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曹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选择,便选择了相信韩浩。

    于是点了点头,当即临时任命韩浩为假司马,率领剩下的一千守备兵和东郡下辖的数百郡兵奔赴燕县,协助燕县县令守城。

    而自己则留在濮阳发动壮丁,一边防备袁绍,一边随时准备支援燕县和长垣。

    也就在此时,边防信使给曹操送来了紧急情报,说经过探知,他们发现在繁阳县附近有袁绍大军活动的迹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曹操一愣,立刻皱紧眉头。

    袁本初!

    曹操咬牙切齿的痛恨袁绍,却又感到头疼。

    自己只有一个人,又要支援前线,又要防备袁绍派兵偷袭濮阳,分身乏术,而且缺少兵员,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曹操左右为难的时候,忽然接到了郭鹏的手令。

    手令里说郭鹏得知袁绍所部冀州兵马有向南行动的迹象,所以他调遣了行军司马戏忠带着关羽和张飞二将,率领一万兵马赶赴东郡,让他联合曹仁准备防御袁绍的进攻。

    曹操顿时惊喜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有那么巧的事情

    他的求援信才发出去一天,结果郭鹏已经派兵往这边来了!

    曹操重重的松了口气。

    因为韩浩的到来和警告,让曹操多了几天的准备时间,准备更充分一些,也更有把握一些,现在又有一万兵马马上要来,他更加放心了。

    当吕布派兵将陈留郡所属县城基本拿下,并且纵兵劫掠之后,长垣和燕县的防御已经开始了。

    这是吕布不曾想不到的。

    吕布的目标不仅仅是陈留郡,而是整个兖州。

    所以在占据陈留郡,并且招降了陈留郡的军队以后,吕布就开始准备进攻东郡和济阴郡。

    为了进攻,他纵兵劫掠陈留郡数座县城以及周边庄园,获得了足够的粮草和军械,满足了士兵们的胃口,然后正式出动进攻。

    要快,要快到郭鹏反应不过来就把兖州拿下,这样是最好的!

    崇尚快准狠的吕布立刻开始行动。

    他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进攻东郡,一路交给亲信将领高顺统领,进攻济阴郡,亲信将领魏续则留下来镇守陈留郡,保证后勤。

    吕布的行动永远都是那么快,那么猛烈。

    从一刀捅死张邈开始发难一直到占据整个陈留郡,所耗费的时间不过只有五天。

    张邈的脑袋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张邈,但是吕布觉得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张邈贡献一下自己的头颅也没什么不可以。

    反正他自己都说会原谅吕布的,吕布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至于张超,不识好歹,居然想负隅顽抗,被高顺杀死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陈留守军大量投降,吕布又强虏壮丁参军,强人锁男,短时间内强制募集了三万兵马,他自己带两万进攻东郡,又给高顺一万进攻济阴郡。

    这些毫无归属感的『军队』,早上还是陈留的守军,晚上就变成了吕布的侵略军,角色身份转变之快,令人啼笑皆非。

    不过这也正常,再正常不过了,这个时代,以及今后一千多年间,都很正常,全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每一个被施暴者,只要有机会,基本上




二百八十 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
    经过数年发展和布局,中原诸州郡都有郭鹏安排的临淄营密探。

    他们身份迥异,彼此也未必知道彼此的存在。

    比如袁术军中就有八个郭鹏派过去的密探,职位最高的一个已经做到了屯长。

    袁绍的冀州也被郭鹏有计划有预谋的掺了不少沙子。

    这些密探们一开始行事还比较稚嫩,不过时间久了,做事就变得老道起来,不断的总结经验到总部,根据现实发生的情况做出相对应的改进。

    比如要是谁死了,死亡原因会被送回总部交给阎柔。

    阎柔会上报郭鹏,然后根据郭鹏的意见作出改进,告诉后来的新人该如何做出规避,最大程度避免死亡。

    他们的死亡原因基本上不是被发现是密探。

    这个乱战的时候,各方势力都还不够稳固,所以还远远不到各个势力玩情报战的时候。

    除了郭某人未雨绸缪野心勃勃,其他人根本没有心思没有时间没有资源搞情报部队,连脚跟都没站稳,除了袁术,谁会做梦

    密探最大的危险就是意外死亡。

    可能死于山贼,死于溃兵,死于流民,甚至死于野兽,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郭鹏对临淄营新人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如此,临淄营从一个刚刚建立的时候比较稚嫩的组织机构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越来越精悍,也将变的越来越可怕。

    这种不计损耗的投入,训练出了一批十分精干,本身素质极高的密探,散出去之后往往给能他带来十分及时十分重要的情报。

    阎柔也褪去了刚刚跟随郭鹏时十四岁的热血青涩,现年二十岁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精干强悍的情报官员,不管对内还是对外。

    他只知道一个准则。

    任何威胁郭鹏的人都是他的敌人,无论是谁。

    这也是整个临淄营的最高准则。

    以此为准则,临淄营展开情报刺探活动。

    然后提供给了郭鹏关于吕布的一系列行踪,在此基础之上,郭鹏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推理。

    这年头,时间就是胜利,谁抢到了时间谁就能抢到胜利,哪怕比敌人早一个时辰得知情报,也能大幅度提高获胜的几率。

    就不要说这种敌人压根儿就不知道你已经知道他们的存在的情况了。

    吕布根本不认为郭鹏能很快得知这个消息,至少在他拿下东郡之前,郭鹏都无法调集军队出征。

    他的时间还很充裕。

    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而郭鹏在他还在和张邈眉来眼去唱双簧的时候,就已经弄清楚了他想要干什么,并且开始了思考。

    这个事情和袁绍脱不开关系,甚至可能就是袁绍在暗中指使吕布做的,为了牵制住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有机会和公孙瓒联手对付他,南北夹击把他废掉。

    他没有了刘岱,没有了曹操,只能选择无处可去的吕布了。

    正好,兖州有一半都不是郭鹏打下来的,根基薄弱,无法有效控制。

    所以这一半的兖州自然就成了软柿子,好捏,陈留郡更是软柿子中的软柿子。

    吕布以陈留郡作为起始点,目标肯定是东郡和济阴郡,然后继续深入。

    攻打东郡可以直接打通和袁绍的联系,背靠袁绍,进可攻,退,可直接逃跑到冀州,基本上吕布就站在了不会死的立场上。

    攻打济阴郡则可以侵入兖州腹地,威胁郭鹏在兖州的统治。

    郭鹏猜测,比起其他地方,吕布一定会更加重视东郡,一定会亲自率军攻打东郡。

    于是郭鹏定下了计策。

    但是他并不打算太快的出兵,料敌预先什么的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他认为力挽狂澜的形象比较符合自己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对于自己暂时插不上手的几个郡国,郭某人不打算那么快的料敌于先,防患于未然。

    陈留郡,济阴郡,任城国,山阳郡,这四个郡国,一半的兖州,是郭某人暂时插不上手的。

    东郡也不算完全掌握,但是东郡因为地势紧要,要安排驻军防御,所以掌控力度更强一点,因此东郡要提前安排。

    不能让吕布打通和袁绍联合的路线,东郡不能丢掉,否则就有玩脱的危险。

    于是郭鹏用其他理由『正巧』派了一万军队去支援东郡。

    而其他四个郡国是完全交给兖州本地势力统治,郭某人只能收一些税收,原则上不干预地方行政。

    &nbs



二百八十一 开辟出名为考试的通天之路
    郭鹏很清楚,屯田制度并不是什么神器。

    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政策,先人已经多次实践过了。

    那为什么除了曹操这样大规模的搞过,就没有别的军阀大规模进行过屯田呢

    他们看不到屯田的好处吗

    非也,人家也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来呢

    不是别的军阀不愿意使用,不是袁绍袁术不愿意使用,而是他们不能这样搞。

    首先,他们的屁股坐在士族门阀这一边,和士族门阀们是阶级兄弟,是一路货色,不可能损害士族门阀的利益。

    要屯田,就要土地,就要生产人口,就要生产资料,而这些东西在谁手上

    在士族门阀手上,他们掌握人口土地生产资料,天下肥美的土地都归属于他们,他们隐匿了大量的户口为己用。

    袁绍面临缺乏军粮的境遇,倒是想和郭鹏一样屯田,但是他怎么着手

    背叛自己的阶级吗

    袁绍没有这样的觉悟,还不懂这些,门阀士族们也不太懂。

    不像郭某人,处心积虑的利用黄巾军扫灭地方势力,然后直接出手顺理成章的占据这些土地,收归官府所有,然后扮作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袁绍没有黄巾军好利用,就算有,他也不会这样做,他也不会去想要这样做,也根本想不到可以这样做。

    他所接受的教育里,他的世界观里,不存在也永远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他,和他们,注定无法屯田。

    享受着四世三公的巨大政治便利,必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要维护支持他的那些人的利益,否则,就会被推翻。

    所以袁绍招募的军队要采摘野果充饥,袁术的军队缺少粮秣的时候,需要下河捉鱼捉虾。

    他们自身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除了劫掠,一切都要靠他们的阶级兄弟们的帮助。

    曹操搞屯田制度是因为出身太低,不被主流接受,如果曹操出身士族,有广泛的士族基础,他也不会这样做。

    只有满腹阴谋算计的背叛者郭某人会处心积虑的这样做。

    采用各种方式这样做,各种借刀杀人驱虎吞狼,将地方扫灭的干干净净,建立起一个秦和西汉制式的小小的势力范围。

    而在这个势力范围之外,天下依然处在士族门阀的掌握之中,纵使他们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体,但是距离完全体也差不了太远了。

    然而郭某人还是深深的明白,深深的了解,如果不能改变士族门阀政治的进程,屯田也只是为了他人作嫁衣。

    不能改变士族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西晋的建立做准备,正如曹魏给司马氏做了嫁衣。

    只是曹操太逆天,袁绍顺风浪如狗,否则西晋的建立者应该是袁绍。

    以曹操之强逆天而行,三下求贤令从寒门子弟当中选择人才,竭尽全力也未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不能阻止历史的车轮向前进,无论对于民族而言前面是深渊还是坦荡的大路。

    郭鹏不是曹操。

    也不仅仅是一个加强版的曹操。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将来会遇到的挑战。

    经济问题是具体体现,更深入一点,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粮食问题往下挖,就是士族门阀占据大量土地而朝廷没有土地的社会政治问题。

    该如何改变该如何解决

    是什么终结了士族门阀政治

    是侯景之乱对门阀士族的破袭吗是武则天对士族门阀的打击吗是朱温在白马驿的大屠杀吗是五代十国的终极混乱吗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个人意志吗

    都不是。

    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改造和推广,让有意改革的人们有了对旧秩序发起决胜攻击的决定性武器,让在隋朝就诞生的科举制度终于在宋朝熠熠生辉。

    可惜,曹操没有这两样决定性

    武器,他用政治强人和铁血军队做武器,始终不能胜利。

    能够打败士族门阀的,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不是政治强人,不是铁血军队,而是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推广和运用。

    潜伏在士族内部的阶级敌人郭某人知道自己真正可以克敌制胜的法宝是这超越时代的信念,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信念。

    政治强人再强,生命终究会结束。

    铁血军队再强,也终究有武力衰败之时。

    唯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唯一不会终结不会停止的,将给未来带来无限的希望。

    曹操逆天的失败,是因为他不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不懂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他唯一的最可靠的盟友,他再强硬,他再强悍,也抵不过生命的流逝。

    而郭某人的逆天之路,不仅伴随着滚滚人头和尸山血海,还有科技的曙光。

    &n
1...8788899091...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