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早年的时候,大唐帝国打算在黄浦江上修建大桥的时候,一开始说什么满足五千吨船只通航就行了,但是后来这个标准就是越来越高,五千吨变成一万吨,再到一万五千吨。

    后来大唐工部以及松江府那边在听取了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的专家们,说什么可以搞一种钢铁悬索大桥的时候,干脆也不扣扣索索的纠结于八千一万吨了,直接来了个三十五米的水面高度,就这高度,绝对可以满足现在以及未来绝大部分类型船只的通航。

    黄浦江上建设桥梁需要考虑通航,在长江上建设桥梁就更加需要考虑这个了。

    因为长江航运可是目前帝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承担着大唐帝国内河航运的的大部分运输任务,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河段,那可是船只往来不绝的,而且在长江上航行的船只,很多吨位也很大。

    普遍来讲,目前在长江中下游航行的船只,虽然大多都是只有几百吨,一两千吨的内河船只,但是也不缺乏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船只。

    在夏季的时候,可是经常有万吨货轮沿江而上,直奔当涂工业区而去。

    同时还得考虑到目前大唐帝国持续对长江的河道进行疏通,其主航道的通航条件越来越好,未来万吨货轮进入长江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在建设长江大桥的时候,尤其是在中下游河段建设长江大桥,万吨船只的通航是必须满足的。

    而要满足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满足船只通航的话,只是纯粹的在长江上修一座连接两岸的大桥,其实大唐帝国早就可以这么干了。

    不就是几千米长的大桥嘛,实在不行直接工兵部队上场,架设浮桥都可以。

    但是现实里不能这么干,要是顺便修一座大桥阻挡航道的话,那么长江航运可就彻底废掉了。

    基于诸多情况,长江大桥乃至大唐帝国在其他江河上的桥梁建设都是停滞了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依靠渡轮沟通两岸交通。

    比如在金陵的铁路渡轮,可就是大名鼎鼎,采用大型渡轮船只直接运输火车过河,巅峰时期一天可以运输火车几十趟呢。

    但是,随着大唐帝国的工商业持续发展,这铁路运输越来越繁忙,为了解决铁路运输问题,大唐铁路总公司早就开始对以往建设的单线铁路进行复线建设了,而且对火车的速度持续提速。

    现在基本上客运火车的时速已经是能够达到每小时六十公里了。

    但是,长江等江河的存在,却是限制了铁路运输量的进一步发展。

    大唐铁路总公司早就想要搞可以通行火车的长江大桥了,嗯,不仅仅是长江大桥,还有淮河,黄河,珠江等众多的跨江大桥。

    而等黄浦江大桥成功建成通车后,大唐铁路总公司就是迫不及待的打申请了,说是技术已经成熟,申请在长江、黄河等若干江河地方修建夸奖大桥。

    首当其中的自然是金陵长江大桥和汉阳长江大桥。

    因为这两个地方都需要连接两岸的铁路,实现两岸铁路的无缝连接。

    李轩接到报告之后,并没有直接的批准或者拒绝,而是把报告转给了内阁各部,尤其是工部方面。

    不久之后,工部就是召集了大唐铁路总公司,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等各相关机构举行会议,探讨如今在长江上建设大桥的可行性。

    在会议中,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的几个主要教授们,给了大唐铁路总公司以及工部官员非常肯定的答案,那就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已经是可以在长江上修建跨江大桥,并且可以保证大桥依旧可以通航万吨的船只。

    如今大唐帝国的桥梁施工水平和经验,已经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过去几十年里,大唐帝国在各地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可是少不了修桥,甚至连横跨黄河的大桥都是修了好几座。

    其中连接北方铁路的重要铁路桥,郑州黄河大桥,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且这座郑州黄河大桥其实修建的很早,宣平二十五年的时候就动工了,宣平二十八年建成通车,全长都有三千多米呢。

    但是这座桥设计的时候基本不考虑超大吨位船只的通航,优先考虑火车通过,顺带还有一条附桥,用于行人,马车通过,所以采用的是密集桥孔的方式建造,桥孔都有上百个呢,采用的技术也很一般。

    当然了,即便如此,这也是大唐帝国目前为止,建造过的最长的一条现代化桥梁。

    但是,如果要比较技术难度的话,远不如刚完成的黄浦江大桥。

    不仅仅黄河上,在其他一些不需要考虑大吨位船只通航,同时地质条件不错的河段里,大唐帝国已经是修了很多的桥梁。

    几百米上千米长度可不少!

    但是在长江中下游,暂时却是一座桥梁都没有,现在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们,说技术已经成熟,那么大唐帝国自然是不会拖延。

    确认了下属的报告后,李轩也是很快批准了汉阳长江大桥、金陵长江大桥的建设申请。




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顿伯爵
    哪怕是李轩现在批准了,这两座但是想要动工估计也得一年以后,而考虑到建设难度巨大,估计要好些年才能看见这两座长江大桥通车了。

    在这之前,李轩特地指示了金陵渡口方面,做好轮船摆渡工作,现在的摆渡规模还是小了点,以帝国目前的体量,金陵这边的渡口每年几十趟渡轮根本不够,最少也得一两百趟才能满足基本需求。

    两座长江大桥进入筹备阶段,也是意味着大唐帝国开启一系列超级工程的序幕了。

    四十二年的三月份,李轩连续批准了多个水利枢纽建设工程,这些需要李轩亲自批准的,可都是大型水利工程,但些大型水利工程,和黄河改道工程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主动对黄河进行改道,以缓解淮河流域洪涝,同时缓解山东等地区缺水的状况,这是大唐帝国老早就有的想法,甚至很早就开始做了。

    前期的调研勘测等工作,是在宣平十五年开始就已经在做了。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勘测新河道,确定新河道方案,进行各种论证。

    前期准备持续了十多年,在宣平三十三年的时候初步完成,由此确定了初步方案。

    后续则是开始漫长的中期准备,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迁移预定河道区域的民众。

    等到了四十二年的现在,预定新河道的居民已经尽数完成迁移,具体的施工方案也是确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黄河改道工程才算是进入实际施工阶段。

    话说之所以等到现在施工,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以前技术还是不够成熟,尤其是施工用的机械设备不成熟。

    而现在,随着内燃机的出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重型施工设备已经是出现在黄河改道工程的工地上了,这个时候,才具备了搞这种超级工程的技术基础。

    随着李轩的批准,黄河改道工程正式进入最后的施工阶段,只是这个施工阶段将会非常的漫长。

    哪怕预定新河道会利用古黄河的河道以及一些现有河流的河道,具体的施工其实也只是修修补补,并不是说直接挖出一条河道来。

    但即便是这样,但是整个改道工程中的工程量也非常巨大的。

    按照工部的方面的说法就是,哪怕是以最乐观估计,十年内能完工就不错。

    但是,一旦完工之后,再配合已经在建或者拟定建设的黄河中上游的水利枢纽,那么后续将会彻底的解决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问题。

    同时没有了黄河水的涌入,那么淮河那边依托现在的淮河防洪工程的设施,也能够有效控制淮河流域年年洪涝的情况。

    也就是说,一旦黄河改道成功,将会彻底的结束目前黄河、淮河中下游洪涝问题。

    同时北引的黄河水,还能够为新河道的地方带去丰富的水资源,用以灌溉当地的农田,满足生活用水,极大的缓解目前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如果不是好处这么大,大唐帝国也不会数十年如一日,花费巨资去搞这个黄河改道了。

    大唐帝国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力,强大的国力,富裕的财政收入持续搞的这些超级工程,让国人自己看了都是目瞪口呆!

    一些年轻人还好,他们出生在大唐这个时代,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是处于强大无比的时代之中,所以他们对很多东西习以为常,甚至会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很多前明时代里就已经成年的人,他们时常会把现在和几十年前的前明时代去对比。然后是感慨万分!

    哪怕是很多早期就从龙的帝国开国功臣们,说实话他们也没有想到过自己跟着圣天子打下来的江山,有一天竟然会变成现在这样。

    看那数万吨的庞大钢铁巨轮,看那日夜不停在原野上奔驰的火车,看那庞大厂房内密密麻麻的各种机械设备,看那动不动就上百米高的摩天大楼,看那座横跨黄浦江,由上万根钢索吊起来的黄浦江大桥。

    这一个个,全都是奇迹!

    三四十年前,谁敢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

    哪怕是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他们在三四十年前的时候也无法想象到今天的大唐帝国竟然会发展到这样。

    大唐人自己都是楞逼了,更别说外人了。

    西班牙王国国王特使,同时也是西班牙王国驻大唐帝国新任副公使阿克顿伯爵,他曾经在西班牙驻休达领事馆里任职三年,同时还数次前往南非港。

    这一次担任特使来大唐,一路上又是见过了众多大唐人的城市,甚至都在南非以及锡兰都远远的看过大唐人的火车。

    他自诩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哪怕是大唐再怎么新奇,估计自己也就顶多多看几眼,但是也就那样了。

    但是,这一切在他来到了上海之后,彻底得到了改变!

    就在看到上海之前,他还自诩见多识广,但是到了上海之后,他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了。

    轮船?

    他现在乘坐的大唐人的五千吨远洋客轮,已经是很庞大了,同时他也是多次见过大唐人前往欧洲的万吨客轮,休达那边经常有万吨以上的结论或者货轮靠岸。

    但是现在眼前的这艘是什么怪物?

    万吨?

    开什么玩笑,他阿克顿伯爵可是度过大唐人的书籍的,可是知道排水量这玩意,更见多大唐人的万吨货轮或者客轮的。

    他以往见过的那些万吨船只,和眼前的这艘新星号比起来,那简直是孩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对比。,

    停泊在码头上,等候旅客上船进行下一次航行,足足有三万多吨的新星号,让阿克顿伯爵再一次刷新了对船只大小的认知。

    而再往前,那横跨整个江面的是什么怪物?

    桥?

    天啊,有这么大的桥,看那桥墩,都彷佛到天空上去了。

    岸边的那些高楼大厦,阿克顿伯爵就更觉得不可思议看,高楼他不是没见过,欧洲的很多教堂也挺高的,而且大唐休达的欧洲饭店,主楼也有几十米高呢,不少欧洲权贵都是亲眼见过的。

    但是,上海这里的高楼是不是多了点,高了点,大了点!

    这一眼望过去,全都是上百米的高楼,这让阿克顿几乎难以想象,这到底要多少建筑工人才能够建起来这么庞大的建筑群啊!

    这一脸呆滞的表情刚好让边上的一个大唐船员看见,只见这船员露出不屑:“又看傻了一个!“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较圆
    阿克顿伯爵站在远光号的甲板上,一路看着黄浦江沿途的景象,从头到尾,脸上的惊讶表情就是没有掉下来过。

    不仅仅他如此,和他一样,同样以特使身份或者是新任公使之类的土著外交人员,同样是一脸的惊讶。

    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让他们感到不可置信。

    哪怕是听说过无数次大唐的强大,种种不可思议,但是听说的或者只是在文字上看到,总归是没有亲眼看到的来的震撼。

    看着身边一群人的震惊模样,英格兰王国驻大唐副领事的诺里斯子爵就是显得淡定的多。

    甚至这个年轻的英格兰子爵都是不由自主的把脚步往旁边挪移了几步,以示自己和这些乡下土鳖的区别。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这是诺里斯的真实感觉!

    和他们站在一起,甚至都让诺里斯感觉有失体面!

    这种丢掉的体面,哪怕是身上的这身价值数十唐元的大唐职业装都是难以挽回的!

    和船上的其他土著们都是第一次来大唐不同,这已经是诺里斯第三次来大唐了。

    十多年前的时候,诺里斯就成为了英格兰驻唐的外交人员之一,当年自从来到了大唐之后,诺里斯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这十多年里,他费尽心思一直都是保持着自己的外交人员的身份,持续留在大唐帝国,由此也是使得了他中途虽然回国了三次,但是每一次却都是能够快速的调回上海继续当他的外交人员。

    为此,他在英格兰内部的竞争里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

    大唐好啊,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想去啊

    而作为外国人员,想要到大唐本土生活居住,只有三条路子,要么偷渡,要么入籍大唐,要么就是成为外交人员,被他们各自国家的官方派遣到大唐任职。

    偷渡太难,大唐在各地边境可是严防偷渡的,甚至设置了很多的无人区,想要闯过这些无人区难度可是极大,每年印度半岛那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通过广阔的西南边境偷渡到大唐帝国里。

    但是能够成功的活着到大唐的,其实没几个。

    就算偶尔有人成功偷渡了,但是很快也是会被找出来,然后流放到海外孤岛。

    大唐人对异族人可不接纳,尤其是生活在靠近边境地区的大唐人,戒备心强烈的很,看见一个怪异面孔的土著立马就给你举报了。

    而入籍嘛,其实诺里斯是很想的,日夜都想,但是奈何他够不着入籍的条件啊,要不然他就申请入籍了。

    当这两条路子都不太可行的时候,诺里斯也就只能坚定的走外交人员的路子了。
1...10051006100710081009...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