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因此全国公路网计划里,整体来说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做到县县通车就行了。
但是这种低等级公路对于普通地方来说还好,算是比较适合的。
但是对于部分富裕,同时公路运输需求庞大的地区而言,却是明显不够的。
比如直隶四道地区,这地方有钱,陆地运输需求也大,现在直隶四道地区的官道,基本上都是属于能够通行汽车的砂石路面,少部分路面还是水泥或沥青路面呢。
虽然直隶四道地区的官道大多依旧晴天杨土,雨天泥泞,但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能通行汽车的,而且甚至都算得上路况不错。
这已经是满足了京畿交通部提出来的公路网要求。
如果要在这地方继续推动公路网建设计划的话,那么就要搞路面硬化了!
但是这事其实不用京畿交通部出面,他们自己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江南道、皖南道都已经有了自己的道级公路网规划,在原有的官道公路上进行扩宽、拉直、降低坡度,最后铺上渣油,形成砂石路基渣油路面的公路。
尽管这个硬化路面的等级,比不上松江府的高等级沥青碎石路面的沿江道道,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长途公路而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也就是说,江南道也好,皖南道也好,或者京畿所在的承天府也好,其实用不着交通部那边推动什么公路网计划,他们自己就能够搞定。
但问题是即便是这样,这些普通的公路网也很难满足未来汽车运输的需求。
那些硬化路面,为了连接沿途各县各镇,都是修的弯弯曲曲,坡度也大,后续就算江南道把硬化路面从上海铺设到金陵城,但是想要从金陵城开车去上海,恐怕没几天时间是到不了的,甚至跑着跑着就把自己给绕晕了。
而且直隶四道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江南道、承天府、皖南道这一片地区,经济发达,民众富裕,汽车保有量极大,同时也是汽车运输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而且当地的汽车保有量还在持续大幅度上涨,同时汽车运输将会成为当地中短途陆地运输的主要工具,这让江南道的地方官员很忧心,因为现有的公路网计划,哪怕是进行了路面硬化之后恐怕也很难满足五年后,十年后的需求。
他们对更好的公路系统有着迫切的需求!
尤其是直接联系周边城市的干线公路。
这种情况下,江南道、皖南道、浙江省三地,联合递交了筹建环太湖超级公路的申请,计划规划并修建一条环绕太湖,连接杭州、上海,苏州、金陵、芜湖的干线公路。
交通部一看,好事啊,直接给批准了,不过帝国交通部没打算给钱,你们要修自己解决资金问题!
这把上述三地的地方官员们气的飙血!
为啥其他地方修路都有京畿资金补贴,我们修个路就没有啊?
交通部的官员都懒得搭理他们,全国公路网计划的项目资金,针对的可不是直隶四道这种富裕地方,而是针对那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没有火车、没有河流的内陆地区,为的是初步解决交通困难地区的通车问题,可不是用来给富裕地方修建超高标准的干线公路用的……
自己有钱自己修去……
京畿不给钱,于是乎两道一省一府,自己就内部先闹翻了!
比如说罢,人家江南道才不管杭州连接芜湖的公路修不修呢,人家只在乎芜湖到上海的公路,顶多再加一条上海到杭州的公路。
而杭州那边,人家才不管上海到芜湖地区的巩固呢,人家只要杭州到上海,杭州到金陵的公路。
总之各地有着自己的打算,最后很自然就闹翻了!
闹翻之后,土豪江南道很不爽,也不搭理那些穷兄弟了,打算自己搞!
于是乎,上海到镇江的江南干线公路计划就被启动了!
承天府那边一看,行啊,我也修一条承天府内部的干线公路,其他的老子也不管了。
皖南道一看,然后盘算下了手里的资金,最后一咬牙也准备自己修一条皖南干线公路,好歹把芜湖和东边的承天府连接起来。
于是乎,各自修各自的,这上海到芜湖的干线公路就出现了……
但是南边的杭州一看,妈呀,你们几个一点也不地道,怎么把小弟我给落下了……
结果又回头找承天府,找皖南道,找江南道,试图也搞一条上海到杭州的干线公路,再搞一条杭州到金陵城或芜湖的干线公路,资金问题嘛,各自负责境内的公路,最后连接起来就行了。
然后一条浙北干线公路也出现了。
最后,四家在环太湖干线公路计划闹翻没两个月,四地区各自修的干线铁路连接起来后,新的环太湖干线公路就出现了。
这情况让周边的吃瓜群众看的蛋疼不已,早这样,先前你们闹腾干啥啊……
山沟皇帝 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时代
环太湖地区的干线公路计划,从开始的联合提出,再到各自规划修建,虽然过程反复了些,但是最后各地方为了自己的发展,最后还是给敲定了下来。
上头的帝国交通部也是乐见其成!
让富裕的地方自己修公路这,京畿的资金支持穷地方修公路,这是帝国交通部,乃至帝国上层的共识,现在环太湖公路刚好符合这样的政策思路。
随着环太湖公路被敲定下来,帝国交通部也是出台了京畿牵头,并给予资金扶持的多条公路线路方案。
但是京畿搞的公路线就明显没这么好了,甚至也不是什么硬化路面,只是普通的砂石路而已。
但即便是砂石路面,后续也能够给一些不通火车、没有河流的穷地方解决初步交通问题,这意义依旧重大。
公路建设属于交通建设的一部分,而交通建设又是第二次工业大发展里的重点计划。
根据第二次工业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进工商业发展,发展各地方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交通建设乃是重中之重。
公路网计划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头的实际依旧是铁路建设。
帝国交通部门将会继续稳步推进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建设干线铁路,在东部地区(中原地区)继续修建各支线铁路。
重点扶持偏僻,交通不便的确的铁路建设!
在新建铁路的过程里,也是持续推动铁路火车技术的升级发展,对火车速度进一步提升,以加大铁路运输的周转运输量,力争把铁路网的客运列车平均速度提升到每小时六十公里,在特定地区发展建设更高速度的客运专列,比如江南大铁路,这条铁路网很早就已经是实现了客运列车时速六十公里了,现在他们计划着把客运专列提速到每小时八十公里以上。
只不过这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倒不是说火车跑不了这么高的速度,实际上哪怕是现在的蒸汽机火车,全力开的话时速都能够达到上百公里每小时了,但是安全性无法保障。
要想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问题,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除了发展公路以及铁路外,河运以及海运的发展和建设依旧是重点,交通部门将会持续投入资金,对各河段的航道进行疏通,扩展通航能力,并加速各沿海港口的码头基础建设。
帝国是准备对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船运进行全面的扩张和升级,以满足第二次工业大发展对交通运输上的庞大需求。
不过这些,普通民众们是感受不太深的,虽然他们能够从中享受到极大的好处,但是给人们带来更大直观感受的并不是这些基础建设,而是一些生活用品。
一些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工业品的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更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帝国所掀起的第二次工业大发展的变化。
比如说自行车,这玩意老早就有了,但是价格一直都比较昂贵,加上性能依旧有缺陷,再加上人们的一些固有观念,所以大唐帝国里的自行车,其实在早期的几十年发展历史里,一直都是属于小打小闹的阶段。
当然了,其中也有着自行车的主要核心专利持有者李氏自行车公司,一直都是吃独食,从没开放过自行车的核心专利的缘故。
李氏自行车靠着自行车的核心专利,靠着卖高价自行车吃的满嘴油,不过对自行车的全面推动和发展来看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积极作用。
这种情况在宣平五十年后,李氏自行车所拥有的多条核心自行车专利过期后,一大堆中小厂商开始生产销售自行车,并且为了竞争市场,把自行车的价格持续拉低,帝国的自行车行业才是迎来了全面的爆发!
嗯,值得一提的是,汉阳李氏家族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在这个自行车残酷竞争的浪潮里破产了……
习惯了卖高价自行车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在他们的核心专利过期仅仅是三年之后,就已经是被市场彻底淘汰,后来也尝试降低成本走量,不过依旧没能挺过来,最后成功破产,留下一地鸡毛!
等到了宣平六十三年的时候,自行车的价格已经是降低到了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够接受的程度,同时自行车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演变后,设计结构方面已经是非常适合乘骑了,如此也是直接导致了自行车在帝国的迅速普及。
宣平六十三年,大唐帝国的众多自行车厂家加起来,各类自行车的年产量超过了两百万辆,而在十年前的时候,李氏自行车公司还独家持有众多自行车核心专利的时候,年产量不过一万多辆而已,产量甚至远远不如汽车产量……
但是现在,帝国的很多普通家庭都拥有自行车!
在众多城市地区,人们骑着自行车上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不过自行车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让帝国的一些传统行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崩溃。
马车行业尤甚!
早几十年的时候,尤其是宣平四十多年的时候,大唐帝国的马车行业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哪怕是当时的汽车已经出现并且引起了富豪们的积极订购,但是那个时候帝国的短途陆地客运、货运主力依旧是马车。
当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丝毫没有影响到马车的发展,以至于在宣平四十多年的时候,马车行业依旧保持高速发展,并达到了一个让后人看了估计都得惊诧的地步。
那个时候的帝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是拥有大量的马车以及马匹!
很多大城市都是拥有着数以万计的马匹,由于马车众多,马匹众多,在很多城市里甚至都是演变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交通事故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不少人当时甚至担心,过上几十年恐怕马粪都要把整个城市给淹没。
但是他们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因为马车行业在四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很快就是迎来了消退期!
尤其是宣平五十年之后,汽车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实用性大幅度提高,大量富豪们的私人马车变成了汽车,城市里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从公共马车变成了公共汽车。
同时自行车的普及也是进一步导致了马车数量的迅速减少。
而等到了今天,马车行业早已经是成为了夕阳产业,很多马车公司都是主动或者是被动转型了,要不然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破产倒闭。
如果说这种过程只是渐进过程,人们感觉还不是太深的话,那么宣平六十四年,精凯电器公司推出来并获得迅速普及的电风扇,就是让人们彻底的意识到:
新时代已经来了!
山沟皇帝 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飞机时代
和很多新技术,新产品一样,电风扇也并不是宣平六十四年才被发明出来,实际上这玩意宣平五十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那个乃至后续的好多年里都是只作为一种新鲜玩意,只在一些特定场合有应用,根本无法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进入市场。
因为之前大唐帝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供电网络,只有一些工厂或者特殊机构会自己发电并进行供电。
不仅仅是电风扇,其他的电器产品也是差不多,比如电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出现这么多年也没有普及。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第二次工业大发展计划,电力应用被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帝国官方出面开始大规模修建供电网络,这就使得了电灯为代表的电器开始真正的进入消费级市场。
仅仅是一年时间,直隶电力公司就率先在上海市区、金陵城市区完成了基本的交流电供电网络搭建,开始为各官方机构、商业机构、富商们提供电力,虽然这个时候的供电网络很不稳定,实际上各大用电机构都还保留着发电机组,以便在停电的时候自己发电。
但是这两个城市的供电网络建设的成功,依旧是为帝国掀开了全新的电气时代的新篇章!
以至于电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是在上海以及金陵两地获得了迅速的普及,各大官方机构以及商业机构、权贵住宅开始安装电灯。
这个时候,精凯电器公司推出来的相对平价的电风扇,也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要不然买了电风扇也电用也没啥用啊!
平价的电风扇推出来后,虽然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但是依旧获得了市场的青睐,甚至就连宫务厅都是采购了一批电风扇,用于宫内使用。
而大唐皇室的一举一动,一向来都是很容易引起跟风的!
电灯如此,电风扇也同样如此,于是乎,电风扇一夜之间成为了权贵们追逐的新玩意。
电灯也好,电风扇也好,这些消费级产品的出现和普及,让帝国在短短一两年内变的不一样了。
甚至很多人都是有这么一种错觉,彷佛自己一觉睡醒之后,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是自己落伍了?还是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
这不,金陵城区的很多人,前几天才为金陵城的灯光夜景而震撼,但是还没几天呢,很多人就是从报纸上看到了新的消息,说是大唐航空公司,即将对其新研发的飞机进行试飞,并且是大航程试飞!
很多人对航空公司的新型飞机试飞充满了兴趣以及期望!
不过很多人也担心飞机安全性不好,和飞艇一样会出现严重的飞行风险,很多人可是记得十几年前的时候,也是大唐航空公司,大张旗鼓的搞什么飞艇客运,结果第一次载客飞行就出现了意外!
爆炸倒是没爆炸,而是因为当时的螺旋桨动力过小,天气预报也不咋地,遇上气流之流,飞艇会乱飞,根本无法朝着固定航线飞。
最后这艘史上第一艘客运飞艇带着二十多名乘客从金陵出发,一路向东,越过了镇江,越过了上海,朝着大海一去不复返……
到现在人们都还不知道这飞艇最后摧毁在什么地方……
这一次的事故,直接导致了飞艇客运计划的破产,民间舆论对飞艇的质疑巨大,哪怕是现在技术发展的更成熟了,但是对飞艇的安全性依旧普遍存疑,人们宁愿坐火车坐轮船也不愿意坐什么飞艇。
大唐航空公司后续又尝试推动了几次飞艇的商业飞行计划,但是全部都以失败而告终……根本没人愿意乘坐飞艇出行!
所以到现在,大唐帝国的飞艇基本只局限于军事以及科研研究领域,商业客运飞艇刚起了个头就夭折了。
不过在军用以及科研领域还是比较成功的,军方装备了不少飞艇用于侦查巡逻使用,不过怎么说呢,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大唐帝国根本没啥敌人值得他们动用飞艇去侦查……
当然这也是帝国圣天子对飞艇的态度有关系!
作为后世人,李轩知道飞艇的好处和坏处,如果没有其他可代替选择下,飞艇其实也可以用。
但问题是,当飞艇的技术发展成熟之后,飞机的技术差不多也就成熟了。
就和现在一样,大唐航空公司虽然已经可以弄出来更先进,更安全的硬气囊飞艇,甚至都试验过远距离飞行并获得成功了。
但是,飞机也出现了啊!
所以李轩是更加倾向于直接发展飞机,而不是局限性非常大的飞艇!
宣平六十年的时候,圣天子李轩就亲自参观了当时了第一次的有人驾驶飞机的试验飞行,并在成功飞行后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和支持。
圣天子明确表态支持飞机之后,大唐航空公司就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飞机研发上!
经过四年的精心准备,并之前已经试过多次的试验飞行后,大唐航空公司终于是准备再来一次大动作,准备进行大航程试飞试验!
准备从金陵起飞,然后去镇江上空晃悠一圈再回来,整个空中航程将会持续三百多公里。
实际上进行公开飞行之前,他们已经偷偷摸摸进行过十几次实验性飞行了,都是获得了成功,要不然也不会大张旗鼓搞公开飞行了。
而对这一次飞行计划,帝国高层表现的非常重视,除了一直关注飞机发展的军方外,圣天子也将会再一次亲临观看试飞。
李轩亲自前往观看试飞,毫无疑问是把这一次的飞行试验的政治高度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飞行试验开始之前,不少的帝国权贵们都是在打听飞机这玩意,倒不是说他们对这破玩意感兴趣,而是为了在圣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懂飞机,没有落后时代……
哪怕是皇太孙也不例外!
尽管这几年里,他已经是多次听李轩说过飞机,并且从李轩的口中得知飞机的重要性,但是他依旧对那些简陋的飞机的实用性抱有一定的怀疑。
不过,哪怕是怀疑,但是该了解的还是要了解,该重视的还是要重视。
谁让飞机一事有圣天子亲自关注呢。
宣平六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圣天子李轩携皇太孙李宏弨等一票帝国高层临近大唐航空公司的机场,准备观看飞机试飞活动!
金陵南郊,大唐航空公司所在地,同时也是他们和皇家理工学院联合设立的飞机研究所所在地,李轩在该公司的几个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着他们公司和皇家理工学院的联合飞机研究所!
这看了一圈后,给李轩的感觉尚可,研究所里有研究人员上百人,多数都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专业人才。
拥有众多当代最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整体的研究条件还算是很不错的。
在他们的研究室内的几个实验室里,李轩也看到了一些他们还处于研发当中的飞机模型。
其中双翼木制机型比较多,但是也有单翼机型,甚至还有金属单翼飞机概念模型,各种动力布局也有,两翼螺旋桨布局,机头布局,背部布局,甚至尾部布局都有。
大大小小十多个实验机模型,在李轩看来已经是涵盖了螺旋桨飞机时代的大多要素了。
当然李轩也知道,上面绝大部分都只是一个概念、模型而已,目前想要造出来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
技术没到那地步,概念再好也没有用。
随后李轩又是参观了他们的核心研发部门,也就是发动机研发部门,这个研发部门可比单纯的机体设计重要多了。
飞机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远,多高,靠的就是这发动机了。
俗话说的好,只要发动机够好,搬砖也能飞上天。
大唐航空公司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始于汽车发动机。
但是发展到现在,航空发动机已经是和汽车所用的发动机有极大的区别了。
眼前李轩所看见的这一台发动机,就是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固定气缸星型发动机,采用风冷,这也是今天预计进行试验飞行的十六号试验机的发动机。
根据设计师的说法就是,这台发动机的马力达到一百五十马力,但是重量和体积却是极小,推重比更高,结合之下足以推动十六号试验机达到两百公里以上的时速,同时该型发动机的油耗量比较低,能够让飞机进行长时间飞行,进而增加航程。
十六号试验机的两百公里时速以及三百五十公里的航程都是因为这台发动机的性能极大提升而带来的。
而在之前的十五号以及十四号试验机,时速只有一百多公里,续航距离不过一百多公里而已。
至于更早期的试验机,比如可以载入历史的一号实验机,只在空中飞行了区区五十六秒中而已!
大唐航空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是从一号试验机不断进行研发试验,一直到现在的十六号试验机!
其中最为艰难的其实并不是机体设计,而是发动机的设计和研发!
机体嘛,虽然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并且复杂,但是看航空公司实验室里的那几十个各种不同类型的机体模型就知道,他们在机体设计上其实是处于超前状态的,而制造也很简单,现在的机体采用钢材和木材、蒙皮为材料,不管加工也好,组装也好,对于当代的大唐帝国而言都没啥难度。
但是发动机这玩意就不太好搞了,倒不是说设计不出来,而是设计了生产不出来。
仅仅是眼前的这一台发动机研发,根据他们说就是前后折腾了四五年,从联合飞机研究所成立之后,就是把这款发动机作为重点攻关项目,而基本设计也是早就完成了,奈何一直无法生产,或者勉强生产出来了故障多多,直到最近几个月才算是勉强研发成功,准备上机飞行。
联合飞机研究所在皇家理工学院的强大技术支持下,都是搞的如此艰难,国内其他几家也是跟风搞飞机的公司估计就更难搞了。
大唐航空公司能够得到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支持,倒不是他们公司牛逼,而是因为圣天子的重视,要不然的话,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也不会把整个航空研究所的大半人员,都是搬到了联合飞机研究所里来了。
猜你喜欢