飞檐走壁这一套,初时仗着内力精深,还不觉得有事儿,一旦歇下来,就觉得背后说不出的酸疼,几乎都直不起腰了,只能就势趴在榻上修整了。

    赵伍瞧着师父这般卖命,心中也是于心不忍。人家本也是风流人物,现在干起了这种活计,还能说什么呢。只是赵伍实在是忍不住抱怨:“师父,你盗得这么多药材也就算了,为什么不直接送到西城阁楼上,送到这来,生怕人家不知道这事儿是我指使的吗”

    无涯子怒道:“你小子还有没有点良心那西城城高十丈,离得还远,我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跑这么多趟,你想累死我啊。再说了,我就算不把东西弄到你这儿来,人家不会想到这是你的手笔吗梁上君子,本就是江湖游侠偶尔为之。你被人叫赵侠,游侠的手段谁不知道”

    “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叫破。现在干得就是掩耳盗铃的勾当,大家都在绝地之中,求生而已,没必要你死我活,徒添麻烦。也是人家魏王万念俱灰,不然这大梁城可有得玩了。金银珠玉,饥不能食渴不能饮,抢过来何用徒增事端。再说了窃玉偷香,刺客怀剑,这是侠客的小道,保境安民才是真大侠。”

    无涯子哼哼两声:“诶呦,才干了几件大事儿,眼光见长啊,说话一套一套的。废话少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第一百章 诸事顺遂
    第二日毕,四门皆为土石封闭,薄堤初有规模。玉泉山大仓全部建成,百姓自行建寨百座,犹有余力协助伐木建仓,东校场新流程造船,人数益增,出船数见少,船工大多有怨言,莫船匠深思流程,决议不变。但是城管执法甚为严厉,处罚犯令百姓有数百人,皆有怨声,但军令未改,几日后民怨自平,几无犯令之人。

    第三日,移东仓之粮于玉泉山,中军大帐随迁。玉泉山上大造寨仓从远处看去,玉泉山上叠床架屋,营寨层层叠叠,魏其积年行伍,以野战行军之法划定诸般营寨,分化职司,井井有条,不失其度。

    水工白庸勘定地势,依靠高门大户之护院宅邸,督造薄堤,事半而功倍。

    城南百姓既然已经尽迁至玉泉山,莫船匠经深思后,大开船厂,将造船工地大开铺排,一直扩展到城南工地既然展开,施工不见逼仄,工段井然有序,督造船只速度大增,百工皆服。

    由此开始,几日之间,城内百姓尽皆用命,做事的时候无一惫懒,百工通宵达旦,流民地痞几尽绝迹。这在民风浮华,崇虚厌实的大梁几乎是不可想象。大抵是斧刃加身,生死之际,就算是再浑浑噩噩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毙。

    虽然如此,若无赵伍首发倡议,力促阖城合力,聚集诸般人士,勘定救城计策,民众纵使有自救之心也是难以作为。盖民心如水,水无常势,大水漫漫自然无可济事,去高就低,因势利导,才能利用起汹汹民力。

    由此几日,如火如荼,虽多有波折,在赵伍看来,算是诸事顺遂。

    大梁城阖城之力,又有专业人士居中筹划,到得第八日上,诸般工事已经大体成型。首先是两道大堤,一薄一厚先后建成,玉泉山的安全区域扩展了整整一圈,只这一项,足可以再轻松安置五万人众。玉泉山上下各处大寨营帐设置的紧罗有序鳞次栉比,容量较之先前估计又提升了许多。至于两堤之间,摆放船只竹筏无数,还在日夜不停建造之中。

    与之对应的,是城中仓储除了粮食盐铁等生活必需外,诸般木材铜铁几乎消耗殆尽,玉泉山被伐为秃山,整个山巅被削下了整整一截儿,用来填土造堤。

    十日之内,大梁城内翻天覆地,几乎变作了另一个样子,如非亲眼所见,就算是开始筹划此事的赵伍也不能相信。平地生惊雷,纵使是从后世来,赵伍也没有想到在这些普通百姓之中,居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力量。果能激发出来,改天换地尚且不是难事,区区一个大梁城何足道哉。

    如此工程,更是震慑住了城里的一干权贵,据魏其私下禀报,这些人介天在魏王面前鼓噪,要杀不敬王事之人正法,初时气势之盛,连魏王都心动。但是几日下来,目睹大梁之昼夜巨变,朝野渐渐无声,最后是宫墙上常常站满了朱紫权贵,在上面指指点点,说昨日此地还是只见根基,一夜之间骤起大寨。有人中午饭前刚刚看完某处,离开吃了顿饭的功夫,再上城墙来看时,居然找不到之前看见的地方了,无不啧啧称奇,以为天下一绝。

    然而表面一片升腾,背后是无数人劳心劳力。百姓们通宵达旦不说。统领筹划诸般工程事宜的百工之首们更是劳心劳力,白天监督各项工程实施情况,处理突发事件,还要再中军帐中大争人员物资,到了晚上,更是不能停歇,要核定今日的工作结果,确定明日计划。少有拖延迟缓,计划有不成之虞,则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两眼充血,苦思补救良策。

    魏国碌碌百年,百官多有不任事



第一百零一章 养生主
    赵伍听了师父忧心忡忡,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不由得笑道:“不至于吧。人家是经年累月下来,才心伤神伤。我这才短短几天”

    无涯子正色道:“人家多少岁,你多少岁自古少年天才亦摧折。少年之时在于养精蓄锐,博学广知。你现在干得活,壮年之人干起来犹自大损心神,何况是你。人之心智如火,烧的越旺,柴薪烧的越快,这么短的时间内,你能把一切理顺,那更是火上浇油。你说,师父我该不该着急”

    赵伍赔笑道:“师父所言甚是,但总不能叫我不动脑子吧。现在还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

    无涯子道:“现在城里已经上了正轨,各事都有人担待,中军里面还有老魏其呢。你是该休息休息,等我传你《养生主》。”

    赵伍一听要学庄子的文章,顿时没了精神,这就好比前世语文课上的课文,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文章,要是自觉去看呢,就觉得一切都好,可老师偏偏要叫你分析它的段落结构,遣词造句,写出中心思想,那就索然无味了。赵伍是喜欢庄子,可不代表他喜欢写读后感啊。

    无涯子见徒弟这样,笑道:“行啦。以后诸子百家,任你观读。师父我近日看来,你都可以当老师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你比我通透,再读书广见闻就行了。”

    赵伍这才喜笑颜开。“不过”无涯子接着道:“我教你的《养生主》,可不是庄子的文章,而是道家秘传的养生之术。道家本就以养生见长,这套养生术是彭祖所传,天下人等,尤其是各国君王无不觊觎,于是道家祖师以《庄子》中的文章杂之,以起到鱼目混珠之效。现在看来,成果非凡,世人只知道《庄子》中的文章,心羡彭祖之长寿,对其有养生术传承倒是不知真假,常以鬼怪论之。”

    “养生向来为世外之人修习,人在世中,终究是不可能得逍遥的。不过你若修习,补偿流失元气还是小菜一碟的。”

    赵伍听见师父这么说,心情很不美丽,嘟囔道:“师傅这么说,好像我很虚似的。”

    无涯子正色道:“你不是太虚了,而是太旺了。九阳神功本是至阳的绝学,但是也有冬养的说法。你却贪图它与降龙掌结合的威力,恰如烈日炎炎而不知节制,长此以往,必定不得长久。我昔日创九阳神功,受养生主启发颇大,今日传你,是叫你能见九阳神功全貌,知大道本源。你须得认真听讲,现在可能不懂,然而只要日后仔细揣摩,必能时时收益。”

    二人对面而坐,赵伍直起身子道:“徒弟知道了。”

    无涯子于是将《养生主》大道细细言之。此法传自上古,行文用语与今日大有不同,多有佶屈聱牙之处。赵伍连此时的文章也不过是初通而已,学得更是艰难。也多亏无涯子学究天人,别看平日里不着调,此时才能见其学闻广博,当真是深渊似海,旁征博引,以小见大,如此这般,也是费了好大的心力才堪堪把道理讲清楚。也多亏了赵伍有宿慧善,能举一反三,否则断断不能学得精要。

    《养生主》开宗明义,就讲人的生命纵使有长短之分,但终究是免不了一死,此法纵得长寿,不得长生。单这一点,就比此时流传的各种宣扬能得长生的秘法靠谱得多。然后就是借天地之阴阳交替,道人身之阴阳平衡,指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而后明言反对单纯的进补修养,视之为只进不出的死水深潭一般,纵使一时见好,终不能得长久。强调了进出有度,内外交替沟通的重要性,是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尤其以人体比作薪火,薪材终有尽时,然火不灭的原因,是在薪尽火传,柴薪源源不断,最终达到平衡。若火大薪少,必将为风所熄,若火小薪大,火不堪柴薪重负,必被压灭。

    除此之外,《养生主》还有养神法三篇,养气法五篇,养体法十三篇,事涉衣食起居无所不包,又以养心为轴心,纲举目张,实在是养生无上妙法,济己济人之绝学,天下只此一篇,再无别家。

    赵伍听了师父讲到夜黑,才堪堪讲完,只听得赵伍晕晕乎乎,混不知其所以也。无涯子滔滔不绝讲完,也觉得口干舌燥,取了一碗水喝了,才觉得好了许多,接着说道:“今日所讲,你仔细揣摩,日后再细细为你拆解,两相印证,可以兼而得之。”

    赵伍从晕乎中醒过来,只道:“师父,大梁城如今处境,实在不是想这事儿的时候吧。”

    无涯子反驳道:“如今是什么处境修行最重要的是心静,就算是居住在闹市也可以治学。心不静,在深山老林里也烦躁不安。现在大梁城诸般事宜大致抵定,中军幕府实际上已经运转开来,用你的地方会少很多。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你需要安心休养。老魏其会在中军偏帐理事,其余诸人会协助,今天已经开始了,不然你怎么可能听我一直讲到深夜”

    赵伍先前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听说什么事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心里说不出的失落,老实说自己能以一己之力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心里还是有点儿小骄傲的,现在倒好了,好像被人把功劳抢去了。

    &nbs



第一百零二章 突发奇想
    赵伍深刻认识到了时间对于一个帝王的重要性,从此决定三缄其口,连庄子的这篇文章都不再看了。无涯子叮嘱完了,又出帐去继续他的三千城管大业了。

    他不让赵伍管事儿,自己的活儿却干得津津有味,愣是整出了一整套的城管条例,还说要传给赵伍。想着前世因为他们,风紧的时候连个鸡蛋灌饼都吃不到,赵伍哪儿还有什么兴致,一直都是推说事儿多头疼,坚决不学。无涯子也因为条例草创,尚未完备,也没有坚持现在就教,只是说等以后完成,一定要成为万世条例。赵伍很不想师父在后世有一个‘城管之父’的称号,奈何师父兴致勃勃,做徒弟的也只能作视而不见了。

    赵伍几天没有好睡,此时骤然得以安枕,一时居然无法入眠,只能躺在床上,眼睛瞪得铜铃般,此时居然觉得精神奕奕!只能把师父之前所讲的拿出来反刍一番。赵伍从开头想起,一直想到“应时而变,不失其度”,突然一个激灵坐起。这些天尽在城里打转,忘了城外的事情了!

    城里城外,虽然如同天堑,实际上也仅仅一墙之隔,纵然是不敌,赵伍也认为该搞点事情,彼此相知,才能有来有往嘛。

    赵伍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于是披衣起身,出帐去找魏闵。他刚好有点想法,要探一探敌营虚实。

    魏闵正在自己帐中歇息,说歇息也不对,这几天诸事顺遂,今晚也是难得有空,于是忙里偷闲,就着小菜喝着小酒,就算不醉,也是一桩乐事。

    老天爷饶不过偷懒的人。魏闵这么一歇,正好叫赵伍逮个正着。赵伍进得帐内,劈头就道:“魏大哥在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求你。”

    魏闵听得赵伍言语,将手中的一爵放在案上,叹了一口气道:“赵侠,既然大师叫你歇着,又何必再劳心劳神呢放心,城中有我们,一切稳如泰山。”

    赵伍道:“不是城里的事儿,是城外该有动静。”

    魏闵一听城外,立刻起身急道:“城外放水啦”

    赵伍摇了摇头,直言道:“秦军还是那个样子,是我不甘寂寞,要给他们找儿事做。”

    魏闵听了苦笑道:“赵侠,咱们手上这点实力,还能给人家找什么事儿之前在城外叫人揍得够惨了,还是老老实实在城墙后面待着吧。”

    赵伍就不爱听这话,被人家揍惨了又怎么样,那就先不去挨揍呗,于是对魏闵道:“这次找事儿不是找打架的,你帮我写封信,我想跟人家谈谈。”

    魏闵酒喝得美了,晕晕乎乎间下意识说道:“跟他们有什么好谈的谈怎么投降啊。”

    “说对了,就是谈一谈投降的事儿。”

    魏闵的酒劲儿立马过去了大半儿,挺起精神来对赵伍道:“赵侠,这事儿可不能开玩笑,而且也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以后万万慎言。”

    赵伍笑着安慰道:“你看,我只是说要跟人谈一谈,又没说正要投降,你急个什么劲儿秦军可是不好说话呀,非言投降,恐怕人家是没有兴趣谈的。所以才要以此为名,一窥秦军虚实。”

    魏闵这才松了一口气,诈降还是可以接受得,不过还是不放心叮嘱道:“就算是这样,此时也不能轻易泄露,否则大损我军心,于守城不利。”

    赵伍点头道:“我知道的,所以才要你襄助。”

    &



第一百零三章 准备
    魏闵沉思良久,才拿起笔来,多亏人家是贵胄子弟中少有的文武兼具之才,不然就算是有这无字帛书,一般人也是没有胆子,更没有能力写出来。

    赵伍眼见得魏闵下笔,写出来的字儿却少有认得的,几乎都是花鸟虫鱼的象形文字。虽然此时七国文字各有不同,但三晋历来一体,虽然分家一百多年,各国文字的字体字形多有变化,但是较其他国家来讲,差异还是比较小的。此时赵伍居然大部分都不识得,立刻知道此文字不同凡响。

    魏闵苦思良久,下笔之后确实毫无迟滞,几百字顷刻挥毫而就,居然无一删改之处,当然,写完之后也是满头大汗。魏闵待笔墨干透,双手小心翼翼地将其捧起来,送到赵伍跟前。

    赵伍摇了摇头,“你还是先放案上吧,给我我也瞧不懂啊。”

    魏闵这才把帛书放回案上,哼了一声道:“别说是你了,就算是以博闻见称得百家宗师,也不一定认得这老魏字。此字是魏氏取上古文字,又加以变化,秘密传承至今的。天下知道它的都很少,何况是用的,即使在魏氏内部,懂得这文字的也是日渐凋零了。”

    魏闵言语中倒是颇有萧索之意,赵伍赞道:“这种文字,大哥居然能够文不加点,顷刻而就,正是叫小弟佩服啊。”

    魏闵嘿嘿了一声,才实话实说道:“其实是我小时候兴趣所致,胡乱学一些罢了。现在只大概记得字音字形了,如何遣词造句是都忘了。我苦思良久也不得其法,后来我突然想到,既然这字秦人都不认识,何必计较什么语法呢这不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吗所幸照着今文,以字易之,一一对应,期间偶有疏漏错字,一概放过,这才有了这篇文章。”

    赵伍扯了扯嘴角,妈的,差点就把我给镇住了。

    魏闵接着道:“此书文字大有古风,秦人不识得内容,也知道大有来头,到时候一定会招来使入见,详问书中之事,你的机会不就来了”

    赵伍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其实魏闵还有另一层意思没说,这篇文章前面是魏王讲自己上不能保全国家,下不能全黎庶,后面就是立志振作等云云,只字没有提投降的事。这样就算日后文字流传开来,也断断不会有伤魏王之名。魏闵这也是用心良苦了。
1...181920212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